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的存与废以及合理发展方向.doc_第1页
论死刑的存与废以及合理发展方向.doc_第2页
论死刑的存与废以及合理发展方向.doc_第3页
论死刑的存与废以及合理发展方向.doc_第4页
论死刑的存与废以及合理发展方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死刑的存与废以及合理发展方向 法学专业学生 张建华 指导教师 刘方启摘要:死刑是国家在刑法中所规定的基于犯罪而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惩罚手段。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人类复仇本能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死刑存在的合理性产生质疑。自从1764年,贝卡利亚发表论犯罪与刑罚主张废除死刑以来,人类社会就开始了一场范围广泛、旷日持久的死刑存废之争。本文认为死刑存废双方的观点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刑罚以及社会的最终发展方向来看,死刑终究是要被废除的。但由于废除死刑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物质、观念条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与人文背景,完全废除死刑的条件并不成熟。我国的死刑废除必须走一条由严格限制死刑到完全废除死刑的理性之路。关键词:死刑;死刑的存与废;合理发展方向The Study about Reserving or Abolishing Death Penalty and Reasonable Tendency of Death PenaltyStudent majoring in Law ZHANG JianhuaTutor LIU FangqiAbstract: Death penalty is a method of punishment regulated in Criminal Law to deprive the lives of offenders because of the serious crimes they have committed. It appeared at later period of primeval society with the emergence of state, and reflected human instinct of revenge. But people began to suspect the reasonability of death penalty with the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1764 Becalia published Study on Crime Committing and penalty and claimed the abolishment or reserve of death penalty, since then a worldwide and long debate over the abolishment or reserve of death penalty started. The thesis thinks the basic viewpoint of the two contradictory parties are of partial reasonability from their own standpoint, however the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human society and penalty. But, the complete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needs necessary material and idea conditions. As for China, the conditions about complete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are not mature, from Chinese cur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environment. Thus, we should take the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into practice step by step.Key Word: Death penalty; Reserve or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Reasonable tendency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具特色、也是最古老的刑种之一。对于死刑存置与废除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保留死刑制度,一种是主张废除死刑制度。两种观点的争执由来以久,至今虽未有明确的定论,但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蓬勃兴起,废除死刑制度已成为国际潮流。我国是世界上保留死刑制度的国家之一,而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在法学界和司法界中还存在诸多争议。究竟应如何看待和认识死刑,怎样正确把握我国死刑制度的合理发展方向。本文试作探讨,以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重视。一、 死刑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一) 死刑的产生、发展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又称生命刑或极刑。死刑是人类社会应用最久的刑罚方法,早在自由刑和财产刑应用前很久就存在了。学术界对死刑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人认为“死刑是古代的以血还血,同态复仇习惯的表现”。除了死刑来源于复仇的说法以外,还有“来源于战争”、“来源于原始社会的食人习惯”、“来源于原始社会的禁忌”等多种说法。但追根究底,死刑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经济根源来看,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增多,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保护成为必需,死刑的威慑力决定了用其来保护私有财产的有效性;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并出现了国家,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暴力机器,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首先要把追查并处决杀人犯等死刑行刑权交给专司其职的司法官,用死刑来维护自己的特权和统治地位,于是,死刑就产生了。