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_第1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_第2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_第3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_第4页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高能表面1表面自由能高的表面。2灰度2油墨色不应吸收区域最小密与应吸收区域的最大密度之比表示油墨的灰度3印刷速度3计算印刷机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A单张纸印刷机以每小时的印刷次数为计算单位印次/小时;B卷筒纸印刷机以印刷滚筒每小时的转数为计算单位转/小时4走滚枕4滚枕是印刷滚筒两端凸起的环形台。在印刷过程中,两滚枕互相接触对滚为走滚枕。5色效率5指颜色对光的正确吸收与不正确吸收的百分比6油墨的晶化6指多色叠(罩)印时,由于第一色墨中干燥剂太多或印后存放时间太长,墨膜过分干燥,呈现镜面一样的平滑皮膜,致第二色墨印不上去或印不平整,出现珠子有关方面疙瘩或一块块颜色很弱的斑点,甚至轻触即可擦掉或脱落7脏版7因印版润湿不良,造成空白部分着墨8背面曝光8在柔性版的背面照射9着墨率9一根墨辊向印版着墨量与所有墨辊向印版着墨量之和的比值。10表面活性剂10能够明显地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二、判断题1(F)液体能在固体表面铺展,一定也能浸湿和沾湿。2(F)无水胶印中,水墨平衡对印刷品质量影响较小。3(F)无水平版印刷中,也存在油墨乳化问题。4(F)胶印过程中,润湿液表面张力应比油墨表面张力略高。5(F)多色凹版印刷是湿式印刷。6(T)无水平版印刷中,没有油墨乳化问题。7(T)润湿液的表面张力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实现水墨平衡。8(F)柔性版也是平版的一种。9(T)胶印油墨中含水量越少,印刷质量越好。10(F)墨层厚度越大,实地密度越大。三、填空题三、填空题1从能量角度讲,金属固体为(高能)表面。2单色胶印机印刷多色时为(湿压干)叠印。3能量高的表面吸附(表面张力)低的液体。4SGSLLGCOS称为(润湿方程)。5印刷图像以冷色调为主时,后印(青、黑)油墨。6润湿过程中,接触角(90)为不润湿。7油墨转移系数的表达式为(EY/XY);8凹版印刷多采用(正向)安装刮墨刀。9着墨系数的表达式为(KDKDA着/A版)。10贮墨系数的表达式为(K)。四、选择题1用目测方法对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是(A)。A主观评价B客观评价C综合评价D无2平版印刷时,网点扩大值与(B)无关。A油墨用量B油墨颜色C印刷压力D油墨流动性3网纹辊主要用于(C)印刷。A平版B凹版C柔性版D孔版4柔印中,网纹辊上墨是(B)。A铺展B浸湿C沾湿D不确定5胶印中,水分过大,使油墨透明度(B)。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6海德堡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CPC5是(D)。A套准控制装置B质量控制装置C印刷机控制装置D数据管理系统7胶印中,润湿液供应量过大,会出现(BD)。A脏版B水迹C无影响D印不上8干式叠印不用于(B)印刷。A单色胶印机B多色胶印机C凹印机D柔印机9润湿液用于(A)印刷。A平版B凹版C柔性版D孔版10传统胶印中,油墨表面张力(A)润湿液表面张力。A略高于B略低于C相等D不影响五、问答题1在印刷过程中,如何减少滚压过程中的摩擦合理分配各滚筒包衬厚度和压缩变形量。2丝网印刷对丝网性能有哪些要求丝网印刷中的制版和印刷工艺要求丝网具有高的抗张强度、低的断裂伸长率和良好的回弹性,以便制作耐高张力、平面性稳定的丝网印版。3以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印刷压力大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AB段,压力过低段,压缩变形量过小,油墨与纸面不能充分接触,印迹不完整,印刷质量低。BC段,印刷压力增加,油墨转移率增大,印品墨色逐渐改善。C点为合理压力转折点,PC是工艺必需最小压力,墨色开始满意。D点,过大压力转折点,PD是工艺必需最大压力,过了D点,网点严重扩大,滑动、摩擦、磨损存在。合适印刷压力应在PC与PD之间,印刷质量好。4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使用过版纸有什么意义答案要点停印后再开始印刷,要调节墨量和水墨平衡,需要时间和材料。停印后,靠近印版的墨辊墨量增厚,需要过版纸将多余的墨粘走。5平版印刷机的墨层厚度是如何控制的控制墨斗辊转角或转速;控制墨斗刀片和墨斗辊间隙;控制传墨辊与墨斗辊的接触压力和接触时间。六、计算题1经过测量得到,原版上网点面积率是70,印刷品上与原版对应的70处的网点密度(DR)为066,实地密度(DV)为125,求该处的网点增大值。答ZDFDFFFD110DR/(110DV)(110068)/(110125);FF075ZD(110068)/(110125)075七、论述题1论述产生印刷压力的原理。1印刷压力一般指的是,油墨转移过程中压印体在压印面上所承受的压力,即沿压印面的法向,指向压印面的力。印刷压力就是强制地使压印体充分接触,以利于油墨的转移。但印刷压力并非愈大愈好,而是要适中。印刷压力过大,会加剧印版的磨损、增加印刷机的负荷,若用网线版印刷,还会因油墨的过分铺展而影响印刷品的阶调和颜色的再现;若用凸版印刷,则会造成印刷品背面出现凸痕甚至破损。印刷压力过小,会引起承印材料与油墨接触不良,转移墨量不足,印刷品墨迹浅淡不清,若用网线版印刷,甚至会造成印刷品高光部位的网点因着墨不良而丢失。第二套一、名词解释1套印2水墨平衡3色序4剥纸5表面张力6相对反差7无水胶印8压印滚筒9反射原稿10色料三原色二、判断题1(T)橡皮滚筒半径必须小于其它两个滚筒半径。2(F)平版的非图文部分属于高能表面。3(F)无水胶印中,油墨乳化对印刷品质量影响较小。4(T)液体的表面张力是表面紧缩力,它使液体表面积有自动缩小的趋势。