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_第1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_第2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_第3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_第4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承担着调蓄长江和湖南“四水”的重要任务,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和维持洞庭湖区的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洞庭湖区是我国的主要粮、棉、油产区之一,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应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等生态恢复重建工程的迅速推进,亚热带中部地区在我国21世纪食物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洞庭湖区域是这一战略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区域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如下:第一,洞庭湖流域湿地是经济系统中原材料输入的来源,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地,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基地。第二,具有超强的调蓄洪水能力。在供给水源调节径流方面,洞庭湖湿地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源,过量的水分储存起来并缓慢地释放,削减了洪峰,均化了洪水。通过湿地及湿地植物的水分循环和大气组分的改变,调节局部地区的温度、湿度和降水状况,调节区域内的风、温度、湿度等气候要素,从而减轻干旱、风沙、冻灾和土壤沙化过程,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质量。第三,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舒适性服务,包括娱乐机会、野生生物观赏、美景所带来的愉悦感,以及其它一些与环境使用没有直接联系的服务功能。第四,分解、转移和容纳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系统和开敞水面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健康状态与两者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较大的人口压力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以及受人类活动的过渡干扰,洞庭湖湖泊萎缩、过度捕捞和湖水污染严重,导致湖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长期泥沙淤积和围湖垦殖造成湿地面积锐减;湖区生产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使得水环境恶化,部分水域出现了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湿地的过度利用导致渔业资源耗竭,洞庭湖调节江湖洪水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灾害频频暴发成灾,湖泊湿地动植物资源利用状况也令人担忧。目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人类强烈干扰而呈现湖泊沼泽化趋势,加之上世纪的大面积围湖造田、围湖灭螺,以及近期的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工程的影响,使其生态系统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其结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为了科学地管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对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都有必要了解。湿地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如何使湿地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相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科学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要保证洞庭湖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必须具有长远观点和全局观点,从全局角度出发,以多学科科学研究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整治、适度开发,以实现洞庭湖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恢复重建洞庭湖区和谐生态,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规划的主要任务国务院为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划定了目标和期限,要求到2010年,富营养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有所改善;到2030年,逐步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要重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批示精神,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加强洞庭湖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洞庭湖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被动局面。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管理好洞庭湖湿地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对于湖南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洞庭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三、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2)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3)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4)国办批转国家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5)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6)环洞庭湖科学考察总结报告(2006)(7)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8)