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人员的三大机会.doc_第1页
PMC人员的三大机会.doc_第2页
PMC人员的三大机会.doc_第3页
PMC人员的三大机会.doc_第4页
PMC人员的三大机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MC人员的三大机会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经济受挫下行,中国经济也未能幸免。为了应对该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央政府出台了总金额达到4万亿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强劲复苏。但是,当所有人都认为世界经济已经企稳回升,很多企业加入大举扩张行列的时候,岂料2011年欧债危机接踵而来,全球经济再次陷入低迷。2013年的经济形势会如何?现在依然看不太清楚,倒是全球各地的企业亏损的声音不绝于耳,裁员潮此起彼伏。国内企业也未能幸免。看来,危机尚未走远。但是,“危”未走远,“机”也还将存在。PMC们嗅了一丝机会。PMC的春天伴随着每一次危机而来。机会之一:平时CEO们忙于向外业务拓展,危机下转而向内狠练内功,PMC将大有作为 上海天虹纺织集团总裁一番话引人拍案,他说,“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纺织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再加上之前全球金融海啸,整个纺织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但是更因为如此我才想请管理咨询公司协助进行管理变革,狠练内功,强身健体。为什么?在危机期间,国内不少纺织企业出口受阻,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倒闭,这不正是我们张网以待,进行兼并收购的大好时机吗?” 是的,在平时,CEO们大多忙着开疆拓土、忙市场、忙新产品研发,而对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关注不够多。而到了在危机期间,CEO们不正好将精力放在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核心人才的管理上。 在平时,企业推行企业管理变革,担心影响人才队伍稳定,影响公司业务而一推再推。而到了危机期间,正是企业推行变革的最佳时期。 1、建平台、搭体系,协助CEO进行变革 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工作的主体,当然也是企业组织变革的主体。组织变革作为企业战略层面的重大举措,PMC们更应义不容辞地参与进来,成为组织变革的有效推动者。 我们知道,许多企业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其实并不是因为改革的方向或政策不对,而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了问题。这是因为影响企业改革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员工是否从内心里接受改革。 只有在全体员工意识到企业必须变革时,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变革效果。紧迫感可以激发积极进取的能量,让全体员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地工作,并寻求使企业最大获利的方案。 在此过程中,他们将超越他们的职责和正常的工作量,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更负责任地工作,并付出比单纯从上层下令变革情况下更多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更愿意为企业冒险,更真心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显然,这场来自外部的经济危机给了企业一个最佳的进行内部变革的时机。当然,为了使大家义无反顾地执行变革计划,PMC们必须让每个员工清楚地意识到,除了变革没有退路可走,否则员工们会抱侥幸的心理回避或拖延变革。 二个故事。 在二战,德国进攻俄罗斯时,德军最高统率有意不给部下准备大衣、冬靴等防寒装备,这等于是向士兵们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必须在冬天到来之前快速取胜,否则就是失败。 新加坡的自然资源并不理想,作为一个岛国,它的关键能源依赖于进口,因此它只有不断创新才可能生存和发展。为了激励星岛的人们不断地创新,李光耀这样苦口婆心地鞭策和激励国人:新加坡人如果不去迎接重大的变革,不继续辛勤工作,那么强大的邻居马来西亚就很快会将新加坡纳入到它的版图,我们的人民将失去独立、自由和财产。这一寓理于情的忠告激发了新加坡人的紧迫感,促进了变革的迅速展开。 2、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 对于中层干部,有一幅著名的漫画,二片面包中间夹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中层管理人员。相对公司的战略,他们属于具体的执行者,对于员工他们又属于员工管理者,因此,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至关重要。 经济低迷时期正好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培养的大好时机。在经济低迷时期对他们进行投资,一旦公司步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他们被提升的能力就正好为公司所用。 我们知道,领导力往往被看作组织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遗憾的是,领导力往往是短缺资源。 Felton是麦肯锡公司分部经理,他在研究变革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指出,“想要改革以跟上时代的组织,会发现中层经理们不仅不愿意成为推动变革的领导者,反而会极力阻挠变革。