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学院论文格式及论文模板.doc_第1页
晋中学院论文格式及论文模板.doc_第2页
晋中学院论文格式及论文模板.doc_第3页
晋中学院论文格式及论文模板.doc_第4页
晋中学院论文格式及论文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和规范 作为培养计划中重要部分的毕业论文,是本(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是对学员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在经济科技社会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检验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做好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本(专)科教育的相关规定,毕业论文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方可毕业。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规范论文写作,帮助毕业生顺利通过答辩,依据晋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毕业生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范。一、总体要求毕业论文是一种学位或代表学位的论文。要求学员在某一学科的某一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新的见解,或者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社会经济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因此,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作业、新闻、调查报告等,具有严谨性、论证性、逻辑性、格式性等特点。毕业论文的文体风格不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而是学术性的文章,应该具有理论性、科学性、规范性、创造性,论文成果应该有实践性和理论性。论文主体有一定的格式,一般由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演绎、论证、结论等组成。撰写论文应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指导老师的参与下进行选题、开题、文献综述、写作、讨论修改、定稿、答辩等工作。论文定稿后,由指导老师签署、说明该论文是否可以提交答辩等指导意见。(一)文体 1论文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2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 1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2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3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口头语言。 (三)内容 1论文一般包括论文题目、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其中附录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2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左右(专科不得少于3000字)。 3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一般不超过四个层次): (用于论文小标题) (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用于要点的排列) (用于特征的排列) 4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须在参考文献中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5参考书目一般不低于5本,参考书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 (四)时间安排(表后附)毕业答辩一般在每年的6-9月份进行。查阅资料和开题报告一般是前2周;论文写作9周定稿、答辩2周(五)论文程序 毕业论文是本(专)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论文的好坏不仅关系着教学质量,而且事关学员的毕业问题.因此,学员毕业论文环节应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而言,有如下环节:1.确定指导老师;2.选题 ;3.开题报告;4.初稿写作; 5.交流讨论; 6.修改; 7.定稿、提交; 8.学院统一装订; 9.答辩; 10.答辩合格后毕业(不合格按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二、实施环节按照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论文写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确定指导教师: 1.担任学员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能认真负责地指导学员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2.指导教师以指导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为主,原则上不跨专业指导。 3.指导教师应为学员的论文写作提供全过程指导。(选题确定、查阅文献、制订提纲、收集资料、作出结论、撰写论文等) 4.论文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方可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二)选题1. 选题要紧紧围绕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指导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特点,考虑学员的兴趣和专长,充分发挥教师和学员各自的优势。2. 选题要有价值,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和前沿性,有一定的深度,有利于学员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3. 选题的范围要符合学员实际。文科要多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理工科应侧重应用性和前沿性问题,提倡跨学科、跨专业选题,以有助于开阔学员的视野,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4. 选题的方式可以由指导教师提供题目供学员选择,也可以由学员自己确定。无论何种方式均需得到指导教师和学员双方认可。(三)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体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要将选题的理由、预期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手段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三个部分:选题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论文进度及主要工作:1.选题目的和意义: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理由,并简明扼要地说明选题的依据,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2.文献综述:对本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做简要的综述和评价,指出其研究的不足和角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角度,这样即可避免人云亦云,又可使自己的研究在前人的成果上再进一步。文献综述的细致、翔实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重要基础。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前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对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综合分析、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该问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问题焦点、动态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内容所做出的系统论述,特别应注意对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在对文献分析评价时应忠实原文内容。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所选择和阅读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搜集文献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采用检索法、专著法和年鉴法等,其中检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参考文献不能省略,应包含引用过的,能反映选题全貌,且直接阅读过的全部文献资料。3.进度计划及主要工作:包括时间的具体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如根据论文题目查找文献、完成论文题纲、研究条件的准备、完成主体研究步骤内容、完成初稿、定稿等)、成果形式等。(四)论文写作在经过选题和文献的查阅后,对论文有了初步构思的基础上开始论文的写作。一般的思路是先写出论文的提纲,提纲尽量细致,而且注意逻辑性;然后根据时间安排和提纲进行初稿的写作;和指导老师沟通后进行修改和进一步的充实,再讨论再充实;初稿完成后,进行摘要、附录、致谢等工作,最后对文字风格和格式进行梳理;定稿后按照要求打印成册提交论文。(五)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检测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鉴别论文是否合格以及考察学员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双方对论文的一个交流和再充实的渠道。1.依据学员人数分组2.