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9)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洞庭湖区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10)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11)洞庭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规划(12)岳阳市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13)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1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5)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16)湖南省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和管理办法(17)温家宝总理对洞庭湖湿地保护的重要批示,2006年11月(18)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湖南省省长周强就洞庭湖湿地保护的重要批示,2008年2月第二章 洞庭湖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成就与问题一、洞庭湖区概况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和东经1104011310之间,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承纳湘、资、沅、澧四水而吞吐长江,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行蓄洪湖泊,兼具蓄、泄功能的过水性洪道型湖泊。洞庭湖北面纳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分泄长江洪水,南面和西面汇集湘、资、沅、澧四水,东面有汨罗江和新墙河汇入,湖水流经岳阳楼下,从东北隅的城陵矶注入长江。流域湿地总面积达2,625km2,其中岳阳市境内为1650平方公里,占洞庭湖总面积62.8%。滨湖平原由长达3,700 km的防洪大堤保护并分隔着227个堤垸,受堤保护的面积为11,094 km2,耕地面积1000多万亩,人口约1008万人。湖体现已演变为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首尾相接的三个部分,东洞庭湖面积1328平方公里,是洞庭湖的本底湖。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征,其湿地资源大致可分为3大类型:湖盆中心敞水带,即低水位时小于2m的浅水域,包括湖泊、河塘河沟渠等。滨湖季节性淹没带,主要以洪水期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的河湖洲滩为主。湖区外环渍水低地带,以渍害低田为主,另有少量沼泽地及草甸地。洞庭湖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形成湖区气候的主要天气系统,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降水季节集中,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等鲜明特点。由于流域特殊的地貌特征,湖区在春季常形成南北暖冷气流对峙、交绥的形势,气旋及锋面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往往阴雨连绵,雨水较多,一般是春暖较迟而寒潮多。夏季高温炎热,盛行东南风,天气闷热,晴朗干燥,蒸发旺盛。秋季雨水较少,秋高气爽,秋季降温快而低温出现较早。冬季寒冷,为湖南省气温最低之地区,属全年干冷季节。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也十分不均,一般是春季占年降水量的40%,夏季占30%,秋冬两季各占15%左右。年蒸发量13001500mm,略大于降水量。滨洞庭湖区的成土母质以河流冲积、湖积物为主。由于地形、水份、植被和成土过程等的不同,其土壤类型相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湖泊洲滩被围垦成垸田之后,由于耕作等人类垦殖活动的干预,土壤逐渐脱水,不再受湖水周期性淹没,并向脱沼化方向发展,由沼泽化草甸土等自然土壤逐渐演变为人工土壤水稻土。洞庭湖是汇集四水、吞吐长江的洪道性湖泊,地表水极为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达3126亿m3,为黄河的6倍,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入湖径流通常分为四口、四水及区间三部分,其中来自长江四口1119亿立方米,占37.1;来自洞庭湖流域四水1647亿立方米,占54.6;来自洞庭湖区间252亿立方米,占8.3。汛期平均径流达2332亿m3,占全年的74.6%,常出现外洪内渍。洞庭湖510月汛期径流量占74.7%,不仅汛期较长,而且水位变幅大,洞庭湖是全国湖泊水位变幅最大的一个湖泊。城陵矶站多年平均年水位变幅13.35米,年最小变幅10.67米,绝对变幅17.76米。7月,洞庭湖区虽已进入伏秋干旱季节,降水减少,但由于长江洪水水位上涨,澧水流域进入多雨季节,常常使洪水水位顶托,造成洪水灾害。该区自然环境特点为水情变幅大,表现为“夏季湖相、冬季河相”。水文情势的急剧变化以及沉积、地理条件的变迁使该区发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鱼类有117种,分别隶属于12目23科。主要的经济鱼类有鲤、鲫、鲶、黄颡、青、草、鲢、鳙、蒙古红鲌、翘嘴红鲌、大眼鳜、鳊等,分属于三种生态类型:江河半洄游性鱼类、江海洄游性鱼类和湖泊定居性鱼类;已记录到的鸟类217种,隶属16目43科,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和白尾海雕等7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灰鹤、天鹅、白琵鹭和白额雁等31种,属国际协约会指定保护的鸟类有59种;湿地植物有430余种,其中乔木18种,灌木21种,木质藤本12种;草本植物有38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莼菜(级)、莲 (级)、金荞麦 (级)、野大豆 (级)、野菱 (级)、水蕨 (级)和粗梗水蕨 (级)等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龙舌草(水白菜 水车前)、芡实和香蒲(东方香蒲)等种。同时发育了丰富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芦苇、荻、苔草、水蓼、藨草、蒌蒿和虉草等,以及菹草、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金鱼藻、水鳖、凤眼莲、莕菜和莲等水生植被等。二、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成就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为保护洞庭湖,从1982年起,湖南省在洞庭湖区陆续建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设立了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包括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在内的湖南湿地保护工程规划。