5(F)油包水程度严重的乳化油墨,粘度大幅度下降,墨丝变短,妨碍了油墨的顺利转移。6(F)平版印刷的墨色比凹版印刷的墨色厚实。7(T)金属是平滑度很高的承印材料,油墨的附着只能靠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没有机械投锚效应。8(T)用于辊子和印版的各种固体材料,必须有一定的自由能,它们必须能被润湿液或油墨优先润湿。9(T)油包水程度轻微的乳化油墨,粘度略有下降,改善了油墨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油墨转移。10(T)两个滚筒接触时,只有一点或两点的线速度是相等的,其余各点都不相等。三、填空题1胶印印版表面的润湿是指空白部分上的()被()取代的过程。2气固液三个界面张力的关系为()。3贮墨系数的表达式为()。4着墨系数的表达式为(KD)。5多色胶印机油墨叠印方式为()。6胶印机中,橡皮滚筒的包衬是()。7印刷图像以冷色调为主时,后印()油墨。8印刷中,油墨渗透到纸张反面是()。9每根着墨辊输给印版的墨量与所有着墨辊数给印版的总墨量之比,称为()。10普通胶印的水分一部分()进入空气中。四、选择题1湿式叠印用于(B)印刷。A单色胶印机B多色胶印机C凹印机D柔印机2胶印机输墨系统中,采用(A)传墨方式。A多墨辊B网纹辊C刮墨刀D传墨辊3油墨转移过程中,纸张平滑度高,(A)。AK值大BK值小CB值大DF值大4柔印机印版滚筒直径相同时,柔性版厚度越小,装在印版滚筒上弯曲变形越(A)。A大B小C不变D不确定5着水辊、着墨辊与印版摩擦,使网点(A)。A扩大B缩小C不变D无6测定印刷前后纸张的重量是测定(B)值。A印版墨量B转移墨量C剩余墨量D测定墨量7多辊式传墨系统中,匀墨系数越大,匀墨性能越(C)。A不变B不确定C好D差8印刷品墨层“晶化”是由于(A)。A干燥过快B干燥过慢C放置时间过长D放置时间过短9印刷时,增加车间空气湿度,有利于避免(D)。A透射B浸映C反印D雾散10油水互不相溶,是由于(C)。A水和油都是极性的B水和油都是非极性的C水是极性的,油是非极性的D水是非极性的,油是极性的五、问答题1如何从纸张纤维排列方面提高印刷品的套印精度2同一种纸张,分别在A、B轮廓印刷机上印刷,若A印刷机的滚筒半径比B印刷机的滚筒半径小,试问哪一种印刷机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3如何根据纳森图来选择网纹辊的线数4以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印刷压力大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5怎样利用十字标记,检查印张的套印不准是因为纸张的变形而引起的六、计算题1某种胶版纸要用于半径为175MM的轮转机上印刷,印刷速度为12000张/小时,问此种纸张在AIC25型印刷试验机上的拉毛速度高于每秒多少厘米时,才不会发生掉毛、掉粉故障七、论述题1论述包衬厚度的变化对图文尺寸的影响。答案一、名词解释1指多色印刷时要求各色版图案印刷时重叠套准2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3印刷品的色彩是由具有不同色相的油墨叠印而成,叠印油墨的次序称为印刷色序4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墨层撕裂纸面5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液体或固体)表面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拉力。6相对反差也叫印刷对比度,简称K值,是控制图像阶调的重要参数。测定出印刷品上或测控条上的实地密度DV和网点积分密度DR,代入下列公式即可计算出K值。KDVDR/DV或K1DR/DV7无水胶印WATERLESSOFFSETPRINTING),在平版上用斥墨的硅橡胶层作为印版空白部分,不需要润版,用特制油墨印刷的一种平印方式8又称承印滚筒,是支撑印刷材料,与印版滚筒接触,产生印刷压力,完成印刷过程的圆柱形滚筒9以不透明介质记录的原稿10黄(Y)、品红(M)、青(C)三、填空题1空气润湿液2SGSLLGCOS3K4KDA着/A版5湿压湿6衬垫和橡皮布7青、黑8透印9油墨转移率10蒸发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横丝缕纸张刚挺好印,但容易出现喇叭形伸缩,直丝缕纸张较软,收、送不易整齐。在平版印刷机上,印版或橡皮布沿滚筒轴向的图文尺寸很难调整,但沿滚筒周向的图文尺寸,却可以通过在印版下面增减衬垫材料的厚度进行微量调整。2答半径越大,压力越大。因为B22R1R2/(R1R2)PS1/21Q11/3NBLPMIN3答案要点利用纳森图可以由给定的印版加网线数求出匹配的网纹辊线数,也可以由给定的网纹辊线数求出印版的加网线数。4答AB段,压力过低段,压缩变形量过小,油墨与纸面不能充分接触,印迹不完整,印刷质量低。BC段,印刷压力增加,油墨转移率增大,印品墨色逐渐改善。C点为合理压力转折点,PC是工艺必需最小压力,墨色开始满意。D点,过大压力转折点,PD是工艺必需最大压力,过了D点,网点严重扩大,滑动、摩擦、磨损存在。合适印刷压力应在PC与PD之间,印刷质量好。5答案要点在制版时就标定在印版的四角和中间部位上,印刷完以后同纸边一起裁掉。在多色印刷中,可以从各种颜色十字标记的错位或歪斜的程度,检查印刷品上下、左右以及斜线等方向的套印情况。六、计算题1见教材第三章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利用增减印版滚筒包衬的厚度,适当地控制印刷图文长度的变化,对于提高多色印刷的套印精度是很有益的。但是,滚筒包村厚度的增减,实质上改变了滚筒系统直径的关系,而滚筒系统直径的关系是受滚筒配置理论制约的,所以滚筒包衬厚度的可调范围一般都很小。第三套一、名词解释1色光加色法2实物原稿3长版印刷4胶印5原稿6明度7色料三原色8拉毛速度9印版耐印力10印版二、判断题1(T)墨转移方程建立了转移墨量Y与印版墨量X的解析关系。2(F)无水胶印是间接印刷,也是直接印刷。3(T)传统平版印刷是利用油水不相溶这一规律进行油墨转移的。4(F)传统平版印刷中,油墨乳化可以避免。5(T)对于平滑度较高的纸张,油墨的附着主要依赖于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6(T)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7(F)平版的非图文部分属于高能表面。