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第一章 概 述 1.1项目 概况 一、项目名称: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 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二、项目主管部门: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项目实施单位:楚雄市西舍路乡人民政府 四、 项目性质:新建 五、 项目迁出区: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 六、 项目迁入区: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大光山(羊头山) 安置点 、大黑箐自然村本村、新华自然村本村 七、 搬迁原因:由于居住地处哀牢山系麓,山高、坡陡、箐深,地质结构疏松,加之受楚雄“ 11 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山体滑坡,房屋淹没 、倒塌、损毁,已丧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八、 搬迁方式:整体搬迁 108户、 461人,部分搬迁 47户、 191人,累计 155户、 652人。 九、 安置方式:集中安置 108户、 461人,分散(本自然村)安置 47户、 191人,累计 155户、 652人。 十、项目 建设 目标: 通过 村委会内集中安置和 本自然村村 就近 分散 安置 ,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 因1102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 已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的 155户、 652人的安居问题。搬迁群众迁入新的安置点后,通过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以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核桃、花椒为主的 经济林果等产业,可稳定解决温饱问题。 3-5年后人均产粮将达到 450千克以上,人均纯收入达 2000元以上, 为 基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打下基础 。 十 一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实施 进度 计划:根据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 村 安置点的实际情况,为彻底解决新华大光山 羊头山、大黑箐自然村本村及新华自然村本村 安置点 155户、 652人的脱贫致富问题,本项目计划实施安居工程、人畜饮水、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农村能源建设、 科技文化室 及公厕建设等 七 项内容。 项目建设期为 1年,即 2010年 1月一一 2010年 12月 。 十 二 、 投资概算 项 目概算总投资 736.24万元,其中: (一 )直接工程费 689.34万元 1、安居工程投资 483.4万元 2、 人畜饮水工程投资 30.1万元 3、 乡村通路工程投资 98.75万元 4、 通电工程投资 32.73万元 5、 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投资 38.75万元 6、 公厕 3.6万元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7、村级活动场所 (科技文化室) 2.04万元 (二 )项目建设其它费 26.9万元 1、 前期工作费 4万元 2、 建设单位管理费 10.5万元 3、 施工图 勘测设计费 5.5万元 4、工程监理费 6.9万元 (三)预备费 20万元 十 三 、 资 金筹措方案 项目概算投资 736.24万元 ,由于楚雄市地方财政收入十分困难,特申请中央及省预算内专项资金补助287.8万元,州、市配套 50万元,群众自筹 (含投工投料 折资 )398.4万元 (人均 自筹 6110.4元) 。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理由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一直把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 2001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对少数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迂扶贫,并要求“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制 定具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进行,千万不能一哄而起”。 2004年 5月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我国政府庄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重承诺,“用 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到 2020年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提出“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的要求,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开发式扶贫的战略布署和要求。 按照中央提出的扶贫工作的新思路,云南省人民政府也作出了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 贫的决定,指出我省扶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全省还有 50多万人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严重缺水的干热河谷区,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资源匮发,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超过了土地负载能力,使这部分人口基本丧失了就地解决温饱的条件。因此,实施易地开发,转移部分人口,缓解人地矛盾,恢复和改善生态平衡,是帮助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和全面实现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和奔小康目标的一 个 重大举措,是关系到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恢 复生态平衡的一大举措,也是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策。 2006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扶贫工作作出了十分重要的指示,把开展扶贫工作提到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 2010)的指示精神,下发了关于做好易地扶贫前期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有关地州和市 (市 )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国家立项扶持,为彻底解决贫困地 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走出一条新的扶贫开发之路。