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勘论文——地质雷达探测地下非金属给水管的管径.doc_第1页
城勘论文——地质雷达探测地下非金属给水管的管径.doc_第2页
城勘论文——地质雷达探测地下非金属给水管的管径.doc_第3页
城勘论文——地质雷达探测地下非金属给水管的管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P631.3+25 P258 文献标识码:A地质雷达探测地下非金属给水管的管径大小葛如冰* 丘广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摘 要:通过不同管径、不同材料的地下非金属给水管线的雷达探测实例,探讨了应用地质雷达多次反射波探测地下管线管径的可能性,为管线普查、竣工测量提供了更充分的数据。关键词:地质雷达 多次反射波 非金属给水管 管径1 前言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但是,一直以来,地质雷达基本上只是探测地下管线的位置与埋深,对于管线的管径资料,基本上都是利用已知资料或开挖取证。有时也会利用雷达波的宽度对管径进行估计,这样的做法其误差往往会很大。近年来,我单位一直在进行广州市地下管线的竣工测量工作,其中绝大部分是管线覆土后的探测工作,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而在竣工测量工作中,管线的管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因为城市道路中,管线很多,管线的异常多且杂。要区分开多种异常管线,不造成误判的话,就只有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实测异常的属性。在长期的探测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积累、总结,我们发现,在管线的地质雷达反射图像(主要是非金属给水管线的反射图象)中,其反射的多次波信号中,其实就包含着管径的信息。下面,我们将从实测数据出发,讨论这一问题。2 玻璃钢管的两次反射间距与其管径的关系图1是我们在广州市西湾路探测一条玻璃钢管时的雷达反射图像。该管管径大小是600mm,图中红线所指位置是玻璃钢管的反射信号(其材质大小及位置均有井位证实)。通过图象可以发现:该管道的雷达反射波,不仅出现了典型的双曲线形异常,图1 直径d=600mm的玻璃钢管反射图像 *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葛如冰(1971年-),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工程物探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工作。而且在其下方还有一个伴生的二次异常,从不同点的探测资料可以看出,两个异常的垂直间距是固定的。这样的异常以前曾有不少人探测到,大家都称浅部的反射波为管线的顶部反射波,其下的伴生反射波为二次反射,也曾有人称之为底部反射波,意指其为管底的反射。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反射波的垂向间距基本上是固定的,大约是36ns。这样我们可以算出两个反射波的实际间距(考虑到给水管中充满水,其波速应取水介质中的电磁波速0.033m/ns):d=(V水t)/2=0.6m。这个距离刚好就是该管线的管径!也就是说,二次反射波确实就是管底的反射波,其与顶部反射波的间距(用水中的电磁波速计算)恰恰是管径的反应。3 PVC给水管的多次反射波特征一般而言,二次反射都被人以顶底反射而界定,而当管线异常出现多次波时,却一直被人忽略。应用RIS-K2 以来,对于PVC给水管,我们就经常能探测到很多次的反射波。如图2示:图2是一条直径d=150mm的PVC给水管在不同位置探测的雷达反射波形。由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点的雷达反射均有多次反射,在同一图象中其多次反射波间距是固定的,而且在这条管的不同点反射图像中,其反射波间距也基本相等,大约等于9ns。同上,可以计算出:这个间距恰恰是管的直径0.15m(考虑到这些在用中的给水管里充满水,其波速均应取水介质中的电磁波速0.033m/ns,而不是取土介质中的电磁波 图2 直径为150mm的PVC给水管的多次反射图像图3 不同管径的PVC给水管的雷达反射波图像A、d=200mm;B、d=100mm ; C、d=150mm速),也就是说,该管的雷达多次波间距恰好是管径。是否可以这样解释:在该管线的雷达反射中,雷达波到达顶时产生雷达反射首波,同时一部分产生一部分电磁波透射,经过慢速的水介质,到达管底时,产生底部反射波,该反射波上行到达管顶时,一部分直接透射到达接收天线成为二次反射波,另一部分则再次反射击向下,至管底时再次产生三次反射波、四次反射波.多次波的走时差距恰好是管径的反映!4 不同管径非金属给水管的雷达反射波 为了证实上面的论述,我们不断地总结我们所探测到的雷达资料。在图3中,我们选取了不同管径的PVC给水管的反射图像进行对比:A、B、C三个图像分别反应的管直径分别是200mm、100mm、150mm,由图中可明显看出其多次反射波的间距有明显不同:A中间距最大,C次之,B最小,这与其管径大小差异恰好是相对应的。表1总结了本文中引用的全部雷达图像中:其雷达多次波间距(以首波与二次波的间距)与管径的对比结果,表中多次波间距的计算均是取其反射振幅最强处的雷达波走时差异,而管道的实际管径、材质均经过开井核实。由表1可以看出:非金属给水管线的雷达多次波的间距就是其管径的反应。表1 管线的雷达多次波间距与其管径大小的对比表序号图像号材 质首波与二次波的走时差(ns)首波与二次波间距d=(V水t)/2(m)实际管径d(m)偏差(m)1图1-A玻璃钢35.40.590.600.012图1-B玻璃钢34.60.580.600.023图1-C玻璃钢35.20.590.600.014图2-APVC9.10.150.1505图2-BPVC8.50.140.150.016图2-CPVC8.60.140.150.017图3-APVC12.20.210.200.018图3-BPVC6.30.110.100.019图3-CPVC8.80.150.150注: 1、V水=0.033m/ns;2、走时差t的求取原则:首波、二次波走时的提取均取其振幅最大点处的走时;3、表中管线的材质、实际管径均经过开井核实。5 结论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利用雷达多次反射波的间距求取非金属给水管线的管径是可行的,从而为管线探测的准确性提供了更充分的数据。值得指出的是:我们之所以提出是非金属给水管道,是因为这类管线的多次反射最易探测。金属管由于金属的电磁特性,电磁波基本无法穿透,因而基本上只能探测到强的反射波,有时会有较强的散射发生,基本上探测不到有规律的多次反射波。之所以提给水管,那是因为此类管中充满水介质,而水中的电磁波速非常慢,管顶、底的反射波及多次反射波能有效地分开。本文中全部雷达图像均是用意大利的RIS型地质雷达探测获取的。参考文献1、李大心,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2、区福邦主编,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研究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Using the GPR to detect the diameters of the non-metallic water pipesGe Ru-bing,Qiu Guang-xin(Guangzhou Ubran Planning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60)Abstract: From the GPR field data detecting non-metallic water pipe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and different diameters, the subject is discussed here: From the repeatedly reflected waves of the GroundPenetrating-Radar (GPR), the diameters of the non-metal water pipes can be detected. A more adequate data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pipeline detections (such as survey and the completion measurements).Key words: Ground-Penetrating-Radar, re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