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_第1页
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_第2页
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_第3页
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_第4页
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200603号为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厂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对未履行如下职责而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处以“上一年度本厂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称“平均工资”)90以下的罚款全年计,其中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扣罚100元;经济损失大于1000元的,扣罚200元。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按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与管理。掌握本厂安全生产动态,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建立、健全本厂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奖惩办法及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领导编制并督促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计划。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任命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将安全生产工作逐层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分厂、部室,并定期检查,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4、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二、厂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厂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全厂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有领导责任,并就厂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向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厂安全直接责任人对未履行如下职责而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处以“上一年度本厂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称“平均工资”)的80以下罚款(全年计),其中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扣罚100元;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元的,扣罚200元。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直至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或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1、协助第一责任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制订本单位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等,督促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2、组织实施本厂安全生产规划、目标和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积极采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4、审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使用计划,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5、组织制订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不断提高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能力。6、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及时、如实地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协助和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对安全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认真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和杜绝安全伤亡事故的再次发生。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责任追究。质量安全部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专职管理人员,负有对全厂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对未履行如下职责造成事故,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处以“上一年度本厂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称“平均工资”)的60以下罚款(全年计),其中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扣罚责任人员100元;造成经济损失大于1000元则扣罚责任人员200元。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直至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或依照刑法或其他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审核厂重要施工工程项目及施工方案中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厂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生产及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督促限期整改。3、接到安全隐患举报后,限期予以处理。4、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时查处。5、对安全生产事故准时上报。6、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关设施、设备上配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7、按规定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8、对生产现场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或指导。四、各分支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各分支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当根据各自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分支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若有下列行为之一,应马上落实整改措施,逾期不改正的,厂有权责令分支机构(部室)停产(停工)整改。对因下列原因造成事故,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处以“上一年度本厂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称“平均工资”)的50以下罚款(全年计),其中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的,扣罚责任人员100元;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元的,扣罚责任人员200元。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直至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或依照刑法或其他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厂已经责令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未按期整改而导致发生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工人(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周一安全课)。3未组织工人(员工)学习并执行厂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或者未告知工人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的。4进行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5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改造、检测、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6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检测的。7安排工人使用未取得专业资质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的特种设备的。8未为工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用品。9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10发生事故后不积极组织抢救,或者事后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五、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凡因下列原因造成事故,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处以“上一年度本厂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称“平均工资”)的50以下罚款,其中经济损失小于1000元,扣罚责任人员100元;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元的,扣罚责任人员200元。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直至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或依照刑法或其他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的。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的。擅自开动机器设备,擅自改动、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的。多次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冒险作业的。对批评或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者故意拖延报告的。六、对安全隐患未予落实整改措施,在限期内未予整改的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1、厂安全生产管理有关人员在生产现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马上发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情况报告,延迟的罚款100元,造成事故的按上述条款处理。2、发现的隐患用相机拍照存查,首先发出警告,对在限期内未能落实措施加以整改的,以照片为依据,每张照片对相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罚款100元。3、对本厂职工个人的罚款在其本人的工资中扣除,出租单位的罚款在抵压金中扣除。罚款用于改善劳动条件,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七、确定事故主要责任者的原则。确定事故主要责任者的原则是以事故的主要原因确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谁造成的,谁就是事故主要责任者。