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990-2012 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DB21∕T 1990-2012 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DB21∕T 1990-2012 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DB21∕T 1990-2012 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_第4页
DB21∕T 1990-2012 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9020J04备案号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9902012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REQUIREMENTSFORMOBILESTORAGEOFMOBILELABS(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2年04月05日)20120528发布20120628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XX/XXXXXXXXX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25技术要求26试验方法67检验规则118包装、储存、运输、技术文件12DBXX/XXXXXXXXXII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有限公司、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沈阳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存宾、苏锡辉、饶良星、吴长伟、郭江、温晋英、袁学军、朱冰、弓晓峰。DBXX/XXXXXXXXX1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实验室实验舱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储存、运输、技术文件等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移动实验室实验舱(以下简称实验舱)。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JB6109军用方舱通用规范GB/T13306标牌GB/T12190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T23334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DB21/T1971移动实验室内装饰材料通用技术要求JT/T389厢式挂车技术条件YY0569生物安全柜3术语和定义31移动实验室MOBILELABORATORIES满足特定目的和要求,在可移动的设施和环境中进行检测、校准或科学实验的成套装置或组织机构。32移动实验室实验舱MOBILELABORATORIESVANDBXX/XXXXXXXXX2指用于承载移动实验室实验人员、检测设备、校准设备及相关专业设施的舱体,能为正常开展校准和检测工作提供适宜的作业环境。33自行式移动实验舱SELFPROPELLEDMOBILELABORATORIESVAN指自带动力并依靠自身行驶机构沿有轨或无轨通道行驶以改换原来位置的实验舱。34拖挂式移动实验舱TRAILERMOBILELABORATORIESVAN指无动力系统但具备行驶机构,需要依靠其他动力牵引行驶以改换原来位置的实验舱。35方舱式移动实验舱SHELTERMOBILELABORATORIESVAN指无动力系统也无行驶机构,但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需依靠其他工具以改换原来位置的实验舱。4分类41实验舱按移动方式不同分为自行式实验舱、拖挂式实验舱、方舱式实验舱。42实验舱按专业领域不同分为物理实验舱、化学实验舱、生物实验舱、综合实验舱。5技术要求51总则实验舱应符合本文件的技术要求,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52环境适应性521实验舱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4040;B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下(环境温度为25);C四级及其以上公路。522相关专业实验室实验舱根据适用环境不同,还应满足相应的特殊环境要求。53可靠性实验舱在规定使用环境条件下,工作寿命应不小于10个日历年,并且平均故障里程3000KM。54维修性实验舱应具备良好的维修性,尽可能采用标准件、通用件,易损件应便于维修与更换。DBXX/XXXXXXXXX355保温性实验舱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在车厢内、外温度(平均温度)之差为2025时,其传热系数应不大于12W/M2。56密闭性561光密性实验舱处于工作状态,门窗关闭,放下遮光窗帘,不应有直射光线漏出舱外。562水密性在门窗、孔口关闭,降雨强度为6MM/MIN,实验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实验舱内应无渗漏现象。