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多元智能.doc_第1页
漫谈多元智能.doc_第2页
漫谈多元智能.doc_第3页
漫谈多元智能.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谈多元智能、才智与教育趋向叶天送人类的智能像一颗钻石,有许多切面,即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无法给“智能”一词下一个全人类都认同的定义。无论如何,当代心理学对人类智能的解释,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纪尔福(Gilford)为主的“才智结构学说”与而另一个则是何活葛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学说”。“才智结构”学说认为人类的才智分为三大类,涵盖15项及128种不同的能力,这三大类的才智结构包括:(1) 四个层次:对图像、文字、符号与行为或表情所韫含的意义的理解力;(2) 五项活动/过程,即:认知、记忆、评估、聚敛性表达(口语、行动)与扩散性表达的能力;(3) 六项识别个别事物的异同关系、处理彼此无关的个别事物及识别事物中所韫含的资讯系统的能力。上述的“才智结构”学说,能够提供一个详细智力强弱领域图表,亦可藉以强化、广化、深化及融合个别领域的智力,以提高个人的素质。另一个“多元智能”学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葛德纳博士在80年代中期创立,现在是全世界教育界重要理论基础,“多元智能”(Multi-intelligences)学说是根据不同学术领域包括: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解剖学、数理心理学、动物生理学及传记的研究成果来作理论基础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有七种(近说9种),即:1. 语文的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2. 数理逻辑的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3. 感受空间的智能(Spacial Intelligence)4. 动作灵敏的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5. 音乐的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6. 人际关系的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7. 自我认识的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这些智能虽然性质不同,但是可能有数种不同的智能一齐操作,产生特别的才智。譬如,感受空间的智能和动作灵敏智能的协调操作,会产生与机械、建筑、外科手术等行业有关的专业才智。高度的音乐智能与动作的灵敏智能配合,是造就舞蹈家的主要条件。就如拥有语文智能者结合一些数学逻辑智能,能成为出色的律师一般。以下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与七种智能有关的各种行业或专业:语言-小说家、诗人、作家、编辑、律师、记者、秘书、打字员、广播员、语文教师等。音乐-演奏家、作曲家、乐器制造者等。逻辑、数学-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调查员、*律师、数理教师、电脑分析师、经济学家、精算师等。感受空间-雕刻家、建筑师、画家、航海家、奕棋师、美工设计师、美术教师、绘图师、飞机师、战埸总司令、*外科医生、*机械师等。动作灵敏-舞蹈家/员、运动家/员、*演员等、*艺人、发明家、*外科医生、机械师、木匠、体育教师等。人际关系-政治家、*教师、传道者、*辅导员、推销员、经理、行政主任、*校长、仲裁者、社会学家、旅游业者、*心理学家、公关人员、政治工作者。自我认识-*小说家、辅导员、*智者、*哲学家、教士、*心理学家、*教师、神学家。注:*可同时与其他智能协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才智的推崇,是根据时代的需求而改变的。在三千年前的希腊文明,能言善辩,是出类拔萃的主要条件。在中国的科举时代,会作诗填词,会写八股文章并考得状元进士,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成就。这些受推崇的人杰才俊,都有很高的语文智能,除其他因素外,都因语文的高超智能而能挤入高层社会。当人类迈入工业革命而以工商业为主的时代,人际交往的智能变得愈形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EQ)。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上述七种智能,分别只是在于他们在这七种不同智能的程度上的高低,其程度的高低,并非全然与生俱来:在胎内的后半期,出生后的前三年,甚至在14岁之前的后天环境对一个人的多元智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考试制度,仅能在所圈定的范围内,根据课程纲要,鉴定一个学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显示,学业成绩标青者,未必能在事业上表现标青;而实际上,在社会上能发挥高度的影响力,才智出众者,有许多在校时成绩平平,甚至是考试落第生,也有少数是半文盲。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考试制度在评量学生的才智表现方面全无作用。一般上,在专业界,职业诸如医生、工程师、绘测师、律师、财务专家等,大专文凭中的成绩表现较能反映其专业知识与才能。其他诸如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智能,以目前的考试制度,尚无法有效鉴定。与这类智能有关的企业家、宗教家、哲学家及许多与商业有关的领导人与职业,通常须在社会大环境中“考”出来。因此,应试教育会被另一种较为全面的评估才智的教育取而代之;注重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也著重EQ,人性、人文的教育制度将应时势衍生。智能,并不是某种绝对的特质,从出生时就已固定而终生不变。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每一种智能都在幼年时期萌发,而后在生命历程的不同时期茁壮,再随着各人年龄的增长而老化。