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绝热毡管道施工方案.ppt_第1页
气凝胶绝热毡管道施工方案.ppt_第2页
气凝胶绝热毡管道施工方案.ppt_第3页
气凝胶绝热毡管道施工方案.ppt_第4页
气凝胶绝热毡管道施工方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i02气凝胶绝热毡管道施工方案 一 施工前的准备和要求 1 施工前的准备 1 1绝热毡应存放在干净 干燥和有防护设施的仓库或棚库内 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 1 2需要绝热的管道及其附件应在进行压力强度试验 严密性试验及防腐工程后进行绝热施工 1 3支撑件及固定件就位齐备 管道的支吊架和结构附件 仪表接管等部件均已安装完毕 1 4确保所有需要进行绝热的管道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1 4绝热工程施工人员应配备完善的劳动保护用品 1 5应配备绝热层 防潮层 保护层和预制品加工的施工工具 1 6绝热层 防潮层 保护层材料及其制品所使用的辅助材料应准备齐全 1 7确认管径 管道长度及需要敷设的气凝胶绝热毡的层数 2 附件安装 2 1用于绝热结构的固定件和支承件的材质和品种必须与设备及管道的材质相匹配 当不允许直接焊于管道上时 应采用抱箍型支承件 2 2高温垂直管道支承件的安装间距应为2 3m 中温管道间距应为3 5m 2 3支撑件不得设置在有附件的位置上 环面应水平设置 各托架筋板之间安装偏差不应大于10mm 2 4支承件的宽度 应小于绝热层厚度10mm 但最小不得小于20mm 2 5管道的阀门 法兰绝热层断开处 应留出螺栓拆卸距离 2 6垂直管道上的阀门 法兰上方应设置支承件 支承件的宽度应小于绝热层厚度10mm 且不得小于20mm 2 7直接焊于不锈钢管道上的固定件 必须采用不锈钢制作 当固定件采用碳钢制作时 应加焊不锈钢垫板 3 安全防护 3 1气凝胶产品绿色环保 安全无害 我们建议施工人员佩戴防尘口罩 防尘帽和手套 如有条件可穿戴连体工作服 有风时还应佩戴防风眼罩 如不慎入眼 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2施工完毕或告一段落时 应将工具及场地清理干净 3 3临时支撑应在固定构件安装完毕后方可拆除 3 4拧紧绑扎铁丝时 不得用力过猛 并应将铁丝头压平 3 5在地沟内安装绝热工程时 应预先检测沟内气体 确认无毒或无窒息气体后 方可进入 沟内不得有影响安全的物体或设施 并应有合格的照明 二 施工工艺 1 保温层的施工 1 1管道的保温施工1 敷设的每段气凝胶绝热毡的水平纵向搭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45 范围内 2 将气凝胶绝热毡裁剪成敷设一圈所需的长度 裁剪长度可通过使用条状的气凝胶绝热毡直接包裹测量的方式确定 材料沿管道方向的搭接尺寸为10 20mm 3 将裁剪好的气凝胶绝热毡紧贴管道敷设 先将起始端用镀锌钢丝或捆扎钢带固定住 再将气凝胶绝热毡另一端以同样方法固定在管道上 然后每间隔20 30cm捆扎一道 对有振动的部位应加强捆扎 敷设的每段气凝胶绝热毡拼接应紧密 沿管道方向的搭缝应进行错缝 4 敷设完第一层绝热毡后 用玻璃丝带通过螺旋缠绕法找平绝热毡的搭缝 缠绕方向应与材料搭接方向一致并捆扎平整 玻璃丝带搭接尺寸不小于50mm 推荐为宽度的1 2 玻璃丝带宽度应为20 30cm 5 双层和多层气凝胶绝热毡施工时应逐层捆扎 采用同层错缝 内外层压缝方式敷设 相邻两层的环向接缝应错位气凝胶绝热毡宽度的1 2进行捆扎 6 当介质温度大于280 时 应按设计要求敷设相应层数的铝箔7 当采用复合保温方案时 还应继续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厚度的传统保温材料 传统保温材料施工方法可参照气凝胶绝热毡 当使用软质毡类材料时 捆扎间距不应超过20cm 使用硬质管壳 如硅酸钙管壳 时 管壳间的拼缝应使用其他保温材料嵌填 1 245 和90 弯头的保温施工对于45 和90 弯头的保温施工 可通过钣金展开放样的方法将气凝胶绝热毡加工成弧形的多节弯形 虾米腰 敷设 1 使用条状气凝胶包裹测量的方式确定各层气凝胶绝热毡的长度 通过钣金展开方式裁切合适的气凝胶制品 2 然后将加工好的虾米腰的中心线紧贴弯头的外径 从弯头切线处开始施工 先将第一节虾米腰用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固定 然后再逐节固定下去 再用玻璃丝带找平绝热毡的拼缝 绝热毡层数不多于3层时 内外层可不压缝 一次性敷设 3 多层绝热层施工时 内外层的环向接缝应压缝 纵向接缝应错缝敷设 分层捆扎固定 4 钣金展开的敷设节数应符合下列表格要求 表190 弯头的推荐敷设节数表245 弯头的推荐敷设节数 1 3阀门 法兰的保温管道上的阀门 法兰和人孔等经常拆卸和检修部位的保温 宜用可拆卸式的保温套结构 保温套宜为两部分的金属保温套或采用特种纤维布为保护层的形式 保温套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敷设时的空隙可用软质材料嵌填 金属保温盒内的绝热毡由镀锌铁丝网和铆在保温盒内的钩钉固定 保温套所敷设材料厚度应与管道保温层厚度一致 1 阀门阀门的保温套结构宜为上方下半圆形式或制作成与阀门形状相匹配的外型 上至阀杆密封处 下至阀体最低点 保温套外层可采用金属 特种纤维布等材质做为保护层 