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同步练习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同步练习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同步练习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同步练习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同步练习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同步练习题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同步练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同步练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8383 分分 1 2 分 活动课上 老师问同学们 如果你们是唐朝中期人 你们已经懂得了哪些科学技术 同学们众说 纷纭 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制造火药武器御敌 B 雕版印刷佛经 C 用指南针导航航海 D 活字印刷术 2 2 分 2016 七下 阜阳期中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 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听 秦王破阵乐 到赵州桥上散步 用纸写诗 和朋友议论澶渊之盟 听 黄袍加身 评书 参加举考试 A B C D 3 2 分 2015 七下 孝南月考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在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 是 A 唐朝时的李春 B 唐朝时的李冰 C 隋朝时的李春 D 春秋时的李冰 4 2 分 胡旋女 胡旋女 心应弦 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飘转蓬舞 中描述的乐舞出现于 第 2 页 共 11 页 A 东汉 B 西晋 C 隋唐 D 南北朝 5 2 分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主要因为 A 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 位于河西走廊 C 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 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6 2 分 都江堰 大运河 莫高窟 明长城 北京故宫都是 A 杰出的水利工程 B 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 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7 2 分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印制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8 2 分 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A 吴道子 画圣 第 3 页 共 11 页 B 李白 诗仙 C 颜真卿 柳公权 颜筋柳骨 D 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 9 2 分 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也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下列推动世界文化发 展的发明有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和火药武器 印刷术 A B C D 10 2 分 吟咏流千古 声名动四夷 称颂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A 韩愈 李白 B 白居易 李白 C 李白 杜甫 D 韩愈 杜甫 11 2 分 下列搭配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圣 颜真卿 B 诗仙 李白 C 诗圣 杜甫 D 画圣 吴道子 12 2 分 他创造出了肥硕健壮 雍容大度 敦厚雄浑的 颜体 他是 A 张旭 第 4 页 共 11 页 B 怀素 C 柳公权 D 颜真卿 13 2 分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 当代毕舁 印刷术 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晶是 A 唐本草 B 金刚经 C 齐民要术 D 伤寒杂病论 14 2 分 大诗人杜甫曾游览玄元皇帝庙 看到了一位画家所画的 五圣图 那神采奕奕的帝王画像 气 势磅礴的画面 使杜甫不禁为之倾倒 挥毫写下了 冬日洛城北 谒玄元皇帝庙 的诗句 画手看前辈 吴生独 擅场 擅场 压倒全场 胜过众人 森罗移地轴 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 千官列雁行 冕旒皆秀发 旌旗尽 飞 扬 的赞语 猜猜看 杜甫所赞颂的这位画家是 A 顾恺之 B 吴承恩 C 阎立本 D 吴道子 15 2 分 2016 七下 武威期中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采菊东笠下 悠然见南山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A B C 第 5 页 共 11 页 D 16 2 分 2015 七下 孝南月考 中国古代文化 科技光彩熠熠 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 张仲景 诗圣 B 王羲之 医圣 C 吴道子 画圣 D 杜甫 书圣 17 2 分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秦朝 18 2 分 下列关于隋唐文化成就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书法的 颜体 是颜真卿所创 B 柳公权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C 柳公权是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 D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19 2 分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这是我国著名的词人苏轼称赞唐朝时期我国的一位著名 的书法家 下列哪个选项是他的作品 A 九成宫碑 B 颜氏家庙碑 C 玄秘塔碑 D 兰亭序 第 6 页 共 11 页 20 2 分 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A 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五代时期 D 宋元时期 21 5 分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 某班计划以唐朝的历史为素材出一期历史板报 板报的内容围绕以下的 内容进行 请你帮助完成 1 唐朝前期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国力逐渐强盛 出现了两个治世局面 这两个 治世 分 别是 2 唐朝时期政策开明 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 选官制度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3 唐朝时期科技文化发达 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 科技 诗歌 书法 绘画 艺术宝库 4 根据以上的史实请你为本期的历史板报设计一个主题 22 25 分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成就辉煌 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 选官有了统一标准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 可以凭才学做官 从而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 第 7 页 共 11 页 埋头读书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材料二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材料三 唐太宗表示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四 国西北行三百里 度石碛 至凌山 此则葱岭北原 水多东流失矣 山谷积雪 春夏合冻 虽时 消泮 寻复结冰 进图先祖 寒风惨烈 多暴龙 难陵犯 大唐西域记 材料五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隋唐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什么 选官标准是什么 2 材料中 唐宗 指唐太宗 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 被誉为什么 为促进经 济发展他实行了什么措施 3 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列举一项他统治时期促进民族友好交往的具体措施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记录这一幕情景的人物是谁 他前往哪里求取佛法精义 5 上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请问它叫什么 23 5 分 2016 七下 平川期中 将下面内容进行搭配 孙思邈 赵州桥 李春 姓氏录 第 8 页 共 11 页 李白 丹经 武则天 郾城大捷 岳飞 诗仙 24 3 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思想篇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道德经 科学篇 材料三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有 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 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 朝代 的历史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发展成为书法艺术 继图二 兰 亭序 的作者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人名 2 图三所在的石窟是 它开凿于隋唐时期 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3 第 9 页 共 11 页 以上材料体现了古代思想家老子 的思想 西汉初年 朝廷以道家思想中的清净俭约作为治国方针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从而使西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 国力恢复的局面 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 25 5 分 2016 七下 通化期中 列举唐朝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及他们的代表作各一部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同步练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同步练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8383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