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深部矿的基础与方法--赵文津_第1页
找深部矿的基础与方法--赵文津_第2页
找深部矿的基础与方法--赵文津_第3页
找深部矿的基础与方法--赵文津_第4页
找深部矿的基础与方法--赵文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找深部矿产的基础与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为例,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所研究员、工程院院士 赵文津2008.10.20,当前正处于我国找矿的大好形势,1,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加强找矿工作解决资源问题已成全民共识.国务院2006年1月作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决定大力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开展7大地质矿业工程,投入了大量经费支持;2,新一轮找矿,强调依靠科技,增加了开发深度,开展深部找矿, 加强危机矿山找矿,以及执行循环经济方针的形势下进行的;3,这次找矿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 探矿与开发紧密结合;4,几年来找矿方法技术有了新进展.,报告内容,一,找深部矿的基础或前景二,主要找矿对象和主要地区三,怎样找矿和找矿方法问题,一,找深部矿的基础和前景,一) 中国许多地区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成矿空间大,矿产远未找尽,最近不断有发现. 二) 建立矿业权制度,探矿权、采矿权可以买卖,调动了公司与个人的找矿开发的积极性。三)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引进先进勘查技术,已形成较多积累。,关于中国成矿远景,以南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1, 已发现了许多大型的,如钨、锡、锑、铋、铅、锌、铜、铀、银、金、稀有、稀土等矿产。近来找矿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 危机矿山如红透山找矿发现大型深部矿。,2,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中酸性岩浆岩、火山岩、次火山岩、基性岩分布广泛,带来了丰富的深部成矿物质,评价工作并不充分;3, 对成矿有利的围岩到处都是, 如化学性质活泼的灰岩, 礁滩相和有利于矿质沉淀的还原性的碳质岩层等;层间拆离面也发现有矿层赋存;,4, 区内不同级别的断裂带、破碎带也很发育,特别是东北向,西北向和东西向的也很多,有利于含矿流体和岩浆的运移与赋矿;5, 成矿作用是多种矿产成系列产出的,而过去勘探仅限于500米深度以内,且找矿单打一,找矿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许多矿区深部都有找矿前景 。,内生金属矿床生成的四重因素控制,1,钙碱性岩浆系列-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等携带含矿流体上升到地壳浅层,并控制着矿体形成与分布;2,矿体受岩性地层的控制,特别是层间滑脱层,不同岩性层界面,碳酸盐岩中的礁滩相,白云岩化带,碳质岩层等的控制;含矿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3,受不同级别的断裂所控制,断裂既可以成为含矿岩浆和含矿流体的通道和赋存空间;4,岩体与含矿流体受大地动力驱动沿构造裂隙运动,二,找什么矿,到哪儿去找?,陈毓川等: 提出成矿系列与成矿远景区带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 5 大成矿域, 16个成矿省, 81个成矿带, 214个找矿靶区.其中华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10个成矿带. 