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doc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doc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doc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doc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四则运算(一)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运算顺序。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2、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3.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 :准确地计算混合运算。 。 一、自主学习 1、把下列各组进行计算。84 -12= 67-17=75 -23= 14+56= 42-4= 100 +34-23= 27+18= 49+17-18= 240 -230= 300 -50-48=2、一捆电线剪去15米,剩下的比剪去的3倍少5米。这捆电线共有多长?二、合作探究,共同学习 1、比一比,算一算。 49-25+17 240 +56-78 300-50 +34 49-(17+25) 240+40 -56 300-50 +672、超市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梨325千克,苹果450千克,每25千克一筐,梨比苹果少几筐? 3、完成课本第5页“做一做”第一题三、过关检测: 1、完成课本第5 页“做一做”第二题 2、某化肥厂要生产4000吨化肥,如果每天生产150吨,生产了12天,还剩多少吨没有完成? 3、先算哪一歩?在那歩算式下面画线。 180-145 +56 46+82-86 25 +78-56 54+720 -67 540 -280+23 104-36 +78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四则运算(=)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7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3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学习重点: 异级运算由高到低。学习难点: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灵活算法。一、自主学习不计算,只填写运算顺序(1)100-26算( )在算( ) (2)36算( )在算( )(3)12先算( )在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 240_24(2)107-234(3)37(4)5102、按要求列式 计算 (1)18与7的积加上4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2)86除以2的商加上32再减去38是多少 (3)王阿姨收了8箱葡萄,共168千克,照这样计算,收20箱葡萄,共多少千克?(4)大同乡小学在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那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三 过关检测(1)教材第8页第5题(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裤子贵5 元。这条裙子多少钱?(3)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四则运算(三)主备人 审核人班级 姓名 评价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11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即小括号的作用。2.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 3在分析比较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学习重点: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对于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一、自主学习 计算 (200-4 400 45+55 20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在0里填上“(1) (24+24) (2) 7 8-78 (3)144 2、 脱式计算280+650 1000-(280+650(121-1117203 、96与32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4 、5辆卡车8次运水泥200吨,平均一辆卡车一次运水泥多少吨?三、过关检测:1、教材第11页的第5题2、做练习二第2题。3、妈妈用100元,先给林林买了一件冬衣服用了54元,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用了6元,还剩多少钱? 4、 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四则运算(四)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3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3、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学习重点: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学习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一、自主学习1、写出下面的数100+0= 20+556=30 154-0= 0 076 235-0=2、计算下列各式。 (1)200+8 (2)0(3)518+(19-19) (4)518-196(5)37 (6)200二、合作探究、共同学习 1、计算下面各式,并说明字母a的限制条件。 (1)0+a= (2)a-0= (3)a (4)02、一箱可乐72元,一箱24瓶,新星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3、完成教材第13页的数学游戏。三、过关检测:1、完成教材第15页第9、10、11题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 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上午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 每30位游人需要一位保洁员,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位置与方向班级: 姓名: 评价: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719页,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和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学习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难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一、 自主学习1、 了解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就是根据地图指示,选择最佳的路线,找到目的地。2、 看17页的图,从这张公园定向运动图上,找出1号点位置( )。3、 阅读教材19页,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二、合作探究,小组展示。(阅读教材22页,确定北京和上海的位置关系,小组合作完成,一组画图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北京在上海的( ),上海在北京的( )。(阅读教材23页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小组合作探究,三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2、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三、过关检测。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2、4题。 3、教材第22页做一做。 4、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2、3题。 5、广播找人;“孙浩小朋友的家长请到广播室来接您的儿子孙浩。您可以从过山车处 向东走200米,再向东偏北40度走300米,然后再向北走150米,再往南偏西30度走400米,再向西南走150米,就到了游乐园广播室。”请你画出孙浩家长从过山车找到广播室的路线图。 四、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1)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28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五的13题。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3、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说理、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一、课前热身37+22= 128+315= 124+261= 0+150=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28例1内容。1、你会画出线段图吗? 2、你能用两个算式求“李叔叔一共骑的路程”吗? (1) (2)3、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4、请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三 、合作探究1、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想一想,在那些计算中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检测反馈1、完成P28做一做。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54+17=17+ ( ) 32+47=47+( ) 23+54=54+( )126+321=( )+( ) 450+359=( )+( ) a+b=( )+( )3、填空。( 1) 把( )个数合并成( )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 一个数加0,还得( )。 ( 3) 两个加数( )位置,( )不变,这叫做加法( )。4、下面个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 276+124=180+220 ( ) a+20=400+a ( ) 550+240=240+550 ( ) a+c=b+c ( )5、完成练习五13题。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结合律(2)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加法运算定律(2)教学内容:教科书P29的内容。学习目标:1、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会运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3、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加法结合律。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一、知识链接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29例2内容。你能用两种算法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的路程”吗?