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二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突破方法.docx_第1页
2019年(北京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二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突破方法.docx_第2页
2019年(北京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二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突破方法.docx_第3页
2019年(北京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二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突破方法.docx_第4页
2019年(北京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二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突破方法.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二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题的突破方法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根据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常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其燃烧产物用作供氧剂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Mg的中子数为,化合物MgO的化学键类型为。(3)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强氧化剂,利用酸性K2Cr2O7的相关性质可以用来检测酒驾。已知将K2CrO4溶于稀硫酸酸化得到重铬酸钾溶液,请写出酸化K2CrO4制备K2Cr2O7溶液的离子方程式:,这一过程溶液从色变成色。(4)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以保护轮船外壳,这种金属防护的方法叫做。(5)向5.2 g Fe3O4、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0.5 molL-1的硫酸溶液140 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g。2.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气体a的成分是。若钢样中硫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 1+3。(2)将气体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 NaOH溶液。若消耗1 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3.NH3与NO2是常见的氮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1)NO2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填一种)。(2)热电厂通常用NH3消除燃煤烟气中的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混合的现象是,该反应可用于。(4)若将少量氨气与过量氯气混合,则生成一种酸性气体和另一种化合物A,A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试写出A的电子式:,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SO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得混合溶液M。(5)若将下列各物质分别加入溶液M中,均可产生沉淀。其中原理相同、沉淀相同的是。a.氨水、NaOH溶液b.氯水、FeCl3溶液c.H2S溶液、氯水d.硫酸、溴水(6)若向溶液M中加入CaCO3粉末,则产生亚硫酸钡沉淀,请用化学反应原理予以解释(用离子方程式结合必要的文字说明)。4.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 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离子K+Na+NSNCl-浓度/molL-1410-6610-6210-5410-5310-5210-5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试样的pH=。(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O2(g) H2O(g)H=-241.8 kJmol-1C(s)+O2(g) CO(g)H=-110.5 kJmol-1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Ca(OH)2b.Na2CO3c.CaCl2d.NaHSO3(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H0若1 mol空气含0.8 mol N2和0.2 mol O2,1 300 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 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 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答案精解精析1.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14离子键(3)2Cr+2H+Cr2+H2O黄橙(4)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5)1.12解析(1)Na是1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均生成氧气。(2Mg的质量数是26,中子数为14;MgO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3)K2CrO4溶于稀硫酸酸化得到K2Cr2O7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Cr+2H+Cr2+H2O,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4)该方法没有外接电源,因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5)根据题意,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FeSO4和CuSO4,二者物质的量之和等于硫酸的物质的量,即0.14 L0.5 molL-1=0.07 mol,混合物中的O与硫酸中的H+结合,即n(O)=n(H2SO4)=0.07 mol,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m=nM=0.07 mol16 gmol-1=1.12 g。2.答案(1)O2、SO2、CO2Fe3O4SO2(2)H2O2+SO2 H2SO4(3)排除SO2对CO2测定的干扰吸收CO2前、后吸收瓶的质量解析(1)钢样在O2中灼烧,所得气体a的成分是SO2、CO2和过量的O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得失电子守恒,可写出反应方程式:3FeS+5O2Fe3O4+3SO2。(2)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 H2SO4。钢样中m(S)=yz g,故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3)气体a通过B、C时,SO2被氧化吸收,排除了SO2对CO2测定的干扰。测定CO2吸收瓶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就可得出灼烧生成CO2的质量,进而求出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3.答案(1)光化学烟雾(或酸雨、臭氧空洞等)(2)8NH3+6NO27N2+12H2O(3)产生白烟管道泄漏时检查或答检验NH3(或HCl)是否泄漏、用于气体的验满等(4)NCl3+3H2O3HClO+NH3(或NCl3+4H2O3HClO+NH3H2O)(5)ab(6)SO2溶于水生成H2SO3:SO2+H2OH2SO3,H2S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H2SO3H+HS、HSS+H+,加入的CaCO3与H+反应,使溶液中c(H+)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c(S)增大,S与Ba2+反应产生BaSO3沉淀解析(1)NO2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空洞等。(2)NH3与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3)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可观察到产生白烟,该反应可以用于检验NH3、HCl是否泄漏,可以用于气体的验满等。(4)A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只能是N和Cl形成的化合物,根据N、Cl的原子结构,可以推断出A为NCl3,电子式为。根据题中信息可写出NCl3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l3+3H2O3HClO+NH3。(5)a项,氨水、NaOH溶液均可将SO2转化为S,最终生成BaSO3沉淀,原理相同;b项,加入氯水、FeCl3溶液,Cl2、Fe3+均可将SO2氧化为S,最终生成BaSO4沉淀,原理相同;c项,加入H2S溶液,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生成的沉淀为S,加入氯水,Cl2将SO2氧化为S,最终生成BaSO4沉淀,原理不同,沉淀也不相同;d项,加入硫酸,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加入溴水,Br2将SO2氧化为S,最终生成BaSO4沉淀,原理不同。4.答案(1)酸性4(2)C(s)+H2O(g) CO(g)+H2(g)H=+131.3 kJmol-1a、b(3)410-6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2CO+2NO 2CO2+N2解析(1)根据电荷守恒规律,可以得到等式:c(K+)+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