1998年洪水过后,洞庭湖区启动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一批抵御洪水能力弱的中小堤垸被列为双退堤垸,逐步恢复成洞庭湖天然湖泊湿地的一部分;抗洪能力较弱但面积较大的堤垸被列为单退堤垸,成为洞庭湖区调蓄洪体系的组成部分。湖南省还制定了旨在增强洞庭湖洪水调蓄能力、增加湿地面积的4350工程。在1999年启动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湖南省洞庭湖水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被列为优先项目之一。在2005年制定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中,“湖南洞庭湖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被列为实施项目之一。目前,已批复的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项目有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项目、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和毛里湖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尚待批复的有洞庭湖黄盖湖湿地、屈原湿地、横岭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集成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等4个项目,均属于“湖南洞庭湖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之列。洞庭湖区是首批10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之一。2003年以来,湖南省制定了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推动了洞庭湖生态功能的保护工作。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第一期建设由“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东洞庭湖鱼类生态功能(三场一通道)恢复示范建设、民主垸生态移民建镇环境保护示范建设、青山湖双退垸湿地生态功能恢复建设、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建设、大通湖城镇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示范建设”6个项目组成。自2006年12月开展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行动以来,洞庭湖区234家造纸企业被全面停产整顿,洞庭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由劣五类水质变为三类水质(渔业用水),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目前,有条件的停产整治企业正加紧技改和环保设施建设步伐,争取环保达标后恢复生产。正是因为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粮棉油生产在国家水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关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资源利用研究亦取得了重大成果。综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发现,退田还湖、开挖鱼塘使得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有所扩大,增加了洪水调蓄量和最大湖容量,使区域洪水调蓄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洪涝的威胁。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也导致了区域产水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洪的压力。洞庭湖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不仅体现在为我国提供粮食、油料和水产品等重要物质的生产功能上,而且更主要体现在其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调蓄洪峰、蓄水灌溉、调节大气组分等生态服务功能上。退田还湖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已发生一系列变化,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洞庭湖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为“长江流域极重要的调蓄滞洪区”,主要辅助生态功能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区”、“国际重要湿地和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和“重要农副渔业生产基地”。随着大规模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和大量种植经济林(即耐涝的欧美杨树)等工程的实施,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在这种大规模强烈的人为干扰下,表现出一系列独特变化,使湖区生态环境呈现良好循环态势,农业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在宏观生态环境结构上,生态弹性力、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洪涝灾害压力大幅下降,社会经济压力略有上升;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由于退田还湖带来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使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小型兽类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平都有相应变化。退田还湖前后景观指数与景观格局分析表明,退垸后景观形状变得复杂,景观优势度和连通性加强,破碎度和多样性降低。因此,根据湖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洪涝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加强推广应用耐涝渍作物品种,同时进行了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了适应浅水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和水域“水生经济作物水禽水产”共生种养模式。大力发展水面养禽、水体养鱼,进行塘基综合开发,全面推广应用药饲兼用型颗粒饵料、种草养鱼、谷芽催肥等养鱼技术,合理调控水体氮磷比值,并充分利用互惠共生原理进行特种水产养殖。洞庭湖区现有24个关系着长江和洞庭湖区防汛抗洪安危的蓄洪垸,全面推广应用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水”为主要内容、以抗洪防涝为中心的“林草牧渔”种养模式,洪水来时有计划蓄洪,洪水过后依然耕种。常年显露湿地地势较高,即使特大洪水期也无法行洪落淤,且荻芒群落逐渐退化。