根据中央及省、州的部署,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已将 西舍路乡新华 村易地搬迁安置列入楚雄市“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1.3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 1、中央、省、州、市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3、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4、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 (云南省人民政 府关于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 (云政发 199967号 ) 5、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国家西部易地扶贫 (2001 2010)规划的通知 6、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7、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 8、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9、楚雄彝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 10、楚雄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 11、楚雄市易地扶贫搬迁“十一 五”规划 12、项目迁出区域及项目迁入区域的实地勘查资料 13、楚雄市发改委、 西舍路乡 人民政府提供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2.1楚雄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楚雄市地处滇中腹地,地处东经 100。 35一 101。48,北纬 24。 30 一 25。 15之间,东距昆明 146公里,西距大理 164公里,南经墨江思茅到西双版纳 832公里,北距四川省攀枝花市 265公里,是楚雄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 8州、市及南亚的交通要塞,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 ”之称。全市国土面积 44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4.76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83.7。 2、地形地貌 楚雄市地处滇中高原西部,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有“万山簇拥、众水横流、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的特点。市境山脉皆属哀牢山系麓支余脉,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高原特征比较明显,山深切割地貌,谷深坡陡,地表破碎,多数山地脉络难寻。其地貌大致分为强烈切割高、中山峡谷区、中山区、中山丘陵地区。境内最高西舍路乡小越坟山海拨 2916米,最低海拨礼舍江与彝家拉河、石洋江交汇处,海拨 691米,最大相对高差 2225米。市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人民政府驻地鹿城镇海拨 1773米。 3、气象条件 楚雄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交,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的特点较为明显,境内四季温差变化小,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随着海拔和相对高差的变化,境内立体气候与小区域气候特点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年均日照 2340小时,日照率 56,年均气温 15.6,降水量 864毫米。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 况 1、行政区划 2007年底,全市辖 15个乡镇 (4乡 ll镇 )、 152个村(居 )委会、 2851个村 (居 )民小组, 3297个自然村 (其中3 O户以上 1063个 );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等 29个民族,常住人口 54.8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 23.3万人;户籍总人口 50.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0.16万人、农村人口 30.38万人、有少数民族人口 11.68万人,彝族人口 9.96万人,彝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19.7。 2、经济发展状况 2007年,全市实现辖区生产总值 10l.41亿元 ,同比增长 13.9 %,其中:一产增加值 11.17亿元,二产增加值 55.65亿元,三产增加值 34.6亿元,分别增长 6.5%、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13.7和 16.7%;实现财政总收入 l O.08亿元,增长4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 5.83亿元,增长 4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12634元和 3068。元,分别增长 1 O.2和 9.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3068元,比上年增长 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2634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9.6 2.2项目区概况 一、基本概况 列入 项目建设区的西舍路乡位于云南滇中楚雄市西南角,哀牢山腹地。介于北纬 24 o7至 25 o40、东经 100 o04至 101 o24之间。境内东西最大横距 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35公里,全乡国土面积 380.544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50.4平方公里。行政区东与中山、新村二镇隔江相望,西与景东县毗邻,南与双柏县接壤,北与南华县相连。 西舍路乡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溪涧交错,整个地域属于元江水系,有礼舍江由西向东从边境流过。哀牢山高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南北上暖湿气流,其东坡处于太平 洋的东南季风区,是云南东西气候的分界线,整体上属于亚热带山地温凉湿润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立体垂直气候明显,气候类型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多样。 从气象资料分析西舍路乡不仅具有气候多样、干旱少雨的特点,而且降雨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匀,据有关资料记载乡内最高年降雨量 1014毫米,最低年降雨量 591毫米,悬殊近一倍。年内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冬春季节干旱少雨, 11月至次年 4月的降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 2 O左右,有的月份降雨量还不到10毫米,干旱缺水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障碍。 5至 10月降雨较为集中,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 80,但有的年份单点性暴雨突出,不仅易造成洪涝灾害,而且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社会经济状况 全乡辖西舍路、达诺、清水河、安乐甸、保甸、闸上、岔河、朵苴、德波苴、新华、龙岗 11个村民委员会, 233个村民小组, 587个自然村。 2007年末,全乡总人口 19850人,是一个彝、汉杂居区,其中彝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44.1;全 乡耕地面积 19443亩,其中水田 3386亩,旱地 16057亩; 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 3964万元,粮食产量 794.3万公斤,乡财政自收收入完成 173.5万元。 