死刑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死刑曾经是阶级社会的统治者们十分钟爱的统治方法和工具,在刑罚史上曾经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光辉的业绩”。死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一个社会矛盾缓和,出现安定局面的时候,法律中规定的死刑的数量就相对比较少,实际执行的死刑的数量也比较少,死刑的执行方法也比较人道。(二) 国际现状据大赦国际的最新统计,截至 2005 年 10 月 10 日,世界上已有 83 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废除了所有罪刑的死刑,13 个国家废除了普通犯罪的死刑(军事犯罪或战时犯罪的除外),还有 22 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事实上废除了死刑(过去 10 年内没有执行过死刑,并且确信其不执行死刑的政策将继续下去或者它已经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不再使用死刑),三者加在一起是 118 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包括了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等。保留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只剩下 78个,属于少数派。从废除死刑的趋势来看,平均每年有三个国家废除死刑。1在保留死刑的国家里,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对死刑持严格限制的态度,表现之一是在立法上大幅度减少适用死刑的条款,将其限制在谋杀、叛逆和战时犯罪等少数几种性质极其严重的犯罪上,而不对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等一般的普通犯罪规定死刑;表现之二是在司法上对死刑进行严格控制。有的国家一年仅判决或执行几件或一件死刑,有的国家甚至数年才执行一件死刑。如日本,从 19791984 年,平均每年仅执行 1 件死刑;从 19851988 年 4 年间仅执行 9 件死刑;2002年,执行的死刑也只有 2 件。又如韩国,继 1990 年修订特别刑法取消了 15 个条款的死刑,1995 年修订刑法又取消了 5 个条款的死刑之后,1998 年,当时的金大中总统公开告诉大赦国际他本人反对死刑,韩国近几年一例死刑也没有执行。2002年,在 83 个保留死刑的国家中,只有 67 个国家宣判了死刑,这就是说,有 16 个保留死刑的国家在该年度连一例死刑都没有宣判(但因其还没有达到 10 年期限的标准,所以没有将其纳入废除死刑的名单)。死刑执行已经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少数的一些国家身上。现在,在世界级的大国中,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印度还保留死刑。日本如前述,每年最多执行 12 件死刑,且都限于严重谋杀罪。印度的死刑适用也多受到严格限制,并呈下降趋势,例如,从 19821985 年的 4 年间,总共只执行了 35 件的死刑,平均每年不到 12 件,而从 1996 年2000 年,5 年间适用死刑总共才 49 件,平均每年不到 10 件。美国现有 12 个州完全废除了死刑,38 个州保留死刑。在保留死刑的州中,有的一直将死刑备而不用,长期没有执行死刑,而且绝大多数州都规定只有严重谋杀罪(通常是一级谋杀罪)才可以判处死刑。(三) 我国现状我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死刑思想,即“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滥杀”的死刑政策。1979 年刑法涉及 28 个死刑罪名,单行刑法中可以适用死刑的共涉及 52 个罪名,截止至 1997 年刑法修订之前,这一时期的死刑罪名已达 80 个左右。1997 年刑法涉及死刑的条款共有 46 个,68 个罪名。刑法规定的死刑适用范围较广泛,死刑不仅适用于暴力犯罪还适用于非暴力犯罪,分布于除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以外的每一类犯罪中。从 1997 年刑法看,最高刑为死刑的暴力犯罪有 20 种,占全部死刑犯罪的 31%,非暴力犯罪死刑占全部死刑犯罪的69%。由此可见,非暴力犯罪死刑的规定比重相当大,甚至某些纯粹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非暴力犯罪也有死刑的规定,例如,伪造货币罪、某些金融诈骗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组织他人卖淫罪、贪污罪、受贿罪等。每年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的数据属国家秘密,不予公开,但保守估计每年应有近千人被执行了死刑。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展开了是否废除死刑的讨论。我国应不应该顺应国际趋势,也废除死刑呢?废除死刑适不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呢?这就要从保留及废除死刑的观点及理由分析,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分析死刑有无存在的必要。二、 死刑的存废之争及合理发展方向(一) 死刑存与废的主要观点综述1、 死刑废除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提出废除死刑观点的是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1764年,他发表了论犯罪与刑罚。在此著作中他系统论证了死刑的残酷性、非正义性和不必要性,明确提出废除死刑。贝卡利亚的废除死刑的主张问世之后,虽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但也不乏拥戴者,如著名的英国伦理学家边沁。边沁在其著作中以功利主义的刑罚理论为标准,提出死刑因代价大于、效果等同于终身监禁因而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之刑,进而主张废除死刑而以终身监禁取而代之。贝卡利亚和边沁对死刑的发难,宣告了作为一种系统的死刑废除论的诞生。此后,他们的拥戴者又从新的层面、角度拓展了死刑废除论,从而使死刑废除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并对死刑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诸多死刑废除论者的观点进行综述,可以将其概述如下:第一,死刑是野蛮之刑。