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_第1页
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_第2页
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_第3页
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_第4页
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2017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P6(1)含义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的制度。(2)受封者义务权利义务定期朝见和贡献财物提贡军赋和力役,随从作战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管辖领地上的人民、征收租赋、设置军队,内政基本自主2西周宗法制P67(1)含义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2)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4课前提示二(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8(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称号始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皇帝独尊)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权至上)皇位终身且世袭(皇位世袭)(2)中央机构实行三公诸卿制。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诸卿丞相之下,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特点特点分工明确,家国同治,皇帝总揽,公卿朝议,减少失误(3)地方机构全面推行郡县制。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郡长官有郡守郡尉郡监(或监御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等郡的下级机构县道基层设计乡、里(行政)、亭(治安、公文传递)等(4)特点郡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皆由中央调动任免,不得世袭;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5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1)当时积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秦朝国力增强,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2)当时消极作用方便秦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人民起义和秦的速亡。(2)后世影响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和不断发展,奠定了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6汉到元君相权关系的演变P1415(1)汉初丞相有相当大权力;(2)汉武帝设置中朝(或叫内朝)参与决策机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权力;(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后来参加政事堂会议官员都位同丞相。(4)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理行政、军事、财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7政,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割相权。演变原因防范宰相专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减轻宰相政务负担,弥补才干不足7汉到元监察制度演变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唐代御史台宋代提点刑狱司等,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8选官制度的变化P1415先秦世官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科举制评价打破士族垄断、引入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追求公平公正、形成重学风气;(消极)偏考儒家经义,扼杀创新精神等9汉到元地方行政的变化P16汉朝郡国并行制,后来州郡县制;唐朝道州县制;宋朝路州县制;元朝行省制(1)划分10行省、腹里、宣政院;路府州县(2)职权民事报中书省,军务报枢密院无改税调军权定期觐见述职(3)影响后世沿用,加强了中央集权1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7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3)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7)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实行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7征。11明朝内阁制的设置P17(1)背景明太祖废除丞相,直辖六部,亲理的政务繁多。(2)形成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产生。后来地位提升大学士取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位居六部之上。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3)性质和局限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1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P18雍正帝挑选满汉亲信官员入宫内军机房(处)值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1)起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2)职能转变由帮办军务,到总揽军国大事(3)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办事效率高密保密性强专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3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容易引发暴政(2)使大小官员只能唯上是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