阀门保温套两端与管道保温外保护层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管道保温的施工厚度 2 法兰法兰的保温套结构应为圆柱形 由两半组成 尺寸稍大 保温套外层可采用金属 特种纤维布等材质做为保护层 法兰保温套两端与管道保温外保护层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管道保温的施工厚度 1 4管道附件的保温施工1 管道末端为焊接式时 使敷设材料超出管道末端的长度大约等于管道保温所需厚度 将气凝胶绝热毡裁剪成管径大小的圆片 把这些圆片填补到管道末端 达到保温所需厚度即可 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600mm时 焊接式管道封头的保温应参考设备封头的保温施工方法 管道末端为盲板密封时 可下图所示方法敷设 也可使用可拆卸保温套的方式敷设 2 支架 吊架 仪表管座保温管道上的支架 吊架 仪表管座等附件 应进行保温 当设计无规定时 可不保温 根据设备附件情况将气凝胶绝热毡裁剪成大小合适的块状 把裁切好的材料包覆于需要保温的附件上 使用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捆扎固定 再用玻璃丝带捆扎找平 多层保温时 应逐层捆扎 各层搭缝错开 3 异径接头敷设异径管的保温层时 可按钣金展开的方式将气凝胶绝热毡裁切成扇形块状包裹敷设 并采用环向或网状捆扎 其捆扎铁丝应与大直径管段的捆扎铁丝纵向拉连 敷设多层气凝胶绝热毡时 应逐层捆扎 各层搭缝应错开 并用玻璃丝带捆扎找平 4 三通根据三通的尺寸 按钣金展开的方式裁剪出合适尺寸的气凝胶绝热毡 包裹敷设 使用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捆扎 再用玻璃丝带找平搭缝 敷设多层气凝胶绝热毡时 应逐层捆扎 除了上述方法外 也可采用保温套敷设 2 防潮层的施工 2 1对于有设计要求的 应增设防潮层 2 2当需设置防潮层时 最外层绝热毡用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捆扎后 敷设一层复合铝箔 再用玻璃丝带找平搭缝 2 3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保温层上 并应封闭良好 不得有虚粘 气泡 褶皱或裂缝等缺陷 防潮层外不得设置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等硬质捆扎件 2 4防潮层可采用涂抹型 玻璃布沥青玛蹄脂涂层 或包缠型 聚乙烯薄板 沥青玻璃布油毡 CPU卷材 复合铝箔等 2 1对于有设计要求的 应增设防潮层 2 2当需设置防潮层时 最外层绝热毡用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捆扎后 敷设一层复合铝箔 再用玻璃丝带找平搭缝 2 3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保温层上 并应封闭良好 不得有虚粘 气泡 褶皱或裂缝等缺陷 防潮层外不得设置镀锌铁丝或捆扎钢带等硬质捆扎件 2 4防潮层可采用涂抹型 玻璃布沥青玛蹄脂涂层 或包缠型 聚乙烯薄板 沥青玻璃布油毡 CPU卷材 复合铝箔等 2 5当无特殊规定时 防潮层建议采用包缠型 应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卷材和粘结剂的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2 卷材的环向和纵向接缝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搭接处粘结剂应饱满密实 对卷材产品要求涂满粘贴的 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施工 3 粘贴可根据卷材的幅宽 粘贴件大小和现场具体情况采用螺旋缠绕法或平铺法 2 6设备同体 管道上的防潮层应连续施工 不得有断开或断层现象 3 保护层的施工 3 1保温层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 应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对于带防潮层的保温结构 应待防潮层干燥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3 2保护层建议使用金属材质进行制作 直管段金属护壳外圆周长的下料 应比保温层外圆周长加长30 50mm 金属护壳环向及纵向搭接一边应压出凸筋 3 3设备和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宜采用搭接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备的环向和纵向接缝均搭接50mm 2 管道的环向接缝搭接50mm 纵向接缝搭接30 50mm 3 管道弯头与直管段的搭接尺寸 高温管为75 150mm 中温管为50 70mm 3 4管道金属保护层的搭接缝除活动缝外 宜采用自攻螺钉固定 间距应为150 200mm 且在1m长度内不得少于5个 当金属保护层采用支撑环固定时 钻孔应对准支撑环 3 5弯头要做成虾米腰链接 环向接缝采用咬接 3 6水平管道的金属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