8(F)胶印过程中,润湿液表面张力应比油墨表面张力略高。9(T)橡皮布是胶印机油墨转移的中间体。10(T)转移墨量Y与印版墨量X有关,即Y为X的函数。三、填空题1对于粗糙表面的润湿,90O时,表面越粗糙润湿性能越()。2贮墨系数的表达式为()。3着墨系数的表达式为(KD)。4乳状液中水相体积大于总体积的()时,只能形成O/W型乳状液。5润湿过程中,接触角()为完全不润湿。6单色胶印机为()叠印。7每根着墨辊输给印版的墨量与所有着墨辊数给印版的总墨量之比,称为()。8布置在远离着水辊的着墨率要()些。9衡量实地部分油墨是否印足的重要指标是()。10传统胶印中,达到水墨平衡时,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之间。四、选择题1油墨转移率公式中,Y是指(D)。A自由墨量分裂率B极限填充墨量C转移墨量D印版墨量2实验表明,包橡皮布后的橡皮滚筒在平面上受压滚动时,它和平面的接触长度(A)。A变长B变短C不变D不确定3传统胶印中,水墨平衡是(D)。A水和墨为一定的比例关系B水量比墨量少C墨量比水量少D在不脏版的前提下,水量越少越好4(A)是柔性版印刷具备的特点。A轻压印刷B间接印刷C有水印刷D有橡皮布5容易产生水包油型乳状液的原因是(B)。A油多水少B水多油少C油水一样多D油水量不确定6平版晒版时,PS版与底片药膜相对是为了(B)。A防止不应曝光的部位曝光B保证印版与底片密合C减少曝光时间D防止印版药膜发生化学反应7塑料薄膜在印刷前要进行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A)。A增加表面张力B降低表面张力C去油污D防静电8润湿SLG(COS1)0的发生条件是(A)。A90B90C0D09胶印机输墨系统中,采用(A)传墨方式。A多墨辊B网纹辊C刮墨刀D刮墨板10无水胶印在低温或高温时不能正常印刷,主要由于(C)。A印版硅胶层易软化B易出传墨故障C印刷机出故障D印版损坏五、问答题1纸张在单色胶印机和多色胶印机上的掉粉、掉毛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怎样确定最佳墨层厚度3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纸张的含水量与温湿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5印刷中的静电有何危害六、计算题1选用200线英寸的尼龙丝网,丝径为005MM,网孔宽度为0077MM,试计算再现线条的最细宽度是多少七、论述题1把两块厚度和长度均相同的PS版,分别安装在印版滚筒半径不相同的印刷机上。如果印版所受的张紧力相同,在A印刷机上的包角为A,在B印刷机上的包角为AB,且AB,试问印版在哪一种印刷机上的伸长量大论述理由。答案一、名词解释1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在一起而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色光加色法。2指复制技术中以实物作为复制对象的总称3大批量印刷4平版印刷又称胶印5答案要点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6是人眼所能感受到的色彩的明暗程度,它是与人的心理、生理有关的一个属性7黄(Y)、品红(M)、青(C)8印刷过程中,纸张产生掉屑现象的最低印刷速度9不同的版材具有不同的耐印力,这是由于印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10其表面处理成一部分可转移印刷油墨,另一部分不转移印刷油墨的印刷版。国家标准的解释为“为复制图文,用于把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至承印物上的模拟图像载体。”三、填空题1好2K3KDA着/A版47451806湿压干7油墨转移率8高9相对反差值102674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印刷纸张是否掉屑取决于纸张的表面强度和印刷条件。如果印刷条件一定,即印刷使用的油墨、橡皮布、滚筒转速等一定,就必须要求纸张有足够的强度;反之,印刷使用的纸张选定,则对印刷条件必有相应的要求。2答案要点(1)测出若干不同墨层厚度的印刷样品实地密度和75网点密度(1分;(2)计算各样品的相对反差值(2分;(3)确定相对反差值最大的样品的墨层厚度即为最佳墨层厚度(2分。3答案要点表面活性剂含量不能超过千分之一,否则对油墨的乳化增大。4答案要点纸张通常总含有一定的水分,但所含水分的多少要随周围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而变化。从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吸收水分,或者把水脱逸到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空气中,直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和纸张中的水蒸气压相平衡,此时纸张中的含水星叫做该温度下的平衡含水量。5答案要点首先是承印物表面带电,例如纸张或用于特种印刷的聚乙烯或玻璃纸。纸张带电危害是多方面的,可能因相互吸引造成纸张间的粘连,可能相互排斥造成收纸不齐,这都使印刷操作变得困难;可能吸附纸屑或其它杂质,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由超高电位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六、计算题1见教材第六章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A印刷机印版伸长量大,同样长度印版,包角大,滚筒直径小,印版变形量大。第四套一、名词解释1印刷速度计算印刷机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A单张纸印刷机以每小时的印刷次数为计算单位印次/小时;B卷筒纸印刷机以印刷滚筒每小时的转数为计算单位转/小时2无水胶印无水胶印WATERLESSOFFSETPRINTING),在平版上用斥墨的硅橡胶层作为印版空白部分,不需要润版,用特制油墨印刷的一种平印方式3油墨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料等成分均匀混合而组成的浆状胶体。