学员在报告名字、学号、题目后,对论文进行阐述,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阐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选题的依据、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2) 选题的历史和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提出的个人见解等。(3) 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4) 本文的优缺点。3.答辩老师根据文章提出三个问题,学员择二回答,准备时间不超过20分钟;4.答辩老师根据学员的论文、对问题的回答、现场的表现、语言的准确、流畅、逻辑性等要素对学员给出答辩成绩。三、论文构成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结构一般由封面、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一) 封面:包括论文题目、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学习期限、指导教师等(学院提供封皮)(二)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以及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词藻;。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需有副标题,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8个字。(三)摘要及关键词:1.字数: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列出3-5个关键词。2.摘要内容及写法: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300500字为宜。摘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一般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避免用“本文”、“我们”、“本研究”等作为文摘的开头。(3)关键词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是供检索文章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中文关键词之间以逗号分开,英文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没有符号。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四)文章正文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的要求。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言或背景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理论依据;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2.主体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必须有理有据,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章节标题、符号必须规范统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论文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2)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依据、创新见解、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3)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论证充分、论据可靠。3.结论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结论应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五) 附录是否需要附录可根据毕业论文(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中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列入的文献应在5篇以上。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1)专著:序号 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2)期刊:序号 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3)会议论文:序号 作者.篇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5)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报 告:序号 作者.题(篇)名R.报告年、月、日. (8)电子文档:序号 作者.题(篇)名E.出处地址(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七)致谢毕业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有些毕业论文还有其他老师、同学以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为此应对论文工作直接提供过指导以及其他各种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四、编辑要求(一)页面设置:1.“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2.“页边距” 上:2.5cm,下:2.5 cm,左:3.0cm,右:2.5 cm。装订线位置居左。(二)段落: 1.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2.“行距”一律为1.5倍。(三)字体及字号1.论文题目(居中).黑体三号 题目与摘要间空一行 “摘要、关键词”字样.黑体四号 摘要正文、关键词宋体小四号 (以上作为封皮后的第一页)2.目录“目录”字样居中三号黑体,“目”与“录”之间空两格;其后2行写内容。一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二级及以下标题小四宋体。要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连接。(以上作为封皮后的第二页)3论文正文 第一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黑体小四号,段前后各0.5行 第二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黑体小四号,段前0行段后0行第三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宋体小四号,段前0行段后0行第四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宋体小四号,段前0行段后0行(几个层次由文章的需要决定)正文.宋体小四,英文用新罗马12号 4“附录” “附”与“录”之间空两格,黑体小三号居中附录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附录应单起一页,此页只是附录内容。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字样. 黑体小三号居中 参考文献内容. 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应单起一页,此页只是其内容。6“致谢”“致”与“谢”之间空两格、小三号字黑体居中。致谢单起一页,采用小四号宋体,此页只是致谢内容。7页码页面底端居中从文章正文页开始(目录及前不编码)(四)装订次序:(1)封面(由学院统一提供);(2)中文摘要、关键词(单独成页);(3)目录(单独成页);(4)论文正文;(5)附录(单独成页)(6)参考文献(单独成页);(7)致谢(单独成页)。附录一: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1. 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4)仪表得体,很好地把握和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语言流畅、声音清晰、逻辑性强2. 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 (4)仪表得体,较好地把握和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语言流畅、声音清晰。3. 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3)基本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语言流畅。 4. 不及格 (1)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2)不能把握所提问题,回答问题不知所云,逻辑混乱。(3)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4)提交的稿件的题目方向与学生选题方向不相符。 (5)毕业论文字数少于规定字数的80%,为不及格。 (6)作弊 凡引用他人资料超过全文三分之一篇幅的毕业论文,即为抄袭,按作弊处理。 查实有代写行为。 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院 系 晋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姓 名 张 晖 学 号 学习年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 指导教师 2012年 6 月20 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分析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逐步彰显。