三、项目点情况 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 村 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地带,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的特点较为突出,从礼舍江边逐渐向上推移,干热、温暖、温冷、冷凉几种气候类型基本齐备。据市气象区划提供的资料,新华村境内海拔 1900一 2160米,地区年平均气温 14.5一 13,全年大于或等于 1 O以上的积温 4400一 3700,最热月平均气温 20一 18,最冷月平均气温 8一 7,全年降雨量 750一 850毫米。 拟列入 2009年易地搬迁项目区的新华 村 安置点位于西舍路乡境内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 48公 里。 由于所处 位置山高、坡陡、 箐深和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水源奇缺、水利设施较少、耕地灌溉条件极差等制约因素,主要以玉米、荞子、大麦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不高。 在计划搬迁人口 652人中, 绝对贫困人口 332人 、低收入贫困人口 237人 。 2007年,粮食总产量 351吨,平均亩产 374千克,人均占有粮食 410千克;农村经济总收入 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20元、 在贫困人口标准线以下, 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较为困难。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基本方针、原则和目标 3.1指导思想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 世纪实施开发式扶贫的新开端,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扶贫步伐,使部份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彻底、稳定脱贫的积极尝试。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组织地转移部分边远、贫穷和生态环境恶化地人口密度,不仅可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和文化知识的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政策性强,实施难度大。为了积极稳妥地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开展,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易地搬迁安置部份贫困人口,实现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 理配置,既能解决 新华 村 委会 贫困人口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困扰,又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是一举多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和开发式扶贫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调动搬迁群众自力更生、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艰苦奋斗、自建家园的积极性,解决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克服地质灾害不利影响,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3.2基本方针 对居住在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自然资源匮乏地 .区的特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开发,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工作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政策性强、操作复杂、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进行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3.3 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则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特困户为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特困户经济收入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坚持规划指导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符合楚雄州及楚雄市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选择搬迁对象和安排项目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 3、坚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严格执行搬迁对象选择标准和安置点选择条件,对不符合安置点条件的不予立项的原则。 4、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弓 l导,自建家园的原则。 5、坚持易地扶贫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迂入、迁出地资源、人口、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4易地扶贫搬迂的目标 贫困灾民迁 入新的安置区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必要的扶持帮助下,通过学文化、学科学,逐步提高其综合素质,掌握和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措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五年 左右 的努力,人均产粮达到 450千克以上,经济收入达到 2000元以上,赶上或接近当地中等农民的经 济收入水平 使 , 绝大部份移民彻底、稳定地摆脱贫困。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4.1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 1、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改善灾民的生存条件 。 根据扶贫工作“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指导下,楚雄市已 使贫困山区大部分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有的还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是西舍路乡新华村本来就生存条件较差,至今尚未脱贫。同时,受“ 11 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山体滑坡,致使村内部分房屋被淹埋,大部分房屋出现倒塌、开裂、变形、地基下沉,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部分灾民失去家园,农田、道路、电力、经济林果等受到严重损毁,已丧失生存条件。因此只有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才能使这部分人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2、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恢复 和保护生态环境 。 