作为一种粘性流体的油墨,由于其品种的不同性能也有所差异,即有稀稠之分,粘性强弱差异,快干与慢干之别等等情况4静电吸墨采用经典的方法提高油墨转移率5胶印平版印刷又称胶印6实物原稿指复制技术中以实物作为复制对象的总称7剥纸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墨层撕裂纸面8滚筒包衬滚筒上的包覆物9湿式印刷先印上去的油墨来不及干燥,后一色油墨就要往上叠印10干式印刷先印的油墨接近干燥时,后一色油墨才印刷二、判断题1(F)胶印过程中,润湿液表面张力应比油墨表面张力略高。2(F)合成树脂和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是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亲油性能。3(T)PS版是预涂感光树脂版。4(T)当接触角90时,固体表面愈粗糙,表面润湿性愈差。5(F)阳图型无水平版晒版时,使用的光源和阳图型PS版相同。6(F)无水胶印中,油墨乳化对印刷品质量影响较小。7(F)油包水程度严重的乳化油墨,粘度大幅度下降,墨丝变短,妨碍了油墨的顺利转移。8(F)纸张与任何物质摩擦都带负电。9(T)两个滚筒接触时,只有一点或两点的线速度是相等的,其余各点都不相等。10(T)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三、填空题1纸张的调湿处理方法有(自然调湿法)和(强迫调湿法)。2润湿过程中,接触角(90)为润湿。3多色胶印机为(湿压湿)叠印。4胶印机中,印版滚筒的包衬是(衬垫)。5表示油墨转移过程中,转移墨量与印版墨量及其它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叫(油墨转移方程)。6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分为沾湿浸湿铺展三类。7柔性版印刷多采用(沾湿浸湿铺展)安装刮墨刀。8润湿过程中,接触角(90)为不润湿。9润湿过程中,接触角(90)为润湿。10固体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小于(01N/M),称为低能表面。四、选择题1胶印机四根着墨辊中,前两根着墨率大,主要是由于着墨辊(D)。A直径大B亲墨性好C不对称布置D先着墨2印刷时,提高油墨粘度,有利于避免(B)。A透射B浸映C反印D雾散3胶印中,水分过大,使油墨透明度(B)。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4柔性版装版时,印版的弯曲变形量与(B)无关。A印版厚度B印版长度C版材弹性模量D印版滚筒半径5PS版润湿液中,改善印版亲水性的成分是(D)。A柠檬酸B磷酸C桃胶D表面活性剂6印版滚筒直径越大,装在上面的PS版弯曲变形越(B)。A大B小C不变D不确定7润湿SLG(COS1)0的发生条件是(A)。A90B90C0D08(A)是柔性版印刷具备的特点。A轻压印刷B间接印刷C有水印刷D有橡皮布9胶印中,水分过大,套色准确性(C)。A变好B不变C变差D不确定10使印刷面完全接触主要是由(B)完成。A印刷速度B印刷压力C承印物D油墨五、问答题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印刷品的印刷质量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比较正确的评价印刷质量2从着墨辊的着墨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墨辊排列方式对油墨的传输有利3墨层表面的润湿性和油墨的干燥时间有什么关系4叙述无水胶印原理。5以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印刷压力大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六、计算题1设印刷适性试验机印版滚筒半径、压印滚筒半径各为5CM、10CM,印刷速度为3M/S时开始剥纸,试问用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半径均为40CM的轮转印刷机,在不剥纸的原则下,每小时最多可印多少张七、论述题1论述着墨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墨辊数量与直径的关系。答案一、名词解释1计算印刷机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A单张纸印刷机以每小时的印刷次数为计算单位印次/小时;B卷筒纸印刷机以印刷滚筒每小时的转数为计算单位转/小时2无水胶印WATERLESSOFFSETPRINTING),在平版上用斥墨的硅橡胶层作为印版空白部分,不需要润版,用特制油墨印刷的一种平印方式3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料等成分均匀混合而组成的浆状胶体。作为一种粘性流体的油墨,由于其品种的不同性能也有所差异,即有稀稠之分,粘性强弱差异,快干与慢干之别等等情况4采用经典的方法提高油墨转移率。5平版印刷又称胶印6指复制技术中以实物作为复制对象的总称7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墨层撕裂纸面8滚筒上的包覆物。9先印上去的油墨来不及干燥,后一色油墨就要往上叠印10先印的油墨接近干燥时,后一色油墨才印刷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评价印刷品的方法包括主观的、客观的以及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客观评价是利用某些检测方法,对印刷品的各个质量特性进行检测,用数值表示。综合评价是以客观评价的数值为基础,与主观评价的各种因素相对照,得到共同的评价标准。2答案要点不对称排列墨辊对油墨传输有好处。后面着墨辊着墨率低,起到匀墨和收墨作用。3答案要点第一色印后,间隔8H再印第二色,油墨叠印率最高,叠印效果最好。