农民在失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在土地之上的财产权利、就业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权利,他们可能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城市边缘群体,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思路,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思路构建目 录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及其养老问题的产生.1二、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1(一)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保障功能提高.1(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2(三)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3(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3三、现阶段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3(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4(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四、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构建.5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养老保险制度.5(二)“分年龄、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的保险5(三)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筹措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6(四)“政府管理,统账结合”的资金管理方式6(五)加强社会监管6五、结语 .6参考文献7致 谢.8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传统的做法是将拥有使用权的土地交由子女经营,其经营所得基本能满足老人的生存需求,可见,土地又承载着养老保障的功能。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传统的、稳定的养老保障。因此,探讨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思路,不仅是保障失地农民养老无忧的迫切要求,也是赢得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及其养老问题的产生纵观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部分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问题在于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即所谓的失地农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是农民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而且是许多农民生存发展和保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此进程中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步骤,也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失地过程却部分偏离了此规律。失地农民不及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反而失去了原本依靠的土地。据农业部国土资源方面的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各级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土地,使农民至少蒙受2万亿元的损失,远远超过了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被转移的68千亿元的水平,严重剥夺了农民的利益。失地农民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最大的受损者,许多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因为全社会福利或者经济发展而受到损失,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有效制度的保障,这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失地农民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失去土地后只能获得比较低的土地补偿费,甚至有时不能足额拿到,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也就给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而且补偿费用于养老支出太低,甚至没有,致使失地农民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会频繁出现,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二、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农民失去土地,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时,即等于失去了生活及养老保障。如果他们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好,不仅会成为城市化的障碍,还会变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建立有效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很具必要性。(一)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保障功能提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故土地的供给可以看作是恒定不变的。如图1所示,SS为土地供给曲线,DD2为土地需求曲线。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会逐渐增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DD1。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土地的价格升高,土地实现了自身的增值。在土地的增值过程中对农民的保障性也在逐渐提高。H表示土地对农民的保障水平,H的水平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如果地价高到一定程度或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土地就具备了对农民进行保障的物质基础。这个时候出让土地就可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土地的增值能力和保障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的大量增值收益被政府取得,农民却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缺少土地保障的替代物,他们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牺牲品。因此政府有必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并完善养老保险以替代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图1 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对土地增值的影响(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首先,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农民的社会保险尚未全面展开,农村整体养老保险事业还很落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和。(三)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现阶段中国正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6%,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四)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现阶段的中国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三、现阶段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我国农村居民被征地拆迁失去土地后,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由国家、征地单位或集体、个人共同出资,利用征地补偿安置。(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 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土地价值款项。目前,大多数地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且保障标准低。我国大多数地区对失地农民的安置目前主要采取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方式,许多失地农民并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致使失地农民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会频繁出现。而且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差,现有土地征用补偿费大多采取的是一次性货币发放的办法,许多失地农民缺乏理性的保障计划,很容易“坐吃山空”,生活缺乏长久保障。还有失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缺乏有效的监管,管理机构政出多门、权责不明,保障基金面临保值增值困境。(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养老保险政策设计上的缺陷是失地农民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首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过高。农民失地.。2.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降低了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一是宣传不到位,影响养老保障工作的开展。调查显示,有高达43.3%的失。四、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构建(一)因地制宜地选择养老保险制度在具体养老保险制度路径的选择上,可以视各地区的土地价值、征地与城市或城镇的距离远近、征地农村非农产业的发达程度。(二)“分年龄、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的保险 “分年龄”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应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