根据湿地高程和荻芦退化程度进行了立体开发;建立了数年一淹湿地林草禽鱼与桑蚕禽鱼共生模式,季节性淹没湿地稻、油、禽、鱼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发展水产养殖业模式和过水性河湖洲滩生态农业开发模式。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双退湖垸,以恢复和保护湿地功能为中心,相应建立了野生水生植物保护圈、国家珍稀危鸟类保护区等以生态链为主体的水生植物种植园、特种水产养殖、水禽与陆禽饲养场以及天然畜牧场等,同时进行了游览中心、观鸟台、游道和交通系统等设施的建设,使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在“双退”堤垸区建立了具有湿地产业特色、适应敞水带和季节性淹水带以及低湖渍地的堤垸替代产业,为发展绿色或有机畜牧业具备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基础。环湖丘陵区村级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发生了变化。工业化前后两个时期,农村景观长期变化的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观丰富度加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改变的主体主要是丘岗坡地上的常绿针叶林被替换成混合林、郁闭度较高的灌丛林和油茶林以及部分的茶园。丘岗坡地的林地(包括果园用地)内部不同类型的改变,从长时期的对比看并没有导致植被覆盖的很大变化。二是景观受人文影响的程度提高,尤其表现在农村聚落变化显著。集中在聚落数量增加、单一聚落占地规模变小、聚落区位条件显著变差和建筑材料显著改变四个方面。丘陵区抗御季节性干旱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合理调蓄、利用以降水为主的地表水资源。综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合理调蓄利用降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科学基础:一是天然降水数量大,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二是土壤蓄水潜力大,尤其是土体“富水土层”的揭示与作用机制研究,展示了“土壤水库”的巨大蓄水抗旱潜力;三是依靠生物自身调控功能储蓄水分;四是依靠工程水库蓄水;五是大力发展节水避旱农业。抗御丘陵区季节性干旱,发挥“土壤水库”、“生物水库”、工程水库的蓄水功能与潜力,运用农业节水工程与技术,恢复和完善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以集水区或小流域为单元,建立拦蓄为主、蓄排相济,水、土、生(物)互利,标本兼治的水分管理模式,实现丘陵区生态系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工程水库的蓄水抗旱功能,恢复、完善并配套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在充分发挥它们的调蓄功能的同时,可确保耕地在中等干旱年份有旱无灾;因地制宜利用沟谷、低洼稻田等兴建山塘、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如以丘陵自然地貌集水区为单元,兴建以塘堰为主的蓄水系统,效果十分理想。大力推广应用微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通过“冬扩、春保、夏避、秋补”或采用间作、套种等措施,改变现有耕作制度,推广应用避旱种植模式,使作物生理需水敏感期避开干旱高峰期;推广地面覆盖技术,耕作保墒也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最常用的有中耕破土(冬深夏浅),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降水渗入量。此外,推广免耕技术、抗旱耐旱品种和土壤保水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旱情。采用“土壤水分生物”资源利用的互利型模式。集水区是环湖丘陵景观中相对独立且整体性强的、最基本的地理生态单元,随着农业用地集约经营度的不断提高,集水区内的坡地、旱地和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全N与速效N量稳步增加,坡地、旱地的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下降。虽然在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没有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大稻田投入的边际生产率较低;旱地后备资源数量大、种植技术普遍低,无论发展旱粮或经作,加大投入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坡地林、果、茶和塘堰养鱼等开发,有着广阔的空间、巨大的市场和较高的效益,增加投入可保持相当高的边际生产率。因此,开发或培植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并保持较高边际生产率的主导产业或项目,便可大量吸引和容纳劳动力、资金、物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引发集水区开垦开发利用模式的改变。针对环湖丘岗开发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丘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包括:(1)第四纪红土红壤,防止水土流失、建立水土资源协调发展机制,控制和减少降水的地表径流、扩大土体内渗流;(2)高标准水保坡地,降水径流系数,土壤侵蚀模,采用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丘岗地可以大规模开发,不会造成水土流失;(3)已改造成为等高梯土撩壕的丘岗地,具有巨大的蓄洪、抗旱潜力,丰水季节可增蓄的土壤水,雨季节可增蓄土壤水。形成了丘陵区地力提升与退化修复技术体系,包括高效经济绿肥开发、稻草易地还土和旱作秸秆就地翻压还土、作物有机专用配方肥开发、农田减磷控氮施肥技术、园地减氮施肥与养分优化管理和退化农业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方面。对于退化的环湖丘陵区红壤旱地,重点是通过稻草易地还土、旱作秸秆就地翻压还土、扩种经济绿肥等措施,强化土壤有机质积累,扩建“土壤水库”,优化种植结构,并增施土壤调理剂,协调旱地“水(分)肥(力)生(物)”的关系,实现旱作优质高产;对于已被工矿“三废”污染的耕地,亦建立了一套污染土地无害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轻度污染的重点采用施有机肥、合理灌溉等农艺措施进行改良;中度污染的以施用土壤降污改良剂为主的措施进行修复与改良;重度污染的则采取改变耕作制度、切断食物链的措施进行改良。建立了丘陵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山地“林药果”、丘陵“草粮牧”、岗地“果粮猪”、平湖“粮经牧渔”、水域“水生经济作物水禽水产”共生、蓄洪垸“林草牧渔”、庭园“猪沼果”、城郊(或旅游区)“农业观光园”等8种区域性高效生态农业的实用模式,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以柑橘为主)、苎麻和庭园农林牧鱼全面发展的科技先导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三、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洞庭湖流域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洞庭湖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进而导致湖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湖泊面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湖区洪涝渍灾害加剧,同时还伴随着很多的次生环境和经济问题。