西舍路乡新华村位于高山地区,由于地质结构松散,暴雨季节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产发展制约因素多,耕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为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得不加大了土地垦殖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和地表植被造成了影响,不利于生态保护。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易地搬迁安置,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在三至五年内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而迁入区通过建设移民新村,开展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 植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 和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业 ,安置区就会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3、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西舍路乡新华村由于所处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外出务工、求学的人数较少,因此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一旦搬入条件较好的安置区,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在科技的支撑和引导下,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生产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就有希望。 4、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 。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能使西舍路乡新 华村彻底改变缺乏最基本生存条件的状况,能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能使全村 155户、 652人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5、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有利于改善灾民的生产生活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条件 。 灾区贫困人口迁入新的安置地后,在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通过加强 通电 、人畜饮水、 乡村 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将会有较大的改观,将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措施,因地制宜,发展以核桃、花椒 、黑 山羊 为主 特色产业 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2易地搬迂的可行性 通过认真考察,拟选定新华大光山 (羊头山) 为集中 安置点,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1、安置点位于西舍路至新华村委会乡村公路旁,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坡度相对平缓,自然坡度在 5-15度之间,是较为适宜的建筑用地,经过人工开挖平整,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范要求,分台规划建设安居房。 2、经楚雄市国土资源局实地考察,认为安置点地基稳固,地质构造较 好,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质灾害的机率较低,可以作为安居房建设和发展生产的最佳选择区。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3、由于是集中和就近安置,灾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仍可以利用原有未损毁和恢复后的耕地资源及经济林果资源, 人均基本农地 逐步 达 1亩以上,户均经济林果地达到 3亩以上,同时通过开展工程建 设 , 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区适宜发展玉米、小麦等多种粮食作物和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 还可发展黑山羊养殖, 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4、灾民对原地恢复 生产的信心不足,有强烈易的 搬迁愿望和要求,他们对新拟定的大光山安置点信心十足,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带领下,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5、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区恢复重建易地扶贫安置工作,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解决灾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措施和办法,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加大了恢复重建和扶贫力度。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也将加快灾民安置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实行 行政 领导负责制,作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心工程来抓,为实 现易地扶贫搬迂安置提供了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重要的保证。 6、有满足需要的施工条件。 1) 、自然条件 拟建项目区安置点地势相对平缓,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生。年均气温 14.5-20,年均降雨量 850一 9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 5一一 10月,此期间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80,11月至次年 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20左右,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 2) 、交通条件 项目区 新华村委会 距楚雄市城区 235公里,乡村公路已通到项目区,但受“ 1l 02”特大自然灾害的损毁,需调 用机械设备修复后才可通到项目区,水泥、钢材、砂石料等主要建材部分地方需二次搬运,工程造价成本相对比较高。 3) 、建筑材料 水泥:在楚雄城区建材市场采购,运距约 235公里。 石料:工程所用石料在项目区附近开发石场供应,经工程技术人员检测,质地坚硬,颗粒级配均匀,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质量标准,项目区附件石料储量丰富,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平均运距 4公里。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砂:项目区建筑用砂可采用山砂及河砂。 4) 、水:施工用水取用原有水源,平均运距 2.5公里。 