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1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2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3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4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备案号: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 1 部分: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 of : 005布 2005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5 I 前 言 黑线姬鼠( 我国长江中下游农田的优势鼠种,发生面积大、分布广,它不仅危害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粮食生产重大损失,而且还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人类疾病。因此,是农区重要的测报与防治对象之一。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测报的准确率,有效地指导鼠害的防治,特制定“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地方标准。 本部分 在对黑线姬鼠种群发生规律与影响因子、危害损失、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等系统调查研究,总结测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并参阅 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的同时,制定测报调查规范。 528田鼠害测报防治 按部分发布,分为二个 部分: 第 1 部分: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 第 2 部分:农田黑线姬鼠防治指标。 本部分为 528第 1 部分。 本部分 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 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诸暨市病虫测报站、临海市植保站、天台县病虫测报站、桐庐县病虫测报站。 本部分 主要起草人:王华弟、钱冬兰、张华旦、汪恩国、杨廉伟。 2005 1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 1 部分: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 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 规定了农田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繁殖动态、危害损失、天敌、药治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查方法。 本部分 适用于农田黑线姬鼠系统测报调查。 2 种群密度 测区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便于鼠情调查的农田,常年不灭鼠,面积在 30公顷以上。 查内容 系统监测农田害鼠的种类及密度的变化。 查时间 每月中旬调查 1次,每次连续布放鼠夹 3日(夜),天黑前放夹,早晨收夹。 查方法 采用鼠夹日(夜)法调查,鼠夹用中型铁板或木板夹,以生的花生米做诱饵。根据田间地形地貌,沿田埂、沟边、渠边等线路间隔 510米放一鼠夹,或 保持一定距离(夹距 5米行距 50米,或夹距 10米行距 25米), 3日(夜)放夹总数不少于 300夹次。统计每日放夹数、回收夹数、捕鼠数、鉴别种类、计算害鼠密度。调查结果记入表 1。 捕获害鼠数(只) 害鼠密度( %) = 100 ( 1) 3日总回收鼠夹数(只) 表 1 农田害鼠种类、密度调查记载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调查地点 作物生育期 布 夹 数 (只 ) 回 收 夹 数 (只 ) 总 捕 鼠 数 (只) 总 鼠 密 度 % 黑线姬鼠 褐家鼠 黄毛鼠 备 注 月 日 捕 获 数 (只 ) 鼠 密 度 % 捕 获 数 (只 ) 鼠 密 度 % 捕 获 数 (只 ) 鼠 密 度 % 捕 获 数 (只 ) 鼠 密 度 % 3 繁殖动态及年龄组成 查时间 每月中旬,与害鼠种类密度调查同时进行。 查数量 2005 2 每月观察黑线姬鼠 50只以上。 查方法 殖动态调查 解剖雌鼠,确定繁殖期,并观察妊娠情况及胎仔数,计算怀孕率。调查结果记入表 2。 怀孕鼠数 怀孕率( %) = 100 ( 2) 雌鼠总数(不计幼体) 龄鉴定与年龄组划分 以上臼齿磨损程度为主要依据。对捕获的黑线姬鼠分别编号,取其头部,剥取外皮,在沸水 中煮 10分钟 出洗净、洒干,装入样袋,在双筒放大镜下观察上臼齿磨损程度,对照分级指标(表 3),确定个体的相对年龄。或对捕获的黑线姬鼠编号后,逐一称出体重,对照体重指标(表 4),确定个体的相对年龄。调查结果记入表 2。 