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10023-200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_第1页
QSY10023-200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_第2页
QSY10023-200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_第3页
QSY10023-200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_第4页
QSY10023-200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Q/SY100232008代替Q/SY100232007,Q/SY1632006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3部分审核指南HEALTH,SAFETY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SPART3AUDITINGGUIDANCE20080728发布200809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Q/SY100232008I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要求341审核的目的、范围和类型342内部审核343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444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审核445认证审核446审核的原则547审核的重点548审核方案管理5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651总则652审核启动653审核准备654现场审核活动实施75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856审核后续活动86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861审核员的要求862审核组长的要求963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964审核员的能力保持和提高965审核员的评价9附录A资料性附录受审核方提交资料清单10附录B资料性附录不符合项分级的示例11附录C资料性附录审核质量问卷调查表12参考文献13Q/SY100232008II前言Q/SY1002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规范;第2部分实施指南;第3部分审核指南。本部分为Q/SY1002的第3部分。本部分代替Q/SY10023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3部分审核指南和Q/SY1632006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本部分与Q/SY100232007和Q/SY163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术语和定义中“审核”、“审核方案”“审核员”和“不符合”的定义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见31、32、310和316,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认证”、“监督审核”和“再认证”的术语名称进行了修改见319、321与322;增加了“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两个术语和定义见317、318;增加了对内部审核有关条款要求见42;增加了对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审核有关条款的要求见43;增加了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审核有关条款的要求见44;增加了三个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民、王其华、裴玉起、胡月亭、谢国忠、陈高松、韩文成。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NPC10432006;Q/SY1632006;Q/SY100232007。Q/SY1002320081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3部分审核指南1范围Q/SY1002的本部分规定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要求、审核程序以及审核员的要求,是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各级组织及相关方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190112002,IDT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Q/SY1002的本部分。31审核AUDIT为获得审核证据35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4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注在许多情况下,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32审核方案AUDITPROGRAMME针对特定时间段对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所进行的策划、实施活动安排。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的所有必要的活动。33审核计划AUDITPLAN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GB/T190112003,定义312。34审核准则AUDITCRITERIA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GB/T190112003,定义32。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35审核证据AUDITEVIDENCE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GB/T190112003,定义33。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Q/SY100232008236审核发现AUDITFINDINGS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GB/T190112003,定义34。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37审核结论AUDITCONCLUSION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GB/T190112003,定义35。38审核委托方AUDITCLIENT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GB/T190112003,定义36。39受审核方AUDITEE被审核的组织。GB/T190112003,定义37。310审核员AUDITOR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GB/T190112003,定义33。311审核组AUDITTEAM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310组成,需要时,由技术专家312提供支持。注指定审核组织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312技术专家TECHNICALEXPERT向审核组311提供特定知识或技术,而不以审核员身份参加审核组工作的人员。注特定知识或技术是指与受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或语言或文化有关知识或技术。313观察员OBSERVER上级组织派出或其他具备特定身份对审核的过程进行监督,但不以审核员身份参加审核组工作的人员。314能力COMPETENCE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GB/T190112003,定义314。315审核范围AUDITSCOPE审核的内容和界限。GB/T190112003,定义313。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316不符合NONCONFORMANCEQ/SY1002320083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的组合。