(一)湖泊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1. 盲目开垦和改造,导致湿地调蓄功能衰退过度围湖和毁湖垦殖, 是洞庭湖区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自1949年以来, 洞庭湖区共加修堤垸266个,围湖造田及堵支并流导致湖泊面积减少了1659km2,减少调蓄洪水能力8.00109m3, 湖泊水面净减38.1%,湖容净减40.6%。湿地面积的减少导致湿地调蓄功能衰退,湖区洪涝灾害频繁,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发展, 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 生物资源利用过度,湿地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区水域面积的迅速减小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洞庭湖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适于生物生长。据统计,湖区原有水生生物270多种,天然鱼类资源丰富,其中鱼类114 种,是国内著名的淡水鱼业基地之一;鹭、鹳、鸥和鹤等鸟类生物也有157种之多。但由于湖面缩小,生物资源趋向衰退。近年来许多珍稀鱼类几近灭迹,国家一类保护的白鲟、中华鲟和二类保护的胭脂鱼、鲥鱼已很少见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在洞庭湖乃至长江内几乎绝迹,二级保护的江豚总数也不足1000头,而在洞庭湖的保守数据是100左右。历史上,在洞庭湖越冬的水鸟达到30至50万只,据科考数据,20032004年为13万多只,20042005年为11万只,20052006年少于10万只。过渡捕捞,鱼产量下降。解放初,整个湖区鱼类的捕捞产量为30000 t/a,现在约为11000t/a,下降了63.3 %左右,而且常规鱼种下降,趋向于小型化。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东洞庭湖平均年捕捞产量约为19028吨,2001年约为14376吨。2006年湖南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的渔业资源常规监测结果:日均单船渔获量仅为6.35公斤,比2005年下降7.4%。鱼类个体普遍呈小型化、低龄化。据对9种主要经济鱼类的年龄分析鉴定,12龄鱼占80%以上。刚出生“连眼睛都没有睁开”的鱼花,都难逃劫难。近年来,为了发展高档高市场价格的鲶、黄颡等鱼类的饲养,湖区原本不要或不捕捞的小鱼、螺、蚌等也被全部打捞上来,冷冻起来作为高档肉食性鱼类的饲料。超强度无序甚至违法的渔业捕捞,不仅造成了鱼类资源的明显下降,而且对整个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从物种变化来看,种类变化小,但结构变化较大。1970年代以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等江河半洄游性鱼类占32,鲤、鲫、鲶等湖泊定居性鱼类约占63,刀鲚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占5。19902001年间水产部门资源监测表明,虽然洞庭湖鱼类种类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组成结构有较大变化。捕捞产量明显以鲤、鲫、鲶、黄颡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最高达86;“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不足10,刀鲚等洄游性鱼类几近绝迹。随着泥沙的大量淤积,草滩和水位消落区面积减小,饵料基础遭破坏,鱼类资源逐渐衰竭,渔汛大为缩短,湖泊产鱼力下降。而且特种鱼类品种减少或基本灭绝。据水产部门观测调查,短鳍鱼、铜鱼和鲟鱼等十多个品种已经少见或基本灭绝。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过度的捕猎使许多野生动物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每到渔汛期, 外来渔民大量涌入, 增大了捕捞密度, 形成了掠夺式经营的局面, 导致鱼类产量和数量急剧减少; 对鸟类的过度捕猎、捡拾鸟蛋的现象在湖区每年都很严重,特别是在迁徙季节使用排铳、地枪和毒杀等方式和手段进行猎取,导致鸟类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3. 生物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是血吸虫和东方田鼠。血吸虫是因其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中而得名。它隶属于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吸虫纲、裂体科、裂体属,亦叫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我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严重危害着流行区人民健康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血吸虫病流行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钉螺的分布和密度。洞庭湖区钉螺分布面积广,是全国有名的血吸虫疫区,血吸虫病广为流行。由于泥沙淤积,洲滩迅速扩展,杂草遍地丛生,为钉螺栖息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有钉螺面积呈现增长趋势,导致湖区血吸虫病广为流行,危害十分严重。洞庭湖区有6个市、36个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区人口588万人,历年累计查出病人110万,病牛35万头。钉螺面积3.9万hm2,通过50年的防治工作,灭螺面积2.2万hm2,共治疗病人700多万人次,治疗家畜180万头次。但近年来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扩散明显,病疫区不断增加。有些地方在多年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之后,疫情重新出现回升。目前,洞庭湖区还有钉螺面积1.74万hm2 (其中垸内0.045万hm2)接近全国钉螺面积的一半,血吸虫病人205万,病畜近5万头。沿堤易感地带长达1340公里,进螺涵闸157座。与全省、全国比较,岳阳市疫情仍较严重,现有血吸虫病人约占全省的1/3,占全国的1/10。钉螺面积约占全省的2/5,占全国的1/5。生态环境的变化,致使某些物种的种群数量猛增,甚至暴发成灾。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洞庭湖区并未见东方田鼠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报道,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不时暴发成灾,造成滨湖农田大面积绝收,变为国内一种很突出的新兴农业害鼠。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重要的农业害鼠,以2005年和2007年最为严重(2007年仅大通湖就收集达90吨),对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原因在于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湖面萎缩,湖泊沼泽化,洲滩扩展。