这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出于惯性,他们极不情愿改变固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这看起来也许不合常理,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高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及其直接上司往往是齐心协力,而阻碍纠正错误的绊脚石常常是中层。中层经理是重大变革的敌人。” Felton指出,要避免这种局面,任何组织都要明白他们的中层经理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人没有勇气和野心去向上爬,但他们对本职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而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种人则是雄心勃勃,他们也许有一天会升到高层。这两类经理都是组织中不可缺少的,然而,当变革有可能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也会对必要的变革极力阻挠。 Felton建议,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想发起任何变革,就要与认同变革的一线员工结成一种特殊的工作同盟,让他们直接向高层人员而不是中层经理汇报,至少在变革完成之前是这样,甚至一直保持下去。 中层经理们如果能积极参与到变革中去,就为同级和下属们树立了榜样,从而起到了领导作用。 3、培养员工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精力可能更多的放在经营方面,而经济危机时期正好是放慢脚步,对员工进行系统地培养的时候了。 另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的管理者老是抱怨员工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但是就是没有精力去强化自己部门员工的培养。所以PMC们注意,经济低迷时期正是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进行人才素质优化的大好时期。这样有助于稳定军心,也有利于提升员工能力结构。 日本丰田公司在经济低迷的时期就公开表示,丰田不会裁员,而是将人员重新配置,丰田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来进一步培训培养员工,员工将利用这个机会继续提高,而这是他们在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难以做到的。现在丰田又重新夺回了全球汽车销量第一把交椅的宝座。 当然有人说,经济低迷时期现金最为重要,其关乎企业生死存亡。其实,人才培养并不一定需要花多少钱,关键你如何去组织人才培养。机会之二:“危”之后是“机”,PMC应有所作为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场危机过后往往伴随着大把的机会,差别在于发现机会时间的先后以及是否提前做了准备。 有的人在危机之后才发现机会,思维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而有的人在危机到来之前就发现了“危”之后必然伴随而来的“机”,于是他在危机期间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于是有些企业面对“危”之后的稍逊即逝的“机”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抓往了机会,将自己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而有些企业在危机之后壮大了,发展了。 大家都看过赛车比赛,赛车运动员想超越对手,只能在转弯的时候才有可能。企业也是一样,有些企业挺过了冬天,但是由于缺乏准备,去有可能错过了春天,最终没有被危机打挎,却在形势大好、机会多多的春天里死掉了。 1、协助CEO渡过难关 PMC们最有用武之地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提高管理人员领导力、向CEO通报公司员工状况、员工队伍评估三个方面,而不是纠缠于一些日常的行政性事务或者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即时问题。 PMC们应该在关键时期充当CEO的智囊团,帮助CEO渡过难关。 2、优化人才结构,为机会储备人才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低迷正是进入良机”。对于一支长期看好的股票,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你可以花费较牛市时少得多的成本。巴菲特的另外一个投资理念就是长期持有,即使是整体形势不好时也是如此。 其实,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很多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期抛出高端人才,这是多么的不划算的买卖。PMC们这个时候应该说服CEO不要盲目裁员,人才优化也许才是最优的选择。 在这个时候,PMC们应该一方面想方设法保留企业已有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多方面网罗外部的高端人才。 据报道,这次金融危机造成欧美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者大量的裁员,一些中国籍的金融人才遭遇失业,国外一些金融人才也跑来中国寻找就业机会。前段时间,中国的几大银行集中招聘了一大批海外高级金融人才,储备了高端人才、优化了人才结构。 尽管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汽车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浙江有一家汽车企业与别的汽车企业不一样。