八、表彰与奖励1、每年第二季度前,由厂安全生产防火环保委员会组织对上一年度在生产安全工作中,有以下突出表现的单位(含分支机构、部室、承租单位)以及各级安全管理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完成生产安全考核指标或实行生产安全目标管理有成效的。、改善劳动生产条件,预防职工伤亡事故,降低工伤频率有成绩的。、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或报告险情、事故隐患,事故发生后妥善处理或积极抢救,使生命财产免受或少受损失的。、检举、揭发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及规定有成绩的。2、奖励名额及标准单位3个以内,每单位奖励金额为上年度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个人10名以内,每人奖励金额为上年度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九、执行时间。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某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总则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标准1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111遵守并督促检查厂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1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3督促检查厂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1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1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1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1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1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12质量安全部及负责人职责1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122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协同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123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124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125协同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126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127参加特种设备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1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1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128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29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1210组织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13生产管理部及负责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职责13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13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33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134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135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136按规范订购、安装、验收特种设备。做好特种设备档案归档工作。137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等情况。138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139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1310组织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工作。1311组织实施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1312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1313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同事故调查和处理。14技术开发部及负责人职责14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142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143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协同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144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同事故调查和处理。15办公室及负责人职责15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152根据职业禁忌症的规定,招用新特种设备操作工时,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做好监督新员工就业前健康检查工作,并充分考虑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能力。153协同各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教育。16分厂(部室)领导职责16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厂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162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63参加新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及试车。16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等情况。组织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165对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166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167协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工作。168积极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反映特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169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1610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17班组长职责17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厂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72组织班组人员,学习、钻研技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173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督促班组人员正确操作设备,完成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17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175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176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17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18操作工人职责181执行厂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三不伤害”。182努力学习、钻研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183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正确操作设备,认真填写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184定期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185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186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时,在交接班簿中详细记录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187参加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18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2、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1为规范特种设备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2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指起重设备操作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司机等。2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24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厂年度培训计划;其它相关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25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26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26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26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26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26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26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27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2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281新设备投产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安全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28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由质量安全部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28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三个月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29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210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质量安全部负责保存。