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试题.doc_第1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试题.doc_第2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试题.doc_第3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试题.doc_第4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及第一章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交换 B,生产 C消费 D,分配 2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生产关系 C.历史文化传统 D.统治道德规范 3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是 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5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条件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7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8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 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10.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11.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12. 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 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13.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现金14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16.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17. 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A超越生产力的状况 B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 C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长期稳定不变1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19.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0.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质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商品价值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21.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B.纸币代表贵金属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C.纸币流通也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D.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 A.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要求有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相适应 B.生产关系能够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能够立刻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D.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2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C.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D.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24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和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抽象劳动25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商品按价值出售后,他的劳动耗费就 A.得到部分补偿 B.得到完全补偿 C.得不到补偿 D.得到超额补偿26能够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27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是 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28. 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是: A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E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2商品的交换价值是: A一种商品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C一种商品使用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D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3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 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 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不以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4.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 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5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A. 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 货币流通速度 E. 商品价格总额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可以 A.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C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充当储蓄手段 E按一定汇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兑换 7. 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 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 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 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E. 交付车库租金200元 8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9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A. 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 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 货币升值 E. 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1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理论基础 E. 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11.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生产 B.占有 C.分配 D.交换 E.消费12. 商品是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用于 A.支付地租 B.支付租金 C.支付利息 D.支付工资 E.支付债款14直接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因素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纸币发行量的变化 E银行利息率不变1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相比较,有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A. 经济活动总是和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B. 大多数经济规律都是长久不变的 C. 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 D.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 E.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不受阶级利益制约16价值是 A.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B.抽象劳动形成的 C.商品的社会属性 D.商品的本质因素或属性 E.历史范畴1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C.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 D.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人与人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历史范畴 E.具体劳动是具体形式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单选答案6、D; 8 、C; 10 、C; 12、C; 22、A;多选答案1、 BCE; 2、CD; 3、ABD; 4、ACE; 5、ABDE; 6、ABDE; 7、BCE; 8、ACE; 9、BCD; 10、ABDE; 11、ACDE; 12、AE; 13、ABCDE; 14、AB; 15、ACE; 16、ABCDE; 17、ABCDE; (三)简答题1.简述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的。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它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统一的。两者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 2.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3.简述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并不意味着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1) 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价格高于或底于价值,单丛总体上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2) 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价格无论怎样波动,均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3) 商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4) 这不仅并不意味着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四)论述题1.试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 (1)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第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2)变化规律如下:第一、衡量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成为标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概念,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加倍。第二、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两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 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两重性原理2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 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5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获得绝对剩余价值 D获得相对剩余价值6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7.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8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9.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 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10以资本积累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 A. 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合并;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聚;D组织股份公司 11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 A资本的积累 B资本的积聚 C资本的集中 D社会资本的扩大 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 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D. 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13.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 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 .价值磨损程度不同14.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意味着( )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增加 A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15剩余价值的大小取决于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 B.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总量的多少 C. 劳动力价值的高低和预付资本总量的多少 D. 剩余价值率和预付资本总量的多少(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 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 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E. 流通中的目的不同 2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A 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3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 E 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4. 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变,当今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特点有 A. 工作日的缩短 B. 劳动条件有所改善 C. 采取了新的劳动组织与管理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提高 E.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5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 A.生产出使用价值 B.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 C.生产出剩余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E.再生产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不定项答案1、ACDE; 2、CE; 3、ABDE; 4、ABCD; 5、BCDE; 6、ABCD;(三) 辨 析 题 1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答案要点:判断:错误。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答案要点:判断:错误。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生活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3生产领域中的智力劳动也创造价值,智力劳动的技术成果作为知识性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答案要点: 判断:正确 。理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生产领域中的智力劳动创造价值,其技术成果作为知识性产品就必然具有商品属性。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答案要点:判断: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1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2分)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2分)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答案要点:判断:错误。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少数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6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答案要点:判断:错误。价值是疑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也取得了商品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7.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答案要点:观点正确。第一,劳动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第二,劳动不是商品,它在出卖以前不可能存在;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否定价值规律或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的结果第四,工人的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以后才开始,这时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8. 