563气密性在实验舱内、外压差值为200PA时,单位容积的泄风量应不大于15M3/HM3。564电磁屏蔽性实验舱应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对频率范围为015100MHZ电磁波的衰减量应不低于40DB。57安全性571自行式移动实验舱的安全性应符合GB7258的规定。572拖挂式移动实验舱的安全性应符合JT/T389的规定。573方舱式移动实验舱的安全性应符合GJB6109的规定。574实验舱的安全性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应设计有便于人员紧急出舱的应急出口;B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及灭火器;C应配备医疗急救箱及常用药品;D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及接地装置,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时,其电气回路间及对地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58设计与结构581实验舱结构应满足“三区域,两隔离”的总体要求,在舱体内通过设计两道隔离屏障,实现辅助设备区、实验作业区、数据处理区的相对独立,以满足实验舱的各个功能子系统的展开,各区内的布置设计应符合人机工效学原理。582尺寸5821自行式、拖挂式实验舱的外廓尺寸限值按GB1589的规定,方舱式实验舱的外廓尺寸按GJB6109的规定。5822实验舱尺寸偏差和形位公差应符合下列要求;A长度结构当舱体长度L4000MM时,长度极限偏差为5MM;当舱体长度L4000MM时,长度偏差不超过厢体长度的015;B宽度极限偏差为8MM;DBXX/XXXXXXXXX4C纵向中心平面上的高度极限偏差为8MM;583门、窗、孔口应根据专业实验舱的需要设置合理数量的门、窗及孔口,均应保证启闭灵活、工作可靠。并应设置限位机构或固定装置。584门锁所有门锁必须开关灵活,并且到从舱外锁闭时,不用工具能从舱内将舱门打开。585底板载荷底板承受下列静载荷,无塑性变形或损坏A均布载荷2KN/;B集中载荷面积为500MM500MM,载荷3KN;585顶板载荷顶板承受下列静载荷,无塑性变形或损坏A均布载荷2KN/;B集中载荷面积为300MM600MM,载荷3KN;587脚踏板实验舱宜设置进舱和上舱顶辅助设施,在承受18KN垂直向下静载荷时,应无塑性变形或损坏。588调平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支撑平衡装置,其精度可保证实验舱在实验作业过程中的相对平衡。589地板及内装饰5891实验舱应铺设无缝防水、防滑、防腐、抗菌、防静电的试验室专用地板;5892实验舱地板和侧壁应设置合理数量的设备安装固定点,要求强度可靠。5893实验舱内装饰应符合DB21/T1971移动实验室内装饰材料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5810材料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A原材料应具有合格证明文件,其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B金属材料及应进行防腐处理;C所有材料均具备良好的阻燃性,且不应危害人员的健康,符合环保安全要求。59供气装置实验舱内宜设有易于更换和维护的气瓶柜和紧固装置,并配备相应管路和接口。510通风装置DBXX/XXXXXXXXX55101实验舱应设置要数量的通风口,满足通风要求。宜设置开启式安全顶窗,该安全顶窗具有强制通风功能,并可作为应急出口使用,其性能应符合GB/T23334的规定。在作为应急出口开启后,应保证实验舱内外进出通道的畅通。5102生物实验舱应配备生物安全柜,其性能应该符合YY0569的规定;5103根据专业实验舱的需要,必要时可选择配备万向抽风机、负压装置、正压装置、变风量排风柜、排风罩、全新风系统等专用通风装置,以确保专业实验舱的通风安全。通风装置应加装过滤器,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措施。511调温装置5111实验舱应设置取暖装置,当环境温度为252时,取暖装置应能再2H之内将舱内的平均温度升至20,且最低温度应不低于10;5112实验舱应设置制冷装置,当环境温度为402时,制冷装置应能再2H之内将舱内的平均温度降至25,且最高温度应不高于28;5113根据试验功能需求设置温湿度控制系统。512给排水装置5121根据专业实验室的需要,选择配备给排水装置。5122宜备配净水箱和污水箱,均配有水位显示报警系统。净水箱顶部设有加水口,污水箱底部设有排水口连接防腐蚀排污水管和排水阀,提供有延长管线,可根据需要进行废液排放。5123宜配备标准市政水管快速接口和专用加水枪,及30M以上延长输水管。5124宜配备试管冲刷手枪、紧急洗眼装置,必要时设置紧急淋洗装置。5125宜配备排空装置,必要时,应具有保温、防冻功能。513“三废”处理装置5131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废气的收集和处理装置,以保证实验舱的废气排放符合GB16297的规定;5132实验舱应设置有明确标识的专用容器,用于收纳废液、废物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以便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及时送到具有处置能力的机构按相关标准处理。514消毒装置实验舱宜配备灭菌消毒装置。