死刑废除论者认为死刑树立了野蛮的榜样,助长了人性的残忍。复仇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复仇又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因为复仇会导致人们产生仇恨、杀戮,从而助长人性的残忍。因此,复仇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欲望,不符合社会的宽容精神,是对人性仁慈的一种毁灭,而就死刑而言,死刑本质上是一种“杀人者死”的报复手段,是对人的复仇心态的姑息、迁就和纵容,因而必然会助长人性中的野蛮与残忍因素,有碍善良、仁慈的人性的培养。因此,死刑本质是残忍的,是对善良人性的毁灭。第二,死刑不具有最大的威慑功能。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而最严厉刑罚往往被认为是最具有威慑力的刑罚。但是,死刑废除论者对死刑所具有的这种最大威慑功能持怀疑乃至否定态度。最早对死刑的最大的威慑功能提出异议的是贝卡利亚,他提出终身苦役的威慑功能大于死刑。他认为,死刑的威慑作用只是有限的、不稳定的,因为死刑给人的印象只是暂时的,其给人造成的畏惧感将随死刑的执行场面的消失而消失。2其后的边沁也提出,让罪犯象牛马般劳动的终身监禁所产生的持续的痛苦,所能让人产生的畏惧远大于给人瞬间痛苦印象的死刑所能使人产生的畏惧。因此,死刑因威慑效果不大于终身监禁而不是具有最大威慑力的刑罚。 3第三,死刑并非报应的必要手段。死刑废除论者认为“杀人者死”并非是金科玉律,即便是对杀人者,死刑也并非是实现报应的必要手段。因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并非所有犯杀人罪的人都被判死刑。事实表明,判处死刑者只是杀人者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少的一部分。第四,死刑对于个别预防是不必要之刑。死刑废除论的代表边沁曾提出,予以犯罪人以终生单身隔离或流放便足以像死刑一样收到彻底剥夺犯罪人再犯罪能力的效果。因为终身监禁能够使犯罪人终身与社会相隔离,而单身关押甚至使其在押期间也不具有再犯任何罪的条件。因此,对于防止犯罪人再犯罪来说,死刑纯系不必要的刑罚。4第五,死刑误判难纠,人死不可复生。死刑一旦被误判,受刑人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实践也表明,无论怎么慎用死刑,都有出现错杀的可能。据统计,美国在近20年间,有102名无辜者被判死刑。同样,在我国,高级人民法院每年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约有百分之十几的改判率。而由于普通刑事案件的部分死刑核准权,直接下放给了高级人民法院,无需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想见,被错用死刑的案件也是可能存在的。 3第六,死刑违背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洛克认为,处于自然状态的人类在割舍自然权利中的一部分组成国家权利时,所割舍的权利不包括生命。贝卡利亚也认为,起源于保护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们所割让却又试图夺回的那份自由不被其夺回并阻止其极力想霸占别人的那份自由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份需要,国家用个人割让的自由中的一少部分组成了刑罚权。然而在人们所割让的权利中,不包括生命权。死刑对于国家而言,不是一种权利,国家运用死刑惩罚犯罪人,是对刑罚权的滥用。第七,死刑是不人道之刑。死刑废除论者认为死刑侵犯生命权与世界人权宣言中所确保的任何人不受残酷、不人道以及屈辱性的待遇或刑罚的权利。死刑的不人道性主要体现在死刑本身是以剥夺人的生命权为内容的刑罚,显然是对宣扬“人的生命权是天赋的,天赋的生命是不可侵犯”的人道主义的背离,因而被作为不人道的刑罚而成为众矢之的。第八,死刑违宪。在当代,一些国家尤其是美日两国的死刑废除论者均认为死刑违背宪法精神。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许多学者撰文向死刑的合宪性发难,认为死刑违宪。因为美国宪法修正案第8条明确规定禁止“残酷与异常的刑罚”。在日本,由于宪法有关于绝对禁止公务员施行拷问与残酷的刑罚以及尊重个人生命权的规定,因此在死刑存废之争中,死刑废除论者认为死刑既是残酷之刑又是对生命权的漠视,因而是对宪法有关规定的违背,构成违宪。2、 死刑保留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在贝卡利亚的死刑废除论问世之后,在得到大量拥戴者的同时,也招致了大量死刑保留论者的坚决反对。德国古典哲学巨匠康德是贝卡利亚早期反对者中态度最坚决、论据最充分的一位。康德从报应主义出发,明确提出死刑是社会实现“如果你杀了人,你就杀了你自己”的报复权利的必要手段,并且他还对贝卡利亚立足于社会契约论对国家死刑的否定予以反驳,提出了奠基于报复法则之上的死刑保留论。6康德之后,也不乏力主保留死刑的死刑保留论者。他们从报应论、功利论以及犯罪学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保留死刑的必要性,形成了与死刑废除论者争锋相对的死刑保留论体系。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第一, 死刑不是野蛮之刑。死刑保留论者认为,死刑与禁止杀人不相违背,作为犯罪的杀人与作为刑罚的处死虽然均是致人于死,但二者性质殊异,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刑罚不同于犯罪的并非在于自然形式上的区别,而在于刑罚因含有社会制裁之意而具有合法的目的。因此,死刑作为一种法律对罪犯施加与其构成犯罪的自然行为相同的刑罚,其存在具有正当性,不是野蛮之刑。其次,刑罚是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死刑的积极作用更大于消极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不能认为死刑助长了人的残忍本性。第二,死刑具有最大威慑功能。“趋利避害”是人们衡量利弊得失的本能反应。费尔巴哈认为,刑罚的本质是使犯罪分子遭受一定痛苦的惩罚,这就迫使行为人在决定犯罪之前必须在犯罪之乐和刑罚之苦之间进行衡量选择,并因害怕刑罚之苦而不敢追求犯罪之乐,从而放弃犯罪念头。不少保留论者认为,人对刑罚的畏惧程度是与刑罚的严厉程度成正比的,刑罚越严厉,其给人造成的畏惧感便越强烈,而最严厉的刑罚非死刑莫属,因而,死刑是威慑力最大的刑罚。第三,死刑是实现对杀人者报复的必要手段。死刑保留论者认为“杀人者死”或“以命偿命”是人本能的报复欲望,集中体现了人最原始的公正观念,而一旦死刑不复存在,对杀人者便失去了相应有力的报复手段,源自人本能的正当的报复欲望便无法满足。而且,在杀人的情况下,只有将杀人者处死,才可以通过同样是无价之宝的杀人者的生命与被杀者的生命的对等性来体现刑与罪的等价性,这样才可以实现刑罚的公正性。第四,死刑是彻底剥夺犯罪人再犯罪能力的必要之刑。死刑保留论者认为,与终身监禁相比,死刑具有剥夺犯罪人再犯罪能力的彻底性。