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_第1页
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_第2页
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_第3页
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_第4页
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年L1月1日第23卷第L1期上旬版CHINJPRACNURS,NOVEMBERIST2007,VO1231NO1L53循证护理执行模式探讨李桃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20世纪后期在循证医学思想影响下而产生的护理新理念近年来逐渐得到护理学教育与临床护理_T作者的认识和关注循证护理倡导运用研究结果来引导护理决策及执行护理实践,但至今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在实践循证护理时,出现一些不正确的理解和应用Q我国护理界正处于与围际接轨的新阶段,正确认识和如何有效实施循证护理将是护理工作者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护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述目前循证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介绍国外一种实践循证护理的模式一健康服务研究执行促进模式ROMOTINGACTIONONRESEARCHIMPLEMENTATIONINHEALTHSERVICESAMEWORK,PARITHS模式,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实践循证护理提供指引和参考,现报道如下循证护理的内涵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的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同时参照患者的愿望,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循证护理包括5个具体步骤1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2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3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价4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化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5实施该护理计划,并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简而青之,实践循证护理必须考虑三“E“的结合,即EVIDENCE最佳临床证据,EXPERIENCE护理人员的经验,EXPECTATION患者的期望只有考虑这三者的因素,才能提供最佳的护理,维护患者安全及最大利益循证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外,研究者发现156I实践循证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护理人员缺乏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及执行能力,缺乏_I作机构的支持,缺乏相关资源等其中以护理人员缺乏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及执行的技能为最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多数不了解循作者单位5101GO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问题讨论证护理过程及执行步骤,因此无法在临床T作中加以运用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有效地将患者需求,有效证据,实际条件等有效结合在周内,由于循证护理实践刚刚起步,尚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仍习惯于经验式,直觉式护理模式,缺乏科学和评判性思维方法,加之循证护理尚未纳入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导致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不够,知晓率和应用率低一项调查显示,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知识知晓率为634,仅77的护理人员采用了循证护理有报道I1对国内10年来有关循证护理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循证护理指导实践的文献中,占7538未作文献质量评价,直接按照某研究论文中所报道的方法进行护理,而且未说明患者的依从性,增大了研究结果的偏倚,也不符合循证护理的步骤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护理人员缺乏对循证护理的正确理解及执行的能力,极大地限制了循证护理实践的开展此外护理人员自身知识素养,专业和外语水平,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以及时问方面的限制护理资源匮乏缺乏组织,管理者,同事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支持缺乏对传统护理实践流程的不足并立志改变的意识及能力医院与大学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国内外护理信息沟通不足等都是临床循证护理开展必需要解决的问题循证护理执行模式之一健康服务研究执行促进模式为引导临床护理人员有效地实践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国外护理学者一直致力于探讨和开发详细的循证护理执行模式现今常用的模式有研究应用式模式MODELOFRESEARCHUTILIZATION,这种模式包含6个阶段准备,确认,对比评价,决策,解释与应用,评价护理研究执行与运用模式CONDUCTANDUTILIZATIONOFRESEARCHINNUING,CURN等,这些模式给护理人员实践循证护理提供很好地指引,但大多强调执行循证护理的原则,而对执行的具体细节和措施未能说明,导致临床护理人员实际应用时缺乏明确的步骤以执行循证护理PARITHS模式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循证护理执行模式,1998年由英国护理学者KITSON,HARVEY等创建,于2002年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机构进行修改和完善目前已在54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年L1月T日第23卷第1L期上旬版CHINJPRACNUTS,NOVEMBER1ST2007,VO123,NO1LA欧美多家医疗院所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信性F9一OLPARITHS模式强调了实践循证护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证据,背景,有利因素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执行的要领,即循证护理是否能有效执行,主要依靠好的研究证据,高支持度的环境背景及合适的促进措施该模式在上述3个考虑的因素中又进一步细分为次因素,见表1表