GB/T190112003,定义321。317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GB/T190112003,定义37。318预防措施PREVENTIVEACTION为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GB/T190112003,定义326。319健康、安全与环境认证HSECERTIFICATION按照确定的管理和程序规则,经上级组织授权委托的机构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评定通过后予以注册、颁发证书,并在认证周期内持续保持注册资格。320初次认证FIRSTCERTIFICATION对申请认证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认能否满足认证注册要求,包括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321监督审核SURVEILLANCEAUDIT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对组织是否持续满足认证注册要求所实施的审核。322再认证RECERTIFICATION在一个认证周期后对获证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核,验证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实施和保持,并在整体上持续符合认证注册要求。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要求41审核的目的、范围和类型411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建立在审核委托方所规定的审核目的的基础上,审核目的包括但不限于A对照审核准则确认符合程度;B判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得到妥善的实施和保持的程度;C确定可予改进的领域;D评价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E对有合同关系的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价。412审核范围应根据审核目的的需要,由审核组与委托方磋商决定的,审核范围规定了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在审核开始前应将审核目的与范围通报给受审核方。413根据审核目的的不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类型包括但不限于A内部审核;B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审核;C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D认证审核。42内部审核Q/SY1002320084421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建立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监控机制。422内部审核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内部审核的频次。有条件时,每年度应进行不少于1次覆盖全要素、全部门的审核,两次审核间隔不超过12个月。423审核组应确保审核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与受审核区域相适应,并与受审核区域无直接关系。424组织可采用集中式审核、分段式审核等方式开展内部审核,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专项审核。425内部审核的程序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426组织应针对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427内部审核形成的相关记录、报告等应完整、清晰并妥善保存,具备可追溯性。428组织应通过适宜方式对内部审核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持续改进内部审核的质量。43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431上级组织应根据需要实施对其下级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制定审核方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审核的频次。注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和/或专业板块对企业的审核,以及企业对所属单位的审核。432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应由上级组织组成审核组或委托相关机构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人员不论来自组织内部还是外部,均应坚持公正和客观的工作态度。审核组的构成应符合423的要求。433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内容应考虑对其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评价,以及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等。434组织可结合审核对其下级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质量进行评估。435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审核的程序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436组织应采取适宜的措施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进行跟踪验证。437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审核所形成的相关记录、报告等应完整、清晰并妥善保存,具备可追溯性。44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审核441组织应确定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需求、时机和频次,制定审核方案。442组织应将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进行审核作为对其评定和选择的重要方法,宜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审核要求和依据,并通过审核手段共同提高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443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审核应由组织组成审核组或委托相关机构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人员应保持公正和客观的工作态度,审核组的构成应符合423的要求。444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审核内容应考虑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特别是生产作业现场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状况,以及相关合同条件的兑现情况等。445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进行审核的程序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446组织应建立跟踪机制,采取适宜的措施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进行跟踪验证。447组织应建立承包方和或供应方健康、安全与环境业绩档案,将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的审核结果纳入承包方和或供应方资质评价,作为承包方和或供应方持续评价管理的输入信息。448组织对承包方和或供应方审核所形成的相关记录、报告等应完整、清晰并妥善保存,具备追溯性。45认证审核Q/SY1002320085451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认证,通过认证审核推动和规范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满足各方面的需求。