但以8H为最佳印刷间隔,在生产实际中不易实现。4答案要点无水胶印印版硅胶层与油墨中连接料溶剂亲合性好,两者接触时,溶剂迅速向硅胶层扩散渗透,硅胶层表面膨润,接触面形成溶剂层,油墨内聚力大于溶剂内聚力,分裂时从溶剂层中间剥离,硅胶层未沾墨。5答AB段,压力过低段,压缩变形量过小,油墨与纸面不能充分接触,印迹不完整,印刷质量低。BC段,印刷压力增加,油墨转移率增大,印品墨色逐渐改善。C点为合理压力转折点,PC是工艺必需最小压力,墨色开始满意。D点,过大压力转折点,PD是工艺必需最大压力,过了D点,网点严重扩大,滑动、摩擦、磨损存在。合适印刷压力应在PC与PD之间,印刷质量好。六、计算题1见教材第二章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墨辊数量多,着墨系数大,着墨性能好,墨层均匀。第五套一、名词解释1润湿方程2干式印刷3饱和密度4油墨的晶化5水墨平衡6印版耐印力7纸张的滞后效应8橡皮滚筒9色料三原色10色光三原色二、判断题1(F)阳图型无水平版晒版时,使用的光源和阳图型PS版相同。2(F)平版的图文部分,是表面能较低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属于低能表面。3(T)传统平版印刷中,油墨乳化不可以避免。4(F)在平版印刷中,润湿液能附着在印版的亲油表面。5(T)平版印刷中,印版空白部分始终要保持一定厚度的水膜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6(T)润湿液的表面张力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实现水墨平衡。7(F)对于薄膜材料,油墨的附着也只能靠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8(F)平版印刷的墨色比凹版印刷的墨色厚实。9(F)油包水程度严重的乳化油墨,粘度大幅度下降,墨丝变短,妨碍了油墨的顺利转移。10(T)当PS版和无水平版以相同的油墨厚度印刷时,无水平版油墨要干得快一些。三、填空题1转移到承印材料表面的墨量Y与涂敷在印版上的墨量X之比F(YX)100叫(YX油墨转移率)。2单色胶印机为(湿压干)叠印。3布置在远离着水辊的着墨率要(高)些。4油墨依靠机械投锚效应、二次结合力和(毛细作用)附着于承印物上。5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分为沾湿浸湿铺展三类。6胶印机中,压印滚筒的包衬是(无)。7普通胶印的水分一部分经过(渗透)进入纸张。8气固液三个界面张力的关系为(SGSLLGCOS)。9传统胶印中,达到水墨平衡时,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10凹版印刷多采用(正向)安装刮墨刀。四、选择题1橡皮滚筒包衬的厚度是指(C)厚度。A橡皮布B衬垫C衬垫与橡皮布D无2传统印刷中,印刷瓦楞纸板常用(D)印刷。A平版B凹版C硬凸版D柔性版3印刷时,增加车间空气湿度,有利于避免(D)。A透射B浸映C反印D雾散4胶印中,润湿液供应量过大,会出现(BD)。A脏版B水迹C无影响D印不上5湿式叠印用于(B)印刷。A单色胶印机B多色胶印机C凹印机D柔印机6PS版润湿液中,(D)改善印版亲水性。A柠檬酸B磷酸C桃胶D表面活性剂7胶印中,供水量过大,会出现(BD)。A脏版B水迹C无影响D印不上8干式叠印用于(A)印刷。A单色胶印机B多色胶印机C双色胶印机D所有胶印机9胶印中,暗调部分网点(A)。A扩大B缩小C不变D不确定10(A)不属于传统印刷要素。A印刷速度B印刷压力C承印物D油墨五、问答题1如何从纸张纤维排列方面提高印刷品的套印精度2高速印刷机和低速印刷机,选用的包衬有何不同试说明理由。3常用的丝网有哪几种有何特性4胶印中,润湿液很重要,叙述润湿液的作用。5利用十字标记检查套印不准时,印刷顺序有没有影响试加以说明。六、计算题1经过测量得到,原版上网点面积率是70,印刷品上与原版对应的70处的网点密度(DR)为066,实地密度(DV)为125,求该处的网点增大值。七、论述题1论述最佳墨层厚度的确定。答案一、名词解释1SGSLLGCOS或SGSLLGCOS润湿方程2先印的油墨接近干燥时,后一色油墨才印刷3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不会再增加了这个密度为饱和密度。4指多色叠(罩)印时,由于第一色墨中干燥剂太多或印后存放时间太长,墨膜过分干燥,呈现镜面一样的平滑皮膜,致第二色墨印不上去或印不平整,出现珠子有关方面疙瘩或一块块颜色很弱的斑点,甚至轻触即可擦掉或脱落5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6不同的版材具有不同的耐印力,这是由于印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7答案要点经吸湿过程达到平衡,那么,平衡后甲纸张的含水量总要比乙纸张的含水量高。这种现象就叫做纸张含水量的滞后效应。8支撑、装夹、张紧橡皮布、转印图文的圆柱形滚筒9黄(Y)、品红(M)、青(C)10红(R)、绿(G)、蓝(B)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横丝缕纸张刚挺好印,但容易出现喇叭形伸缩,直丝缕纸张较软,收、送不易整齐。在平版印刷机上,印版或橡皮布沿滚筒轴向的图文尺寸很难调整,但沿滚筒周向的图文尺寸,却可以通过在印版下面增减衬垫材料的厚度进行微量调整。2答案要点高速印刷机需要的印刷压力要大些,应选用硬性包衬。3答案要点丝网印刷用的丝网有蚕丝丝网、尼龙丝网、涤纶丝网和不锈钢丝网等。4答案要点(1)润湿作用。印版空白部分形成水膜,抵制油墨浸润,防止脏版(2分;(2)增补作用。墨辊、水辊和橡皮滚筒与印版摩擦,产生磨损,纸粉、纸毛加剧磨损,印版亲水层被破坏。润湿液中电解质与铝或锌反应,生成新亲水层(1分;(3)降温作用。控制版面油墨的温度(1分;(4)清洗作用。洗去空白部分墨点、脏污(1分。5答案要点单色印刷机可能采用黑、育、品红、黄(透明黄墨)的印刷色序;也可能用黄(不透明黄墨)、青、品红、黑的印刷色序。当发生黑色和青色套印不准时,如果在叼口一端两色是对准的,而在纸尾一端两色没套准,并且黑色移到了青色的里边,也就是说黑色的十字标记离纸尾远一些,那么,印刷顺序在黑、青的情况下,说明套印不准是纸张收缩造成的。