515照明装置实验舱内应设置合理的工作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以保证工作台面的照明照度值不低于300LX,而应急照明照度值应不低于15LX,专业区域的照明照明度值根据需要确定。516电气装置5161电源系统实验舱应配备三套电源系统或接口,包括外接市电、UPS供电、发电机供电三种方式,功率应能满足实验设备正常使用时的供电需求。并在没有外接市电的情况下,可通过车载发电机或UPS进行不低于4小时的持续稳定供电。5162配电系统DBXX/XXXXXXXXX651621应采用集中控制的配电箱,具有稳压、短路、断路、过载、漏电等保护功能,各路供电应有单独控制开关,分别控制;51622各类电源线及信号线宜采用走线槽布线,线槽应整齐、美观、耐用。51623应根据专业实验舱的需要配置合理数量的交直流插座。5163接地防雷实验舱应设计有效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以保证仪器设备和舱体在野外作业的安全。仪器不工作时,要求接地装置与拖地的接地链条连接,而仪器工作时,要求接地装置与外接电源地线或接地钎相连,同时应设置防静电接地。517智能化系统5171实验舱宜根据专业实验舱的需要,选择配置实验舱自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智能化系统。5172实验舱宜根据专业实验舱的需要,采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实现对实验舱重点部位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环境指标实时监控,实现对通风、给排水、照明、配电等进行集中控制。518专用设施应根据专业实验舱的不同要求,配备相关的专用设施及相应的橱柜系统,橱柜系统应采用减震措施。519加工质量A实验舱体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滑;B所有焊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焊、虚焊、焊穿、夹渣、气孔等不良现象;C铆接应牢固,铆钉排列整齐,铆钉头部不允许有裂纹、偏斜、残缺现象,需进入或穿过舱壁的铆钉、铆螺母和螺栓,在装入前应浸涂密封胶;D螺栓需加弹簧垫圈或采取其它防松措施;E粘接应平整,粘接胶应涂覆均匀,溢出的胶液应清除;F表面涂层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涂漆层应均匀、平整,无流痕、起泡、脱皮、裂纹等缺陷。520外观质量实验舱按规定完成各项实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A舱体不应有脱层、空洞、翘曲、损坏和永久变形;B门窗及孔口盖应开关灵活,锁止和限位机构工作正常;C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镀层脱落等;D安装件、紧固件不应有弯曲、移位或损坏,密封件不应有膨胀、开裂或脱落。521标志在实验舱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至少装置一个能永久保持的商标或厂标及标牌,标牌的型式应符合GB/T13306。标牌内容应包括A生产厂名称;B产品名称与型号;C适用范围D外形尺寸;DBXX/XXXXXXXXX7E内空尺寸;F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6试验方法61一般要求611试验的大气条件A温度为1535;B相对湿度为2080;C气压为70103KPA。612试验样品的一般规定A提交试验的实验舱,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及相应文件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方可提交;B当试验规定在实验舱体上进行时,实验舱体应装好门窗及永久性构件,具有结构的完整性;C试验条件应用说明本章规定的试验条件,除特别说明外,适用于本文件所有的试验方法;D中止试验的规定在试验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中止试验,待改正后重新试验1不能保证试验安全进行时;2主要性能(底板承载性能,光、水密性能)与设计指标差距较大,并经调整无效或现结构不能满足要求时。613试验检查的内容应检查实验舱实验样件,必要时可在试验期间,适当增加检查的次数,检查是否出现以下缺陷A实验舱的舱板、舱门及试验样件的脱层、空洞、翘曲、损伤或损坏、永久变形;B门窗及孔口盖板等活动部件开关不灵活或闭锁不可靠;C安装件、紧固件的弯曲、松动、移动或损坏;D金属件的锈蚀或镀层脱落;E其他缺陷。62保温性试验实验舱的保温性试验按GJB2093的规定执行。63光密性试验631将实验舱置于暗室内,展开成工作状态,再打开舱内全部照明设备或在舱内顶部中心位置悬置一只100W的白炽灯,然后关闭舱门。632在舱外距舱顶、舱壁3M处的任意位置进行目测观察。633本试验也可在夜间进行。634最后检测观察有无直射光线漏出。64淋雨试验641试验条件A试验强度为6MM/MIN;B淋雨时间为30MIN;DBXX/XXXXXXXXX8C淋雨角度雨注与铅垂方向交角为3045C;D喷头的喷孔直径为0810MM,各喷头距实验舱表面距离为450500MM。642试验将实验舱按正常的工作状态放置在试验室(场)内,开启试验设备,按651条要求调整喷淋距离、角度和流量,当淋雨强度达到6MM/MIN后,保持30MIN。关闭阀门,停置15MIN,然后擦干实验舱外表面的积水,打开门、窗及孔口盖板等。最后检测检查实验舱的地板、顶板、各侧壁以及穿过各板的紧固件有无渗漏水;门窗孔口处有无渗漏水。