每种智能都各有其独特的衰退形式,有的逐渐衰退,有的急遽消失。在七种智能中,音乐智能发展得最早。莫扎特三岁即能谱曲,九岁能写交响乐。数理逻辑的思考能力在幼年时期萌发时间较晚,而在青少年时期达到最高峰,中年后便衰退了,从历史中,我们知道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由那些数理专才在四十岁之前作出的。爱因斯坦在十六岁时初探相对论,巴斯卡和盖勒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根据前说,葛德纳这位神经心理学家的多元智能理论,脑部系统可区分为七个颇为独立的部分。大多数人的语言智能,多半仰赖左脑的功能。而音乐、感受空间的和人际交流的智能则大体由右脑掌握。动作灵敏的是由运动神经脑外层灰质、基底神经节与小脑控制。脑前额叶则对认识自我的智能特别重要。根据1981年诺贝尔医学得奖者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史贝尼博士的研究,人类的右脑主管直觉、灵感、发明、发现,还有艺术力等富有高度创造性的功能。左右脑(间脑的左边与右边)的功能分配如下:左脑右脑 右半身的触觉、控制 左半身的触觉、控制 右半部的视觉 左半部的视觉 右耳的听觉 左耳的听觉 语言的能力 音乐的感觉 计算处理能力 图形的感觉 观念性的思考 整体的掌握性 理论性的思考 合成性思考 时间连锁性的思考 探寻的能力 分析性的思考 判读隐藏含意的能力 连续性的手工作业摘自潜在脑的发现在“多元智能论”创立之前,心理学家都普遍上认为语文/概念推理能力及空间/结构推理能力对人类在文学与科学工艺所达到的成就有极大的作用。这两大领域的才智也切合“多元智能论”中的“语文、数学逻辑”与“感受空间”诸项智能的论点。1960年代末期与70年代初期,根据美国全国大专学府调查报告写成的天才研究计划(Talent Project),发现犹太族裔的大专生在语文/概念推理能力方面的表现,普遍上超越其他白种人及其他族群学生。而胡先、康柏、高迪尔博士等心理学家则发现日本族群育儿的哲学与方法(亦包括东亚的中、韩族群)在培养“空间/结构推理能力”的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犹太人在文学、艺术、科技、医学、经济等领域中均人才辈出;以人口作比例,在上述各领域的杰出成就,犹太族群比全世界的其他族群(包括欧洲人及亚洲人)高出30倍!在这方面,英、美、加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犹太人的育婴法,诸如用襁褓包扎婴儿、对婴儿喁喁细语、唱诗歌、注视、微笑都对婴儿脑细胞、脑力的发展有催发作用。日本人则注重非语言的肢体交流,注重婴儿视觉与注意力的发展,这对后来的“空间/结构推理能力”的开发有很大的作用。时下的教育,太过偏重左脑的训练与开发,忽略右脑的功能。日本人的英文普遍学不好,根据美国的英文检定机构“托福”在1991年的统计,日本人的英文在亚洲27个国家中倒数第二,并非日本人的脑比别人差劲,而是把英文输入左脑(受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影响),只能得到分析性左脑的输出所致。学习语言,如果不输入到右脑是无法进步的。简言之,学习语文不能根据该语文一字一句地分析,而应以整体方式记忆与学习。打个比方,看一辆车的整体而在右脑中留下心象,比较把车的每一部位记下,然后在凑合起来记忆整辆车的形貌,容易得多了!俄国莫斯科摩利斯托雷迟外语学校,采用“暗示学习法”让学生完全处于法国人的图象下学习法文的方式,也是一种右脑图象(心象)学习法。这种方法要学生作冥想,引导出右脑的电波,使学生完全投入法国人说话的情态中,摒除心理障碍和音障,让学习更有效,因为在(Theta)波中(7.5赫),法国人说话的音调,会浸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纯粹用机械式的,切割式的,仅涉及左脑的教学法无法使所学的涵化(Internalization)。唯有运用深化的综合性教学,或涉及右脑配合左脑的功能,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智能。生物科技革命与资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人类之前数千年尊崇的语文智能,逐渐扩散至数学逻辑智能(数学逻辑与科学关系密切)和感受空间与其他智能。这些智能的重要性逐渐在工、商业昌明的社会显露出来。人类自18世纪至19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后200年内所累积的知识量等于人类5700年来所获得的知识总量的两倍,而近100年来知识量又增加了5倍。知识量的暴增,使各种行业高度精细化、专业化,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在其名著世界大趋势中强调摒弃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而提倡思维、批评及创意。有效的思维创意须靠左右脑的充份运用与开发。因此,未来的教育(其实早已在许多教育家、教育工作者的论见中提出),应强调左、右脑兼用的批判性思维与形象思维教育,而不是仅注重左脑死记死背的填鸭式教育。学生的才智表现,应至少在七种领域中评估。素质高的学校,应是一所让学生充份开发他们的多元才智的场所;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也应是一个能让多元才智充分发挥的群体。对多元智能的认识,不仅是证实“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中的哲理,更应知道怎样使“我材”在适当的领域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当社会不断的改变时,今日一些无足轻重的智能,会随着时日的迁移而变得灸手可热。当20世纪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变以服务为主的21世纪社会时,人际交往智慧的重要性就会随着提高。同样的,当资讯通过录像带、电脑画面等各种视觉形式而愈来愈广泛传布时,视觉空间智能便愈形重要,而那些具有高度想象力的专门人才就成为各方争取的对象。为人父母与教育工作者,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及启发他们的下一代,不要太早给孩子们贴上他们的标签,判定他们能力高低。这篇文章,仅谈及“智”的层面,因篇幅所限,无法触及教育领域里的其他课题(尤其是有关“心”的教育课题),谨此抛砖引玉,错误肤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