死刑是一种最有效的除害手段。对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死不悔改之徒,死刑的适用使其永久地离开社会,彻底地剥夺了罪犯的再犯能力。第五,死刑之利大于错杀与滥用等之弊。死刑保留论者认为,刑罚的本质是公正,而刑罚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地惩罚罪恶,即使最终只有一部分受到了惩罚;并尽可能地不伤害无辜,即使最终并非所有无辜者均不受伤害。因此,死刑因挽救的生命多于错杀的生命因而是正当的。第六,死刑不违背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的奠基人卢梭认为,处于自然状态的人类在割舍自然权利交给社会组织国家时,应没有任何保留,包括生命。人在要求得到国家对生命保护的同时,便必须赋予国家以剥夺自身生命的权力。因此,死刑作为国家所具有的剥夺人生命的权利并非是对社会契约的违背。7第七,处死杀人者是对生命的尊重。死刑保留论者认为处死杀人者正是强调人与人生命的等价性,是对被害人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命的价值的尊重。他们认为人生命的神圣性是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而仅仅宣告人的生命的神圣性与不可侵犯性是不够的。生命的神圣性还必须以使那些侵犯被宣告为不可侵犯的东西无辜者的生命权的人丧失生命以作为威吓和代价的。第八,死刑并不违宪。死刑保留论者认为所谓的死刑违宪论是对有关宪法的曲解。他们认为既然国家宪法已经明文规定可以依法剥夺人的生命,那么宪法中所规定的“残酷”刑罚显然不包括死刑。若故意将“残酷”的刑罚范围扩大解释为包括死刑,显然是与其所规定的可依法剥夺人的生命相矛盾,固而有悖于立法的原则。(二) 死刑存废论争之评价死刑的存废之争向我们揭示了死刑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刑罚学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诸多领域,从而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日益全面和准确,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各国的死刑存废实践。但是,我们在看到这场论争的成果和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这场论争的局限性。笔者认为,这场论争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只是抽象地谈论死刑的存废,而没有联系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大多数争论陷于空谈。就此而言,死刑是否应当废除是一回事,死刑在一定国家是否可能废除是另一回事。法律离不开推理和假设,但法律不能只是纯粹的推理和假设。死刑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特别是作为一种刑罚制度,是一国基于国情所作出的现实选择,这种从主义到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论证方式使死刑存废之争日益演变成一场纯粹的辩论赛而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学术追求。可以说,这种脱离实际情况,从应然命题到应然命题的论证是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因此,我们对待死刑存废问题不能只是局限于抽象的“以道论道”,而是要联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要将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因素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对死刑的存与废作出正确的决断,才能正确把握死刑的发展方向。(三) 死刑的合理发展方向通过对死刑的存废之争进行考察、思考,笔者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死刑终究是要被废除的。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废除死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从死刑作为刑罚本身的价值来看,由于其威慑作用有限,并且具有可替代性和不容忽视的弊端,因此为无效之刑,理应废除。那种主张保留死刑的观点其实质是为了满足民众的报应观念、平息民众的复仇心理,但这种满足只是对人本能的满足,只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所谓“是”。而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对于刑罚目的认识日趋于理性,并由此实现了由报应刑到教育刑的历史性飞跃,所以面对死刑存废所折射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必须分清对死刑的理性认识和本能要求,必须分清现实的“是”和理性的“应当是”,由此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因此,尽管由于现实的压力,即现实的人民群众对于“报应”、“报复”的要求还很强烈,废除死刑的路还很长。但是,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角度来看,废除死刑是死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死刑发展的合理方向。即使一些国家由于国情的限制,对于死刑的废除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那么也需要政府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将死刑的发展纳入逐步废除的轨道。三、 我国死刑制度存废思考及合理发展方向(一) 死刑在我国的困境1、 国际人权公约促使我国立法国际化1966 年 12 月联合国发布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人权公约。公约第三部分专门为死刑设立了条款。第 6 条规定:(1)人人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2)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判处死刑只能是作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惩罚,判处应按照犯罪时有效并且不违反本公约规定和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法律。这种刑罚,非经合格法庭最后判决,不得执行(4)任何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要求赦免或减刑。