上世纪60-70年代“围湖造田”和“围湖灭螺”等措施,人为地改变湖区生态环境,加速了东方田鼠暴发成灾。一是围湖加速淤塞,沼泽植被扩展为东方田鼠种群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滋生场所;二是本来栖息远处湖滩的东方田鼠在洪水来临时大部淹死,数量难以累积增长,围湖后堤内进水受阻,有些堤坝修造后因倒塌而废弃,被围部分既能进水形成沼泽,来水却又不猛不大,变成了东方田鼠的安乐园,数量逐年累积膨胀终致暴发成灾;三是堤坝本身,特别是湖内层层围筑的大小堤及一些倒塌堤坝,在汛期时成了东方田鼠避洪的安全岛和中继站,在长途游迁时得以休息、取食,不致衰竭死亡;四是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每年湖滩增加40km2,栖息地扩大,致使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增大。随着三峡大坝建成,洞庭湖洲滩出露面积不断增大和冬春季洲滩连续出露天数的增加,造成东方田鼠枯水季节的繁殖天数增加、栖息地面积增大,种群数量将进一步增大。另外,随着洞庭湖区实施退田还湖生态工程,植物群落逐渐演替为适合东方田鼠生存的栖息地,东方田鼠也随之扩散。平垸行洪工程,又有利于东方田鼠沿着河道向上游迁移,扩大了东方田鼠栖息地的范围,增加了该鼠的危害区域。4. 环境污染严重, 湿地生态功能衰退由于环湖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由过去的工业点源污染为主,变化为各种点源与农业面源、城镇生活污染源交织在一起,洞庭湖水质已由中贫营养状态发展为中富营养状态。19912000年洞庭湖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洞庭湖十年水质综合指数为0.4301,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TN、TP、CODMn;营养类型为中-富、富营养型两种。水体污染物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二是生活污水;三是农业退水;四是血防污染。洞庭湖区18个县、 市共有工业“三废”排放单位1500多个,年排工业废水2.0046108t,其中重大污染源59个,虽只占全部污染源数量的4,但其废水排放量却占全部废水排放量的90。这些重大污染源的废水年排放量均在百万吨以上。就其工业分类而言,以化工废水排放量最大,占工业废水总量的37.4;其次是造纸,占23.3;第三是电力,占总量的20。这些工业废水每年向湖泊中所排放的有毒物质类型主要包括:COD17.0t,BOD53.7t,悬浮物3.6104t,氨态氮0.25104t,汞0.028t, 镉0.110t, 6价铬4.6t, 砷22.35t, 铅16.20t,酚687.5t,氰化物20.14t,石油类679.1t,硫化物300.6t。据1999年统计,洞庭湖区生活污染排入洞庭湖水体的总氮为47.32104t,总磷为5.41104t。湖区农业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为追求粮食高产丰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每年分别达18713107 kg和117107 kg,农业面源污染随之加剧。湖区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大多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湖内,这种状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还有沤制黄红麻废水、投放铬渣和五氯酚钠等血防药物,均给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据1999年统计,洞庭湖区现有水田4.82104公顷,旱地1.89104公顷,由于农业退水进入洞庭湖的总氮量为1.74104t /a,总磷量为306104t /a。据1999年统计资料,洞庭湖区有牛29.61104头,猪479.28头,家禽4727.85104羽。因禽畜粪尿所排污染物进入洞庭湖水体的总氮估计为7757.7t /a,总磷为842.1t /a。洞庭湖区共有精养鱼塘面积4.26104公顷,由此产生而进入水体的氮为4306.6t /a,磷为469.04 t /a。随着湖区经济的发展,入湖污染物增加,虽然洞庭湖的整体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将呈扩大趋势。目前,洞庭湖区蔬菜、粮食、茶叶、畜禽及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情况在大中城市郊区尤为突出。对洞庭湖营养盐成分磷和氮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入湖氮、磷总量分别为75.5107kg和6.0107kg,其中河道入湖与生活污染占的比例最大,二者占总量的95 %以上;入湖河道中氮、磷来源最多的是长江三口和湘江,二者占入湖河道营养盐输入的70%,其中由长江三口输入的限制性营养盐总磷占到入湖河道总量的60%以上,占入湖总磷量的23%。每年滞留湖内的营养盐总磷量为7.8106kg,总氮量为10.7107kg,总磷与总氮的滞留系数分别为12.9%和14.2%;生活污染是湖泊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占入湖总磷量的57.6%和入湖总氮量的41.4%,洗衣粉排磷的贡献率也比较大。所以,防止洞庭湖的富营养化应把重点放在解决生活污染和禁止或限制使用含磷洗衣粉上。5. 杨树和芦苇的过度种植,破坏了湿地景观格局洞庭湖区引种欧美黑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其发展过程看,经历了有引种到推广、由零星栽植到成片造林、由垸内造林到垸外造林、由一般用材林培育到工业原料林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几个发展阶段。2005年5月调查结果表明,洞庭湖杨树总面积为426万亩,其中岳阳市44万亩。按造林地类划分,则垸内造林106万亩,洲滩造林105万亩,“四旁”植树折合面积215万亩。湖区的杨树种植面积增加,与之对应的就是其它土地类型的减少,尤其是洲滩以及退田还湖后的堤垸被杨树林大量蚕食。“洞庭林区”不符合洞庭湖的湖泊湿地景观格局,对洞庭湖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将产生巨大的破坏,与其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身份也是不相符的。杨树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成片植于湖滩使之成为绝对优势种群,将抑制原有野生植被的生长,造成土壤板结,改变湿地植被群落的结构,进而影响湿地生物尤其是鸟类的栖息与繁殖。另一方面,森林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作用在较长时间内都是不可逆的,对湿地植被、动物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破坏力都将是毁灭性的,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近几十年来,大量泥沙淤积,湖区浅滩湖洲遍布,人类对湖州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由于芦苇是优良的造纸原料,自廿世纪70年代开始,在洞庭湖洲滩上进行大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和获得高产,在内湖洲滩湿地大规模进行开沟排水,人为抬高洲滩的高程,使得沼泽型湿地大面积缩小,这些区域正是鱼类、水鸟、底栖动物栖息的重要场所。