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校核报告.doc_第1页
视野校核报告.doc_第2页
视野校核报告.doc_第3页
视野校核报告.doc_第4页
视野校核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概 述22.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23.XX车型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23.1引用标准23.2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33.3XX车型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43.4XX车型前方视野校核43.5小 结64.XX车型驾驶员后视野校核74.1引用标准74.2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74.3XX车型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94.4XX车型后视野校核94.5小 结125 总结 121. 概 述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等,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下面以相关标准和法规为基础,结合XX车型布置设计情况,对XX车型驾驶员前、后视野分别进行校核。2. 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在车身布置图上,确定了代表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的眼椭圆后,即可作出驾驶员的实际视野范围,进行前视野、外后视野、内后视野的校核。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汽车驾驶员视野的基本要求如下:2.1前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前方180范围内直接视野的校核。2.2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2.3汽车不得有两根以上A柱。2.4对于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同时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至少为1m的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对于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要求相同。2.5内后视镜的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3. XX车型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3.1 引用标准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GB/T 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SAE J941Motor Vehicle Drivers Eye Locations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汽车前方视野必须符合标准GB11562-1994中的规定。(1)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联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a) 基准点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b) 基准点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c) 基准点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d) 辅助基准点a、b、c与a、b、c点关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对称。(2)按GB11562-1994的规定进行测量,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3)汽车不得有两根以上A柱。(4)在驾驶员前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以下情况除外:a) 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式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b) 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但是导线直径小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c) 最大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小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距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5)通过V2垂直于Y基准平面且与转向盘上边缘相切的平面,如该平面相对水平面至少后下倾斜1时,则转向盘上边缘及其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3.3 XX车型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1)R点位置前排座椅靠背角22。R点相对车身位置,由三维坐标系的X、Y、Z坐标确定,如表1所示。表1 R点相对坐标系的位置R点XYZR1281.5-331.5342.2(2)V点位置V点相对R点位置,由三维坐标系Xr、Yr、Zr坐标确定,如表2所示:表2 V点相对R点位置V点XrYrZrV142-5672V242-5596(3)P点位置P点相对R点位置,由三维坐标系Xr、Yr、Zr坐标确定,如表3所示:表3 P点相对R点位置P点XrYrZrP1-39-20634P2-1147634Pm-30.60.0634(4)E点位置E点相对R点位置,由三维坐标系Xr、Yr、Zr坐标确定,如表4所示。表4 E点相对R点位置E点XrYrZrE1-115.1-90.9634.0E2-142.3-31.9634.0E3-95.5107.6634.0E4-43.0146.0634.03.4 XX车型前方视野校核(1)风窗玻璃基准点在图1上可以看出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风窗玻璃外表面的六个交点a、b、c、a、b、c连线所包围的面积完全在风窗玻璃透明区域内。图1 风窗玻璃外表面的交点联线所包围的面积(2)双目障碍角校核根据法规要求在A柱上做两个水平截面S1、S2。将S1、S2截面投影在P点所在的水平面内,双目障碍角在该平面内测量校核,如图2所示。E1和E2的连接线绕P1旋转,使E1至左A柱的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E1,E2连接成直角,从E1向左A柱的S2截面外侧作切线和从E2向左A柱S1截面内侧作切线,从E2点作前一切线平行线,与后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驾驶员(左)侧的A柱双目障碍角。