六、计算题1答ZDFDFFFD110DR/(110DV)(110068)/(110125);FF075ZD(110068)/(110125)075七、论述题1答1用K值确定最佳实地密度。2测定墨层厚度和实地密度。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先称量纸张的重量,再用实地PS印版,在印刷机或打样机上,改变供墨量进行印刷,然后称量各个印张的重量并测量各个印张的实地密度,计算出转移到各纸张上的油墨量,换算成墨层厚度。3利用K、DV、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墨层厚度。将测定的K、DV、绘制成循环图,用K值最大时的实地密度确定最佳墨膜厚度。试题六一、名词解释1印版墨量2选择性吸附3调湿处理4间色5着墨率6喷粉7剩余墨量8间接印刷9网纹辊10橡皮滚筒二、判断题1(T)PS版是预涂感光树脂版。2(F)胶印过程中,润湿液表面张力应比油墨表面张力略高。3(T)湿式多色印刷中,往往按照各组滚筒的顺序,使油墨的粘性逐渐降低。4(T)无水平版的非图文部分,是拒墨性的硅胶树脂。5(F)纸张与任何物质摩擦都带负电。6(F)传统胶印的用墨量比用水量大。7(T)用于辊子和印版的各种固体材料,必须有一定的自由能,它们必须能被润湿液或油墨优先润湿。8(F)墨量越充足,印刷品质量越好。9(F)润湿液供液量实用范围愈大,润湿液的供给量愈容易控制。10(T)无水胶印是间接印刷。三、填空题1印刷图像以暖色调为主时,后印(黄、品红)油墨。2(橡皮布)是胶印机油墨转移的中间体。3印刷后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材料表面上的墨量,叫(转移墨量),用Y表示。4水是(极性)分子。5润湿过程中,接触角(180)为完全不润湿。6每根着墨辊输给印版的墨量与所有着墨辊数给印版的总墨量之比,称为(油墨转移率)。7印刷压力沿接触面(纵向)方向呈马鞍型分布。8印刷品上单位面积内网点所占面积的百分比称为(网点覆盖率)。9用O和W分别代表油墨和润版液的表面张力,当O()W时,油墨向润湿液方向浸润。10油墨转移系数的表达式为(EY/XY);四、选择题1胶印中,供墨量过大,网点(A)。A扩大B缩小C不变D不确定2柔性版印刷中,加网线数高的图文比加网线数低的图文清晰度(D)。A高B低C不确定D效果差3承印物的表面过剩自由能越大,油墨对其润湿性越(A)。A好B差C中等D不一定4PS版润湿液中,改善印版润湿性的成分是(D)。A柠檬酸B磷酸C桃胶D表面活性剂5胶印中,极高光部分网点(B)。A扩大B缩小C不变D不确定6印刷滚筒之间的相对位移使网点(A)。A扩大B缩小C不变D无7弹性体加压变形滚动一周,滚过的痕迹(A)了。A增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8相同印刷条件下,圆网点的扩大关规律是50的网点扩大值(A)80的网点扩大值。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一定9胶印过程中,油墨的用量与润湿液的用量相比,(A)。A油墨用量多B润湿液用量多C两者相等D用量不一定10柔印机输墨系统中,采用(B)传墨方式。A多墨辊B网纹辊C刮墨刀D刮墨板五、问答题1在同一台印刷机上,用120G/M2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印刷,试问哪一种纸张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2简述柔性版印刷机采用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的传墨性能。3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印刷品的印刷质量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比较正确的评价印刷质量4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中的油墨要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5印刷压力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六、计算题1已知胶印机三个印刷滚筒为等直径,直径为30CM,测得接触宽度为1096CM,包衬厚度为02CM,包衬的弹性模量E162N/CM2。求压印面上的印刷压力。(6分)七、论述题1论述静电在印刷中的危害。答案一、名词解释1印版上供应的墨量。2有选择性地在某一表面亲和。3是在印刷前将纸张吊晾在晾纸间,经过一段时间,使纸张达到晾纸间的温湿度条件下的平衡水分量。经过吊晾,纸张含水量均匀,并能提高尺寸稳定性。4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又叫二次色。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橙、绿、紫为三种间色。三原色、三间色为标准色5一根墨辊向印版着墨量与所有墨辊向印版着墨量之和的比值。6是胶印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产品,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由于油墨不能完全干燥造成的印张背后粘脏7油墨转移后又返回印版的墨量8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9是柔性版印刷机输墨装置的最重要部件,也是柔性版印刷机最大的特点10支撑、装夹、张紧橡皮布、转印图文的圆柱形滚筒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胶版纸需要压力大。胶版纸表面粗糙,压力大使油墨进入纸张内部。2答案要点结构简单,刮墨效果较好,传墨性能较好。3答案要点评价印刷品的方法包括主观的、客观的以及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客观评价是利用某些检测方法,对印刷品的各个质量特性进行检测,用数值表示。综合评价是以客观评价的数值为基础,与主观评价的各种因素相对照,得到共同的评价标准。4答案要点液面低,与墨斗辊接触弧长短,对油墨剪切力小,出墨量减少。5答压印面可以足够精确地看成一个矩形平面,矩形的长边L等于压印体的有效长度,叫压印面长,并不随压力的大小而变化;矩形的短边B叫压印面宽度,随压力的大小而变化,参看图21。