这家公司的PMC们不像其他企业一样陷于裁员的泥潭,而是四外打听哪家企业裁撤人员,他们广泛地与这些从汽车企业退出来的优质人才进行接触,委托猎头公司帮助寻找。他们认为这个时候高薪囤积一批人才,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或者转型将是非常有力的。 3、挖竞争对手的人,削弱竞争对手力量 1998年的时候,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电信业遭遇严冬,华为也不例外。可是华为在这个时期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网罗全国高校全部电信毕业生,一年之内招了五六千人,往往是从大学整班整班的录用大学生。 人才总量是有限的,华为囤积的多了,竞争对手能招到的人才就自然少了。经济低迷时期,也正是企业挖角的最佳时期。机会之三:面对危机,方显PMC英雄本色 1、帮助企业过冬 在寻找企业过冬的路径时,很多企业往往会习惯性的选择裁员,这似乎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控制成本的路径。 在过去5年中,日本每100家企业中就有78家进行了裁员。其中采用较多的办法就是贴出布告,让员工主动提出退休,公司在退休金上给予照顾。东芝、松下、富士通等公司在大规模裁员时都用了这个办法。 美林证券公司向其全球6.59万名员工提出了一项自愿离职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接受自愿离职计划的员工根据服务年限,将获得不同的补偿。 作为纽约华尔街上最大的证券商,美林证券不愿轻易裁员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吸引人才和企业形象的因素。其次是不愿伤了员工的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冷酷无情地把这些人扫地出门容易,但等到经济好转时,想再找回来就难了,一旦这些被裁员工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就更麻烦了。 广东东莞的一些企业从2008年6月份就开始执行“只出不进”的策略。有的制造企业的CEO甚至不惜将2007年招聘进来培养一年多的毕业生也一并裁掉,这些学生被看成是无关轻重的基础性人员。 这些企业在用人上的这种短视无疑会付出代价。PMC这个时候如何面对将决定PMC在企业的地位。因为这些毕业生再经过一二年的培养肯定会成为企业的中坚,而且一旦经济低迷结束,企业再来招聘引进同样的人才会付出更大的成本。 但是,企业过冬控制成本并非只有裁员一条路。 一项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裁掉10%的员工仅会使成本下降1.5%;在三年中,裁员的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上涨4.7%,而规模相同但没有裁员的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34.3%;仅有一半裁员的公司利润率有所上升;裁员对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如果员工的工作量增加为以前的两至三倍,而部门规模缩减了一半或2/3的话,员工就会表现出保守、恐惧、畏缩或麻木等种种反应。甚至那些实施裁员的管理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因为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2003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坚持近期不裁员,而是选择少给员工支付年终奖金。该公司员工有数增加了17%,但工资开支却减少了10%。还有摩根-斯坦利公司,也采用这种办法。这种方法,虽然员工减少了收入,但他们明白这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员工不仅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反而认为公司的做法有人情味而进一步增加凝聚力。 美国的海珀瑟姆公司已经有35年不裁员的历史了。创始人迪克考奇说,如果员工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也不必担心失去饭碗,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对员工来说,公司不裁员的承诺,就是最大的福利。正如威廉姆所说:“作为CEO,我惊讶于员工为了避免失业而做出的牺牲。” 2、这个冬天不太冷,关爱你的员工 客户关系管理非常重要,关心客户,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是许多企业追求成功的目标,然而在企业内部,又有多少企业像关心他们的客户一样关心为他们创造财富的员工呢? 2003年,UPS被称为亚洲的最佳雇主品牌企业,UPS的亚洲区总裁讲过:“公司要照顾好员工,员工就会照顾好客户,进而照顾好公司的利润”。 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如果要有很好的利润,首先必须要有很好的客户,而要有很好的客户,最起码要有很好的员工,如果照顾不好员工,员工就不会照顾好公司的客户,也就不可能照顾到公司的利润。 现在企业都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在具体以人为本的表现上,大家的表现却各有不同,作为一个要留住人才的企业来说,身体力行的去做尊重员工的事情,是建立雇主品牌的基本点。 面对裁员潮,员工的职业不安全感增强,不知道公司有没有裁员计划,也不知道下一批裁员会不会轮到自己头上。 康师傅的商流体系在全国有280多家据点,服务于4500个经销商,提供80%的营业额,其业务人员在一个月内要拜访55万个零售店。他们为什么这么“卖命”? 原因在于它有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了实现一种被称为“永续经营”的企业战略,顶新公司以对员工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