找矿靶区43个:其中华南28个,长江中下游及下扬子15个.,中国成矿区带划分图,连山,陆靖,金釵,同和,秤架,鹰扬关,茶陵-莲花,大东山,龙岩,武功山,政和,新化,九万大山北端,德兴,沙溪,遂州-赣州,华南与下扬子找矿靶区,华南与长江中下游10个成矿区带,-52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Cu Au Fe Pb Zn S成矿带;-56 闽粤沿海中生代Pb Zn Ag成矿带;-58 杭州湾-武夷山北段古生代-中生代Pb Zn Ag W Sn 稀有稀土成矿带;-59 湘中-赣中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Fe W Sn Sb Pb Zn Ag 稀有成矿带;,-60 南岭中段中生代 Sn Ag Pb Zn 稀有稀土成矿区; -61 粤中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Ag Fe Au W Sn Sb 稀有成矿区; -62 粤西-大明山中生代W Sn Pb Zn Au Ag成矿区.,以-60 南岭中段中生代 Sn Ag Pb Zn 稀有稀土成矿区为例,再划分为6个成矿系列,10成矿亚系列;1,主要成矿地质环境是:陆内构造岩浆带,陆内坳陷和隆起,侵入接触构造;2,成矿类型有:花岗岩型,热液型,云英岩型,接触交代型,斑岩型,风化壳型和海相沉积型;3,主要成矿元素:W, Sn, Mo, Bi,稀有, 稀土, Pb, Zn, Ag, Cu, Fe, Mn.,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质图,萌,渚,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大,庾,岭,骑,田,岭,今年6月南岭找矿研讨会上,1) 湖南提出以南岭的W、Sn、 Pb-Zn和湘西扬子型Pb-Zn矿为重点,另以万洋山-诸广山为中心开展找矿试验;2 ) 广西建议开展南丹铜坑、贺州龙水金矿等七个大中型矿田的深部找矿,主攻锡石硫化物型、矽卡岩型、蚀变破碎带型层控型等;,3) 江西强调在赣南找层控型Pb-Zn矿以及在老地层内的破碎带找矿;4) 毛景文提出: 应注意找中酸性花岗质小岩体(高K、高锶、低钇的),找与其关系密切的斑岩-矽卡岩-脉状综合类型矿床; 在白垩纪火山岩盆地或具有双峰式火山活动地区找Sn多金属矿、低温热液型Cu-Au-Ag矿床和 拆离层中的低温热液Au-Ag及密西西比型Pb-Zn。,5)就广东找矿重点地区和对象设想,1)以粤北地区为中心,沿北东向和东西断裂交插地段的大东山和贵东岩体及附近地段 找大宝山、锡多金属矿、铜钼矿类型及钨锡脉状矿;2)以武夷西南段及莲花山断裂为中心,找Cu-Mo, Au,W, Sn等成矿系列;3)以阳春地区为中心- 次生与原生Cu矿Mo矿及热液型 Au, Ag;,广东省地质图,大东山找矿远景地带,裴荣福提出的南岭成矿系列,作者还列出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关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已进行的研究还很不够。本区的岩浆岩产生时间是以中生代为主,当时的大地构造活动是什么?这些岩浆岩带是怎么样产生的?不同地区矿产种类专属性不同,为什么? 本区大地构造背景,按照万天丰教授的分析是:,三,怎样找矿,找矿方法,一)几条找矿原则:1,要有决心和信心,不能三心二意,怕冒风险。有没有矿, 作完调查工作后再说.2,重视一切直接的找矿线索,特别是矿化线索;重视 “牛尾巴”,坚持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矿化到矿体;3,以成矿模式为指导,避免“瞎子摸象”的片面性毛病,但又不能囿于已提出的成矿模式;4,坚持综合方法的运用,针对性要明确。,二) 以成矿模式为依据开展找矿,1, 长江中下游已开展找矿几十年,人们对成矿条件和矿体分布已有较多了解,形成了两种成矿基本模式:1) 铜陵狮子山铁铜金硫模式,2)梅山陆相火山岩玢岩铁矿模式。2,南岭地区可以提出: 1)锡多金属成矿模式; 2)大宝山-凡口铅锌硫铁铜钼成矿模式;3)西华山-梅子窝五层楼脉状钨矿成矿模式;4)阳春铜矿模式;5) 富湾金银热液成矿模式;6)陆相火山岩紫金山金-铜成矿模式等。,1,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成矿模式,陈毓川,江西城门山斑岩矿上的地化异常,斑岩铜矿的一种成矿找矿模式,1, 寻找与中小型钙碱性岩浆岩体有关的铁铜矿床;矿体位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包括岩体内部的斑岩型,及远离接触带的层间矿体;要首先找含矿岩体和矿体,然后找出其它矿体,特别要注意斑岩型矿;主要有磁法、重力、原生晕化探及一些电法。2,寻找C/D界面处层状含铜黄铁矿体,也要先找小岩体和 D界面,再找矿;有界面不等于有矿. 试验了地震法、地震层析成象及CASMT法有效果, 重力,磁法,电法和化探应是主要的。3,要在解剖复杂的异常,在深入地质解释上下大力气.,近些年来新采用和试验的方法有:1) 金属矿地震;2) 大地电磁法及可控源音频电磁法;3) 双频激电仪;4) 高密度电法5) 地下、井中物探的发展。