5) 、电:先连接项目区至 10KV高压电线路,即可解决施工用电,由施工单位自备设备解决。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方案 5.1确定搬迁对象的原则与依据 1、居住地海拔较高,居住环境恶劣,受楚雄“ 11 02” 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已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 2、当地水源缺乏,不但生产用水难以解决,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已不具备就地脱贫致富的条件,要就地解决温饱已无希望。 3、 按照 人均有粮低于 450千克、 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以下、 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的条件 。 项目区符合 人均有粮 410kg、 人均纯收入 920元,符合 条件。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4、 项目区 群众自觉自愿搬迁,有易地发展的要求, 大多数人 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5.2迁出区选择方案 根据以上确定搬迁对象的原则和依据,经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规划局、扶贫办、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建设局等单位的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认真调查研究,认为新华村 委会新华村全部村民、大竹林自然村全部村民和大黑箐部分村民, 因受楚雄“ 11 02” 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已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规划将新华村 委会上述三个自然村 155户、652人列入 2009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范围。 5.3 迁入区选择方 案 根据西舍路乡范围内已无较大规模的土地可供开发利用的实际,经“ 11 02”特大自然灾害指挥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规划采取乡内就近、就地集中安置的方式,选择新华村大光山 羊头山作为 集中 安置点 和 大黑箐自然村、新华自然村(岭岗)作为本村内 就近安 置 (见下表) 。 新华村委会搬迁点项目迁出迁入人口情况表 迁 出 迁 入 备注 自然村 户数 人数 自然村或安置点 户数 人数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新华 22 83 大光山 22 83 集中安置 36 146 本村岭岗 36 146 本村内分散安置 大竹林 86 378 大光山(羊头山) 86 378 集中安置 大黑箐 11 45 大黑箐 79 113 本村内分散安置 合计 155 652 合计 155 652 集中安置 108户、 461人,分散安置 47户、 191人。 第六章 搬迁安置条件分析 与 评价 6.1迁出区 村委会 基本情况 列入 2009年易地搬迂的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地处不管河流域高山地区,距乡政府驻地 48公里。驻地海拔 1900米,年平均气温 14.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 850-950毫米,全村 委会 303户、 1255人,以汉族、彝族为主 。 2008年末耕地面积 983.9亩,人均耕地面积O.78亩,户均经济林果地 2亩,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养殖业和种植业,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180元,人均有粮 280千克,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较为困难,属重点扶持贫困村。 列入搬迁的新华村委会上述三个自然村,现有耕地 652亩,人均 1亩,其中基本农田 2.5亩,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 920元,人均有量 410kg。计划搬迁人口 652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人, 其中:绝对贫困人口 332人 、低收入贫困人口 237人。 6.2搬迁的原因及依据 1、该村座落在哀牢山山脊地带,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楚雄“ 11 02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山体出现了大面积滑坡、泥石流,经实地勘察,村内大部分房屋被泥石流冲毁及掩埋,其余未倒塌的民房也已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有的房屋墙体和地面开裂,严重倾斜,而且裂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随时都有下滑的危险,安全隐患较大,村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到目前为止,还有 85户 348人住 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其余灾民遇阴雨天气就要紧急转移,易地搬迁安置灾民已迫在眉睫。 2、居住地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受灾后,水源缺乏,不仅耕地无水可灌,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同时公路、桥梁、耕地损毁严重,大部分基础设施和耕地难于恢复。根据第五章所列确定搬迁对象的原则与依据,新华村符合搬迁条件,而且经乡政府、村委会多次召开户长会,发动灾民认真讨论,鉴于居住地山体滑坡,全体村民愿意搬迁,有到新的安置地发展的要求和愿望。 6.3安置点基本情况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新华村大光山 (羊头山) 安置点离原居住地 4公里,海拔 1500至 1900米,原为疏林地、荒草地,地势开阔、平坦,片区 自然 坡度在 5-15度之间,安置点后山坡上生长着连片的云南松中幼林 和常绿阔叶林,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林草植被生长较为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无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经楚雄市国土资源局派人员深入实地考察,认为安置场地内现状无地质灾害分布,通过自然斜坡类比和结构面组合分析,斜坡场地总体较稳定,地势开阔,基本适宜作为西舍路乡新华村的搬迁安置场地。 1、安居房建设地点地质条件评价 安居房建设点地形属构造剥蚀中山峡谷地貌类型区,原为疏林地及荒草地,经查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场地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选系上统云南驿组的砂岩、砂页岩及白土田组的粉砂岩,其盖层 主要为中生界红色碎屑岩系,山坡上多见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结构疏松,岩层产状较乱、垂直节理发育,易风化。场地无断裂构造分布,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发育。场地周边斜坡坡度 20-25 ,自然状况下基本稳定,未见地质灾害体及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基本适宜作为新华村的搬迁安置场地。 2、水资源 条件 分析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新华村大光山安置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年平均降雨量为 850-9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 5 10月份,降水量充沛, 11月至次年 4月旱季受干暖气流控制,日照充足,空气宜人。