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回风斜井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0213回风斜井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0213回风斜井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0213回风斜井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0213回风斜井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风斜井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因东部11采区变电所、煤仓上口通风联络巷施工,需将两台30型铲车下放至4-1煤辅助运输大巷,定于2012年2月13日早班开始下放,预计1天下放完毕。为了保证下放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措施。一、施工领导组织:施工负责人 : 田兴军 安全负责人 : 田兴军现场负责人 : 杨学文 李华东 冯雪军技术负责人 : 李雪华二、准备工作:1.下放前,先对巷道断面尺寸进行核实,确保巷道高度、宽度均符合铲车下放要求。2.准备下放所需工器具,并配备4部井下移动式信号对讲机,风井绞车房、井口信号房各配备1部,指派专人收发信号,井下配备两部,1部由跟车工持有,1部由现场负责人持有,负责信号收发。3.下放前必须指派专人对所需工器具进行仔细检查,保证工器具完好。铲车下放所需工器具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对讲机KTW128台42钢丝绳24.5,10米条13钢丝绳卡Y-24.5个64钢丝绳18.5,15米条15钢丝绳卡Y-18.5个67千斤顶 20(吨)台18木枕木1500*200*200mm3根209方木楔子400400400mm个44.安排专职电工、维修工对绞车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钢丝绳完好、绞车性能、操作把手灵敏可靠。5.下放前由调度室、机电动力科、安全管理科、施工单位对铲车刹车、转向、发动机运转、车灯等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下放。6.下放铲车前安排人员将铲车行走路线范围内的所有杂物全部清除,井筒内结冰必须清理干净。7.下放时绞车房内必须配备电工、钳工各1名,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处理。8.提前在4-1煤辅运巷与回风斜井联络巷巷口处,用碎石子料将回风斜井巷道底板与联络巷底板铺设成水平平面,确保铲车顺利通过。9.现场人员配备;队长1名(田兴军)、副队长3名(杨学文 李华东 冯雪军)、班长3名(马晓生、丁国云、高志文)、铲车司机1名、安检员1名、辅助工10名、信号工4名、绞车司机2名(主、副司机各1名)。三、运输路线地面回风斜井4-1煤辅运巷与风井联络巷4-1煤辅助运输大巷。四、安全技术措施(一)绞车司机安全注意事项1.利用风井项目部JK-2.5/20型绞车的主钩头下放。 2.风井提升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正司机操作,副司机在旁边监护。3.绞车房内必须配备1台对讲机,随时与负责下放人员保持联系。4.下放前必须对绞车过卷、松绳、制动、闸瓦磨损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试验,保证完好。5.绞车司机必须在听清楚信号后,方可开车,否则一律当作停车信号处理。6.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随时对电机、滚筒、减速器等重点部位及温度、声音、仪表指数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7.绞车司机必须时刻观察钢丝绳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处理。8.下放铲车时,严禁绞车断电下放,并不得突然抱闸。9.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车,同时向井下发出停车信号。电动机铁芯温度超过80,线圈温度超过70。轴瓦温度超过60。绞车声音不正常,或电流过大造成电动机剧烈震动。液压站制动系统不正常,电磁液压阀不灵活。润滑系统堵塞,或油温过高。绞车钢丝绳突然张紧,摆动幅度过大。绞车钢丝绳突然松劲。10. 其它与本工程相关事项严格执行斜井提升相关规定。(二)信号工安全注意事项1.信号工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2.信号工上岗前要认真检查信号是否灵敏可靠,声光显示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发信号前要观察铲车前方有无障碍物及行人,在无异常情况下,方可向绞车房发出信号。4.下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声光信号及钢丝绳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发出停车信号,查明原因并处理完毕之后,方可重新发出开车信号。(信号规则为:一停二上三下四慢上五慢下)5.如遇信号不清时,可利用对讲机随时与绞车司机取得联系,确认指令无误后方可发出信号。6.信号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由他人代替上岗。7.下放过程中信号工必须始终保持精力集中,确保发出信号准确无误。8.下放过程中必须与现场负责人密切配合,联络信号要清晰准确。9.