B一般只有几个毫米,而L一般要比B大2个数量级,所以压印面是个带状平面。如果与L比较,B可以忽略不计,则压印面由一个带状平面转化成一条长L的直线;在L上的平均压力PL叫线压力PLPS/L六、计算题1解B2/4R10962/415002CM七、论述题1承印物表面带电,例如纸张或用于特种印刷的聚乙烯或玻璃纸。纸张带电危害是多方面的,可能因相互吸引造成纸张间的粘连,可能相互排斥造成收纸不齐,这都使印刷操作变得困难;可能吸附纸屑或其它杂质,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由超高电位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与纸张相比,聚乙烯、玻璃纸等承印物的静电现象更为严重,由于聚集的电荷量很大,电击和起火更容易发生。试题七一、名词解释1不走滚枕2脏版3静电吸墨4背面曝光5机械投锚效应6压印滚筒7走滚枕8接触角9印版墨量10油墨转移率二、判断题1(T)平版印刷中,网点扩大可以避免。2(F)水分过大时,先是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脏版。3(F)平版的非图文部分属于高能表面。4(F)胶印机在安装包衬和印版后,直径最小的滚筒是橡皮滚筒。5(F)无水胶印中,润湿液对印刷品质量影响较小。6(T)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自由能是描述物体表面状态的物理量。7(T)无水胶印是间接印刷。8(F)PS版的主要材料是感光树脂。9(T)前两根着墨辊(靠近水辊)主要起着墨作用,着墨率大。10(T)传统胶印中,适当乳化后的油墨粘度略有所下降,有利于油墨转移。三、填空题1有水胶印是利用(水油不相混融)这一规律进行油墨转移的。2润湿过程中,接触角(180)为完全不润湿。3当接触角(90O)时,粗糙表面润湿性好。4纸张的调湿处理方法有自然调湿法强迫调湿法。5固体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大于(01N/M),称为高能表面。6从能量角度讲,金属固体为(高能)表面。7传统胶印过程中,给印版(后)上墨。8水包油型乳状液,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9油墨分裂率的表达式为(FY/XFX/XB1F/XF);10传统胶印过程中,给印版(先)上水。四、选择题1润湿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润湿液(C)。A表面张力越高B表面张力越低C对油墨乳化越严重D润湿性能越好2润湿液表面张力越大,对印版的润湿性越(D)。A好B差C中等D不一定3干式叠印不用于(B)印刷。A单色胶印机B多色胶印机C凹印机D柔印机4沾湿发生的条件是(BC)。A180OB180OC90OD90O5(A)是柔性版印刷具备的特点。A轻压印刷B间接印刷C有水印刷D有橡皮布6胶印中,黑版实地部分的墨层厚度与网点部分的墨层厚度相比,(C)。A前者厚得多B前者较厚C两者相同D前者较薄7用传统胶印印刷精细印刷品时,使用(D)润湿液较好。A普通润湿液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C强化水润湿液D酒精润湿液8印刷中,(B)不是网点扩大的原因。A光反射B印刷速度C印刷压力D油墨流动性9无水胶印在低温或高温时不能正常印刷,主要由于(C)。A印版硅胶层易软化B易出传墨故障C印刷机出故障D印版损坏10胶印中,墨层厚度大,网点(A)。A扩大B缩小C不变D不确定五、问答题1如何测定印版墨量和转移墨量2要提高多色胶印机油墨叠印的效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无水胶印中,空白部分不用水润湿液不沾墨,叙述其原理。4酒精润湿液有什么优缺点5从着墨辊的着墨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墨辊排列方式对油墨的传输有利六、计算题1某印刷品经过测量,得到实地密度为14,网点密度为085,求相对反差K值。七、论述题1印刷时,采用KCMY色序,论述其理由。答案一、名词解释1两滚枕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为不走滚枕。2因印版润湿不良,造成空白部分着墨3采用经典的方法提高油墨转移率。4在柔性版的背面照射5转移到承印材料表面的油墨,有一部分填入凹陷或空隙当中,犹如投锚作用一样,使油墨附着在承印物表面,这就叫机械投锚效应6又称承印滚筒,是支撑印刷材料,与印版滚筒接触,产生印刷压力,完成印刷过程的圆柱形滚筒7滚枕是印刷滚筒两端凸起的环形台。在印刷过程中,两滚枕互相接触对滚为走滚枕。8三相交界处,固液界面与液体表面切线的夹角,用表示9印版上供应的墨量。10转移墨量Y与印版墨量X之比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总重减去印版重为印版墨量,总重减去剩余墨量为转移墨量。2答案要点在四色胶印机上使用的油墨,往往是按照各机组滚筒的顺序,使油墨的粘着性逐渐降低。3答案要点无水胶印印版硅胶层与油墨中连接料溶剂亲合性好,两者接触时,溶剂迅速向硅胶层扩散渗透,硅胶层表面膨润,接触面形成溶剂层(2分),油墨内聚力大于溶剂内聚力,分裂时从溶剂层中间剥离,硅胶层未沾墨(2分)。4答乙醇改善了润湿液在印版上的铺展性能,减少润湿液的用量,减少了印张沾水和油墨的严重乳化。乙醇挥发时能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版面温度降低,非图文部分不易沾脏。乙醇的挥发速度较快,如果不加控制,就会使润湿液因乙醇浓度的降低。同时,为了减少乙醇的挥发,应尽量把润湿液的温度控制在10以下。一般采用无摆动传水辊的酒精润湿装置,将润湿液连续地提供给印版,并配备有润湿液循环冷却、自动补加乙醇的辅助装备。5答案要点不对称排列墨辊对油墨传输有好处。后面着墨辊着墨率低,起到匀墨和收墨作用。六、计算题1解答该处的相对反差K值为039。七、论述题1答印刷色序安排的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1)油墨粘度大的先印;2)墨层薄的先印;3)油墨透明度差的先印;4)油墨干燥性比较慢的先印;5)主要基调的印版后印;6)颜色比较浅的后印;7)墨量比较大的图文分布版面后印;8)价格高的油墨后印在印刷时,采用KCMY色序主要是因为以上八点原因。