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及展望.doc_第1页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及展望.doc_第2页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及展望.doc_第3页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及展望.doc_第4页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及展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及展望李映霆 指导:吴景东(辽宁中医学院.辽宁110032)痤疮是青春期男女的常见皮肤病。又称“粉刺疮”或“青春豆”,多因皮脂腺分泌过旺.排出不畅.塞于毛孔.或过食辛辣、煎炒、燥热及油腻食品而生湿热蕴于肌肤。轻者形成粉刺红色丘疹.重则反复感染造成局部脓疮、炎症结节或囊肿样皮肤损害.痤疮的治疗方法很多,本文就近年来痤疮的中医外治法作一综述。1、不同剂型的中药外治法1. 1洗剂苏氏1等用中药外洗治法疗痤疮132例,外洗方为大黄、芒硝(化)、赤芍、红花,每日2次。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紫地丁;兼湿热者加苦参、苍术、土茯苓、黄柏。用药1个疗程,总有效率98.45%。张氏2用中药熏洗法(苦参、丹皮、龙胆草、蒲公英、乌鸭藤根各30g,地肤子、大青叶各20g),先熏后洗2030min,早晚各1次,连续30d,治疗34例,总有效率91.2%。林氏3用痤疮灵洗剂治疗(马齿苋 、双花、山豆根、茵陈、丹参、黄柏、苦参各15g,栀子、川芎,苍术各10g、细辛5g,乘热用纱布蘸药擦于患处,每次15ml,20min,每次2次,连续7d10d,治疗35例痤疮,总有效率94.3%。1. 2倒膜游氏4治疗痤疮60例。用大黄、白芷、赤芍、马齿苋、浙贝、硫黄、土茯苓及田七研末,制成面膜敷面。每周2次3次。有效率91.5%。吕氏5将白芷、白芨、白僵蚕、茯苓、薄荷、艾叶等份研末,调糊备用。然后洁面、喷雾、按摩,最后敷药。每周3次,2周为1疗程。总有效率93%。熊氏采用中药药膜外敷治疗痤疮,药膜由牛蒡于、盒银花、连翘、荆芥、防风等20味药组成,研细末。治疗时用鸡蛋清或温水调敷于面部。外敷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柏等15味药组成.上述药物纱布包紧砂锅加水煮沸20rain离火,趁热蘸药热敷。1. 3酊剂张氏7用8701酊治疗痤疮144例(白果、天仙子、硫磺、赤石脂,密陀僧、樟脑各10g,冰片3g,其研细末加入75%酒精中,密封5d后早晚外擦患处)10d为1疗程。总有效率95.8%。颜氏8采用开颜露治疗痤疮608例,组方为土大黄、蛇床子、白及、白芷、硫磺、枯矾各50g,雄黄10g,将第7味药侵于75%酒精100ml 中3周,取滤液加余药搅拌即得。每日涂药于患处34次。1. 4糊剂任氏9用痤疮灵治疗痤疮30例,组方为胡桃仁、大枫子仁、桃仁、杏仁等共同捣碎制成糊状,每晚涂于患部,10d为1疗程,总有效率 96.7%。1. 5霜剂:宋氏10等用天然抗粉霜治痤疮73例,主要成分为丹参酮、紫草素、丹皮酚、多糖、白僵蚕提取液,按霜剂工艺制作,早晚各1次外涂于患部,连用4周,总有效率.为95.3%。2、针灸疗法2.1耳针疗法2.1.1耳穴贴压李氏等11以耳穴贴压为主,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肺、心、胃、内分泌、皮脂下、神门、面颊、额等穴上,每日按压45次。每3d4d换贴,两耳交替,7d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100%。潘氏12利用耳穴贴压六神丸治疗痤疮57例。主穴:双肺、内分泌、交感、神门、颧、额;配穴:红肿甚者加耳尖、肾上腺;油脂多者加胆、脾。每次每穴按压5次,7次为1疗程。1个疗程未愈,隔7d再进行第2个疗程。总有效率92.98%。2.1.2耳针治疗杨氏13利用耳针治疗寻常痤疮30例。耳穴:取皮质下透内分泌、肾上腺或肾、交感等为主穴,鼻部粉刺多者加鼻穴;额部粉刺多者加额穴;面颊部粉刺多者加面颊穴;肺热血热型加肺穴;肠胃湿热型加肝、胃穴。每次主穴必用,对症配穴。同时配合口服安体舒通。有效率100%2.1.3耳穴放疗陈氏14对双侧耳尖、热点及耳背静脉点刺放血治疗痤疮192例。每周一次,5次为1疗程。若局部炎症严重者配合含50%氯霉素药水外敷。总有效率96%。2.1.4耳穴注射周氏等15用此法治疗痤疮47例。取耳廓肺、胃、内分泌,双侧取穴。肺穴必选,胃及内分泌则交替使用。注入维生素BJ、维生素BJ2混合液,2d3d注射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d。2个疗程评定疗效。总有效率95.7%2.1.5耳穴埋药李氏等16取麝香、血竭、乳香、没药等研末备用。取耳穴心、肺、胃、内分泌、皮脂腺点刺并敷上述药粉。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寻常痤疮206例。总有效率99.03%。3、特殊疗法3.1蜂疗法周氏17用此法治疗痤疮32例,治疗前先做过敏试验。取穴:身柱、灵台、合谷、曲尺、足三里、委中及面部痤疮上蜂针散刺。