1健康服务研究执行促进模式93OL一,证据EVIDENCE研究低高一缺乏研究的认知,设计及执行一视为唯一证据一不认为是证据临床经验低一针对研究问题有正确的研究认知,设计和执行一视为临床决策的一部分一对研究结果有确定感一能确认其社会意义一能评定其相关性一能评价其重要性一能提出结论高一缺乏批判及评论的描述一工作团队缺乏共识一不认为是证据一视为唯一证据患者经验低一临床经验及专业受到重视,并得到同事的认可一工作团队有共识一视为循证证据一视为临床决策的一部分一能评定其相关性一能评价其重要性一能提出结论高一不认为是证据一患者未参与一视为唯一证据二,背景CONTEXT环境低文化低高一价值与信念不明确一不重视个别性一以工作为导向一缺乏一致性领导低一重视价值及信念,一重视个别工作人员及个案一可促进学习一个别角色及经验与价值一致团队,人际关系,权力,回馈和奖励高一传统的控制与指示一缺乏角色的划分一缺乏团队一组织架构欠佳一独裁式决策过程一说教式的学习,教育和管理方式评价低一转变的领导方式一角色划分清晰一有效的团队一有效的组织架构一民主式决策过程一授权式学习,教育及管理方式高一缺乏反馈一给予个体,团队及系统表现的一未有效运用工作表现反馈结果一运用多种工作表现的结果一单一的评价方式一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临床,工作表现盘济效益及经验三,促进措施FACILITATION低高一缺乏合适的促进措施一具备合适的促进措施目的,角色,技能目的低高一视为循证证据一视为临床决策的一部分角色一使用患者多个主诉和资料来源一与医疗团队维持合作关系一能评定其相关性一能评价其重要性一能提出结论高一界线划分不明确一不合适且不透明化的决策一缺乏权力一缺乏资源一缺乏资讯及反馈一不愿改变一硬件,社会,文化及系统额界一合适及透明的决策过程一权力过程一具备资讯及反馈一愿意改变为他人工作一间断性接触一提供技术性协助一说教式学习一外来资源协助一参与度低一涉及广泛技能和特性低授权式一延续合作关系一具发展性一审核式学习一内在及外来资源协助一参与度高一涉及局部专门区域高为他人工作一项目管理技能一技术性技能一营销技能一个案,技术,临床的可信度全面性/授权式一共同协商一批判性的反思一有意义性一角色具有弹性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年L1月1日第23卷第L1期上旬版CHINJPRACNURS,NOVEMBERIST2007,VO123,NO11A55如循证证据中,除考虑研究证据,还需兼顾护理者临床经验及患者经验并且列出了在执行各因素时,需要分析其阻碍因素在高低长轴的左边和促进因素在高低长轴的右边,如果执行时条件越符合右侧因素,循证护理的执行更易成功因此,PARITHS模式为护理人员实践循证护理提供了很好地指引和参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值得我们借鉴和使用小结循证护理是科学的护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从我国现状来看,除了加强护理人员有关循证护理的理念等培训,更要加强实践方面的培训,应用循证护理执行模式,进一步开展评价和应用研究使之科学化,是当前循证护理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只有依据科学的实践循证护理模式指导,开展循证护理,提供给患者最佳护理,才能促进临床循证护理的广泛开展,推动循证护理的发展参考文献1胡雁正确认识循证护理推动护理实践发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147L72喻姣花,任小英,王桂兰,等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护理学杂志,2003,L8415一T73】万丽红,林细吟,梁嘉定,等广东省循证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3354李亚洁,蔡文智,李瑛,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70725NANCYBTHEPRACLICOFNURSINGRESEARCHCONDUCT,CRITIQUE,UTILIZALION5THEDNEWYORKELSEVIERUSA20056426456BONNIEM,LORIAMISCONCEPTIONSAMONGNURSESABOUTEVIDENCEBASEDPRACTICE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2001,3321211277】陈燕华,王惠珍循证护理研究状况调查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0934936F81李继平,马伟光,王艳红循证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044420229RYCROFTMALONEJPARIHSFRAMEWORKAFRAMEWORKFORGUIDINGTHEIMPLEMENTATIONOFEVIDENCEBASEDPRACTICEPROMOTINGACTIONONRESEARCHIMPLEMENTATIONINHEALTHSERVICESJOURNALOFNURSINGCAREQUALITY,2004,194297304【10RYCROFIMALONEJINGREDIENTSFORCHANGEREVISITINGACONCEPTUALFRAMEWORKQUALSAFHEALTHCARE200211L7418O收稿日期20070227本文编辑曲梅基于JCI标准的住院患者身份管理模式探讨许美芳叶志弘乔凯患者标识是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核对部分,住院患者腕部识别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我院在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I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JCI认证准备过程中,参照2006年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INTEMATIONALPATIENTSAFETYGOALSF为提高住院患者识别的正确性,达到围际医院标准的患者身份管理模式,对患者的身份管理从流程上进行了改进2005年12月开始应用打印的患者患者住院号ID条形码的腕部识别带,取代以前使用的手写式患者腕部识别带,医护人员使用条码阅读器扫描患者腕带上的条形码,精确快速地识别患者身份,同时可登陆患者的电子病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化患者识别系统,在JCI检查中被检查者称为具有示范意义的患者身份管理模式符合JCI患者身份管理标准的背景资料我院是一家国有大学综合性附属医院,建院10余年来医院参照美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成功地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国情的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2006作者单位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年12月我院成功地通过JCI检查,成为国内首家获得JCI认证的综合性医院在JCI评审标准中突出强调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I,保证患者安全的理念贯穿于其,尤其重视对患者身份管理在2005年及2006年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中作为首条要素加以强调,指出对患者身份的识别必须同时使用患者姓名及住院号码,不能将患者床号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按JCI标准建立的患者身份管理模式1JCI准备前的患者身份管理模式我院自1993年建院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