452认证审核的流程4521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初次认证分为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两个阶段实施A第一阶段审核旨在全面了解受审核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状况,确认审核范围,以及是否具备第二阶段审核的条件,包括文件审查和现场审核;B第二阶段审核旨在判定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能否认证注册,在第一阶段审核的基础上全面的审核评价体系的运行状况。4522通过认证审核的组织每年应接受年度监督审核,验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持续运行,确认与认证要求的持续符合性。4523一个认证周期为3年,到期后应进行再认证,再认证应对上一个认证周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与保持情况进行评价。453认证审核应符合以下规则要求A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B申请认证的组织应满足规定的认证条件;C在确定的认证范围内进行认证审核;D遵循确定的方针和程序进行。46审核的原则审核应遵守以下原则A独立性原则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客观,不存偏见,以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B系统性原则审核应依据明确规定的并以文件支持的方法和系统化程序予以实施;C抽样性原则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应使用基于证据的方法,采用合理的抽样,使审核证据建立在可获得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47审核的重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关注以下重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B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情况;C目标、指标确定及目标实现情况的监视测量;D运行控制的有效性;E职责履行情况;F体系各功能要素的衔接一致性。48审核方案管理481审核方案的策划和组织4811根据组织的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建立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一个审核方案可包括一次或多次审核,审核方案还包括对审核的类型和数目进行策划和组织,以及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有效和高效地实施审核所有必要的活动。4812审核方案的管理包括了授权和审核方案的制定、实施、监视和评审。4813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相关人员管理审核方案,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应遵循审核原则、具有管理技能,了解与受审核活动相关的技术和业务。482审核方案的制定审核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审核方案的目的、范围与程度,以及所需资源和程序A应确定审核方案的目的以指导审核的策划和实施;Q/SY1002320086B审核方案的范围与程度可变化,并受被审核组织的规模、性质与复杂程度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C识别审核方案实施所需资源;D应明确审核策划和日程安排、选择审核组以及职责和任务的分配、保证审核员和审核组长的能力、实施审核、监视审核方案、向管理层报告等内容。483审核方案的实施审核方案的实施应明确以下方面A与相关方沟通审核方案;B审核及其他与审核方案有关的活动的协调和日程安排;C建立和保持评价审核员及其持续专业发展包括接受培训、参加专业会议、发表论文等的过程;D确保审核组的选择;E向审核组提供必要的资源;F确保按审核方案进行审核;G确保审核活动记录的控制;H确保审核报告的评审和批准,并确保分发给审核委托方和其他特定方;I确保审核后续活动。应保持记录以证实审核方案的实施。484审核方案的监视和改进应监视审核方案的实施,并按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适宜的评审,以评定其是否已达到目的,并识别改进的机会。审核方案评审的结果可作为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改进审核方案的依据。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51总则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包括了审核启动、审核准备、现场审核活动、审核结束、审核后续活动等程序。适用程度取决于特定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以及审核目的。52审核启动审核的启动阶段包括A确定审核的可行性;B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C选派审核组长;D选择审核员,考虑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能力;E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的联系。53审核准备531文件评审在现场审核前应评审文件,以确定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并收集有关审核的信息。文件可包括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及以前的审核报告。532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长应编制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考虑审核方案的要求,便于审核活动的日程安排和协调,审核计划的详细程度应反映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审核计划为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就审核的实施达成一致提供依据。审核计划应包括而不限于A审核目的;B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Q/SY1002320087C审核范围,包括确定接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及过程;D进行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E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与受审核方管理层的会议及审核组会议;F审核组成员包括技术专家、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G向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H保密承诺需要时。533审核组工作分配审核组长应与审核组其他成员协商,将具体的过程、职能、场所、区域或活动的审核职责进行分配。工作分配应考虑审核员的独立性和能力的需要,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审核组成员的不同作用和职责,并可随着审核的进展进行调整。534准备工作文件审核组成员应评审与其所承担的审核工作有关的信息,并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包括检查表和审核抽样计划、记录信息的表格,用于审核过程。54现场审核活动实施541首次会议应与受审核方管理层召集首次会议,必要时应包括受审核的过程、职能、场所、区域或活动的负责人。首次会由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的目的是A确认审核计划;B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包括方法和程序等;C确认沟通渠道;D确认审核所需的资源;E确认末次会议安排等有关事项;F有关审核事项的说明,并向受审核方提供询问的机会。542审核中的沟通根据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对审核组内部以及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之间的沟通做出正式安排,以沟通审核过程中的各种信息。543信息收集和验证在审核中,审核员应依据已准备的工作文件进行审核,通过适当的抽样收集并验证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信息。可证实的信息方可作为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应予以记录。收集信息的方法包括面谈、对活动的观察、文件评审。