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书编号工咨目编号GSSKS2014012甘肃炬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南部)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长杜建泉(所长,高级经济师)报告审核梁宁(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报告审定陈庆安(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董延虎(工程师)技术负责赵莉莉(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经济负责翟丹云(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项目名称甘肃(南部)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项目承办单位甘肃炬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可研编制单位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9318490586系地点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联创大厦C座18楼报告编制人员陈庆安(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翟丹云(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董延虎(工程师)赵莉莉(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杨晓丽(工程师)张珍(工程师)汪永松(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韩冲(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陈海龙(工程师)李赟(工程师)高晓辉(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陈兴都(工程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13研究工作概况214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2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821项目单位概况822项目提出的背景923项目建设的意义1924项目目标22第三章物流环境分析及市场预测2431国内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243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2733甘肃省及临洮县农产品商贸流通状况3034市场需求分析3435项目竞争状态分析38第四章建设条件4141场址4142水文气象4143土地资源4144特色农业4145社会经济环境4246能源供应43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4451项目方案比选4452项目目标定位5853项目建设方案6654主要设备及生产系统方案7055土建工程73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10961物流流程10962交易流程11163加工流程11264物流信息系统116第七章经营方式与管理13271建设期管理与招标工作13272运营期管理133第八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14481总图布置14482给排水工程15183消防系统16284供电16985供热、采暖17886通风18387辅助设施18788地震设防18889设计依据188第九章环境保护19091建设地点环境状况19092主要污染源及处理方案19093绿化19194工程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19195建议193第十章项目组织、劳动定员、安全卫生194101组织机构194102人力资源配置197103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98第十一章节约能源202111节能措施202112节能管理205113能耗指标205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206121项目建设期206122实施进度计划206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7131估算依据及说明20713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7第十四章财务分析与评价20914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209142年营业收入209143成本费用估算210144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211145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211146偿债能力分析211147盈亏平衡分析211148敏感性分析212149财务评价结论212第十五章社会评价21315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21315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214153社会风险分析214154社会评价结论215第十六章风险分析216161市场风险216162管理风险216163资金风险217164政策风险217165其他风险217第十七章项目招标218第十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219181可行性研究结论219182建议219附表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11设备投资估算表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4年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5年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工资及福利估算表附表52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53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7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8利润和利润分配表附表9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10长期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1资产负债表附表12敏感性分析表附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3一期总平面图附件(另附)1项目承办单位法人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土地征用审批意见4规划许可证5近两年度财务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6环保批复7银行贷款证明8自筹资金来源证明9水、电证明10可研报告委托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甘肃(南部)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项目建设单位甘肃炬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定西市临洮县康家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1332007001612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21研究工作的依据原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证明材料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有关基础资料其他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