每年由质量安全部对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3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3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33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34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分厂周检、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35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贯彻“三好四会“,“一、二级保养“等制度,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36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先培训后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运行37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39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310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维护保养工作。31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1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41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42厂特种设备安全例会连同生产经营会议一齐召开。43班组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总结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布置安全注意事项;4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441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传达集团领导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442通报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443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444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445布置下阶段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446交流其他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447听取特种设备部门执行安全职责的情况汇报。448研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5、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51为有效控制与厂特种设备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确保文件和记录为适宜的版本,制定本制度。52文件管理521职责5211厂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审核特种设备管理自编文件。521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文件和操作规程的编制。5213办公室负责获取、辨识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上级文件,并负责特种设备文件登记工作。522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管理522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可通过网上下载;书店购买;政府部门或相关方等获取。5222对于获取回来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办公室识别其适用性,并由质量安全部负责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5223对于与相关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厂各相关方的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对其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传达,如可以通过签署安全协议、合同、传真等,确保相关方向厂提供的设施、服务、货物等符合这些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要求。5224当特种设备型号、规格、使用条件、管理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由质量安全部及时识别获取相关最新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负责通知到相关部门。523特种设备管理文件、安全操作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安全生产责任人审核批准。524办公室负责特种设备文件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525特种设备文件由办公室保存于通风防潮、防蛀的适宜地方。526特种设备文件更改由文件更改申请部门提出申请,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后执行更改。更改后的文件由办公室收回原文件,再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527特种设备文件销毁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书面向安全生产责任人申请,经批准后,向有关部门收回,统一由办公室销毁。所有作废文件由办公室负责保留原稿一份,并在保存的作废文件原稿加盖“作废留用”章,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其他部门严禁私自保存作废文件,若由于工作需要查阅时可以到办公室借阅。528文件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借,若因工作需要,如提供给顾问公司,政府机关或客户等,由设备管理部门请示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后方可外借。53记录管理531管理职责531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有关部门实施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负责检验、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的整理、保存。5312各单位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制定的记录的整理、保存等。各部门自行编制的记录应交一份给设备管理部门备案。532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或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的记录,由办公室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533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可随意涂改,若因某种原因不需要或没必要填写的项目,用斜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必须完整不允许空白。若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或内容,应采用斜杠“/”划去原始数据或内容,在其旁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或内容,同时加盖或签署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534各单位自行编制的记录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更改,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的记录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更改,由办公室再次发放。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各部门不能更改。535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及检验单位的检测报告的保存期限按规定执行;其它记录按档案要求执行。536特种设备记录超过保存期限或其它原因需要销毁时,应统一由设备管理部门书面向安全生产责任人申请,经批准后,由办公室向有关部门收回,统一由办公室销毁。政府部门的记录,一般不宜销毁。6、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61总则611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612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厂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613全体员工在厂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614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厂领导和质量安全部。615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616厂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618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619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市各应急救援部门和附近生产经营单位、社区求援。62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领导和各部门职责62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由厂长担任,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由党委书记担任,协助总指挥指挥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成员由各有部门和部门人员组成622厂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6221组织制订、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222指挥实施应急救援行动。6223发布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6224向上级和邻近单位、社区发布事故情况以及发出应急求援请求。622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救援工作经验。623抢险(救治)人员和部门职责6231办公室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救援物资的运输工作。6232生产管理部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调度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6233质量安全部负责事故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及监测工作,协助总指挥。6234党群工作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6234财务部负责组织抢险救援物资供应的资金。6235后勤保卫的职责;维持现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进行人员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保证交通路线畅通,保障救灾物资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624事故应急救援报告6241发生事故,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地点、物质或设备的名称、数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通知本单位领导。6242本单位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根据事故性质报告厂领导和质量安全部门。6243质量安全部接到事故应急救援请求时,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救援人员。6244厂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根据险情和事故的严重程度,立即向市有关上级部门、市各应急救援中心报告以及通知附近生产经营单位和社区,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援。