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高考数学几点建议.doc_第1页
复习高考数学几点建议.doc_第2页
复习高考数学几点建议.doc_第3页
复习高考数学几点建议.doc_第4页
复习高考数学几点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好数学,归纳三点一、 熟练记忆书本中重要的公式概念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1、阅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背诵定义,掌握特性。、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反映的规律。 、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将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地应用公式。二、学习中逐步提高基本运算能力在学习数学方面,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中,计算能力的好坏可以说决定着考试的成败。然而,提高计算能力又决非易事。如何解决这一困扰众多考生的大难题呢?下面,我将从自己高三的经历出发,谈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同学们要有信心去挑战这一难题,别总是想着,“我数学差,提高不了。”计算能力强绝非尖子生的专利,只要肯下工夫,谁都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其次,要克服浮躁的心态。计算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学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沉稳、冷静、细致乃是攻克这一难关的核心要诀!另外,一定要能吃苦,空有三分钟热情的人是注定啃不下计算难关的,只有付出别人无法付出的努力,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成功的大门才有可能为你敞开。总之,自信、耐心、刻苦市提高计算能力的必要条件!请同学们务必努力做到。二、示范性题组1、圆锥曲线专题。 圆锥曲线方面的题目一直令人谈虎色变,计算量大,题目要素关系复杂使得圆锥曲线成为众多考生的梦魇。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征服这一数学恶魔呢?请同学们看例题。 例1:已知曲线C上任意一点P到定点F1(-,0)和F2(,0)的距离之和为4。求曲线C的方程。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十分典型的圆锥曲线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和相关知识,属于基础性问题。同学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应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信心,冷静回忆所学的知识,寻找恰当的突破口。以本题为例,曲线上动点到两点距离之和为定值,显然与椭圆概念相符。因而,同学们应从椭圆概念出发,设立相关表达式。解法如下:解:根据椭圆定义,可知动点P轨迹为椭圆。其中a=2,c=3, 则b=1所以动点P轨迹方程为+y2=1 寥寥数笔,问题解决,同学们是否一种快感呢? 可见,提高圆锥曲线类题目首要方法是:熟悉概念。解完题后,大家一定要总结一下解题的成功方法:熟练掌握直线,圆锥相关的概念。冷静、耐心地运算。(别怕烦,这种题没有太多的技巧,拼命算就行了。)例2:已知点F(1,0),直线L:x=-1,点B是L上的动点,若过B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M。 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与椭圆相比,抛物线的解答较易,运算量较小,同学们只要时刻记住从其概念出发,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解:由已知,得|MF|=|MB|,据抛物线的定义,点M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2=4x(抛物线定义与垂直平分线定义的理解) 我的心得:上述2道题只是反映了圆锥曲线问题的其中一些方面,同学们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还需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相信,经历“地狱”磨炼的你们,一定能拥有打造天堂的力量。总之,当同学们与圆锥曲线“狭路相逢”时,一定要沉着冷静,熟练运用相关定义,灵活使用各种解题方法。只有这样,复杂的关系,繁冗的计算才会变得“和蔼可亲”,为大家 让开通往成功的路!二、数列专题 数列的题目是高考常客,部分题目兼有思维和计算方面的难度。成功解决数列题目,对高考成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下面,我将从一些常见方法入手,带大家去挑战数列难题。 例1、已知正项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若bn=,求bn的前n项和Tn。 解:由题意,得 bn=(2n-1)(好戏在下面) Tn=1+3+(2n-1) Tn= 1+(2n-3)+(2n-1) (这就是数列中又一条金钥匙错位相减此类题目计算较复杂,为防出错,请同学们将相减项排在同一列,看起来一目了然)。 -,得Tn=+2(+)-(2n-1) Tn=1+4-(2n-1)=1+2(1-(2n-1) =3-4-(2n-1)=3-(2n-1) (复杂的运算,同学们务必要有勇气和毅力去挑战,多少“数学高手”就是栽在这里!因而,过了这关,你的数例知识定有质的飞跃。P.S:算完后别忘合并同类项)例2、已知an=,若数列bn满足bn=anan+13n,Sn=b1+b2+b3+bn,求Sn 解: bn=anan+13n=3n= =(你可能发现了,这就是裂项相消法的“前奏曲”,将裂成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熟练的运算技巧,同学们只要多练此类题目,慢慢就能把裂项相消法运用自如) Sn=b1+b2+ bn=(-)+(-)+(-)= 大功告成,裂项相消的精髓就在于此,裂项时,同学们千万要细心,要留意各项分子的部分!) 我的心得:其实,数列的难题也不是那么可怕嘛!看完这几道例题后,同学们应该能总结出一些规律吧!提高数列的计算能力,我们应做到: 1、熟练运用裂项相消、错位相减,放缩等常见方法 2、学会观察题中式子的结构,寻找化简的突破口。 3、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千万别漏了n=1之类的情况。 总之,希望这几点小小的建议能使同学们有所启迪,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征服数列的大海! 三、函数与导数专题 自高考出现之日起,函数的题目从没离开过高考试卷,函数与导数相结合,更是高考常见题型。函数与导数的题目,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均有较高要求,解决此类问题,除有赖于成熟的方法技巧外,更离不开耐心细致的计算,同学们在做题时,务必以“稳”字当头,一味求快将会带来无尽的遗憾,下面,我们还是从例题出发,与函数、导数一决高下! 例1 已知函数若k=e,试确定函数f(x)的单调区间 解:(求单调区间时,求导是常见方法,同学们优先考虑) 由k=e,得f(x)=ex-ex,则f(x)=ex-e (熟记求导公式) 由f(x) 0,得x1,由f(x) a,由g(x) 0解得-2axa,g(x)的单调区间为(-,2a)和(a,+ ),递减区间为(-2a,a),则在g(x)处x=a处取得极小值,由已知得0a1 (注意紧扣题目要求解题,留意a的设定范围) 当a0时,同理可求得g(x)在x=-2a处取得极小值,从而0-2a1,则-a0。 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0,1) (上题综合考查同学们二次不等式,极值等方面知识,熟悉“十字相乘”等解二次不等式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问题提高计算能力之关键。本题的另一焦点是分类讨论方法的运用,分类讨论时,细心、全面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分类讨论的成功有赖于同学们平常的大量训练和良好的考场心态。只有参悟“细、稳、全”三字的真谛,同学们才不会在分类讨论步骤上“摔跟头”)二、 培养好的做题习惯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和演绎等;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最后谈谈解题中的有关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