第三章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_第1页
第三章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_第2页
第三章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_第3页
第三章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_第4页
第三章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侵害雏鸭而引起的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本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为13天,有时可达1周。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

2、弓反张,抽搐而死。病程一般为12天。而47周龄的雏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原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二、剖检变化特征性病变是浆膜上面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

3、,呈红灰色斑驳状。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三、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还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四、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的通风、环境干燥、清洁卫生,经常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采用药物保健,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免疫接种。用于预防接种本病的疫苗,目前国内外主要有灭活油乳剂苗和弱毒活苗两种。福尔马林灭活苗给1周龄雏鸭两次皮下免疫接种,其保护率可达86以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预防保健1. 鸭康1000g拌料600kg混饲,连用5天。也可用草本浆膜康(25

4、0kg饲料加入500g)、草本鸭疫清(200kg饲料加入250g)拌料,连用5天。2. 增效鸭疫宁(400kg水加入100g)或鸭疫健(100g兑水300kg)饮水,连用5天。(二)治疗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采用西药(饮水)+中药(拌料),或者肌肉注射+中药(拌料),或者肌肉注射+西药(饮水),效果更佳。1.西药(饮水):增效鸭疫宁(200kg水加入100 g)、鸭疫健(100g兑水200kg),连用3天。2.中药(拌料):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草本浆膜康(250kg饲料加入500g)、草本鸭疫清(200kg饲料加入250g),连用5天。3.注射液(中西结合)

5、:鸭浆速治(使用前请把随包装赠送的10g无菌注射粉加入充分溶解,鸭每公斤体重0.5ml肌内注射,连用2天)。鸭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头颈肿大、高热、流泪、下痢、粪便呈灰绿色,两腿麻痹无力。发病后期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最后衰竭死亡。 一、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35d,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d。病初体温升高达43以上,高热稽留。病鸭表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常以双翅扑地行走,走几步即行倒地,病鸭不愿下水,驱赶入水后也很快挣扎回岸。病鸭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停食,渴欲增

6、加。病鸭的特征性症状:流泪和眼睑水肿。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使眼睑周围羽毛粘湿,而后变成粘稠或脓样,常造成眼睑粘连、水肿,甚至外翻,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并发生鼻塞音,叫声嘶哑,部分鸭见有咳嗽。病鸭发生泻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肛门肿胀,严重者外翻,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病鸭的粘膜表面覆盖一层假膜,不易剥离。部分病鸭在疾病明显时期,可见头和径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触之有波动感,俗称“大头瘟”。 二、剖检变化 病变的特点是出现急性败血症,全身小血管受损,导致组织出血和体腔溢血,尤其消化道

7、粘膜出血和形成假膜或溃疡,淋巴组织和实质器官出血,坏死。食道与泄殖腔的疹性病变具有特征性。食道粘膜有纵行排列呈条纹状的黄色假膜覆盖或小点出血,假膜易剥离并留下溃疡斑痕。泄殖腔粘膜病变与食道相似,即有出血斑点和不易剥离的假膜与溃疡。食道膨大部分与腺胃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层充血和出血。肠粘膜充血、出血,以直肠和十二指肠最为严重。位于小肠上的4个淋巴出现环状病变,呈深红色,散布针尖大小的黄色病灶,后期转为深棕色,与粘膜分界明显。胸腺有大量出血点和黄色病灶区,在其外表或切面均可见到。雏鸭感染时法氏囊充血发红,有针尖样黄色小斑点,到后期,囊壁变薄,囊腔中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

8、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粘稠的墨绿色胆汁。心外膜和心内膜上有出血斑点,心腔里充满凝固不良的暗红色血液。产蛋母鸭的卵巢滤泡增大,卵泡的形态不整齐,有的皱缩、充血、出血、有的发生破裂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病鸭的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在“大头瘟”典型的病例,头和颈部皮肤肿胀,紧张,切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三、防治措施 预防鸭瘟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避免从疫区引进鸭;禁止在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区域放牧;平时对禽场和工具进行定期消毒。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

9、和死亡率。(一)预防保健1.药物保健:扰毒多糖100g 兑水800kg混饮,连用7天。2. 免疫接种:在受威胁区内,所有鸭、鹅应注射鸭瘟弱毒疫苗。产蛋鸭宜安排在停产期或开产前一个月注射。肉鸭一般在20日龄以上注射一次即可。(二)治疗方法适当使用高效药物抗病毒、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以减少死亡损失。扰毒多糖(100g 兑水300kg混饮)+ 混感速克(100克兑水300kg混饮),连用3天。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金维-100饮水或拌料。本病也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毫升,有一定疗效。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病死率高的急性、接触性