122研究工作范围定西市经济环境现状调研及预测建设规模、经营范围及经营模式土建工程和建设条件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人员培训及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13研究工作概况我们于2014年10月接受了甘肃炬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组织有关各专业人员对兰州市及临洮县经济环境现状、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与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等进行调研,对当地建设环境状况、交通状况、建设单位基本状况、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研究落实工作,论述项目提出的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根据需求和建设条件拟定建设规模,根据政府规划和项目特点选择场址,拟定工程技术方案、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等方案,估算项目总投资评价项目的财务效益,并对经营方式及其他条件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可研报告编写组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共提出了多套建设方案,经过项目组、企业认真比选,在征求了有关领导、专家意见建议的情况下,于2014年12月提交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成果。14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141项目目标本项目包括果品区、蔬菜区,副食区、中央厨房区、恒温库区,拆迁安置区,肉类水产等共13个专业化区域。项目将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园区,建设成为西北大型综合性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区之一,将推动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促进物流服务产业由粗放向集约、绿色方向发展,提升临洮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商贸流通服务平台,在稳步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做活流通,做旺市场,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和政府税收增长。本项目物流园区的建设将企业空间、资源有效整合,为周边众多的商贸、制造等相关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可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供需之间的匹配问题,促进了商贸流通,提升了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142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定位为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于一体,以蔬菜、瓜果、副食及调味品、水产及畜禽肉类冻品、中药材、马铃薯的采购、仓储(冷藏)、加工、批发、交易、冷链配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配套办公、会展、酒店住宿、商住、拆迁安置房、工商、税务、金融、餐饮等服务,使交易中心成为西部区域性现代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之一。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22006,合1833亩(建设用地1279亩、道路、输油管道、排洪沟等占地554亩),场区大致呈长方形,共划分了13个地块(功能区),分三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8372081,建筑系数1942,容积率07,购置设备1395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达100万吨,其中蔬菜60万吨,果品20万吨、肉类水产8万吨,副食6万吨,中药材6万吨,年交易额预计达到约100亿元。项目年运营时间为350天。项目建设期5年。具体建设内容概述如下A一期工程分为三个批次建设,总建筑面积为2879593,购置设备857台(套)。第一批次建设1、2号区,1区74亩,包括本地蔬菜交易厅及大棚、商铺、信息中心及配套供电供热设施;2区163亩,包括外地蔬交易厅、商铺、检测中心与值班室。第二批次建设3、4号区,3区123亩,包括中央厨房、冷藏库;4区163亩,包括果品交易厅、商铺。第三批次是5、6、7号区,5区98亩,是副食品交易区;6区55亩,包括冷库及冻品交易大厅;7区141亩,包括鲜活水产及肉类交易厅、商铺、综合办公楼及公寓。B二期工程包括8、9、10号区。8区83亩,主要为酒店办公、会展中心;9区110亩,有商品住宅楼、商铺;10区89亩,为安置住宅楼、商铺等。二期总建筑面积为4918682,购置设备422台(套)。C三期工程包括11、12、13号区。11区106亩,有中药材区交易厅、商铺;12区61亩,全为马铃薯交易用房,13区102亩,为预留空地。三期总建筑面积为573806,购置设备116台(套)。143建设条件建设地点甘肃省临洮县康家崖村,总用地面积1222006,距兰州市70公里、临洮县31公里,东临212国道,南临孙家庄,西与洮河相接,北临省道309,兰郎高速、兰海高速、国道212、省道309、省道103从附近经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建设条件良好。供水项目用水由临洮县自来水公司供给,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能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供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9035KW,电源由临洮县电力局统一供给,规划在一、二期工程各配置一个10KV开闭所,并向本区多个10/04KV终端变电所放射式供电。用电有保证。供热项目为自建燃气热水锅炉集中供暖,各功能区二级水水换热站热交换方式供暖,园区购置84MW燃气热水锅炉4台,沿洮河有天然气管道距项目区西侧不到1公里,供热有保障。144环境保护本项目设计方案对运营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噪音等经综合处理后,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和控制标准,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145劳动定员本项目新增直接就业人员151人,其中区域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7人,后勤服务人员66人,财务人员4人,工人8人,环卫、门卫人员48人,中央厨房管理人员6人,房产销售人员6人。146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67287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97489万元,占总投资的925;建设期利息为265600万元,占总投资的72;流动资金9788万元,占03。计划企业自筹资金2172877万元,申请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贷款150000万元。147建设期与计划进度项目计划建设期5年。计划分三期建成,初定第一期又分三个批次,每批次各一年建设期,二期三期同时交叉建设,建设期两年。148研究结论项目建成后可形成我省农副产品南部区域交易中心,能加快南部地区现代物流产业进程和甘肃南部与全省、西南农产品市场的对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临洮县物流业在全省和西南地区的地位,形成与完善以兰州为中心的农产品物流新格局,为我省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项目建设果蔬交易、肉类水产交易,加工及冷藏、中央厨房、商品住宅与安置住宅区等13个功能区,背靠产地,面向销地,集农产品仓储、加工、批发、交易、冷链配送、信息服务、餐饮住宿为一体。