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上第三次八年级数学试题_第1页
2014-2015学年度上第三次八年级数学试题_第2页
2014-2015学年度上第三次八年级数学试题_第3页
2014-2015学年度上第三次八年级数学试题_第4页
2014-2015学年度上第三次八年级数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数学第八年数学第 1 页页 共共 4 页页 2014 2015 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 数数 学学 试试 卷卷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3 分 共计分 共计 30 分 分 1 在下列运算中 计算正确的是 在下列运算中 计算正确的是 A a3 a2 a6 B a8 a2 a4 C a2 3 a5 D ab2 2 a2b4 2 点点 M 1 2 关于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1 2 B 1 2 C 1 2 D 2 1 3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 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A x2 x B 1 x2 C x xy 1 D x2 2x 1 1 4 5 到到 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线的交点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 计算计算 2003 1 52002 1 2004的结果是的结果是 3 2 A B C D 3 2 2 3 3 2 2 3 7 如图 在如图 在 ABC 中 中 AB AC A 36 BD 分别是分别是 ABC 的角平分线 则图中的等腰三的角平分线 则图中的等腰三 角形共有 角形共有 A 1 个个 B 2 个个 C 3 个个 D 4 个个 8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 90 则它的底角是 则它的底角是 A 30 B 45 C 60 D 90 9 下列三角形 下列三角形 有两个角等于有两个角等于 60 有一个角等于有一个角等于 60 的等腰三角形 的等腰三角形 三个外角 每三个外角 每 个个 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 都相等的三角形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 都相等的三角形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A B C D 10 对于命题 对于命题 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 平分线 平分线 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一定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的对称点 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一定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的对称点 如果两个如果两个 三三 角形全等 那么它们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角形全等 那么它们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八年数学第八年数学第 2 页页 共共 4 页页 二 填空题 每题二 填空题 每题 3 分 共计分 共计 30 分 分 11 已知已知 am 2 an 3 则 则 am n 12 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 1 和和 2 则它的周长为 则它的周长为 13 如图 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 CD 是是 ACB 的平分线 的平分线 过点过点 D 作作 BC 的平行线交的平行线交 AC 于点于点 E 已知 已知 ABC 的边长为的边长为 4 则 则 EC 的边长是的边长是 14 如图 等腰如图 等腰 ABC 的周长为的周长为 21 底边 底边 BC 5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交 AB 于点于点 D 交 交 AC 于点于点 E 则 则 BEC 的周长为的周长为 15 若 若 a b 2 63 a b 2 35 则 则 a2 b2 16 如图 如图 AB BC CD DE EF 若 若 A 15 则 则 DFE 度度 17 如图 在如图 在 Rt ABC 中 中 C 90 B 2 A 若 若 BC 3 则则 AB 18 不等式 不等式 3x 4 3x 4 9 x 2 x 3 的解集是的解集是 19 在在 ABC 中 中 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垂直平分线 MN 交另一边于交另一边于 点点 D 若 若 ADB 100 则 则 BAC 的度数为的度数为 度度 20 如图 如图 ABC 为等边三角形 点为等边三角形 点 E 在在 CA 的延长线上 点的延长线上 点 D 在在 BC 上 上 BE DE 若 若 CED 15 且 且 BE 12 则 则 BDE 的的 面积为面积为 三 解答题 共计三 解答题 共计 60 分 分 21 本题 本题 12 分 化简及求值分 化简及求值 1 2 4 1 3 2 aaaa 2 12 1xx 3 先化简 再求值 先化简 再求值 2 32 32 5 1 21 xxx xx 其中 其中 1 3 x 第 20 题图 D BC A E 13 题图 D E BC A 第 14 题图 16 题图 第 17 题图 B C A 八年数学第八年数学第 3 页页 共共 4 页页 22 本题 本题 6 分 如图 在分 如图 在 6 8 的正方形网格中 其中点的正方形网格中 其中点 A B 都在格点上 请按下面要求完都在格点上 请按下面要求完 成画图成画图 1 请在图 请在图 中画中画 ABC 使点 使点 C 在格点上 在格点上 ABC 为轴对称图形 且为轴对称图形 且 A 为为 C 的对称点 的对称点 2 请在图 请在图 中画中画 ABD 使点 使点 D 在格点上 在格点上 ABD 为轴对称图形 且为轴对称图形 且 A 为为 B 的对称点的对称点 23 6 分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分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 4cm 它的面积就增加 它的面积就增加 56cm2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 少少 cm 24 本题 本题 6 分 分 在在 ABC 中 中 AB AD CD BAD 40 求求 B 和和 C 的度数的度数 25 本题 本题 8 分 分 在在 ABC 中 中 AB CB ABC 90 F 为为 AB 延长延长 线上一点 点线上一点 点 E 在在 BC 上 且上 且 AE CF 1 求证 求证 AB BF CE 2 若 若 CAE 30 求 求 ACF 的度数 的度数 26 本题 本题 10 分 如图 在分 如图 在 ABC 中 中 AB AC 点 点 D 在在 BC 上 上 EDF B EDF 的两边的两边 分别与分别与 AB AC 交于点交于点 E F 且 且 BE CD 1 求证 求证 BE CF BC 22 题 图 22 题 图 B A B A 第 24 题图 八年数学第八年数学第 4 页页 共共 4 页页 2 如图 如图 作 作 CK 平分平分 ACB 交 交 DF 于点于点 K 求证 求证 BD BE FK DK 27 本题 本题 12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是坐标原点 点是坐标原点 点 A 在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点轴的正半轴上 点 A 的坐标为 的坐标为 0 其中 其中 a 为方程为方程 a 2 a 3 2 a 4 a 3 的解的解a 1 求点 求点 A 的坐标 的坐标 2 点 点 P 在在 x 轴负半轴上 点轴负半轴上 点 Q 与点与点 P 关于关于 y 轴对称 设点轴对称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 t 请用含 请用含 t 的式的式 子表示线段子表示线段 AQ 的长 的长 3 在 在 2 的条件下 过点 的条件下 过点 Q 作作 QM x 轴 点轴 点 M 在在 x 轴上方 若轴上方 若 APM 为等腰直角三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 求点角形 求点 M 的坐标的坐标 第 26 题图 F BC A D E K F BC A D E 第 26 题图 AO y xAO y x 第 27 题图 第 27 题备用图 八年数学第八年数学第 5 页页 共共 4 页页 一 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分值为 120 分 主要考察了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 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 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内容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 能坚持 以纲 为纲 以本为本的原则 注重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 覆盖面较广 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 题目 力求简洁明快 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十个小题 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有 9 10 第二题为填空 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有 19 20 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 弱 所以出错率较高 第三题为解答题共七个小题 21 题考查整式的运算 尤其是公式的使用 22 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型的理解 属于中等题 23 题是利用整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质也是考查整式的运算及方程 24 题主要考查三角形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5 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 及等要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26 题和 27 题属于综合题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生分析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学生学习氛围不太浓厚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 正 程度较好的学生对题目的应变能力较弱 程度一般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 对 部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 三 改进措施 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如下改进 1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训练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同时加 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依据大纲要求 不脱离课本 加强训练 打好初中数学基础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八年数学第八年数学第 6 页页 共共 4 页页 学生程度良莠不齐 我们应该因材施教 特别是后进生 应给与更多帮助和关注 避免学 生掉队的情况出现 同时鼓励优等生 使其不断进步 3 关注生活 加强应用 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 并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 教 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 编拟一些贴近生活 贴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