10、、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肝脏出血,发病急,传播快。本病毒有 、 、 3 个血清型。这3 个型病毒在血清学上有明显差异,无交叉免疫性。I 型鸭肝炎病毒又称古典株,在世界各地流行甚广,我国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多属此型。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雏鸭突然发病,精神委顿、缩颈,行动呆滞,跟不上群,眼半闭,厌食,嗜睡,呈角弓反张姿势,并在几小时内死亡,某些病鸭排绿色水样稀粪。二、剖检变化 肝脏水肿,并有许多针尖大至黄豆粒大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在感染初期呈空泡化,后期则出现病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血管套现象。脾肿大,呈斑驳状。肾肿胀,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

11、状。三、防治措施切实加强防疫、消毒工作,力求自繁自养,切勿从有本病的疫场购入雏鸭。做好人员、车辆、用具、垫料的卫生消毒工作。(一)预防保健1. 药物保健:扰毒多糖100g 兑水800kg混饮,连用7天。也可用鸭康1000g拌料600kg混饲,连用5天。2. 免疫接种:通常雏鸭在1日龄时肌注1次弱毒疫苗,种鸭间隔6周免疫1次。用鸡胚化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母鸭2次,1毫升次,间隔2周。母鸭抗体至少维持7个月,其后代母源抗体可保持2周。(二)治疗方法适当使用高效药物抗病毒、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以减少死亡损失。1.扰毒多糖 100g 兑水300kg混饮,连用3天。2.鸭疫快克 (使用前请把随包装

12、赠送的10g无菌注射粉加入充分溶解,然后按0.5ml/kg体重肌内注射,连用2天)、鸭浆速治(使用前请把随包装赠送的10g无菌注射粉加入充分溶解,鸭每公斤体重0.5ml肌内注射,连用2天)。3.本病也可紧急注射康复鸭血清或高免蛋黄液,有一定疗效。鸭小鹅瘟小鹅瘟又称戴尔吉病,是雏鹅和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番鸭发病后生长缓慢,羽毛脱落,大量死亡,经济损失严重。一、临床症状1.最急性:番鸭精神呆顿,数小时内衰弱,或倒地两脚乱动,不久即死。有的鼻流清涕,喙端发绀,蹼色暗,很快波及全群。2.急性:番鸭无力,行动困难,闭目呈昏睡状,长时间侧卧,喙端和足蹼发绀;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或草绿色,并混

13、有气泡或纤维碎片。泄殖腔周围羽毛,有稀粪沾污。张口呼吸,摇头,鼻腔有多量浆液性粘液流出。口中有稀液流出,为棕褐色或绿褐色。嗉囊松软,有气体和液体。全身有脱水征象。死前两腿抽搐,麻痹。病程12天。3.亚急性:见于流行后期,或雏番鸭,病程稍长的。少食,消瘦,喜蹲伏,拉稀。病程37天。部分可自愈,但生长发育受阻。二、剖检变化1.卡他性肠炎或严重的肠胃炎,整个肠道外观肿胀,小肠的中、下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或假膜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堵塞肠腔。2.在卵黄囊柄和回盲部的肠段,外观极度膨胀,质地坚硬,长24厘米形如香肠,剖开见栓子外层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其中心为深褐色的干燥肠内容物

14、。3.肝脾稍肿,呈紫红色或黄红色,有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心扩张,心肌混浊,肺水肿,胰腺炎,腹腔有淡黄色液体,腿和胸部肌肉出血。三、防治措施搞好养殖场的卫生,全场彻底消毒;把好引种关,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一)预防保健1. 药物保健:扰毒多糖100g 兑水800kg混饮,连用7天。中药可选用鸭康1000g拌料600kg混饲,连用5天。2. 免疫接种:种番鸭在开产前一个月接种小鹅瘟弱毒苗(严重流行地区可用强毒苗),15天后重复接种一次,10天后收集种蛋用于孵化;免疫抗体可通过鸭蛋传给小鸭,估计免疫力可持续4周,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该病的防治可在1日龄时给雏鸭注射利

15、用小鹅瘟病毒高度免疫成年鹅制备的血清,保护期有3个星期。(二)治疗方法适当使用高效药物抗病毒、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以减少死亡损失。扰毒多糖(100g 兑水300kg混饮)+ 混感速克(100克兑水300kg混饮),连用3天。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金维-100饮水或拌料。细小病毒病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腹泻、气喘和软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新病。主要侵害1周龄3周龄雏番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一、流行病学 雏番鸭是唯一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发病率和病死率与日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一般来说,4日龄5日龄开始有发病,10日龄