6) 重力的应用再次受到重视;,大冶铁矿深部找矿一例(航遥中心),I,II,III,IV,V,推测的长江中下游岩体群,引自安徽地质局,2, 陆相火山岩盆地中玢岩铁矿模式,凤凰山铁矿,梅山铁矿,龙旗山铁矿,宁芜陆相火山岩盆地梅山铁矿-发现的新类型矿床,1,开始时,1956-57年地质部航测队在长江中下游开展1;10万航磁测量,发现许多强磁异常;2,冶金地质807队早就在南京附近地区找铁矿,在火山岩中见到一些矿化点,认为有过成矿物质活动;但是,由于长期受“火山岩中无大矿”(1953年就盛行)的观念束缚,结论是这些矿点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不会有大矿,而没有进一步工作下去。,3,807队在1957年勘探评价了凤凰山铁矿(玢岩与围岩的接触交代部位)后,开展了外围找矿,但是外围覆盖广泛,露头很少。814队进行了1:2.5万地面磁测,后又对异常区作1:5000地面磁测圈出了梅山强磁异常,于是引起争论,是铁矿还是其它? 鉴于有正负异常并存,认为矿有也不会大.4,1958年5月,807队在异常中心打钻检查,后作了1:10000重力,发现正重力异常范围包括了正负磁异常区,磁异常中心与重力异常中心位置并不一致. 在重力异常中心位置也打钻,见到很厚的梅山矿体.,3, 大宝山Fe、Cu、Pb、Zn、Mo、S矿,1,矿区以南北向山脊的中酸性岩体为界,分东西矿带,有4类矿床:产于D2碳酸盐岩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小岩体中的斑岩型钼矿床,充填型的Cu、Mo、Zn、S矿床等;成矿时间不清,可能为一成矿系列.2,这是一个从唐朝就开发过的老矿山,1956年作了岩石地球化学圈出一条1500米长Cu,Pb,Zn异常带,南部为Pb-Zn 矿带,打钻检查发现200米深矿体, 1958年作了自电,发现29个异常,结合地质化探结果 检查自电异常后发现多个黄铁矿体,构成一条由33个盲矿体组成的长3100米的矿带,宽有400米; 后作磁测发现了西部矿带.,3, 1981年以后,利用成矿模式指导又发现了斑岩型Mo矿,还发现黄铁矿和一批深部隐伏的PbZn矿;已达500米以下.4,最近几年队上追索斑岩钼矿,深部发现大钼矿,几百米厚.5,本矿区找矿磁法、自电、电法、化探都起很好的作用。,大宝山铜铅锌钼硫矿床,4, 凡口矿区地质图,狮,岭,金星岭,仁化 凡口铅锌银矿床,远岩体层状黄铁铅锌矿体,近岩体层状热液交代黄铁铅锌矿体,层控岩浆叠加改造作用成矿模式图,1,凡口Pb-Zn矿体一起有大量的黄铁矿,地表有大量铁帽分布;地下浅部也存在许多矿体,利用自电方法已发现;用人力浅钻也有发现;2, 狮岭深部Pb-Zn矿体是靠打钻确定的?物化探工作起了什么作用? 说有一个异常检查报告,但没见发表内容;3,桂林院作过TEM法试验,有异常反映,并据此确定矿带走向是向东南而不是向南;,4, 估计用原生晕方法沿断裂测量也会有效,井中无线电波透视法也会有效。地面电法在外围会取得好效果的. 5, 从已查到的报告看, 外围矿点很多, 勘查评价工作尚少,综合方法的使用更少,勘探深度也不够.不一定都是在500米以下深度.,5,个旧锡矿-一种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1,也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锡铜多金属矿;2,也是一个老矿山,面临找隐伏矿的任务;3,高峰山深部矿找矿经验很有启发性;4,按照成矿模式用 地质观察+电法定深部隐伏岩体,在1000米处找到矿。,共生矿床: 矽卡岩型CuSn 矿,云英岩型SnWNbAs 矿,高温热液交代型脉形SnW矿,高中温热液交代脉型Sn多金属矿,中低温热也交代型Ag多金属矿,1,2,4,5,7,3,个旧矿田重磁力图,松树脚,老厂,马拉格,重力图,磁力图(化极),找深部岩体突起部位,1,60年代地表填图发现“高峰山鼻状背斜:根据“上有背斜(穹窿),下有岩株突起”规律,这是很好的成矿地区;2,60年代末用电测深发现高峰山下有1个异常高点,另有3个;用原生晕测量,在高峰山发现铅晕,外有Mn晕环绕,并发现一条北东向断裂,有矿化;3,打钻验证。先北边打钻(1001米)未见岩体;后在西边打,也未见岩体;后在综合异常点山打,开始设计为470米,未见岩体,打到763米见到0.12米铜矿,于是在附近再打一孔,1021米见到两层富矿和花岗岩体。证实为一大型矿山基地。,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大厂锡铜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图,大厂,磁法、电法、化探可以大有作为,南岭地区,金属矿多数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会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和斑岩型等一系列矿床, 具有弱到强磁性的. 