多年平均气温 14.5C-20C,最热时段平均气温 23.1左右,最冷时段平均气温 8.1,全年大于或等于 10以上的积温 4171.4。 为较好地解决安置点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经实地调查分析,计划延用原新华村饮用水源,只需新建 20km引水管,新修 200 m3蓄水池 2个即能满足新华村安置点供水需求。 3、基本农田地平衡分析 经调查分析,新华村 四个迁入点 目前耕地面积 累计 562亩 、人均 1亩, 其中: 基本农田 281亩、 人均耕地0.5亩,户均经济林果地 3亩,由于是就近搬迁安置,移民迁入新居后,仍耕 种原来未毁和恢复的耕地和经济林果地,按照易地扶贫搬迂“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要求,结合新华安置点的具体情况,村民搬迁后,只要通过逐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措施,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4、 交通 和 电力 条件分析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新华村 委会大黑箐、大光山、新华村 安置点 均 位于乡村公路旁,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只有羊头山 (计划大竹林村迁入)不通公路,但 通过新建 4公里、 改 扩建 4.2公里的村组公路,就能较好的解决安置点的交通问题。 为确保 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用电,设计架设 10kV输电线路 1.6千米,村旁安装 20KVA变压器 2台,村内架设 0.4kV输电线路 6千米,配套户表 155套,以解决 新华村委会 安置点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5、教育卫生条件分析 安置点 村委会现有的 学校和卫生室,基本可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和移民就医的需要。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拟建安置点具有较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地质结构相对较好,无滑坡、泥石流等较大的地质灾害发生;该项目属易地就近搬迂安置,无土地调整纠纷问题,同时通过 埋 设引水管和修建水池等措施,完全能解决人畜饮水 问题 ;交通条件 、 电力设施 均可 解决;同时,移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由于离村委会驻地较近,适龄儿童入学和 村民 就医较为方便,基本能实现州市党委、政府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第七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7.1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是 1、安居工程 每户占地 210、建筑面积 124.5,累计 19297.5 2、人畜饮水工程 埋 设输水管路 20km,其中: PE32MM管 20000m。 新建蓄水调节池 2 个、 每个 200m3, 累计 400m3。 3、道路工程 新建 4km,改扩建 4.2公里 4、通电工程 架设 10KV 高压线 1600m,、 0.4KV 入户线 6000m, 安装100KVA变压器 2 台、户表 155套。 5、沼气池 155口 ,每户一口。 6、公厕 60、科技文化室 80 。 7.2 累计工程量 土方开挖 6859.84 m3 , 土方回填 2102.52m3, M7.5 浆砌石 4301.92 m3,钢筋制作与安装 6.63 t , C20砼 184.24 m3, 60砼涵管 288 m,砖木结构住房 19297.5,高压线架设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1600 m,入户低压输电线路 6000 m,砖木公厕 60 ,沼 气池 155口,埋设 PE32管 20000m、蓄水池 2 个 400 m3。 第八章 工程方案设计及 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为了实现州、市党委、政府提出的“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要求,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小村安置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方案,并依据行业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规划设计。 本项目工程方案包括安居工程、人畜饮水工程、通路工程、通电工程、科技文化室、沼气、公厕建设七 项工程。 其中,分散安置的 47户,仅考虑安排 实施安居房、沼气和 通 电 三项 工程 ;大光山(羊头山)考虑安排实施上述七 项工程 。 8.1安居工程 规划新建移民住宅 121套,每套占地 210平方米、建筑面积 12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5064.5平方米。为方便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家庭管理,安居房设计为独户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独院,规划每户住宅用地 210平方米 (长 14米、宽 15米 ),安居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户自建”的方案,分户实施。 房屋立面外观按照当地的建筑样式设计,体现当地彝族民居风格,瓦屋面木楼板。在正立面一二层之间设置木制楼梯一部、设高 90cm的木制栏杆,通过外楼道与二楼相通 ;房屋结构 可根据农户经济条件建设为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两层,层高 2.7米;在户型功能布置上,一层为两卧室一堂屋、二层为两卧室一客厅。 村间道路及公共活动场所户均占地 5 O平方米,合计户均占地 260平方米 (其中宅基地占地面积 210平方米,公共用地 50平方米 )。安置点合计占地面积 42亩,村庄布局本着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村庄建成后纵横成排,并预留 1.5 4米宽的村间道路、公共场所和绿化带,村间道路及排水沟由村民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8.2人畜饮水工程 一 、供 水范围: 由于新华自然村(岭岗)、大黑箐自然村均在本村安置,不增加新的供水荷载,故故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无需解决人畜饮水工程。 新华大光山 (羊头山) 集中 安置点人口 108户、461人, 需 安排 人畜饮水工程。 二、需水量计算和供水规模 1、需水量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 按计划生育部门调查统计分析,项目区现有人口4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按 6计算。 (2)计算年限 根据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相关规范规定及“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确定工程设计年限为 15年。 (3)需水量 计算。 A、供水人口预测 按式: P=P。 (1+a)n计算 则到 2020年设计供水人口为: P=461 (1+6 )15=504人 B、生活用水标准 按云南省定额 .饮水,楚雄市属于二区,饮水定额 60 75L/D,本项目取高值 75L/D.结合该地区无工矿企业和加工业用水需求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大牲畜的部份饮水在内。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规定,农村不考虑消防用水,若发生火警可临时采取减少用户供水量的办法解决。 