16、左右为发病高峰期, 20日龄左右为零星发生,成年番鸭不发病。麻鸭、半番鸭、北京鸭、樱桃谷鸭、鹅和鸡等即使与病鸭混养或人工接种病毒也不出现临床症状。病鸭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这些排泄物污染饲料、水源、饲养工具、运输工具、饲养员和防疫人员等。易感番鸭通过与这些媒介接触而造成疾病的传播。病鸭的排泄物污染种蛋蛋壳,把病毒传给刚出壳的雏鸭,引起疫病暴发。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是,冬季和春季由于气温低,育雏室空气流通不畅,发病率和病死率亦较高。二、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4天9天,病程2天7天,病程长短与发病日龄密切相关。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1. 最急性型多

17、发生于6天左右的雏鸭。病势凶猛,病程很短,仅数小时。往往不见先兆症状而突然死亡。临死时有神经症状,头颈向一侧扭曲,两脚乱划。死亡率46。剖检病变不明显,仅出现急性卡他性肠炎或肠黏膜出血。2. 急性型主要见于7日龄21日龄雏番鸭。病雏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排出灰白或淡绿色稀粪,粪中有脓性物,并黏附于肛门周围。呼吸困难,喙端发绀,后期常蹲伏,张口呼吸。病程一般为2天4天,病鸭精神委顿,濒死前两脚麻痹,倒地,衰竭死亡。剖检病变明显,全身各个器官组织都有出血现象,有特征性的病变是,部分病例的小肠有1段2段膨大的肠节,犹如“腊肠样”,剖开肠腔可见一层由纤维素性渗出物和脱落的肠黏膜组成的灰白色的假膜把

18、粪便包裹起来,其他的肠黏膜也出现水肿和充血。3. 亚急性型比较少见,往往是急性病例不愈转化而来。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喜蹲伏,两脚无力,行走缓慢,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并黏附于肛门周围。死亡率低,大部分病愈鸭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鸭。三、诊断方法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临诊上本病常与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混合感染,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所以,本病的确诊必须依靠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方法。四、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因素,对种蛋、孵坊和育雏室严格消毒,改善育雏室通风等条件,结合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可杜绝本病发生和流行。(一)预防保健1. 药物保健:扰毒多糖100g 兑水

19、800kg混饮,连用7天。也可用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连用5天。2. 免疫接种:本病的污染区,母鸭在开产前2周接种本病的灭活疫苗,对后代有保护力。也可给1日龄的雏鸭接种弱毒疫苗,保护率也很高。(二)治疗方法目前对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一旦暴发本病,立即将病雏隔离,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适当使用高效药物抗病毒、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以减少死亡损失。扰毒多糖(100g 兑水300kg混饮)+ 混感速克(100克兑水300kg混饮),连用3天。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金维-100饮水或拌料,连用3天。鸭霍乱鸭霍乱又名鸭出败、鸭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品种鸭的一种接触性

20、、败血性传染病。一、临床症状1. 最急性型:无明显可见的症状,雏鸭或产蛋鸭常在吃料时或吃料后突然倒地迅速死亡,因而常可在料槽旁发现死鸭。2.急性型:此型在临床上多见。病鸭体温升高、精神委靡、食欲降低或废绝;口鼻分泌物增多,常堵塞喉头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的张口呼吸,摇头或甩头排出分沁物;剧烈腹泻,初为灰白色,后变为污绿色、巧克力色或红色。3.慢性型:此型较少见,常表现为慢性关节炎,病鸭足部或翼部关节肿大,表现为翅膀下垂或不愿走动,蹲于一角,驱赶时行动缓慢、跛行。二、剖检变化最急性型的病例无特征性的部检病变。急性型病死鸭表现为急性型败血症。心包积液,心肌外膜、心冠脂肪上有针尖或块状出血;肺出血;肝脏

21、肿大、质地变脆,上面布满多量的针尖到针头大的灰白色圆形规则坏死点或坏死灶;脾脏肿大,表面偶见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肠道膨胀、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肠内容物黏稠呈糊状或胶胨样、有特殊的臭味,肠黏膜出血,严重的有环状出血带。有的病死鸭腹部皮下脂肪出血。慢性型病例关节肿大,内有暗红色炎性渗出物以及干酪样坏死。三、诊断鉴别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药物治疗有效可做出初步诊断,该病的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鸭霍乱的临床诊断应注意与鸭瘟、鸭沙门氏菌病、雏番鸭“花肝病”、鸭“白点病”等相区别。鸭瘟的典型症状为头颈肿大,特征性剖检病变为食道和泄殖腔黏膜上覆盖有一层假膜,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坏死灶,且药物治