试题八一、名词解释1压印面接触宽度2复色3印版滚筒4明度5间色6选择性吸附7直接印刷8饱和密度9机械投锚效应10高能表面二、判断题1(F)墨量越充足,印刷品质量越好。2(F)湿式印刷的油墨叠印率比干式印刷的油墨叠印率低。3(F)比表面能高的金属表面,很容易被表面张力低的液体润湿。4(F)水分过大时,先是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脏版。5(F)柔性版主要由铝板基和感光树脂层组成。6(T)在各类金属中,铬的亲水性最好,亲油性最差。7(F)液体能在固体表面铺展,一定也能浸湿和沾湿。8(F)在平版印刷中,润湿液能附着在印版的亲油表面。9(T)传统胶印油墨乳化不可避免。10(F)传统胶印的用墨量比用水量大。三、填空题1油墨乳化过程中,水相体积小于26只能形成(W/O)型乳化液。2印刷图像以暖色调为主时,后印(黄、品红)油墨。3传统胶印中,达到水墨平衡时,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4无水胶印版由版基粘结层感光树脂层硅胶层覆盖层组成。5有水胶印是利用(水油不相混融)这一规律进行油墨转移的。6凹版表面的的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7润湿过程中,接触角(90)为润湿。8胶印中,(橡皮)滚筒直径最小。9印刷中,纸张透明,从背面看到印迹是(透射)。10胶印机中,橡皮滚筒的包衬是(衬垫和橡皮布)。四、选择题1弹性体加压变形滚动一周,滚过的痕迹(A)了。A增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2印刷压力是由(B)产生的。A滚筒重力B包衬变形C纸张厚度变化D滚筒转动3印刷时,先印透明度大的油墨,主要是由于(C)。A透明度大的油墨黏度大B透明度大的油墨黏度小C透明度大的油墨遮盖力小D防止反粘4印版厚度越大,装在印版滚筒上弯曲变形越(B)。A大B小C不变D不确定5无水胶印网点再现性比传统胶印好,主要是因为(B)。A印版材料不同B没有水的影响C印刷工艺先进D印刷机精度高6柔性版印刷中,加网线数高的图文比加网线数低的图文清晰度(D)。A高B低C不确定D效果差7胶印中,印刷滚筒受压时,表面相对滑动不可避免,是由于(C)。A包衬太厚B橡皮布松动C旋转半径不相等D印版松动8PS版润湿液中,改善印版润湿性的成分是(D)。A柠檬酸B磷酸C桃胶D表面活性剂9柔性版的弯曲变形量与(B)无关。A印版厚度B印版长度C版材弹性模量D印版滚筒半径10海德堡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CPC1是(C)。A套准控制装置B质量控制装置C印刷机控制装置D印版图像阅读装置五、问答题1试述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基本理论。2印刷中的静电有何危害3叙述表面活性剂在润湿液中的作用。4柔性版印刷机使用的网纹辊,常见的着墨孔有哪几种形状有何特性5如何测定印版墨量和转移墨量六、计算题1确定包衬厚度。一台胶印机,印版滚筒筒身直径299,橡皮滚筒筒身直径295,压印滚筒筒身直径300。使用03MM厚度的印版,使用18MM厚度的橡皮布,已确定压缩变形量为01MM,滚筒的齿轮节圆直径2997(即两滚筒中心矩为2997MM),为走滚枕形式。(1)确定印版滚筒衬垫厚度;(2)确定橡皮滚筒衬垫厚度。七、论述题1润湿液供液量实用范围大,水量容易控制,论述其原因。答案一、名词解释1受压面的宽度2由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而成,或间色与间色调配而成,也叫三次色,再间色。因含有三原色,所以含有黑色成分,纯度低,复色种类繁多,千变万化3以合金钢为基材的圆筒体,经加工而制成,并且经过动平衡处理,不易变形4是人眼所能感受到的色彩的明暗程度,它是与人的心理、生理有关的一个属性5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又叫二次色。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橙、绿、紫为三种间色。三原色、三间色为标准色6有选择性地在某一表面亲和。7图文信息直接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8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不会再增加了这个密度为饱和密度。9转移到承印材料表面的油墨,有一部分填入凹陷或空隙当中,犹如投锚作用一样,使油墨附着在承印物表面,这就叫机械投锚效应10表面自由能高的表面。五、问答题1答案要点油墨少量乳化,以最小的水量与油墨抗衡。2答案要点首先是承印物表面带电,例如纸张或用于特种印刷的聚乙烯或玻璃纸。纸张带电危害是多方面的,可能因相互吸引造成纸张间的粘连,可能相互排斥造成收纸不齐,这都使印刷操作变得困难;可能吸附纸屑或其它杂质,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由超高电位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3答案要点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为极性亲水,一端为非极性亲油,亲油端被排斥到水面浓集起来,对水表面产生引力,削弱表层分子所受向内拉力,降低润湿液表面张力。4答案要点四棱锥形着墨孔底部的边角效应最严重,四棱台形着墨孔网纹辊的释墨性较好,六棱台形着墨孔是对四棱台形着墨孔的改进,附加通道着墨孔是对棱台形着墨孔的改进,斜线形具有良好的传墨性能。5答案要点总重减去印版重为印版墨量,总重减去剩余墨量为转移墨量。六、计算题1解印版滚筒装印版和包衬后,RPRI300/2150MM,取RP150MM印版滚筒衬垫厚度150299/20302MM橡皮滚筒包衬后的半径应为2997150011498MM橡皮滚筒衬垫厚度1498MM295/21805MM七、论述题1答1)调节水量包括A总量调节,调节水斗辊的转角或转速,每周转角大或转速高,供水量大,反之,供墨水小;B局部调节,对水辊吹风或沾纸,使局部水量减少。2)调节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