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考纲修订.doc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考纲修订.doc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考纲修订.doc_第3页
中考化学复习考纲修订.doc_第4页
中考化学复习考纲修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将“纯水与某些天然水(海水、硬水、矿泉水等)的区别”改为“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改为“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删去“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4.删去“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5.将“废弃的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改为“废弃的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6.酸碱的腐蚀性 BA7.将“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改为“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8.在“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中增加“无机物的简单分类” B9.“物质的微粒性”和“物质的多样性”位置互换10.元素的简单分类 BA11.将“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改为“化学反应的本质”CB12.将“人类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改为“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13.燃烧、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AB14.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BA(二)过程与方法3基本的实验技能(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原来的(4)(5)(6)顺延为(5)(6)(7)四、例证性试题及解析例2.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答案】C【说明】 环境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化学、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化学学科的职责所在,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意识,认识到化学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树立化学正面形象,是化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是一道难度不大立意巧妙的试题,以环境保护为背景,结合我省的环保监测,体现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具有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热爱化学。分析这道题我们认识到,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将社会上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向学生介绍,并讲解一些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所起的积极作用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面的化学观。例4. 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准晶体A165Cu23Fe12耐磨、耐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右图是铁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的原子序数为26 BAl、Cu、Fe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 CAl、Cu、Fe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23:12【答案】A【说明】本题选取教科书周期表的一部分作为材料,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为情境,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诺贝尔化学奖与初中化学联系起来,学生乍一看,觉得要解决这样题目很难,实际上是综合考查物质构成的奥秘和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两个知识点,学生只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的,是一道典型的高起点低落点的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例5.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管口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答案】D【说明】本题以教材中的实验为原型的一道改编题,旨在引导教师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信息提取、加工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考察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性的试题,通过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的实际情境,考察了氨水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辨别酸、碱溶液,分子的运动性,以及各种物质分子的运动速率情况。试题语言准确、简洁,附图中潜藏着结论,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微观想象能力。从试卷评价角度看,是一道难度不大、区分度较好的试题。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例8.(2)改为:(2)按物质的分类,流程中包含了无机物的哪些种类 。【答案】(2)酸、碱、盐 【说明】将“酸碱盐的性质”改为“无机物的简单分类”例9. 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1)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 (2)铸铁管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0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3)由水管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答案】 (1)Fe、Zn 塑料(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在铁制品表面涂漆(其他合理解答均可)(4)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其他合理解答均可)【说明】研究材料,制造新材料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水管为情境,选材来源于生活,兼顾全体考生的认知经验,把化学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观察、研究身边的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题考查了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铁锈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样防止金属生锈,以及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较全面的体现了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同时要求学生会写一些重要的,基本的化学方程式,全面检查学生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而且让学生通过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表达出所隐含的意义。这一题,很多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出错,反应出了学生化学用语掌握的薄弱,因此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特别是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例10. 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 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_。 【进行实验】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肯定不含_ ;写出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由实验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_。(3)人们利用化学反应还可以_。【答案】 (1)铁和四氧化三铁 铁 氧化铜 Fe + H2SO4= FeSO4 +H2 炭(2)燃烧燃料做饭(其他合理解答均可) (3)制造新物质(其他合理解答均可)【说明】本题以防寒用品暖宝宝为情境,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物质的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课题展开探究,主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等探究能力,引导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注重实验,关注实验中的细节和异常现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杜绝题海战术,本题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这是一道探究性很强的试题,学生在充分掌握了金属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还要有较强的文字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由于黑色固体物质能够被磁铁吸附,所以要么是本身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要么是能够被吸附的铁粉。而加入稀硫酸,黑色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在黑色物中只有铁粉和硫酸能够反应得到氢气气体。而溶液无颜色,说明原物质一定不含氧化铜。对固体残渣加热,用石灰水检验时,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原物质一定含有炭粉,这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必须结合实验推断出结论,另外从抽样看不少学生题目没有审清,把铁与硫酸反应写成了铁与盐酸反应了。试题最后考查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有力的改变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一现象。