能有效整合临洮、临夏、兰州等地的资源,健全农产品流通环节,带动临洮县及周边农业生产、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推进小康建设进程。项目定位准确,建设思路正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符合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化进程中的重点方向及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电及热力供应条件良好,环保及安全措施有保障。经过比选确定的方案五投资3672877万元,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125年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135,财务净现值(I6)1093857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84,总投资收益率67,项目盈亏平衡点300主要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值,经济基本能满足企主的期望,项目财务评价可行,社会效益良好,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市场运行机制良好,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经营要求。综上而言,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财务可行、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可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1规模指标11按区域划分建设面积83720811111号区3210541122号区5349841133号区3417101144号区5236441155号区3499201166号区2240351177号区5771471188号区20000001199号区2018243111010号区900439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111111号区463585111212号区11022112按全用功能划分建筑面积8372081其中交易大厅2213363交易大棚28727办公住宿1901621商铺1055657冷库316027住宅2258374加工用房184111地下车库400000公用设施面积1420013预计年交易额万元1000000014预计主要品种年交易量万吨1000其中蔬菜万吨600瓜果万吨200水产及肉制品万吨80副食品万吨60中药材万吨602项目占地面积12220061建筑面积8372081建构筑物占地面积2372726建筑系数1943全年经营天数天3504每日工作时间小时105总投资万元367287751建设投资万元3397489其中建筑物万元2437417设备万元178759其他万元78131252建设期利息万元26560053流动资金万元97886投资资金筹措万元367287761企业自筹万元217287762银行贷款万元15000007设备数台套13958形成固定资产值万元2637213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以下正常年分析值以第9年为例9正常年营业收入万元43134710正常年总成本万元17839311正常年利税万元25295512正常年利润总额万元20469513正常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4826014正常年所得税万元5117415正常年上缴税金总额万元9943316平均年净利润万元15352117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平均值8418总投资收益率年平均值6719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10020动态投资回收期(IC6,含建设期年12521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135税后8822资本金收益率8823财务净现值(IC6)万元10938624盈亏平衡点30025净产值万元26662026增加值万元332907控制性指标27每亩投资万元200428每亩经济密度万元223929每100万元产值税金总额万元231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单位概况211单位基本情况甘肃炬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5月注册成立,主要致力于农业、生态旅游业、种植业及养殖业等项目的投资。目前公司拟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发展农业产业,计划在甘肃省临洮县康家崖建设一个现代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以不断创新的思想和更高的综合水平来服务“三农”,全力打造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项目单位总公司甘肃炬龙集团是集置业担保、房屋置换、小额贷款、文化传播、农业投资、生物科技等行业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目前,集团旗下拥有兰州市榆中县炬龙小额贷款公司、甘肃炬龙房屋置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炬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巨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炬龙置业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辖的平凉、张掖、甘南、武威、金昌、嘉峪关、酒泉、临夏、天水、庆阳、电力行业等是十一家职业担保分公司,注册资本金总计两亿两千万元。212法人简介杨旭,男,1970年生,本科学历。19871990年部队服役,19902000年省外贸厅工作,20012005年任兰州电瓷电器厂厂长,20032005年任甘肃东升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5年至今任甘肃炬龙置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2013年甘肃炬龙农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任法定代表人。22项目提出的背景221物流产业政策环境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配送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呈现出规模化、集中化特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提升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1。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综合性最强的物流政策,也是我国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最高指针与行动纲领。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物流上升到国家产业的高度;2007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物流”放在现代服务业的第一位进行阐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明确要求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8年,国务院“扩内需促增长十项措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18万亿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投资总额的45;2009年,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物流业列入其中,这也是唯一一个进入振兴规划的服务业,同年国务院颁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县城超市和配送中心以及乡镇、村连锁农家店等流通网络建设”,明确了甘肃五大战略定位,其中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功能尤为突出,大力推进县城超市及配