6245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拨打求援电话时,应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救援内容、程度、有害物质性质、数量、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对救援的特殊要求等详细报告。6246当需要向外求援时,应设人在路口接应和派员疏通抢险、救护车辆进入厂的路段。62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学习检查会议规定。6251事故应急救治预案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形式可以现场、图纸模拟等。6252演练前,应制定详细计划,确定演练负责人和各人员的职责、操作内容、时间以及参加人员。6253演练前应知会与演练有关岗位的操作人员。6254演练时各参加人员要各就各位,相互密切配合,认真进行。6255演练过程中,没有参加演练的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正在运行的设备状况;演练人员在演练中不能有任何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行为。6256如在演练期间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演练,待处理好事故后,再继续演练。6257演练全过程要做好记录。记录包括时间、演练内容、负责人、参加人员、事故类型、演练效果等。6258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总结和评比。6259厂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结合厂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情况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解决事故应急抢险救治工作的存在问题。7、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71为有效地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72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721爆炸事故是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引发的各类爆炸事故。722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723一般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的事故。73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单位应迅速向厂领导、质量安全部和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质量安全部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74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75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厂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76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处理。77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还应执行厂事故管理制度。78对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人和部门,按责任的大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广州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规定以及厂安全生产奖惩管理标准的规定处理。由办公室或纪检部门实施。79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10特种设备事故档案资料,由质量安全部负责保存。8、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8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82每年年初由设备管理部会同使用部门制定年度检验计划并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和有资质的检验单位。83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831压力容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至六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832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833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84设备管理部根据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检验计划,提前一个月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预约检验时间。设备管理部根据检验单位确定的检验时间,提前告知使用部门。85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86特种设备检验时,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87特种设备检验后,由设备管理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特种设备存在问题时,设备管理部应将检验报告指出的存在问题告知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88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管理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并由设备管理部向监察和检验单位汇报整改情况。89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810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811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主要有812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81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的记录。81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81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81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9、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91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制定本制度。9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921定期检查即厂每月检查、车间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检查人员包括厂领导、质量安全部、生产管理部和使用部门的领导。92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92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93检查内容93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932重点监控设备落实责任人以及责任人标注情况。933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934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935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936员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情况。937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情况。93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的建立、登记和保管情况。93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9310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94检查人员在检查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质量安全部存档。95隐患整改95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应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填写安全检查记录一式二份,一份交被检部门签收,一份由质量安全部存查。952整改责任人接到安全检查记录后,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质量安全部。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质量安全部。953质量安全部对被检部门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发现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能按时整改的,按厂安全生产奖惩管理标准进行考核。某企业产品质量指标经济考核办法20076号一、总则为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实现本厂“产品验收合格率100,用户满意度95”的质量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质量责任与经济责任挂钩的考核办法。二、质量责任1、厂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室、分支机构的有关人员,必须按照三标一体管理标准的要求,认真落实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规定,“讲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保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厂各级领导必须认真贯彻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和计量工作为基础,发挥好检验、监督工作“把关、预防、报告”的作用,确保产品质量。3、为实现厂的质量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各部室、分支机构应逐步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三、产品质量指标1、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评分表序号质量指标或评分内容计划指标或要求实际情况扣分依据分数扣减上限1废品率11扣10分102一次装配合格率90每降低1扣05分103机加工件合格率97204主要零、部件合格率95每降低1扣1分205外观85分每降低1分扣05分156在用量具送检率9557在用量具合格率90每降低1扣05分38标识不符合情况3处每有3处不符合扣05分59报检引起漏检情况2件每出现2件漏检扣05分510质量记录、月报表不准确、不完整3项每出现3项扣02分311不合格品质量记录未及时上报处理2项每出现2项扣02分212月报不及时次月1号前报未按时交扣2分213合计100备注有关公式废品率100;一次装配合格率100完工产品数废品数每台装配总项数一次装配合格项数机加工件合格率100;零件合格率100机加工件数合格机加工件数零件总数合格零件数在用量具送检率100;在用量具合格率100应送检量具数送检量具数抽检量具总项数抽检合格的量具项数2、评分说明(1)机加工件合格率、主要零、部件合格率每降低1扣减1分。(2)一次装配合格率、外观每降低1分扣减05分;在用量具送检率和在用量具合格率每降低1扣减05分。(3)生产过程的标识按有关规定执行。每检查有处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扣减05分;每出现漏检2件零件或部件的扣减05分。(4)各单位应保证质量记录的准确、及时、完整;并将质量记录及月报表于次月1号前上报质量安全部。将出现的不合格品的质量记录,及时上报处理落实,每出现2项不及时上报处理的扣减02分;质量记录、月报表不准确、不完整的每出现3项扣减02分;出现没有按时上报报表的扣减2分。四、奖罚规定(一)扣罚1、质量综合考核内容分为12项,全部达到指标或要求的得满分100分。凡达不到质量计划指标或要求,综合指标考核不足100分的,以分厂当月工资总额的5为基数分档次计罚,扣罚起点为100元。扣罚档次、金额详见下表。分值与扣罚金额对照表分值档次扣罚金额分值档次扣罚金额分值60分扣罚基数10085分分值90分扣罚基数3060分分值70分扣罚基数8090分分值95分扣罚基数2070分分值80分扣罚基数6095分分值98分扣罚基数1080分分值85分扣罚基数4098分分值100分扣罚基数52、全年累计3个月以上出现总分60分的单位,扣罚承包者风险抵压金的15。