一般每次不超过10穴。首日蜂针,10次为一疗程。同时病变部位点涂10%的蜂胶酊及口服花粉蜜。有效率100%。3.2火针疗法丁氏18用此法治疗痤疮50例,取大椎、肺俞、膈俞、胃俞、大肠俞穴。取三棱针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后,迅速点刺各穴。隔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总有效率98.00%。3.3刮痧放血疗法林氏等19用此法治疗痤疮34例。取背部督脉经、膀胱经痧点刮试,以局部皮肤潮红并刮试斑点(痧)出现为度,然后用三棱针取数个斑点刺出血,再用拔火罐法,有少量出血即可。隔2d3d1次,10次为1疗程。显效26例,好转5例,无效3例。4、中医外治综合疗法4.1痤疮挤压法、面部按摩、中药倒膜法三联疗法熊氏等20采用此法治疗痤疮56例。方法:先将白芷、白芨、丹参、黄连、黄柏、大黄、冰片诸药研末备用。洁面并消毒皮损部位皮肤。用粉刺针刺丘疹及脓疮,以痤疮挤压器挤出角栓及脓汁。做面部按摩取穴印堂、太阳、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按摩后用上述药粉敷面。隔2d1次,5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46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为0。4.2刺络拔罐结合挑刺治疗法 吴氏21用此法治疗痤疮78例。方法:取双侧肺俞穴,用梅花针重叩至局部皮肤潮红、渗血。然后加拔火罐10min15min,使出血1ml3ml,隔日一次。并用一寸毫针取较大、成熟皮疹或脓包、囊肿根部边缘字型向底部针刺(不留针),销加压使之出血,清洗分泌物,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97.44%。5、展望 祖国医学对于痤疮外治的方法多种多样,对其机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更是层出不穷。并且中医外治法如面膜、熏洗及针灸,尤其是耳针疗法在临床上的治愈率也越来越高,研究也趋于完善。但是中医治疗痤疮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存在分型标准的不统一、临床采样样本偏小、对比设计少等问题。所以我们要注意加强严谨科研设计的临床疗效观察,制定统一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中药外治药的研究制备应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挂钩,深入对药理药效观察,进一步采用现代药剂学技术成果,如新的提取制备工艺、新的药剂分析技术、新型透皮促进的应用等,以开发出高效、速效、长效、无刺激的外用制刺。6 参考文献1苏丽.中药外洗治疗痤疮J、中医外治杂志,2000;9(2)2张傲清,黄丽珍、中药熏洗面膜治疗痤疮 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1995,4(1).1013林玉霖.文献中药外治偏单秘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384游曦闽.中医面膜治疗痤疮60例J福建中医学院报,1999,9(2):125吕英.中医倒膜法治疗痤疮56例J重要外治杂志,1998,7(3):96熊节光.桃美分,杨士峻重要药敷治疗癌证125例 中医外杂志 1996,5(3)127张华.8701搽挤治疗痤疮144例J湖南中医杂志 1990 (1): 508颜得宽.开颜露 为主治痤疮608例J新中医,1995 ,5:46 9任凤兰,刘建东,王洪林等,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1993, 15 (6) 10宋延生,王步玲,天然抗粉刺霜的研制J.日用化学工业 1994、(6):1111 李桂松,袁明华,耳穴贴压为主治疗痤疮57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18 (4).12潘纪华.耳针贴压六神丸治疗痤疮57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8(3):4513杨梅坤.耳针治疗痤疮30例J.长春中医学院报 ,1999,15(3): 3714陈素华.耳穴点刺放血治疗痤疮192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8 17(3):3115周正容.耳穴注射治疗痤疮47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1999,19(12):72216李金枝,吕嘉鑫,张海发. 耳穴埋药治疗寻常痤疮206例 针灸研究1999. 24(4). 25917周学志 孙风艳. 中医蜂疗治痤疮32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1(2):5718丁原金,董瑞祥,张信.火针治疗痤疮32例J.中国针灸,2000;20(2): 8419林宏 陈美华.刮痧放血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