对一切判处死刑的案件均得给予大赦、特赦或减刑。(5)对 18 岁以下的人所犯的罪,不得判处死刑;对孕妇不得执行死刑。(6)本公约的任何缔约国不得援引本条的任何部分来推迟或阻止死刑的废除。通过该条约规定可以看出,死刑问题已经是人权问题的重要内容,且废除死刑已是公约确立的目标,但是没有要求马上就在全球范围内废除死刑。死刑还可以在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合法的适用,但是指明了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我国政府于 1997 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 年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现都处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阶段。我国既然已经签署了上述联合国的人权公约,就应遵循两公约关于尊重人权和废除死刑的精神。2、我国的现状决定了现阶段还不能立即废除死刑合理的未必是现实的,而现实的未必是合理的。在一个仍然大量适用死刑的国家,企图立即废除死刑,无疑是个奢望。我国现阶段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日本学者正田荡三郎认为:“死刑作为理念是应当废除的,然而抽象地论证死刑是保留还是废除没有多大意义。关键在于重视历史和社会的现实,根据该社会的现状,文化水平的高下决定之。” 8历史也表明,死刑废除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贝卡利亚 1764 年提出死刑废除论,然而他的祖国意大利到1994 年才对所有犯罪废除死刑,前后相距 230 年;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因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于 1786 年宣布在其统治下各邦废除死刑,然而该国最终废除死刑是在 1968 年,前后共 182 年。英国从边沁 1843 年提出废除死刑到 1998 年最终废除死刑,前后相距 155 年。(1)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废除死刑的人文背景这是我国现阶段无法废除死刑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的死刑制度沿革了几千年,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刑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死刑史。死刑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很深的积淀。9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死刑情结,普遍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是自古不变的真理。死刑的废除是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兴盛,人权观念深入人心的产物,然而我国在历史上从未接受过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潮。现实中,大众人权观念尚很淡薄,人的权利、价值尚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不把人当人,贬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保障罪犯的生命权而废除死刑,很难说可以成为一种为社会所接受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995 年进行的关于死刑的问卷调查,主张废除死刑的仅占 0.78%。虽然这次调查的人数只有 5000 人,但这一调查结果大体上反映了中国民众对于废除死刑的态度。(2)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经济背景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相对滞后,物质生活尚不丰富,这使人们十分注重经济因素,因此,人们对经济犯罪、财产犯罪等的评价相当严厉,从而缩短了对此类犯罪与杀人等严重犯罪同处死刑在评价上的差距,以致对此类犯罪与杀人等严重犯罪同处死刑在理念上已为相当一部分人所接受。要废除死刑,首先必须还生命的本来的价值,而要纠正既存的贬低生命的价值的观念,需要一个过程。此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等原因,对经济管理秩序与公有财产的保护被不恰当地提高到了比对个人的生命保护更重要的地位。我国新、旧刑法均将破坏经济管理秩序罪与财产犯罪规定最高刑为死刑,便是对生命的价值的贬低的明显表现。现在,我国虽然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但要消除公有制一统天下形成的公有财产神圣、忽视个人的生命价值的错误观念,远非短期内可以改变的。(3)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政治背景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形式,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与国家的民主政治息息相关,刑法的发展与变革更是如此。西方国家废除死刑在很大程度上均是政治高度民主和法治健全的产物。在我国现阶段,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虽然已经付诸实施,但是,建设高度民主和法治国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完全实现这个目标尚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废除或保留死刑,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立法观念还很保守,学术界一致要求限制死刑的呼声和建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没有根本解决之前,要废除死刑是不现实的。(二) 我国死刑的发展方向如前文所述,尽管死刑制度走向废除是我国死刑制度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还未充分具备废除死刑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这就决定了我国死刑制度的废除必然要走一条从严格限制到彻底废除的理性之路。笔者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和犯罪态势的现实制度,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死刑制度加以改革。