3、管理(生产)人员的扣罚。根据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额进行扣罚,经济损失在300元1000元的,扣罚有关责任人员100元,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元则扣罚相关责任人员200元;检验、计量、化验(进货检验)人员按每月累计每错检或漏检5处,扣罚有关人员100元。(二)奖励根据产品质量指标考核的结果,由厂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在每年第二季度前,对上一年度质量管理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和奖励。奖励10名以内的厂级、分厂和部室质量管理(生产)有功人员,每人奖励金额为上年度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奖励3个以内的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每单位奖励金额为上年度在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五、管理规定、各分厂每月的产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由质量安全部考核、统计,并报送有关部门,考核情况记录在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评分表。质量安全部根据产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以及生产管理部提供的制造分厂和康曼地分厂当期工资总额,财务部提供的租赁安装分厂、振动器分厂当期工资总额计算扣罚金额,经厂主管领导审批后,交财务部执行。、各分厂的各种产品过程控制具体考核办法,由各分厂根据三标一体管理标准和实际情况自行制订,并报质量安全部备案。六、执行时间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200546号为加强事故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国家安全生产法有关精神,并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的分类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事故大体上分为轻伤、重伤、一般死亡、急性中毒、重大伤亡事故及特大伤亡事故。1、轻伤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伤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或受伤人员因劳动能力轻度式暂时丧失的伤害,须歇上一个工作日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者。2、重伤事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严重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3、一般死亡事故是指在一次事故的中死亡至人的事故。4、急性中毒事故是指生产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大量进入体内,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导致职工立即中断工作,并需进行急救或死亡的事故。5、重大伤亡事故指在一次事故中死亡3至9人的事故。6、特大伤亡事故指在一次事故中死亡人以上的事故。二、事故报告程序伤亡事故报告程序,根据伤亡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1、轻伤事故发生轻伤事故后,应由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人员、时间、地点、受伤情况,经过初步分析原因后,立即报告各自机构的负责人,负责人最迟在当天下班前报告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质安部)。发生一次造成至人轻伤或中毒的生产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小时内报集团工程管理部。发生一次造成10至29人轻伤或中毒的生产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小时内报集团工程管理部。发生一次造成30至49人轻伤或中毒的生产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小时内报集团工程管理部。发生一次造成50至99人轻伤或中毒的生产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小时内报集团工程管理部。发生一次造成100人以上轻伤或中毒的生产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集团工程管理部。2、重伤事故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直接或间接逐级报告厂长。厂长接到报告后,须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报告。3、一般死亡事故及急性中毒事故由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报告分支机构负责人及厂长,厂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报告。4、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逐级报告厂长,厂长接到报告后,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报告。5、特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立即将所发生的特大伤亡事故情况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报告。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上述部门。三、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四、事故调查主要程序(内容)及报告事故时提供的资料1事故调查主要程序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人员调查询问事故鉴定收集各种物证、人证、事故事实材料得出调查结果2报告事故时应提供如下资料工伤事故调查报告一式伍份,由各分支机构(部门),在两天内填报厂安全管理部门(质安部),经质安部和厂长签署意见,再向省社会保障厅办理工伤认定申请,分支机构、质安部、厂办公室、厂工会、受伤者本人各执一份。重伤事故调查报告,须在2天内上报企业主管部门,经同意后,报省社会劳动保障厅、工会、安监部门。质安部应填写工伤事故登记表并存档备查。五、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2、查明事故的原因。3、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5、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6、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技术措施和事故教训。7、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六、事故调查的组织根据国务院第75号令和国务院第34号令的规定,事故调查应分级进行。1、轻伤事故由质安部,分支机构负责人及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并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2、重伤事故由分管安全的厂领导,组织与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和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3、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并邀请检察部门派员参加,还可请有关专家参加调查。七、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救护受伤害者,并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清理事故现场,要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并得到技术质安部通知后,方可进行。八、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是依据事故调查所取得的证据,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事故原因分析包括分析事故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责任分析包括分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1、首先要确定事故的原点。所谓事故的原点就是事故隐患转化为事故的具有初始性的特征与事故发展过程有直接因果联系的点,也就是事故发生的初始起点。2、事故直接原因的调查。事故直接原因的调查就是分别对物的和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追踪,弄清在人和物方面所有的事故因素,明确它们相互关系和所占的重要程度,从中确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3、事故间接原因的调查。事故的间接原因的调查就是调查分析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物、环境的配合不得当的原因。间接原因包括为什么会产生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为什么没能在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的原因。4、事故责任分析。通过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及其主要责任者。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责任者为主要责任者。确定事故主要责任者的原则是以事故的主要原因确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谁造成的,谁就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九、预防措施的制定在查清事故原因之后,应制定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力求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因素。某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办法200505号一、总则1、为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2、我厂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在开展业务活动和职能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作业危险点,凡牵涉安全生产问题,需资金投入的事项,适用本管理办法。3、安全生产投入是指我厂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为使各单位、人员和设备具备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包括安全生产硬条件的保障和软条件的保障,使之能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所发生的人、财、物的资源投入。4、切实贯彻“三同时”制度中各种施工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的要求,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项目可能造成的事故和伤害。5、本厂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根据本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接受技术质安部的安全生产指导,接受厂工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二、本厂需安全生产投入的场所、部位和物资1、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落实安全生产投入,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1设备的可动零部件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2对于运行过程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3若可动零部件所具有的动能或势能,可能引起危险时,必须配置限速、防坠落或防逆转装置。4凡操作人员所在位置2M高度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5对于人员靠近可引起危险的部位,应设置安全报警装置或安全警示装置。2、已设置的各消防龙头位置,应配置完好能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