544形成审核发现应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以形成审核发现,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审核组应根据需要在审核的适当阶段共同评审审核发现。当审核目的有规定时,审核发现应能识别改进的机会应汇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指明所审核的场所、职能或过程。应记录不符合项及其支持的审核证据,对不符合项进行分级,按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观察项。应与受审核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并使受审核方理解不符合。对审核证据和或审核发现有分歧的问题,应努力解决并记录尚未解决的问题。545形成审核结论在末次会议前,审核组应讨论以下内容A针对审核目的,评审审核发现以及在审核过程中所收集的其他适当信息;B考虑审核过程中固有的不确定因素,对审核结论达成一致;C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准备建议性的意见;D如果审核计划有规定,讨论审核后续活动。546末次会议Q/SY1002320088末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末次会议的人员应包括受审核方,也可包括审核委托方和其他方。审核组应以受审核方能够理解和认同的方式提出审核发现和结论。适当时,双方就受审核方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的时间表达共识。必要时,审核组长应告知受审核方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可能降低审核结论可信程度的情况。根据审核类型的不同。末次会议可采取适当的形式。审核组和受审核方应就有审核发现和结论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尽可能予以解决。如果未能解决,应记录所有的意见。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应提出改进的建议。5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551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组长应对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内容负责。审核报告应提供完整、准确和清晰的审核过程信息,包括或引用以下内容A审核目的;B审核范围,尤其是应明确受审核的组织单元,职能单元或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以及在审核范围内,但没有覆盖到的区域;C明确审核委托方;D审核准则;E明确审核组长和成员;F现场审核活动实施的日期和地点;G审核过程综述;H审核发现;I审核结论;J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如果有;K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对改进的建议;L商定的审核后续活动计划如果有。552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应在商定的时间期限内提交。审核报告应注明日期,并经批准。经批准的审核报告应分发给审核委托方指定的接受者。审核报告属于审核委托方所有,审核组成员和审核报告的接受者都应保持审核的保密性。553审核结束当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已完成,并分发了经过批准的审核报告时,审核即告结束。审核的相关文件应根据相关协议及其他有关要求予以留存。除非法律要求,审核相关人员如未得到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明确批准,不应向如何其他方泄密与审核相关的信息。56审核后续活动审核结论可指出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需要,此类措施通常由受审核方确定并在商定的期限内实施。验证是审核后续活动的一部分,应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可根据不符合项的性质确定验证的期限。6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61审核员的要求611审核员应具有下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A有关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B有关管理体系和引用文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C有关组织的状况;Q/SY1002320089D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领域的其他要求;E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与运行相关的典型危害因素、风险及其控制技术。612审核员应具备以下个人素质A遵守职业道德,做到公正、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B思想开明,善于交往;C善于观察,有感知力;D适应能力强,坚韧不拔;E明断,自立;F身体健康,能够承担繁重的审核工作。62审核组长的要求除满足61的要求,审核组组长应具有关于领导审核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审核组长应能够A对审核进行策划并在审核中有效地利用资源;B代表审核组与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进行沟通;C组织和指导审核组成员;D领导审核组得出审核结论;E预防和解决审核过程的冲突;F编制和完成审核报告。63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审核员应具备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以满足审核员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A应当接受过有助于获得61条款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相关教育,这些教育应在国家教育体系内;B应当具备有助于获得61条款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工作经历,这些工作经历应当在相关的技术、管理或专业岗位上获得;C应当已完成审核员培训;D应当具备第5章所描述的审核经历。64审核员的能力保持和提高审核员应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参加审核来保持和提高其审核能力。持续的专业发展关注知识、技能和个人素质的保持和提高,可通过更多的工作经历、培训、自学、教学、参加各种有关会议或其他相关活动等方法来实现。65审核员的评价应对审核员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以证实和提高审核员的能力。评价过程应识别培训和其他技能提高的需要。评价可考虑选择以下方法A对记录的评审;B反馈信息;C面谈;D观察;E测试;F审核后的组长对组员的评审。Q/SY100232008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受审核方提交资料清单为了实现有序而高效的审核,审核组需查看相关的文件和资料,需要受审核方按表A1准备相应的资料,并提供给审核组进行审核准备。表A1受审核方提交资料清单提交资料名录审核前应提交到现场后提交单位名称、联系人、EMAIL电话、传真通讯地址、邮编企业概况组织结构图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分配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企业各分支机构分布情况上一次的审核报告上次审核后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及其实施情况上一次审核以来事故情况统计本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及其实施情况最近一次的内审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厂区平面布置图、工艺原则流程图危险化学品名录与存量清单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企业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及管理方案注提交的资料不限于以上内容,可根据审核的具体情况或专项审核内容的不同,做相应的增补或删减。Q/SY10023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