例1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设计并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开始产生气体时的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KClO3580KClO3、MnO2(质量比11)350KClO3、CuO(质量比11)370KClO3、Fe2O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 与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反思】(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应当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是否改变;(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也会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提出假设 。设计方案 【答案】2KClO3 2KCl + 3O2(2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1分) (2)MnO2(1分)反思 (1)化学性质(1分)(2)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2分,其他合理解答均给分。)(3)(本小题共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提出假设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催化效果不同(1分)设计方案取同颗粒大小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不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分解温度(2分)得出结论 如果分解温度不同,说明假设成立;反之则不成立(1分)(其他合理解答均给分,但必须叙述完整,表达明确。)【说明】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试题以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从试题中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再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归纳出最后的结论,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题在知识方面主要考察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对照试验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分析回答;以及分解时所需温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进行分析,得出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本题型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对比时,要注意对照实验的可比性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影响催化效果的除了颗粒大小,还与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有关。 例14.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请计算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答案】解:设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纯金刚石的质量为x。 CO2 + 4Na C + 2Na2O 92 12 92 g x 解得:x = 12 g折合为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 12 g96% =12.5 g 答:略【说明】该题一方面检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一方面融合STS教育理念,体现化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现在人们认为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在科学家眼里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该题很好的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考查。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试卷满分为60分(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试卷结构:项目分值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2012208科学探究18(渗透在上述内容中)考试要求ABC153015题型分布选择题填空和简答题计算题20346试题难度分布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42126六、参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B成型C干燥D烧结2甲醚可作为麻醉剂,下列关于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C. 个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13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主要与什么变化有关 ( )A.分子间间隔变大 B.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 水分子的质量变大4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SO2、NO2 B. CO2、CO CSO2、CO2 DNO2、CO5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B. 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6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与是并列关系,包含在中,若是纯净物,则不可能是 ( )A. 一氧化碳 B. 硫酸铜 C. 空气 D. 铜7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B某溶液使酚酞变红该溶液一定呈碱性C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8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9小华学习了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方法后,收集了家中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物质厕所清厕剂牙膏肥皂厨房清洗剂PH281012上述物质中,最容易直接腐蚀铁制下水道的是( )A、厕所清厕剂 B、牙膏 C、肥皂 D、厨房清洗剂10“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可以循环利用B “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C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项目标 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化学指标pH 6.5-8.5,铜1.0 mgL-1,铁0.3 mgL-1,氟化物1.0 mgL-1,游离氯0.3 mgL-1等(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若化学指标中的pH=8时,表明自来水呈 (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2)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4)长期饮用蒸馏水 (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12(6分)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 ;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检验固体产物是否为Na2CO3的实验:用 与固体产物反应,制得气体;将气体通入 ,则证明固体物质是碳酸盐。13(6分)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 (填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在加试剂之前必须的操作是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理由是 。14(9分)某市境内一条小河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查阅资料: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 。 。实验结论:活动性顺序:镉铜银(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小聪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烧碱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敏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 。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写俗称)代替烧碱。15(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杂质不与水反应)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产生一种俗称为水煤气的气体燃料(水煤气中不含甲烷等有机物)。为探究水煤气的成份,该小组开展了如下活动:图1 (1)设计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见图1(图中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已省略)。(2)做出假设: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水煤气中一定含有水蒸气,可能含有H2、CO、CO2。(3)实验探究:同学们为探究水煤气的成份,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2)并进行实验。 A B C D图2请分析图2所示装置的实验原理,填写下表中的空格:仪器编号所盛试剂的名称试剂或装置的作用ABCD(4)结果分析:实验证明水煤气中有H2、CO、CO2。能证明CO存在的现象是 。 能证明H2存在的现象是 。 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5)交流反思:同学们在反思实验结果时发现图2所示实验存在缺陷,请你分析造成此实验缺陷的原因: ,对此你提出的改进措施是 。三、本大题共6分16(6分)为测定某小苏打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已知NaHCO3HCl NaClH2OCO2,试计算:(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12 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g。(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