其一,在立法上予以控制,逐步削减死刑条文,取消非暴力犯罪等的死刑,并进一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死刑只应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所谓“罪行极其严重”应是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易言之,死刑只应配置于那些侵犯公民、社会和国家重大法益的极其严重的犯罪。而非暴力犯罪不仅在犯罪基本构成特征中不包含暴力因素,而且不以他人人身为犯罪对象,其社会危害性显然有别于故意杀人罪等暴力犯罪,尚不能谓为“罪行极其严重”。但在我国1997年刑法典中,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非暴力犯罪却多达44种,约占全部死刑罪名的69%。非暴力犯罪与故意杀人罪等暴力犯罪之间社会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而法定最高刑却同为死刑,这无疑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原则,有轻罪重罚之虞,不符合刑罚等价性原则的要求。因此,取消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应是死刑的立法控制的当然之举。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适用的对象内容等作了严格限定,我们认为,这方面仍可作进一步的限制,如规定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犯罪的,也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其二,在司法上进行控制,对死刑罪犯尽量适用死缓,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从立法上对死刑予以控制,如削减设置死刑的罪名,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等,虽具有可操作性,但由于立法程序的繁琐、立法者的观念,回旋余地毕竟有限。而在司法层面限制死刑的适用,其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效果也更为有利。死缓制度是我国刑法的一项独创,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好评。与死刑立即执行相比,死缓制度具有诸多优点,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的报应心理,而且比死刑立即执行更能发挥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目的,更充分地表达了人权观念,并能合理地淡化社会反应,等等。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作用,在不得不适用死刑时,应当首先考虑适用死刑缓期执行,以此形成一个“过滤层”,使死刑立即执行的数量减低至最极限。判断某一个国家是否在事实上废除了死刑,其标准有二:一是该国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废除死刑;其二,虽然在法律上还没有废除死刑,但是有关死刑的条款实际上已经成为“死亡条款”,大赦国际和联合国的标准就是该国在过去10年内没有执行过死刑、并且有证据表明其不执行死刑的政策将继续下去或者它已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不再使用死刑。10如果通过死缓制度的适用,最终达到死刑只宣判而不实际执行的状态,也同样可以实现废除死刑的目标。通过司法途径使死刑条款名存实亡,进而促使立法上最终明确废除死刑这不啻是一个解决中国死刑问题的好办法。其三,在程序上进行控制,一方面是将死刑的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即便不得已而用之,也当慎之又慎。“死刑核准权是死刑复核程序中最核心的问题,关系到设立这一程序的根本目的能否得到实现和能否在使其在严惩非杀不可的罪犯、防止错杀无辜以及刑不当罪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11而我国目前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的下放,严重削弱了死刑复核程序在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方面的作用,为死刑适用范围的扩大开了一个缺口,在学界和法律界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质疑。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1997年修订的刑法,都没有对死刑案件核准权下放的做法予以认可,而是明确重申了“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的原则。就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规定而言,全国人大常委会1983年对人民法院组织法修订时所作的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补充规定,其法律效力显然低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6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1997年通过的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因而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从对死刑的控制需要上,死刑核准权的下放都是不合理、不妥当的。因此,理应根据1997年刑法和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死刑的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这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死刑本身的缺陷和解决死刑适用中的问题,但起码可以极大地减少死刑的滥用。2005年10月,最高法院起草完成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将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如果正常,最高法院将于2006年收回死刑复核权;另一方面是对所有死刑第二审案件实行开庭审理。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死刑二审案件应当开庭审理是原则,可以不开庭审理是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