剩余价值是全部资本带来的答案要点: 观点错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只是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其原有的旧价值。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带来的。(三) 简 答 题1.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 (1)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影响因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预付资本量大小。(三) 论 述 题1.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1分)。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要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前提(1分)。(2)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个部门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2分)。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取的剩余价值(1分)。它是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1分)。(3)个别技术先进的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现象(2分)。各个部门的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因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2分)。2. 试述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为少数大资本。()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区别:除含义上的区别外,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还表现在:第一,前者增加社会资本总额,而后者不能;第二,前者的增长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缓慢,而后者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可以在瞬间完成集中。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重要条件。资本集中可以增加资本积累的规模。另一方面,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二者有密切联系:第一,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第二,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反过来又会促进资本积累的发展。第三章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 、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生产的产品的售卖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3 、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的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4 、 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4000元 5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如何增殖 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 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6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的总和构成 A社会总产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总产品 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c BI(v+m)c C I(v十m)C D(v+m)工C 9假定第1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2000,剩余价值(m)也是2000,第部类的不变资本(c)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 A. 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 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 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 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10. 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11. 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厂房、设备 B.原料 C.燃料 D.劳动力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A.工人受剥削的程度;B.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D.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二)不定项选择题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 B.固定资本 C. 流动资本 D. 生产资本 E. 商品资本 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 .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 可变资本 D .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3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E. 生产资本 4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有: A. 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磨损 B. 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出现 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 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 E. 机器设备使用不当造成损失5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节省预付资本 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E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6.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到1450亿美元,而2000年达到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 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 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7社会总产品是指 : A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 B当年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当年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 D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E. 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8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9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有 : A追加的生产资料 B追加的货币准备金 C.追加的消费资料D.追加的折旧基金E追加的银行贷款单选答案10、C; 11、A; 12、B; 不定项答案1、ADE; 2、AD; 3、ACE; 4、BD; 5、BCE; 6、ABC; 7、BCD; 8、AC; 9、AC;(三) 辨 析 题 1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答案要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2分)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又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因此混淆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作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3分)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005年)答案要点:错误。 (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四) 简 答 题1.简述资本循环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在时间上要先后继起。如果停顿,循环就会中断。2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周转方式不同,后者是根据资本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固定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可变资本包括劳动力资本,而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力资本。(3)划分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后者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五) 计算题1. 假定某企业全部预付资本为1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为80万元,流动资本为20万元。在固定资本80万元中,厂房价值为30万元,可使用30年,机器价值为40万元,可使用年限10年,小工具价值10万元,可使用5年;流动资本20万元,每年周转5次。试计算该厂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次数。(1)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7万元(2)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100万元(3)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次数:1.07次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次数=分子:一年内固定资本的周转价值+一年内流动资本的周转价值 ;分母:预付资本总额第四章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1. 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 A. 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 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D. 产业资本之比 2.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 生产价格 B成本价格 C. 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 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4.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5.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6.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A.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 B.生产成本加利润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利润率的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 利润率的变动与 A. 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方向变化 C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E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同方向变化3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应是 A. 剩余价值和利润无本质区别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E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4.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5.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6.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A.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C.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按相反方向变化D.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 E.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7.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A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B是由贷款利息总和构成的 C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E是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三) 辨 析 题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错误.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四) 简答题影响利润率的因素1.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关系;2. 利润率的高低,还要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3. 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也影响利润率的高低。;4. 不变资本的节约也会影响利润率;5. 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利润率(五) 论 述 题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 1. 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2. 在商品按照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 3.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最终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 试述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2)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通常是不一致的。(3)但是,这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价值仍是生产价格的基础,二者的构成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剩余价值重新分配,二者总额仍然相等。(六) 计算题假设产业资本各部门剩余价值率均为50%,其预付资本有机构成情况如下表:部门不变资本C(万元)可变资本V(万元)共计:其中:固定资本(使用年限均为5年)甲乙丙3400 30004200 40005600 5000600400800要求:计算甲、乙、丙三个部门的生产价格各是多少?(1) 先求出各部门的剩余价值量: 甲: m= 600v50%m=300万元;乙: m= 400v50%m=200万元 丙: m= 800v50%m=400万元(2) 再求出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 全社会m总量/全社会预付总资本=300+200+400 / (3400+600)+(4600+400)+(5200+800)=6% (3) 再求各部门取得的平均利润: 甲:=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40006%=240万元 乙:=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50006%=300万元;丙:=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60006%=360万元(4) 最后求出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总额: 甲:= (30001/10+400)c+600v+240P=1500万元 乙:= (40001/10+600)c+400v+300P=1700万元 ;丙:= (50001/10+200)c+800v+360P=1860万元某国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构成分别是:I 3600 C+500 v,II 400C+200V。第I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占80%,使用年限为10年,流动资本周转1次;第II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占40%,使用年限为4年;流动资本周转4次。两大部类m=100%。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产品价值各是多少?(2)为实现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的产品价值各是多少? (1)两大部类年产品价值分别是:W= c+v+m I (3600(80/100 1/10n)+(360020/100)nc+500vn+(500100%)m=2008 II(40040/1001/4n)+(40060/1004n)c+200v4n+(200100%)m4n=2600 (2) 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交换产品的价值分别是 I(500v+500m)= II 1000c单选答案:1、C; 2、A; 3、C; 4、B; 5、C; 6、C;不定项1、ACDE; 2、ABE; 3、BDE; 4、ACD; 5、BCD; 6、BDE; 7、ACDE; 第五章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 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元。该股票价格是 A. 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 股息的资本化 C. 按股票面额可以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 社会经济、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