送中心、乡镇超市、村连锁农家店等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同年,围绕物流业振兴规划的各项实施细则陆续出台;2011年,国家商务部、发改委、供销总社共同印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2011年,国务院出台物流国八条,从税收、土地政策、降低过路过桥费等方面着手,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从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等九个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紧细化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推动物流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明确了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商务部关于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工作的指导意见(商流通发2012211号)加大商贸物流设施改造力度。根据城市共同配送节点规划布局,引导和支持建设、改造一批商贸物流设施。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现有运输、仓储、外贸、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积极发展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医药等行业物流。鼓励各类物流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跨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满足工商企业的综合性、全过程物流服务需求。2013年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依托交通枢纽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构建多层次的城乡商贸服务平台,促进居民消费增长”。2012年甘肃省商务厅出台关于支持定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指出重点支持定西马铃薯、中药材产业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农产品冷链、仓储、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外向型示范企业,支持物流园区建设。临洮县“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依托省级开发区临洮经济开发区,通过合理规划、外引内联、精心运作,积极推进中铺工业园、洮阳经济园、康家崖农产品物流集散园和王家大庄物流园建设,着力构筑一区四园的工业发展格局”,同时“商贸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争取实施了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城乡商贸物流体系逐步形成”。222农产品流通政策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快速的物流道路,将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利益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早在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流通及现代物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指示,农产品的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方式开始被明确提出,农产品仓储设施的建设也有了各种优惠政策。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力争在3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商建字2010278号。在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设施,不断完善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功能;推动农贸市场改造交易和配套等设施,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支持农产品连锁超市建立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配送率;支持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和改造冷库,配置冷藏车等设施,延长农产品销售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主要包括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适时增加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南菜北运”、“西果东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商贸集团、邮政系统开展农产品流通。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强促进农产品公平交易和提高流通效率的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落实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健全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加快邮政系统服务“三农”综合平台建设。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清除农产品市场壁垒。从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及国家政策等宏观方面分析,农产品仓储、流通、交易等方面将面临一个全新的转型和发展机遇。因此,本项目的提出是符合国家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223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为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本项目计划在区域内建设一个中央厨房,主要是基于现代餐饮业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及市场的需求。中央厨房又称中心厨房,是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的工厂。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将原料按照菜单制作成成品或者半成品,配送到各连锁经营店进行二次加热或者销售组合后销售给顾客,也可以直接加工成成品直接配送销售给顾客。纵观国内餐饮业市场,尽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餐饮业每年都保持了18左右的增长速度,是GDP增幅的2倍。但近期受政策变化的影响,高端餐饮市场不断委缩,中低端餐饮市场开始活跃。加上食品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管理人才匮乏,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餐饮业全面进入“微利时代”,经营模式迅速由传统的“粗放式、模糊式、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流程化、连锁规模化经营”转型。国内餐饮业正从经验式经营向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转变,重点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餐品的制作和服务;二是采购、配送、物流等供应链上的标准化;三是财务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目前,全国规模以上餐饮企业的产品全部或者部分地实现了中央厨房生产。