65气密性试验实验舱的气密性试验按GJB2093的规定执行。66电磁屏蔽效能实验舱的电磁屏蔽效能试验按GB12190的规定执行。67安全性检查671取放灭火器和医疗急救用品,通过应急门出舱,结果符合574的要求;672目视烟雾报警器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74的要求;673绝缘电阻测量6731试验条件A在淋雨试验后进行;B电气系统的开关处于接通状态;C断开用电设备与实验舱电气线路的电气联接。6732试验用500V兆欧表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及各回路间的绝缘电阻,其结果应符合574的要求。68尺寸测量用钢卷(板)尺测量实验舱的外形尺寸及偏差、对角线偏差,其结果应符合582的要求。69门、窗、孔口设置检查目视检查门、窗、孔口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83的要求。610门锁检查舱门在外部锁好后,舱内人员不用工具打开舱门,其结果应符合584的要求。611底板载荷试验6111试验条件A均布载荷为2KN/M;B集中载荷为在500MM500MM面积上,作用3KN静载荷;DBXX/XXXXXXXXX9C以上作用时间均为30MIN。6112试验将实验舱用配套的调平机构支撑调平后,按6111试验条件依次进行试验,加载期间,均应检查实验舱的门、窗、孔、口、及盖板等活动部件,有无启闭滞涩现象。612顶板载荷试验6121试验条件A均布载荷为2KN/M;B集中载荷为在300MM600MM面积上,作用3KN静载荷;C以上作用时间均为30MIN。6122试验将实验舱用配套的调平机构支撑调平后,按6121试验条件依次进行试验,加载期间,均应检查实验舱的门、窗、孔、口、及盖板等活动部件,有无启闭滞涩现象。613脚踏板承载能力载荷试验在脚踏板外侧中点部位垂直向下作用18KN的力,保持30MIN后卸载;检查脚踏板有无变形和损坏。614调平机构试验6141试验条件A实验舱应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装齐全部工作设备和附属设备,或均布装载至最大总质量;B试验地面为坚实、平坦的地面。6142试验试验前,检查支撑平衡装置结构的完好性;A根据操作说明书,正常展开支撑平衡装置;B试验不少于三次;C试验后,检查支撑平衡装置,有无永久变形和损坏。615地板及内装饰检查目视地板及内装饰的设置,其结果符合589的要求;616材料检查检查材料的合格证、外观、及有关检验报告,结果符合5810的要求;617供气装置检查目视供气装置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9的规定。618通风装置检查目视通风装置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10的规定。619低温试验DBXX/XXXXXXXXX106191试验条件在温度为40的低温试验室或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实验舱轮廓距墙壁的距离不得小于1M。6192试验A打开所有门、窗、孔口门,静止4H;B关闭所有门、窗、孔口门;C启动所有取暖设备,持续2H;D在实验舱内均匀布置8只温度计,但温度计与热源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M;E记录取暖设备启动2H时,8支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其平均值;F判断结果是否符合本文件5111的规定。620高温试验6201试验条件在温度为40的高温试验室或自然条件下进行。在试验室试验时,空气相对湿度为67,实验舱轮廓距墙壁的距离不得小于1M。6202试验A打开所有门、窗、孔口门静止4H;B关闭所有门、窗、孔口门;C启动制冷设备,持续2H;D在实验舱内均匀布置8只温度计,但温度计与冷源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M;E记录制冷设备启动2H时,8支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其平均值;F判断结果是否符合本文件5112的规定。621温湿度计检查目视温湿度计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113的规定。622给排水装置检查目视给排水装置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12的规定。623“三废”处理装置检查目视“三废”处理装置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13的规定。624消毒装置检查目视消毒装置的设置,其结果应符合514的规定。625照明装置检测用照度计实验工作台面处的工作照明照度值,及应急照明照度值,其结果应符合515的规定。626舱内布线检查目视检查舱内布线的设置,结果符合516的规定。DBXX/XXXXXXXXX11627加工质量检查目视检查实验舱的加工质量,结果应符合519的要求。628外观质量检查目视检查实验舱的外观质量,结果应符合520的要求。629标志检查目视检查实验舱的标志,结果应符合521的要求。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711定型检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进行定型检验A研制的新型实验舱;B实验舱试制完毕正式投产前或产品转厂生产时;C停产三年后,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