两种算法中那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你能用简明的方式来表示这个简便运算的定律吗? 尝试练习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4题。三 、合作探究1、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 2、我会用字母表示: 四、检测反馈1、运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146+(54+17)=(146+ )+ (32+47)+53=32=( + )(73+42)+128=73+( + ) 326+a+254=a+( + )2、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138+487+113 69+(98+121) 84+(16+467)75+186+25 67+25+33+75 245+180+20+1553、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758本,故事书665本,文艺书535本,这三类书一共有多少本?*4、516-56-44-16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3)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内容:教科书P30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47题及思考题。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一、课前热身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恰当的数。(1)348+217+162=348+( + )(2)(25+68)+32= 25+( + )(3)56+47+44=56+( +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30例3。1、理解题意,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2、我会列出算式。 3、我会用几种不同的算法。 (1) (2) (3)三 、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 2、观察下面的算式,说说怎样计算简便。425+14+286 32+179+68 175+180+20+225四、检测反馈1、把计算比较简便的算式的序号填在( )里。 (1)299+145+301=( ) A.299+(145+301) B.145+(299+301) (2) 274+168+26+332=( ) A.(274+26)+(168+332) B.(274+26)+168+3322、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91+89+11 85+47+15+53 168+250+3297+89+11 85+248+65 26+47+174815+49+65+14+11 18+77+40+23+48 3、完成练习五47题。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运算定律(1)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3、34的例1。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3、会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70 425 117 1320 237 156 2、我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5 4 = 20 ( ) ( ) (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3、34例1内容。1、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2、理解题意。 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3、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解法列式解答。 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5、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请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三 、合作探究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乘法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3、想一想,在那些计算中用了乘法交换律。 四、检测反馈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2、填空。 32+32+32+32=( ) ( ) 75 26=( ) ( ) ab=( ) ( ) a ( )=15 ( ) 一个数和1相乘得( )。 一个数和0相乘得( )。3、把应用乘法交换律的算式连起来。12 13 6+5 20 17 a 0 5+6 17 20 13 12 0 a4、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48 810 307 52 1010 303 5182 174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运算定律(2)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4的例2。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2、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对乘法结合律的熟练应用。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70 425 1258 1304 258 1506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 5=( ) 20 60 a=a ( ) 28+( )=12+( )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4例2内容。1、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3、。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5、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是不是所有三个数相乘,改变相乘顺序,它们的结果仍然不变呢?请举出几个例子看一看。 三 、合作探究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结合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 3、思考:3725 4怎样计算简便?试一试。 四、检测反馈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2、想一想,下面哪个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 (3 4)=(2 3) 4 6 (2 b)=6 (b 2) 2 3 4 5=3 (2 5) 43、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82=2( ) 12578=( )( )7 (4015( )=40( 6) 25(4 )=( 4) 13 2465=(46)( )4、教材35页“做一做”。5、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运算定律(3)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6的例3及37、38页的练习六。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2、培养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一、课前热身 1、口算50132 12516 413254(5+8) 8(4+5) 73+6345+48 84+85 (7+6)3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6例3内容。1、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立式列式解答。 3、小组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题思路。4、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 、合作探究1、探究规律。(1)(4+2)25=425+225(2)(23+8)3o 233+83(3)(17+18)5 o 175+185(4)125(4+8) o 1254+1258观察思考:(2)(3)(4)组中的两个算式能用什么符号连接?2、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你的语言加以叙述。3、试着填规律。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 ),可以吧两个( )与这个数( ),再( ),( )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4、根据这一规律,试着写出一些等式。 5、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四、检测反馈1、教材第36页“做一做”。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2+25)4=( ) 4+( ) 4 (25+26) a=( ) (64+37)8=( ) 8+( ) 8 53a+53 b=53 ( )18(31+16)=18( )18 () 18+()=()(a+b)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00+2) 45=( ) A.100 45+45 B.100 2+45 C.100 45 2 D.100 45+2 45 29 7+39 7=( ) A.29 *7 39 B.29+39 7 C.(29+39) 7 D.29 39 74、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106 14 55200 2514 39 8+6 9-39 4 28 225-2 225-6 225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9、40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2、培养学生应用定律性质灵活计算加、减法。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学习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学习难点:加、减法的灵活应用。一、自主学习1、口算。165 12010 258 4522、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例1主题图,合作交流。(1)同桌分析数量关系,可叙述或演示或画线段帮助理解数量关系。(2)独立列式计算。(3)汇报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并比较方法的不同。(4)学生总结归纳规律。2、参观图书馆(例2)(1)从图中能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同桌讨论“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3)以小组为单位仔细算一算,这四本书中的哪三本书的总价在100元左右?(4)小组展示并评价哪个小组的方法最简便。3、完成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三、过关检测:1、判断下面各式是否符合减法的运算性质。73-12-8=73-12+8 ( ) 74-(13+4)=74-13-4 ( )80-(42-15)=80-42-15 ( )2、在下面的里填上加号或减号。(1)456-102=4561002 (2)460-124-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