表 2 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动态与年龄组成调查记载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繁 殖 情 况 年 龄 组 成 备注 月 日 解 剖 鼠 数 (只 ) 雌 鼠 数 (只 ) 孕 鼠 数 (只 ) 怀 孕 率 % 总 胎 仔 数 (只 ) 每 胎 鼠 数 (只 ) 观 察 鼠 数 (只 ) 幼体组 亚成体组 成体 I 组 成体 老体组 只 % 只 % 只 % 只 % 只 % 表 3 黑线姬鼠上臼齿磨损程度分级指标 年龄组 主要特征与划分指标 幼体组 亚成体组 成体 成体 老体组 1、 已达 磨损齿质独立,彼此不相 连接 2上相邻磨损齿质横联间出现纵连,即将形成封闭环 2上相邻磨损齿质横联间形成封闭环,但仍有珐琅质 咀嚼面上磨损齿质全连成一片,有珐琅质存在 表 4 黑线姬鼠年龄组体重划分指标 指 标 年 龄 组 幼体组 亚成体组 成体 成体 老体组 体重 (g) 16 16 24 24 33 33 39 39 4 鼠害调查 查时间 在水稻秧苗期、孕穗期、成熟期各调查一次。 查田块和取样数 选择水稻早、中、迟熟类型田,每类 型抽查 3块 块田调查 500丛 查及计算方法 2005 3 秧田分类型实查危害损失面积。大田采用直线平行间隔式法,将调查水稻田分成数行,间隔一定距离取两行,从田边查向田中,逐从逐株检查。另查 10丛水稻求出平均每丛株数。计算丛、株危害率、产量损失率。调查结果记入表 5。 危害损失面积 秧苗危害率( %) = 100 ( 3) 调查面积 危 害丛数 丛危害率( %) = 100 ( 4) 调查丛数 危害株数 株危害率( %) = 100 ( 5) 调查株数 (某一类型田损失率 %其面积) 平均产量损失率( %) = 100 ( 6) 总面积 表 5 水稻鼠害调查记载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调 查 地 点 类 型 田 品 种 生 育 期 调 查 情 况 危 害 情 况 备 注 月 日 面积 (公顷 ) 丛数 株 数 面积 (公顷 ) 丛数 株 数 危害 率 % 株危害率 % 产量损失 % 5 天敌调查 每季度调查一次蛇类、小型食肉兽等鼠类天敌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分析天敌消长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记入表 6。 表 6 害鼠天敌调查记载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调查地点 主要天敌动物 天敌消长 主要原因 备 注 月 日 种 类 数 量 分 布 6 药剂防治效果调查 查时间 2005 4 灭鼠前、后均各调查一次害鼠密度 。灭前,在防治前 510天调查;灭后,在投药后 1015天调查。水稻播种、孕穗和成熟期各调查一次危害率。 查方法 同 算方法 同 查及计算结果记入表 7。 灭前鼠密度 灭鼠率( %) = 100 ( 7) 灭前鼠密度 投药区处理后密度对照区处理前密度 校正灭鼠率( %) = 1- 100 ( 8) 投药区处理前密度对照区处理前密度 对照区的株危害率 保苗、保穗效果( %) = 100 ( 9) 对照区的株危害率 表 7 农田害鼠防治效果调查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调 查 地 点 灭 前 灭 后 灭 鼠 效 果 % 校 正 灭 鼠 效 果 % 保 苗 、 保 穗 效 果 % 备 注 月 日 布 夹 数(只 ) 回 收 夹 数 (只 ) 捕 鼠 数(只) 鼠 密 度 % 布 夹 数 (只 ) 回 收 夹 数 (只 ) 捕 鼠 数(只) 鼠 密 度 % 黑 线 姬 鼠 褐 家 鼠 黄 毛 鼠 合 计 黑 线 姬 鼠 褐 家 鼠 黄 毛 鼠 合 计 7 气象、农业环境调查 根据影响黑线姬鼠发生消长的因素,除做好逐日温度、降雨记录外,着重观测冬季低温、积雪、春秋季冷空气活动、夏季雨季早迟、降水强度、高温干旱等特殊气象因子,以及旱灾、洪涝、淹水等地面水文资料。同时调查当地植被、耕作栽培、农业生产收成、粮食贮藏等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记入表 8。 表 8 气象、农业环境调查记载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气 象 农业环境 地面水文 备注 月 日 平均温度 ( ) 最高温度 ( ) 最低 温度 ( ) 降水量 ( 对鼠有利因素 对鼠不利因素 4 2005 5 8 鼠情预报 报期 春季、秋季分别发布一次鼠情预报。 测依据 冬季、早春害鼠密度基数、繁殖力、种群年龄组成,以及温度、降水、天敌、食物和药治情况是影响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 素,前者是引起害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内因,后者是外界环境条件,二者共同作用结果,综合影响着鼠类种群数量的发生发展,是鼠情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生量预测 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当冬季、早春害鼠密度基数高、雌鼠怀孕率高、亚成体组、成体 源丰富、气象条件有利,则未来 3冬季、早春密度偏低,种群中成体 体组比例较大,气象条件不利,则未来 36个月害鼠种群数量将呈下降趋势,发生量减少。 害程度预测 根据对农作物主害期鼠类数量的预测,对照农田黑线姬鼠发生危害程度分 级标准(表 9),作出鼠害程度的预测。若预测当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