据上海市食药监局透露,目前上海连锁餐饮中,小杨生煎、小南国、苏浙汇、釜山料理、味千拉面等开设1200多家门店的50多家连锁饭店,已经拥有了统一的中央厨房。在中央厨房,80以上的备菜工作都是事先由流水线生产完成。建立中央厨房已经成为中型以上餐饮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连锁餐饮企业制定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通过中央厨房统一菜品的采购、制作、分量、口味,来保证给顾客提供统一味道的菜品,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未来则将会升级成为专业化的服务于餐饮企业的专业工厂,不隶属于某个餐饮企业,而是为所有的餐饮企业提供某一种类的餐饮产品,比如肉类、面点等。一方面,这样规模化、工业化的生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餐饮产品的安全;另一方面,这样的工厂带动了相关的专业物流、机械等产业和周边农产品种植、养殖业的整体提升,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此外,餐饮企业和这样第三方的工厂之间实现了真正的订单化生产,可追溯的机制有效地保证了餐饮产品的安全。主要优势体现在统一标准、品质保证;批量生产、快速复制、规模发展;规模采购,降低成本、集中加工,降低损耗、提高市场竞争力;食品安全风险可控、可追溯;与传统配送物流相比,可做到节约30左右的物流成本;可实现精细化、流程化的高效管理,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以望湘园为例,正是中央厨房运营管理,使得望湘园在当下餐品原材料飞涨的情况下做到了“不涨价却不影响利润”。中央厨房的出现,成为中餐供应链管理上的革命性突破。中央厨房采用巨大的操作间,采购、选菜、切菜、调料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半成品和调好的调料一起,用统一的运输方式,赶在指定时间内运到分店。有效的中央厨房,可以做到比传统的配送要节约30左右的成本。中央厨房作为本项目的重点建设内容,建成后将大大加快临洮县及兰州市连锁零售业物流和生鲜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发展,构建起农副产品的超市配送网络、餐饮业的产销一体化配送网络、冷链安全配送网络、电子交易的商品配送网络等主副食品配送网络,打造一条高效安全的食品供应链体系,建立起供应临洮县及兰州市、辐射周边、影响西部的农产品配送系统,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224项目区有区位及区域交通基础优势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兰州的卫星城”、“兰州的后花园”的美誉。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是兰州的南大门。北与兰州接壤,东距定西市约90公里,西距临夏市约60公里,南距渭源县50公里、陇西县100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经济带辐射圈内重点县区。目前,贯通临洮县内国道有G75线兰海高速(临洮段境内7069公里)和G212线(临洮段境内8673公里)。省道有S311线(安定至临潭新城)、S309线(榆中甘草店至临夏大河家)。县道5条161公里,乡道11条170公里。村道204条,全长1205公里。2012年,临洮县重新确定的国省道布线方案如表21。表21新确定的国省道布线方案高速公路G75线(兰州海南海口)和G1816线(内蒙古乌海青海玛沁,途径我县站滩乡、峡口镇、新添镇);普通国道G212线(兰州广西龙邦)和G310线(江苏连云港青海共和,原临渭公路,途径我县窑店镇、龙门镇、县城)省道一是S309线(甘草店临夏大河家,途径我县峡口、新添);二是S311线(定西临潭新城,途径我县漫洼、站滩、连儿湾、龙门、洮阳、玉井、衙下集);三是普银路(榆中银山峡口普济寺)升等成为省道,将普银路延伸至玉井(途径连儿湾、康家集、玉井),与玉冶路(玉井冶力关)相连;四是边海路(边家湾海甸峡)升等成为省道,将边海路延伸至临夏永靖县(途径广河县、红旗乡、东乡达坂);五是朱康路(康家崖朱家川)升等成为省道,将朱康路与普银路相接,延伸至广河三甲集;六是安五路(安家咀五户)升等成为省道,将安五路与普银路相接,延伸至东乡达坂(途径太石、红旗)。225农业产业条件优越临洮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水光热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临洮县地方特色支柱产业为洋芋、畜牧、蔬菜、花卉,农民从中人均获得收入3300多元,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75以上。畜草产业按照创建全市畜草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县目标,突出千家万户扩群、标准化养殖和秸秆加工转化,努力将畜草产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支撑产业。新建养殖小区(企业)72个,扶持新建暖棚3000座,引进基础母羊3万只,建成青贮氨化池400座,制作青贮饲料50万吨,推广秸秆揉丝打捆机50台(套),建成5万吨饲草料配送中心。蔬菜产业重点扶持南部乡镇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建日光温室200座、塑料大棚3800亩,培育胡萝卜、百合、葱蒜、韭菜四大类10万亩品牌蔬菜,在大碧河、改河、东峪沟3大流域和南部乡镇新增高原夏菜基地2万亩。马铃薯产业围绕建成全省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目标,努力优化区域布局,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生产脱毒原原种8000万粒,新建原种扩繁基地6000亩、一级种生产基地17万亩,扶持农户建立良种田,逐步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花木产业加快推进苗木产业规模化经营,以南部乡镇、水川区、二阴区为重点,新增花木面积7000亩,确保花木市场年内建成运营。突破传统特色花卉生产,重点抓好临洮大丽花、紫斑牡丹等传统花卉品种的开发保护和香水百合、兰花的扩面提质。2013年,该县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粮经比由上年的7723调整为7327,种植比较效益不断提升。扶持新建日光温室78座、塑料大棚6124亩;扶持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95个,发展规模养殖示范户3543户;组织调运马铃薯良种19万吨;发展中药材种植10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2万亩;新增花木面积7000亩。23项目建设的意义231项目建设符合临洮县及我省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新型产业形成、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强化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其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任意环节的障碍,都将影响整个物流业的效率。通过兰州及临洮地区的实地调研、访谈及相关资料收集,发现商贸流通领域,尤其是农产品等生活资料的商贸流通存在很多问题。农产品物流及商贸环节的脱节和冷链物流的缺失,势必会对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临洮县各个产品批发市场所呈现出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市场乱是最突出的问题。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更是显示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监管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此外,食品加工档次不高,卫生监督环节不得力,无法形成辐射效应,冷链建设的不足等,同样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兰州市作为西北的中心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在其北部、东部和西部都有数个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而在南部缺少有规模的农产品物流节点,造成南向农产品物流不畅,影响了我省南部地区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我省与四川、重庆、云南以及西藏东部的贸易交流。