芦苇的经济价值,使得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内陆红树林”鸡婆柳无立足之地,洞庭大桥附近年来自然生长起来的鸡婆柳遭人为破坏,让位于芦苇生产。大面积芦苇也导致虫害的大发生,每年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导致鸟类甚至鱼类的大量死亡。例如种植芦苇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大面积扩种芦苇,必然加剧洞庭湖的淤积和钉螺的扩散繁殖,有螺面积相应增加,湖区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特别是湖区近年来水灾频繁,堤垸溃缺,钉螺向垸内大面积扩散,或通过引洪涵洞,向垸内沟渠扩散,致使垸内钉螺灭而复现,难以灭尽。另外,洪水过后,泛区卫生状况极差,灾后瘟疫流行,血吸虫病和其他流行性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湖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总体而言,从各种湖区环境破坏状况分析可知湖区水域面积减小,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是导致湖区水沙灾害加剧的最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引起湖区生态平衡破坏进而引发严重环境问题的原因。人类从事的生产和生活给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害。因此,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需主要立足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分考虑人类活动会如何对湖区生态环境的产生影响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可持续地利用湖区的生态环境等方面。(二)洞庭湖洪水调蓄功能存在的问题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尽管增加了湖区耕地面积,但湖泊和沼泽的缩减使区内湿地面积萎缩,洞庭湖调蓄洪水能力减少,因而也是湖区洪涝灾害加剧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区先后有4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平均每1.5年发生一次,而且随着江湖关系变化,洪水水位越来越高,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岳阳市共有大小堤垸58个,一线防洪大堤长1068公里,约占全省堤防总长的1/3,此外还有间渍堤871公里。在每年的防汛抗灾中,洞庭湖区的高洪水位持续时间最长,抗灾历时最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灾害损失最重。解放以来,城陵矶水位超33.5米高洪水位的共有13年,其中有9年出现在1980年之后;超过34.50米高危洪水位有5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洞庭湖水文情势日益恶化,历年最高洪水位的记录被一再突破,其中1996年和1998年城陵矶站最高洪水位分别达35.31米和35.94米。尤其是1998年,洞庭湖口城陵矶站的最高洪水位分别比1954年、1996年高出1.39米和0.63米,达到历史的最高记录。三峡工程建成后,洪水威胁的严重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按照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要求,城陵矶附近规划安排分蓄320亿立方米超额洪量的蓄滞洪区。即使三峡工程补偿调度,分洪量仍将达110亿立方米。目前我市142公里长江干堤完成了达标建设,但洞庭湖堤防比实际发生的高洪水位还要低1米,重点堤垸防洪标准只有510年一遇,蓄洪垸和一般垸仅35年一遇,存在许多险工隐患,防洪体系十分脆弱,蓄洪安全区建设严重滞后。外湖高洪水位不断抬升,湖区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大大减少,造成内洪内涝加剧。国家目前只安排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众多的中小型排涝泵站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标准低,维修成本高,渠道涵闸等配套设施不到位,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洪涝灾害频繁且严重,干旱灾害时有发生,气象灾害多样。降水时间分布不匀,并且少雨季节与强蒸发、高温时期相叠合;红壤持蓄水能力低,土壤有效水库容小;农田水利建设布局失衡且排灌设施功能退化,是该区季节性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1956年至2005年共50年资料统计,长江三口分流量呈递减趋势,分流量衰减幅度达56.6%,分流比衰减幅度达51%。衰减幅度最大的藕池口,分流比由14.1%减少至目前的4.1%,其对岳阳市影响最大。分流量逐渐减少,导致三口注入洞庭湖河道断流时间不断增加。据统计,藕池河西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断流时间为250300天,2006年断流时间达334天。洞庭湖部分地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据19511998年实测资料,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泥沙量为1.73亿立方米,湖床平均每年淤高3.7厘米。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之后,长江三口入湖泥沙量减少一半,可以延缓洞庭湖快速萎缩的趋势。但由于洞庭湖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入湖三角洲的向前推进和边滩的扩张延伸,形成洲滩面积扩大,敞水区面积减少,深泓不断出现并发展。从目前湖盆演变趋势分析,东洞庭湖的藕池河三角洲快速向东北方向推进,西北部的大西湖可能很快被分割出去。下飘尾洲前缘也已经和君山岛非常靠近,这一趋势将使东洞庭湖割裂为东西两个湖区,仅在与君山之间保留一狭窄水道供藕池河出流。东洞庭湖的西部水域,在枯水季节有可能变为内湖。与此同时, 三口来水入湖量明显减少,近年东洞庭湖水位比正常水位偏低2米,干旱季节偏低4至5米。长江进入洞庭湖水沙的大量减少,对洞庭湖水体环境将构成潜在的影响,可造成洞庭湖湖泊湿地结构发生新演替,影响珍禽候鸟的越冬栖息地和环境基础,威胁其生息。如果难以维持正常水位,它会直接导致湖泊湿地面积萎缩,加剧洞庭湖“消亡”的速度,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 洞庭湖湿地区是湖南省4个少雨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mm, 加上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因此, 洞庭湖湿地区是湖南省气候干旱中心之一。只是因为湿地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多数地区旱情表现不严重。但对湿地中地势高的区域和分泄长江洪水的四口地区(因泥沙淤积, 分洪量不断减少, 断流时间越来越长) , 干旱威胁仍较大。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旱灾损失为20.93108元,比50年代的15.75 108元增加33%。从11世纪至20世纪洞庭湖湿地(湘北区)干旱频次居全省第二,平均每百年有28.7年发生旱灾。