如果遇到紧急停车之后,处理完故障之后由现场负责人确定故障排除之后方可继续下放。10.其它与本工程相关事项严格执行斜井提升相关规定。(三)铲车下放安全技术措施1.铲车司机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2.下放铲车前,必须将风井井筒内的动力电源全部切断。3.下放时,必须在4-1煤回风联络巷口、4-1辅运联络巷口、+1046m水平井底车场安排专人设置警戒,禁止人员通过,警戒人员必须处于安全地点。4.铲车下放前,严格执行设备下放工作票制度,现场由生产技术科、安全管理科、调度室、施工单位、铲车司机、安检员、施工负责人、现场指挥人员、处现场跟班领导签完字后方可下放。5.铲车运行前的检查:发动机是否运行平稳;铲车照明是否齐全完好;各部件是否紧固;制动刹车、液压转向系统是否完好可靠;油箱油位、油质是否符合规定;各密封部位是否存在渗油、漏油现象。6.将绞车主钩头与铲车尾部的托钩联接,并将主钩头上的保险绳穿入铲车底部大架,再用1条24.5mm,长度为10米钢丝绳单独作为保险绳,钢丝绳的一头用4个绳卡固定在铲斗上(绳卡一正一反安装),另一头与绞车主钩头联接,联接完毕后检查联接是否完好可靠,然后利用对讲机联系绞车房将钢丝绳张紧,准备下放。6.铲车下放时沿线必须设两人跟车,跟车工必须在行人侧跟随并随时观察铲车及主钩头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用对讲机发出停车信号,待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下放。7.由现场负责人跟车指挥,且跟车时必须站在行人侧距铲车后方10米以外,严禁站在铲车行驶前进行指挥,并用对讲机随时与地面信号房联系。8.下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下放时铲车必须启动,铲车司机利用离合器及刹车装置控制铲车行驶速度。铲车行驶过程中,铲车司机要把握好方向,确保铲车不碰撞巷帮风水管路及风筒,且铲车铲斗始终与地坪保持100mm的间距。停车时必须将铲斗落地,同时打停绞车,保证钢丝绳始终张紧,并用400mm400mm400mm的方木楔子将铲车四个轮胎阻住,防止铲车下滑。9.为保证整个下放过程的安全,现场负责人发送信号时口令必须清晰准确。铲车在巷道内行驶过程中必须慢速行驶,速度不得超过0.30.5米/秒,并与巷道两帮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刮碰巷帮的电缆和水管,绞车钢丝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下放铲车时严禁绞车钢丝绳松劲。10.待铲车行驶到风井与辅运巷联络巷口时,转向前要尽量靠左行驶,防止转向过程中,将后方的管路损坏。待车身转向到位后,方可将绞车钩头及保险绳摘除。铲车沿联络巷进入4-1煤辅助运输大巷。五、回风斜井JK2.5/20型绞车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下放大件按最大值计算,总重量为mz=10500kg。钢丝绳选用32-619-170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如下:Ma=Qp/n(mmz)(sinf1cos)gm0l0(sinf2cos)g=38900/1(1500+10500)(sin200.015cos20)9.8+1.65860(sin200.4cos20)9.8=52.66.5式中:mz设备总重量n悬挂车辆数,这里取n1 巷道坡度,这里取20f1矿车运行阻力系数f10.015 f2钢丝绳沿底板阻力系数 f20.4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六、其它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中有关规定。施工前危险源辨识序号存在的危险源管控措施1 没有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组织,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会议,参加施工的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均不熟悉图纸、现场情况及施工工序;未编制好施工段的施工技术措施,随意开工,在开工前技术负责人没有向班组做技术、安全、质量交底,未经贯彻学习考试直接可上岗。积极参加由机电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会议,并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熟悉图纸、现场情况及施工工序;组织编制好施工段的施工技术措施,在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班组做技术、安全、质量交底,经贯彻学习考试及格后方可上岗。2开工前,对各种工机具未准备到位,造成开工后因工机具不齐全影响施工进展。 在开工前必须将安装期间所用到的工机具,准备齐全,并保证工机具的完好,待准备完好后,方可进行施工。3 铲车下放过程中,井筒下方有人员进行作业。 整个下放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一律进入躲避硐室,禁止在井筒内作业,并设置安全警戒,阻止人员通过。4 铲车在行驶过程中将铲斗抬起。 铲车在行驶过程中,铲斗严禁抬起,防止铲车在18的井筒中出现下滑。5 铲车在行驶至风井与辅运大巷联络巷口处,将绞车钩头摘除后进行转弯。 铲车在行驶至风井与辅运大巷联络巷口处,严禁将绞车钩头摘除后进行转弯,防止在转弯过程中出现侧滑,待转弯完成后,方可摘除钩头。编 审 人 员 签 字 措施名称东部11采区边界泄水巷掘进下放铲车安全技术措施编 制 人 2012年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