c、需水量计算 生活用水量 Q1=504 O.075=37.8m3日 由于暂时缺乏数据,大牲畜按照人的需水量加 30进行粗略估算。 大牲畜需水量 Q2 37.8 30 =11.35m3日 不可预见和管网损失水量按供水量的 10计,则: Q3=(Q1 Q1) 10%=(37.8+11.35) 10%=4.9 m3日 由于搬迁点小村不设学校,故不计公共建筑用水 日平均需供水量 Q=QI+Q2+Q3=54.05m3日 年需水量 =365 54.05=19728.25m3年 时平均供水量:日 平均 供水水量 24=54.0524=2.25 m3时 由于农村用水多集中于早、中、晚八个小时内,一般时供水变化系数 K时 =2.3 3,根据 西舍路乡大光山安置点实际供水情况,时变化系数取用 K时 =2.5 则:日最高时用水量 =K时 x时平均用水量 =2.52.25=5.63 m3小时 (4)供水规模 经过计算,项目区人畜饮水供水规模为:日平均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供水量 54.05 m3,日最高时用水量 5.63 m3,年供水量19728.25m3年。 三、水源点选择 1、水量分析 经实地调查分析,计划延用原新华村饮用水源,水源点 11 4月每天产水 12 m3, 大于最高日取水量。只需新建 20km引水管,新修 200 m3蓄水池 2个即能满足大光山(羊头山)集中 安置点供水需求。 2、水质分析 项目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延用的新华村饮用水源,系当地群众长年饮用的地下山泉水,无任何异状,加之取水点附近人 畜 活动不频繁,植被覆盖率高,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农村饮水安全饮用标准。 四、工程设计 项目区人畜饮水工程由主管、蓄水 调节 池、 入户配水管等组成。 由于建设资金紧张,入户配水管由村民今后自行解决。 输水 主 管路沿线按地形变化布 置,埋设 PE32塑管, 遵循线路短、施工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 埋设 。 1、蓄水池:在村内开阔,地势较高的位置建设蓄水池 2座, 每个 容积 200 m3,保证 5 6天内输水管不来水有水饮用。蓄水池用 C20砼浇筑,壁厚 0.2m,盖板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用 C20钢砼浇筑,顶部设溢水管,底部设排污管。 2、管材确定 为进一步考虑到降低工程造价、便于施工及建后维修等因素,使工程达到应有的使用寿命和发挥更好的效益,输水主干管设计采用 DN32mmPE管,全长 20km。 8.3通路工程 为较好的解决安置点的交通问题,规划建设村组公路 8.2公里,其中新建 4公里,改扩建 4.2公里。由于投资的限制,村 庄道路建设设计采取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村组公路依据楚雄州县 乡公路建设暂行技术标准进行测量设计,放好控制“红线”,待今后有条件时再按四级公路的标准改扩建,在工程安排上先实施路基工程和必要的构造物工程,路面工程可按“先通后畅”的原则逐步实施。公路内侧按规范要求开挖排水沟,上口宽 O.4m、底宽 O.3m、深 0.4m,以利排水,防止雨季造成路基水毁。总之既要做到当前的建设能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又要避免因设计标准过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工 程能长期发挥效益。 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标准:楚雄州县、乡公路暂行技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 15公里小时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路基宽度: 4.5m(在视线较好的位置,每隔 300米左右设置一处错车道 ) 行车道宽度: 3.5m 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15m 最大纵坡: 10,其坡长不大于 200米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 II级 停车视距 20m 8.4通电工程 为确保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用电,设计架设 10kV输电线路 1.6千米,村旁安装 20KVA变压器 2台,村内架设 0.4kV输电线路 6千米,配套户表 155套 (含本村安置户) ,以解决安置点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8.5其它工程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满足搬迁移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规划新建砖 木 结构 80 的科技文化活动室 1个 、 砖木结构公厕2个 (每个 30) ,村庄道路两侧种植竹子、核桃等经济林木,搞好村庄环境绿化。 建设沼气池 155口,每户一口。根据项目区海拔现对较高,选择建设 8m3的曲流布料沼气池,通过 曲流布料沼气池有效地解决换料难、封盖难、浮渣易结壳、产气率低、管理不方便、不安全等难题。 8.6土地利用方案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本安置点宅基地规划利用大光山一带近 135亩作为搬迁安置用地,同时由于是易地就近搬迂安置,移民仍继续耕种原承包土地和经济林果地,因此无土地调整纠纷问题。移民迁入新的安置点后,原承包土地及山林的承包权不变,仍归其经营。 8.7产业发展规划 安置规划区是楚雄市核桃种植最适宜区,该地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果实个大、壳薄、油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已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后,计划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连片种植优质核桃,建设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以促进安置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黑山羊养殖也是传统产业,今后应逐步发展。 第九章 建设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方案 9.1 建设工期 项目计划建设工期 1年,即 2010年 1月至 2010年 12月 知识水坝(豆丁网 pologoogle)倾心为 您整理(双击删除) 9.2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 2009年 11月底前完成项目列项审批及编制实施方案,施工设计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 2010年 4月前完成工程招投标及工程监理的选派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 2010年 5月至 2009年 9月底基本完成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和宅基 地平整工程。 4、 2010年 9月至 2010年 12月前,基本完成安居房建设、安居点人畜饮水工程和其它工程建设,使安居点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9 年 10 月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3 月 2010 年 5 月 2010 年 8 月 2010 年 10 月 2011 年 1 月 2011 年 3 月 工程方案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 道路饮水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安居房施工图、电力施工图设计 工程施工招标、合同签订 道路、供电工程施工,宅基地平整 住宅工程饮水施工、单项工程交工 项目初 步验收、整改 资料整理、决算报批、审计 申请项目竣工验收 楚雄市西舍路乡新华村委会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项目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