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优秀_第1页
孙权劝学 优秀_第2页
孙权劝学 优秀_第3页
孙权劝学 优秀_第4页
孙权劝学 优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2.感受人物语言的艺术美。,.,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94卷,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资,帮助。治,治理。通,贯通。鉴,借鉴。) 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除十七史以外,

2、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zhuan)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 )水乡,世称涑水先生。晚年自 号迂叟。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宝元年间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稽古录。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

3、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 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山西夏县司马光墓,.,司马光墓园,墓园的碑楼 有巨碑记载司马光一生的事迹,.,课文重要人物资料快递,一、孙权,二、鲁肃,三、吕蒙,.,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取大乔为妻。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 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有江东。公元229年,称帝与武昌,后迁都建业(今南京

4、市),建立吴国,在位23年。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他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东汉末,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与赤壁。,曹操与孙权对阵,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三国时吴国名

5、将、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榻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周瑜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6、汝南富陡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后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占领荆洲,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主要建策: 1. 208年荊南战役获馬300 匹(54 回) 2. 212 年,建濡须塢(61 回) 3. 214 年,急攻皖城(67 回) 4. 215 年,巧詐郝普。 5. 219 年,袭取荊州(75回) 代表性战役: 1. 214 年,皖城会战。67 回。 2. 219 年,荊州战役。757

7、7 回。,.,卿 孰 涉猎 当涂 治经为博士邪 刮目相看,qng sh sh t y gu,生字注音:,.,岂(q) 邪(y) 遂(su) 更(gng) 即j,.,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欲卿/治经为(wi)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ng)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8、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语气和感情,.,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卿 孤 阿蒙 大兄,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对人的敬称,古

9、代王侯的自称。,是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告诉,对说,现在,掌管,大事,用,事务,难道,想,成为,通“耶”,只,应当,历史,罢了,说,哪里比得上,认为,.,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言多务,孰 若孤? 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

10、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如今,现在,就,怎么 这么,迟,于是,拜见,表顺接,到,等到,不再是,.,1蒙乃始就学。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蒙曰

1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吴地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古今异义,1、博士,2、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古今异义 辞 古: 及 古: 今: 今: 孤 古: 今: 更 古: 但 古: 今: 今:,更加,转折连词,但是,只,只是,重

12、新,孤独,古时王侯自称,以及,到,等到。,美好的词语,推托,.,一词多义,当,以,见,当涂掌事,但当涉猎,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掌管,应当,用,与“为”组成认为,了解,知晓,.,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有两个成语出自这篇文章,分别是哪两个?各是什么意思?,.,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1、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 (注意翻译顺序)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

13、另眼看待,长兄怎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啊!”,.,延用至今的词,岂:难道 欲:想,不同语气的词,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法灵活 邪:表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吗” 耳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呢”,.,孙权是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执掌军权,不可不学习),先以古为鉴,说明读书学习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鼓励吕蒙学习。,.,孙权是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执掌军权,不可不学习),先以古为鉴,说明读书学习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鼓励吕蒙学习。,.,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

14、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吕蒙和鲁肃之间的论议,结友,侧面烘托了吕蒙的自信,来表现他取得的学习成果。,2.启示: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书是第二课堂,是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知识的增长大有帮助。(吕蒙的变化谈启示),.,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简要说明。,有。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是同僚关系,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风趣幽默趣味在其中。,“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的人和事。,课堂讨论,.,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

15、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分析人物:,孙权: 吕蒙: 鲁肃:,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爱才,敬才,.,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好学。,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劝),(赞),孙权劝学,.,吕蒙由不学到学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