22、疗无效。四、防治措施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因素,清除病鸭和康复带菌鸭,可以有效地预防该病。鸭霍乱流行的地区应于雏鸭2025日龄时接种疫苗,可供选择的疫苗有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禽霍乱弱毒疫苗和禽霍乱灭活疫苗。对于种鸭,还应于开产前半个月左右再免疫接种1次,开产后每半年免疫1次。 (一)预防保健1. 鸭康1000g拌料600kg混饲,连用5天。2. 增效鸭疫宁(400kg水加入100g)或鸭疫健(100g兑水300kg)饮水,连用5天。(二)治疗方法鸭群发生该病时,应进行鸭场的彻底清洗和消毒。选以下一个方案,可有效控制鸭霍乱。1.鸭浆速治(使用前请把随包装赠送的10g无菌注射粉加入充分溶解

23、,鸭每公斤体重0.5ml肌内注射,连用2天);草本鸭疫清(200kg饲料加入250g)拌料,连用3天,或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连用3天。2. 增效鸭疫宁(200kg水加入100g)或鸭疫健(100g兑水200kg)饮水,连用5天。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小鸭。一、流行病学 各龄的鸭均易感染大肠杆菌,以26周龄雏鸭多发,发病多在秋末、春初。病鸭和带菌鸭为主要传染源。初生雏鸭的感染是由于蛋被传染。本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但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鸭场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舍内通

24、风不良,氨气味大,饲养密度过劣易诱发本病。二、主要症状 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体质较弱,闭眼缩颈,腹围较大,常有下痢,因败血症死亡。较大的雏鸭发病后,精神委靡,食欲减退,隅立一旁,缩颈嗜眠,两眼和鼻孔处常附黏性分泌物,有的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成年病鸭表现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可见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诊腹部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有腹水流出。三、剖检变化 本病的剖检变化主要以败血症为特征。患鸭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状的铜绿色。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有淤血或水肿。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25、。腹膜有渗出性炎症,腹水为淡黄色。有些病例卵黄破裂,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肠道黏膜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等病理变化。四、防治措施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鸭群饲养管理。特别要注意下列方面: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则应彻底更换;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改善通风,降低灰尘,勤于除粪,减少氨气的含量;鸭舍、孵化器及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种鸭场应及时集蛋。(一)预防保健1. 鸭康1000g拌料600kg混饲,连用5天。2. 增效鸭疫宁(400kg水加入100g)或鸭疫健(100g兑水300kg)饮水,连用5天。3.免疫接种 目前国内常用疫苗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和大肠杆菌灭活油

26、乳苗两种,最好是用自发病鸭分离的大肠杆菌株制备多价疫苗进行免疫,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二)治疗方法鸭群发生该病时,应进行鸭场的彻底清洗和消毒。选择以下一个方案进行治疗。1.鸭浆速治(使用前请把随包装赠送的10g无菌注射粉加入充分溶解,鸭每公斤体重0.5ml肌内注射,连用2天);鸭康(1000g拌料300kg混饲),连用3天。2.鸭浆速治(使用前请把随包装赠送的10g无菌注射粉加入充分溶解,鸭每公斤体重0.5ml肌内注射,连用2天);草本鸭疫清(200kg饲料加入250g)拌料,连用3天。3.泛菌克(混饮:本品200克兑水200-300kg,供自由饮用,连用3-5天。混饲

27、:本品200克拌料100-150kg,供自由采食,连用3-5天)。鸭慢性呼吸道病鸭慢性呼吸道病又称为鸭传染性窦炎,是由鸭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雏鸭慢性或急性传染病。病鸭主要表现沉郁、喷嚏、窦炎和结膜炎。耐过后生长缓慢。一、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15日龄雏鸭易感性最高。在流行最高峰期,种鸭也可能发生。雏鸭发病率一般为4060,死亡率为12。严重发病鸭群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10以上。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良、阴雨连绵、温度突变、潮湿、通风不良等降低机体抵抗力等因素都是导致本病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诱因。二、临床症状病鸭初期打喷嚏,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随病情加重变成黏性或脓性。鼻孔周围出现干痂。病鸭表现不安,容易惊恐,呼吸加快,食欲大大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