此外,洞庭湖湿地区气象灾害多样, 如低温冷害、冰冻、风灾和雹灾等, 危害也相当严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灾害破坏程度趋大,极易引起生产力大的波动, 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湖消减亦对洞庭湖区洪水调蓄功能有极大的影响。洞庭湖区的内湖是相对于外湖洞庭湖而言,指湖区圩垸内的湖泊,其主要特征是与堤垸外的江河无直接水力联系,湖泊入出流受人为控制。内湖主要分布于历史时期洞庭湖的大湖面范围内、长江四口河道之间,以及纯湖区周边的山脚前缘地带。据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的地形图影像分析,近50年来,洞庭湖区的内湖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湖泊面积相应减少了58%。20世纪50年代末期,大于1平方公里的内湖计有255个,合计面积1534.4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34个,合计面积893.2平方公里。80年代初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内湖有132个,合计面积681.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15个,合计面积307.0平方公里。2001年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内湖下降到122个,合计面积644.2平方公里,而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内湖则减少到13个,合计面积282.2平方公里。(三)环湖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近年来,洞庭湖区几乎年年遭受不同程度的渍涝灾害,如1998年受涝面积就达601万亩,绝收达307万亩。除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排涝设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排涝泵站老化失修。尽管国家发改委从支持中部崛起,维护粮食安全的高度,自2006年开始安排实施明山等2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但洞庭湖区仍有中小型排涝泵站3267座4692台,总装机容量41.5万千瓦未纳入建设范围,这些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严重影响排区总体效益的发挥。二是渠系等配套设施不到位,内涝渍水无法顺利下泄,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另外,由于洞庭湖外河水位不断抬升,湖区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大大减少,闭闸时间延长,电排排水效率大大降低,造成内洪内涝加剧。内涝内渍频繁发生,土壤潜育化。随着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区田面高程相对下降,形成垸老田低的局面,使得地下水位逐年升高。汛期垸外水位高,垸内积水外排困难,涝灾严重。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稻田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涝、渍灾害同样威胁洞庭湖区。据统计,湖区有60 %潜育化稻田,即相当于3.33103 km2左右。每年48月,湖区多数地方有80%的时间地下水位在20 cm以内,农田经常遭淹, 在脱沼泽和半脱沼泽过程中, 地下水位受到地表水的经常补给, 致使这些农田继续保持潜育化状态, 并向深层发育。最终导致土壤结构的恶化与破坏, 土地适宜性降低,肥力下降,整个湖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工业结构不优,工业能耗占比大。岳阳工业能耗大的行业比重大,在全省七大重要能耗产业中岳阳市占了六大行业。2007年,如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火电、造纸、非金属矿产、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共计实现增加值19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54.1;六大行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807.93万吨标煤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1.7。另外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82%,在全省排位第五。食品等低税率工业占比大。2006年,全市食品、纺织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4.4,但实现税收仅8024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8。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环洞庭湖区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单一“粮猪”型的低层次结构。一是农业内部结构偏重于种植业和牧业,二林业和水产养殖业所占比重小。2002年,区内种植业、牧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3.8%和36.1%,而林、渔业产值合计仅占15.4%。二是种植业以稻谷种植为主,牧业主要依赖于养猪。区内耕地面积83.8105hm2,其中水田61.3105hm2,占耕地面积的73%,稻谷产值约占种植业产值的60%,牲猪产值约占牧业产值的80%。三是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这种结构是农业资源优势向商品生产优势转化的一大障碍,也阻碍了产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转化。农业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生产量急剧下降。围湖造田,盲目开垦,滥捕乱猎等掠夺式经营,造成水土流失,水面缩小,物种灭绝,致使生物再生能力大为减弱,生产量大大减少,有些物种甚至面临灭顶之灾。据统计,渔业捕捞总产量由1949年的每年3.0104吨,下降为现在的每年1.1104吨,下降了63.3%。鱼汛期也由过去的270天缩短为现在的180天。过度捕捞以及不合理的渔具的使用, 加上湖面缩小,局部水域受污染, 水产品连年减产, 生物资源趋向衰退,尤以鱼类的种类和产量减少最多。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环洞庭湖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危害较大,严重了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区内洪涝、干旱、冷害、火害、风害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洪涝灾害时常发生,影响范围大;冷害造成水稻烂秧,抽穗受影响,棉花烂桃;干旱造成作物枯萎,高温逼熟;病虫害造成家禽、作物病情传播,大面积减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之高,如洪灾平均每1.1年1次,大洪灾平均不到每4年发生1次,且危害性极大,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