E3和E4的连接线绕P2旋转,使E4至右A柱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E3、E4连接成直角,从E3向右A柱S1截面内侧做切线和从E4向右A柱S2截面外侧作切线,从E3点作后一切线平行线,与前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乘客(右)侧的双目障碍角(见图2)。驾驶员侧的A柱双目障碍角3.11,乘员侧的A柱双目障碍角0.46,均小于6,满足法规要求。图2 双目障碍角在P点水平面内的校核示意图(3)驾驶员前方180内视野校核从图3上可以看出在驾驶员前方视野180范围内(除技术要求规定外)没有其它障碍,满足法规要求。图3 驾驶员前方180内视野(4)仪表板障碍视野本项目的组合仪表为中置仪表,方向盘的遮挡不会对组合仪表形成视野盲区,故不需要校核。3.5 小 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校核,可以发现XX车驾驶员前方视野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4. XX车型驾驶员后视野校核4.1 引用标准GB 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T 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GB/T 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ECE REGULATION NO.46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ARVIEW MIRRORS,AND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INSTALLATION OF REARVIEW MIRRORS.4.2 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汽车后视野必须符合ECE REGULATION NO.46中的规定。(1)后视镜应固定牢靠,避免改变已调节好的视野。(2)装在M1和N1类汽车上的外后视镜为类或类后视镜。(3)M和N类型汽车必须在其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外后视镜,M1和N1类型汽车上必须安装一个内后视镜。(4)汽车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必须安装在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两眼点之间的距离为65mm)中心连线与纵向基准面间的夹角不大于55的范围内。(5)在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应能允许驾驶员在车门关闭,而车窗开启时进行调节。能在车内调节的外后视镜除外。(6)内后视镜应能允许驾驶员在其驾驶位置上调节。(7)外后视镜应能从汽车侧窗或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到的区域中看到。(8)外后视镜的视野对于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同时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至少为1m的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对于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要求相同。见图5。图5 驾驶员、乘客两侧外后视镜的视野(9)内后视镜的视野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眼点后60m处延伸至地平线(见图6)。图6 内后视镜的视野(10)外后视镜的视野障碍物在测定上述后视野时,只要车身结构和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杠两端和后视镜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占所规定视野的10以下即可。(11)内后视镜的视野障碍物在测定上述后视野时,允许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和加热元件等部件遮挡部分视野,但遮挡部分的总和应占所规定视野的15以下。4.3 XX车型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1)下述后视野要求是在左右单眼总视野条件下的视野当测定后视野时,XX车外后视镜种类采用第类别,外后视镜安装在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两眼点之间的距离为65mm)中心联线与纵向基准面间的夹角不大于55的范围内,XX车型为整车整备质量状态。此外,还应在前排乘客一侧加装一名乘客的质量,其数值与测定H点时假人的质量相同。(2)R点位置R点相对车身位置,由三维坐标系的X、Y、Z坐标确定,如表所示。(3)P点位置P点相对R点位置,由三维坐标系的Xr、Yr、Zr坐标确定。如表3所示。(4)E点位置E点相对R点位置,由三维坐标系的Xr、Yr、Zr坐标确定。如表4所示。4.4 XX车型后视野校核按上述技术要求把左、右外后视镜、内后视镜安装到位。驾驶员位置处安放三维H点装置,按前述E点的确定程序放置E5、E6两个眼点,光束通过后视镜反射,经测量计算对后视野进行评价。该方法可对后视野进行三维空间评价。4.4.1驾驶员侧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校核 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两眼点之间的距离为65mm)中心连线与纵向基准面间的夹角为38.3,满足不大于55的要求(见图7)。图7 驾驶员侧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校核示意图4.4.2驾驶员、乘客两侧外后视镜的视野校核图8、图9是从两个角度观察驾驶员、乘客两侧外后视镜对后视野进行三维空间校核的示意图。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出XX车外后视镜所能达到的视野范围。图8 驾驶员、乘客两侧外后视镜后视野的后视示意图图9 驾驶员、乘客两侧外后视镜后视野的俯视示意图经过校核,驾驶员借助左外后视镜能在水平路面上同时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为2.1m的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为7.2m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驾驶员借助右外后视镜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为1.5m的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为5.5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20 m处延伸至地平线。经过校核,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看到的规定视野区域中没有障碍物,满足法规要求。4.4.3内后视镜的视野校核如图10和图11所示,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能在水平路而上看见一段宽度为28m(法规要求20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