因此,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商贸物流一体化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加快南部地区现代物流产业进程,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完整的农产品物流格局,将对我省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32项目建设有助于临洮县物流产业的升级换代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甘肃省关于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对于临洮县的物流发展具有直接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临洮县物流的发展既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其自身物流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就临洮县农产品流通及商贸物流行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冷藏能力不足。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临洮县的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无法完全通过冷链供应链管理手段,扩大外销市场份额,达到产业链销售形式,这些现状都对临洮县的冷链建设提出了需求。临洮县的冷链建设一直以来缺乏政府的引导与扶持,规模小、设备老化、保鲜效果差,冷链物流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加强临洮县冷链系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偏小。传统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仍占临洮县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隔断式分摊位的经营场所居多,单位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较高。专业市场的商品交易功能所要求的信息、仓储、交易、配送中心等设施配置低,小而全,小而散,缺乏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聚集效应弱。农副产品流通市场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规模小、层次低、设施差、流通慢,交易方式相对落后,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上述农产品流通及商贸物流领域所表现的突出问题,制约着临洮县物流产业的发展。本项目将建设一个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专业的仓储、完整的冷链建设以及高效的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推动临洮县物流产业的升级换代。233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临洮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解决好农产品的流转问题,就是解决了农民生存的经济来源,“三农”问题可迎刃而解;另外CPI中食品的权重占30,而食品中又以农产品为主,因此农产品涨价对CPI的冲击最大,农产品是必须消费品,涨价威胁到城市低收入阶层的温饱问题。在防控通胀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低成本地管理运行农产品物流成为当务之急。临洮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现代农业建设区域,如何发展农产品物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更是重中之重。本项目将通过高效完善先进的冷链物流系统建立,推进当地农产品市场向高端发展。冷链设施设备的建立对于农产品的多样性、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能够助推农产品市场向进出口、流通深加工等高端市场发展。另外,项目的建设将农业的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进行整合,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配送,共同打造品牌效应的模式,能够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助于打造临洮县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这对临洮县的农业、物流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234项目建设致力于在物流节点上打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普遍不够,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本项目专业的仓储设施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仓储的温度、光照、通风等均可以运用相应的指标加以测算纳入到信息系统,实际数值一旦与标准的数值产生差异,就会自动促发预警机制。与此同时,食品的储存质量、数量等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变得可视化,有助于食品仓储安全的保障。冷链物流的打造对于食品尤其是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至关重要,同时冷链物流的形成将具有战略储备意义。冷链即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食品储运过程的可视化、可追溯减少了食品安全隐患,当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可以对相关环节进行处理。食品检验检疫的控制、有效监管的设置也是食品安全有效的机制。因此,本项目建设将有利于解决食品在仓储、配送、流通等环节的安全问题,做到可追溯、可视化、可监控,为食品增加一道安全防线,成为食品安全体系中重要的一环。235项目建设符合绿色低碳的园区发展要求2009年,国家提出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业名列其中。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世界各国纷纷提出环保、绿色、低碳的概念,我国更是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如何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绿色低碳物流是物流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项目旨在将“低碳”的理念纳入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通过应用环保材料、节能设施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将低碳经济落实到实处。在运输管理、仓库管理、办公管理、绿化设计、水循环、屋顶设计、光伏照明、产品包装、道路及地面设计等环节对低碳标准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划设计,通过采取区域供冷供热系统、LED照明、智能远程控制、绿地植物选配、公共交通和内部循环交通相结合、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低碳园区的绿色GDP的高端产出。第三章物流环境分析及市场预测31国内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分析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逐步演变形成的,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即农民收购商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商普通菜市场消费者。