毛景文总结:水口山, 东坡, 骑田岭,香花岭, 坪宝, 大宝山,瑶岗仙, 界牌岭, 大厂, 姑婆山, 钟山, 连南,大坑口矿区都有磁异常反映,异常值在10-65nT; 与长江中下游矿产有一定相似之处。,6, 脉状钨锡矿五层楼垂直分带模式,梅子窝钨矿的五层楼成矿模式,8, 富湾银矿的发现是一个找盲矿的范例,1,在一个已打过186个钻井,50000米进尺的含煤盆地内,找金属矿,思想上要突破;盆地全覆盖又增加了难度。2,重视调查成果80年代开展了化探,发现一个Au, Ag的大异常,120km2;后因有一个小Pb-Zn矿露头而把异常否定了;3,重新研究后,异常与T3/C界面一致,带状分布,是综合元素的,强度大,深部有断裂和岩体;,4,地表又发现了Au矿露头,勘探后得储量37。6t,为微细浸染型,矿体向下尖灭;5,发现1:1万化探Ag很高,不能解释;6,钻孔原生晕结果显示向下Au降低而Ag 等增高,出现方铅矿和闪锌矿;7,前人打煤层时在界面见到PbZn矿化;决定沿界面追踪找矿,揭示了大Ag矿的存在,5135t.并在外围发现多个银矿。,8, 紫金山Cu-Au矿,1,燕山晚期的超浅层次火山岩和角砾岩有关的矿床,包括有斑岩型Cu-Mo矿与中低热液型的Cu-Au矿;Au5.4t(4.25g/t),Cu129万吨(1.02%).2,60年代否定铜的远景;70年代做了化探发现70多处异常,找矿无进展;80年代找金,没有重大进展,但发现深部400米以下有铜(矿物不清楚),后评价铜有63万吨,金7.4吨; 90年代初勘探 在紫金山西北部圈定了78个矿体129万吨(1.02%) ,储委批准为63万吨(1.09%)。,3,1990-92年开展了40km2物化探工作,发现大量Cu、Mo、W、Sn、Au、Ag、As、Bi、Pb异常,其中Cu晕达3.5km2;后在罗卜岭-仙师岩4km2远景地段作物探,圈出两个异常,视极化率高、视电阻率低,验证后分别见到多层矿,计铜矿层厚83.5m (0.63%),钼矿层总厚69.55m (0.067%) ,肯定了为一斑岩Cu、Mo带;按照磁、电和化探异常确定了小金山沟-罗卜岭-石槽-南山坪为一个大的矿带。,上 杭 紫 金 山 铜 金 矿成矿模式,陆志刚等提出的东南地区AuSnAg等成矿模式图,1997年,紫金山式,厚婆坳锡矿,长埔锡矿,西岭锡矿,塌山锡矿,9, 阳春地区,1,石菉铜矿-孔雀石和原生矿-辉铜矿,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南西端,北东和北西两条断裂交叉处,侵入了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北、西、西南为寒武和泥盆系地层,南、东为C1、C2灰岩与砂页岩。2,岩体南部接触带外200-300米喀斯特发育地段为次生铜矿,似层状,2200米长,几米-550米宽,厚度变化大;3,原生矿:一是矽卡岩型,二是产在岩性界面处的层状矿(矽卡岩和角岩)。,从上向下分四层矿体:一为黄龙群/梓门桥段;二为梓门桥段/测水段;三为测水段/石磴子段;四为石磴子段/孟公坳组。1956年找铁,没有结果;1969年找锡,锡很低;但含铜,用浅钻探,见到多层铜矿,铜较富;勘探铜矿;1961年完工,求得储量。1973年学习长江中下游找矿经验,关注了层间矿,加强了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编了剖面。另外发现在接触面凹部矿富集。1975年扩大到外围,打钻发现层状矿相连接;1978年向东扩展陆续见矿。已达大型。,10, 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有突破,1) 找铁矿近几年有较大突破,主要是打低缓磁异常,但是磁异常不作解释推断;2)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分析方法在许多矿区深部找矿发挥了作用-U,W等。,三) 成矿模式要发展要丰富 以陆相火山岩盆地中找矿为例,埋深在400米以下的磁铁矿,也是闪长玢岩侵入粗安岩、凝灰岩中,接触带强烈蚀变,铁矿赋存其中, 4.7亿吨;伴生V2O5 89万吨;黄铁矿3000万吨,铜1.82 万吨;1956年作AM,发现异常,60年才开始作GM,评价为岩体引起;1966年,重新研究资料,认为与梅山异常相似,开展了进一步工作,5月打钻,首钻见到70米厚磁赤铁矿体;1968年又开展重力磁力工作,1:1万,在矿区外围大包庄发现局部重力异常;1976年罗河铁矿会战。,1, 罗河铁矿的发现.,2,大包庄黄铁矿的发现。,1,为一个由大型黄铁矿、中型铁矿和硬石膏矿组成。属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也是闪长玢岩侵入J地层;黄铁矿体位于主铁矿体的顶部、底部及硬石膏矿的下部;有86个矿体;铁矿以赤铁矿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