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经纬仪测风.doc_第1页
单经纬仪测风.doc_第2页
单经纬仪测风.doc_第3页
单经纬仪测风.doc_第4页
单经纬仪测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经纬仪测风实验报告姓名:刘浩学号:1111700522013/5/8一、实验目的掌握GYR1电子式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会冲灌、捕捉气球方法和准确读数的技术,编程处理观测数据。二、实验原理按固定升速数值求取氢气的净举力值,冲罐并释放固定升速气球,用经纬仪观测气球,保证气球一直在观测中心,导出数据,用单经纬仪测风计算程序计算出高空中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三、 实验步骤1 测风经纬仪安装、调试和使用a. 经纬仪应设置在开阔区域。b. 拉开并牢固的架设三脚架,使其顶面尽量调整水平,使顶面与观测员的第二颗衣扣同高。c. 从箱内取出经纬仪,用三脚架顶面中心螺钉把经纬仪固定。d. 转动望远镜,使水准仪与三个水平调节螺钉中的任意两个平行。调节这两个螺钉,使气泡居中央,然后将水准仪转过90度再调节另一个螺钉使气泡居中,这时望远镜转动到任意位置上,水准仪气泡偏离中心不得大于1格,否则重复上述步骤以至符合要求为止。e. 指北针定方位:打开磁针制动螺钉,松开磁针;转动镜筒,使指北针指向正北,并转动方位调整螺旋,使指北针的尖端对转磁针盒两条刻线,拨动刻度盘,使游尺“0”与方位盘上“0”对齐。使用指南针定方位,步骤同上,只是磁针的指向为正南。定好方位后,严禁转动调零手轮。f. 瞄准远方的任意目标物,调焦距使目标物最清晰。g. 操作变倍手轮,熟练掌握主、辅望远镜的转换方法。2 灌球和观测a. 按天气条件确定气球型号、颜色。b. 10号球采用100米/分升速。c. 用当时的气温、气压查取标准密度升速值,用气球和附加物重量查取净举力。冲灌气球。d. 施放气球,跟踪观测。每隔30秒读取仰角和方位角,在读数时应使气球正好聚中在十字线中间,并停止转动仰角和方位角手轮。读取10组。四、观测资料处理1、列出两次观测的仰角和方位角,并用观测数据计算出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编号第一次第二次仰角方位角仰角方位角111.87240.0923.42230.20211.15243.6025.71235.08310.73245.1626.33238.88412.56245.4726.03242.29513.78244.2426.43246.72614.69242.7527.78252.53716.98243.1029.33259.32818.50245.2230.97265.95920.59249.0332.56272.931022.66254.5733.54279.91鉴于第一次观测为尝试,现使用第二次观测数据分析处理。取南北方向为x轴(北为正),东西方向为y轴(东为正),气球水平面投影点的坐标分量为:xn=Lncosn.yn=Lnsinn.其中Ln=Hnctgn。n为方位角,n为仰角。则相应层的风速:Vn=(xn-xn-1)2+(yn-yn-1)21/2/t.其中t为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高度(m)风速(m/s)方位角253.85129.8753.11118.91253.23113.01753.62108.12253.3394.82752.8671.13252.9551.13752.8837.64253.0625.14753.3922.72、利用实测风速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风速幂指数。在近地层(250米以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可用幂指数表示,其表达式为:V2=V1(Z2/Z1)p 其中,V1、V2分别为Z1、Z2高度处的风速(m/s),p为风廓线指数。最小二乘法公式:对于平面上的直线:y=a+bx 如有一组数据(xi,yi)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a,b时公式如下:a=y0-bx0b=(xi-x0)(yi-y0)/(xi-x0)2将式取对数并编程(见附录)计算可得到:风廓线指数P=0.16878近地层风速表达式V=1.76272*Z0.16878画出拟合曲线与观测数据差异对比图:3、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来源可能有以下几个: (1)实验观测存在误差,观测时气球不断运动,很难保证每次观测都在视野正中央。 (2)假设条件的理论误差,在计算气球升速时所用气压等条件可能与实际条件有出入,导致气球的升速并不是100m/s。五、 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单经纬仪测风实验,了解了经纬仪测风的原理,初步掌握了电子式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会了编程处理数据的方法。对近地层风速分布有了更深的认识。附Fortran程序:program mainimplicit noneinteger,parameter:n=10, f=4055, m=2real(kind=1),parameter:pi=3.141592653real(kind=1):c(n,m)real(kind=1):a(n,m),vel(n,m)real(kind=1): h(n),y=0,x=0,sum1=0,sum2=0,b=0integer:i=1,status=0c=0a=0vel=0h=0open(unit=f,file=305-10.txt)do while(.true.) read(f,(12x,f5.2,6x,f7.2),iostat=status) a(i,1),a(i,2) i=i+1 if(i10) exitend doa=a*pi/180do i=1,10 h(i)=i*50end dodo i=1,10 c(i,1)=h(i)*cos(a(i,2)/tan(a(i,1) c(i,2)=h(i)*sin(a(i,2)/tan(a(i,1)end dovel(1,1)=sqrt(c(1,1)*c(1,1)+c(1,2)*c(1,2)/30vel(1,2)=90+atan(c(1,1)/c(1,2)*180/pido i=2,10vel(i,1)=sqrt(c(i,1)-c(i-1,1)*(c(i,1)-c(i-1,1)+(c(i,2)-c(i-1,2)*(c(i,2)-c(i-1,2)/30vel(i,2)=90+atan(c(i,1)-c(i-1,1)/(c(i,2)-c(i-1,2)*180/piend dowrite(f,(a2,8x,a1,17x,a1,12x,a1)n,x,y,hdo i=1,10write(f,(I2,4x,f12.6,4x,f12.6,4x,f6.2)i,coor(i,1),coor(i,2),h(i)end dowrite(f, (2x,a1,10x,a1,14x,a5) h,v,angledo i=1,10 write(f, (f6.2,f12.6,8x,f9.5) h(i)-25,vel(i,1),vel(i,2)end dodo i=1,5 y=log(vel(i,1)+y x=log(h(i)-25)+xend do y=y/4 x=x/4do i=1,5 sum1=(log(vel(i,1)-y)*(log(h(i)-25)-x)+sum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