目前,该流通模式仍处于主导到位,大中城市消费鲜活农产品的507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通常是城市规模越大,所占比重就越大。批发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仅仅是将农产品批发交易进行简单的聚集,没有对整个供应链起到协调作用,仍然存在环节过多、损耗较大、成本偏高、基础设施差、信息不畅、交易方式落后、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农产品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园区的一种专业化类别,是以生鲜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地域性分销和配送中心,其功能包含农产品的存储、流通、交易、加工和配送等,将农副产品的生产端和消费端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缩短运输时间,保证食品安全,增加产品附加值,达到供需双赢的目的。先进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是“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即生产者物流配送中心超市或市场消费者的流通模式。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地域性、综合性、大批量的农产品集散地,包含了农产品储存、加工、交易、流通和配送等功能,将农产品的生产端和消费端直接地联系在一起,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产销平台。它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减少流通环节,尽可能降低流通成本和农产品损耗,同时有利于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供需平衡。因此农产品流通体系进步的关键在于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传统批发市场,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农产品短缺时代已经结束,当前发展的重点是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国内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挑战,农民增收难度增加。因此,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其在流通中的附加值,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已成为必然趋势,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配送中心、交易中心,带动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图31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图随着市场的规范,农产品流通逐渐向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汇集、传递中心,并且分别作为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的主要代表。市场类型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按交易方式可划分为专业交易市场和综合交易市场;按市场所在位置和承担职能以及辐射半径可划分为产地交易市场、销地交易市场和区域中转交易市场。表3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类型分类依据分类依据市场类型基本特征代表性市场专业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少,比较固定上海铜川水产市场上海沪西水产市场按交易方式划分综合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多样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交易市场典型特征是“买本地、卖全国”。在农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形成,有集货、分货交易功能,一般季节性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浙江舟山国际水产城销地交易市场典型特征是“买全国、卖本地”。建立在农产品消费量较大的地区,具有集散、交易、价格、信息、结算、商流和物流及配送等功能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就存在多个此类市场,如上海曹安路市场、江桥批发市场等按市场所在位置和承担职能以及辐射半径划分区域中转交易市场典型特征是“买全国、卖全国”。一般由产地交易市场发展而来,拥有区位优势、品牌优势、信息集散优势、集聚效应等,是远距离运输和集货的中转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模式交易模式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交易主要以面对面现货交易、现金结算为主;国际通行的农产品拍卖交易比较少,还不成熟;期货交易则主要集中于粮食等大宗、易储存的农产品;交易的现代化程度低,大部分市场缺乏必要的电子化结算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交易效率低,市场信息不透明。交易模式类型现货交易。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是现货交易,产品全部堆放在市场,买主在验货基础上讨价还价,双方协商形成最终交易价格。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宗农产品的交易,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期货交易,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主要通过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大期货交易所进行。拍卖交易。农产品拍卖是指农产品的供货商委托拍卖中介对特定的农产品进行公开竞价,由出价最高的承销商获得购买权的一种交易方式。农产品拍卖交易分为现场拍卖和网上拍卖两种形式。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已越来越多采用拍卖交易方式。交易结算模式交易结算模式主要包括支付手段和结算方式。支付手段分为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非现金结算如IC卡电子结算,效率要比现金结算高;结算方式分为统一结算和非统一结算,统一结算有利于信息的收集,非统一结算则对经销商有一定便利。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以现金结算为主要支付手段,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东部地区,已采用电子结算支付;结算方式上国家提倡使用统一结算,但实际以经销商自行结算为主。3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作为农业生产及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在这一过程中腐损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存储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可控制在5以下。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采后损耗非常巨大,由于处理不当,每年在烘干、储藏、保鲜等环节造成的损失甚至超过增产数量。近年来,由于物流环境的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也不断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业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逐步被社会各界所认识。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全国农产品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