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专题研1.doc_第1页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专题研1.doc_第2页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专题研1.doc_第3页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专题研1.doc_第4页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专题研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专题研究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甘南县第二小学 刘 岩【教材简析】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先介绍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接着讲了李四光玩耍时对怪石产生了疑问,然后讲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讲回家乡进一步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在写法上,本文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 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是文章的教学重点,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及切入点】 、课文中涉及到一些地质学知识,如:陨石、冰川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但不能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地质学知识的渗透上,偏离本文主旨。 、理解课文时,可在学生课前对课文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后,本文可抓住三个主要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文章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这块石头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他是怎么解开的?”【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是怎样的? 生:我想知道它奇怪在哪? 生:我想知道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怎么来的? 生:奇怪的大石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师: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李四光和这块大石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通过对课题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养成一个勤问问题的好习惯。其实,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李四光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也能向李四光一样多问问题,多思考,所以不如从平时的一些小事做起,养成学生思考提问的习惯。二、整体感知欣赏课文。对于文章中不懂的词句做简要交流。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生:讲了李四光的事。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师:有两个时间。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找到了答案。师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刚刚踏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再概括的时候教师有必要做一些简短的提示,提示主要内容必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有助于学生去概括课文,循序渐进! 三、感受巨石、师:文章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这块石头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请同学好好读读课文,找找这块石头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块大石头!师:怎么说?生:它比这些小孩都要高出很多。师:你很会观察,能找出句子说明石头的大吗?生: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得,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师:这么大该怎么读。 指名读。、师:这块巨石还有什么特点?生:只有一块,它是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得历史了。师:时间很久了。生:谁都说不清楚它是怎么来得。师:这块石头来历不明,就连生:爸爸和老师都不知道。师小结:是呀,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产生了很多的疑问。 四、研读问题、师: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生交流,课件出示个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周围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师:仔细读读这个问题,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生:李四光很喜欢问问题,就一块石头,他就问了个问题。生:他很想知道这块石头是从哪来的,这个问题就问了两次。师:你很会思考,这两次问语气一样吗?生:不一样,他越来越想知道,语气要更强烈。师: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读?指名朗读、个问题。师: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还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我们来看看他和老师的对话。谁愿意当小李四光,谁来当老师?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节。师:从老师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师:从哪里看出来?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生: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师:从这个问题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生:他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师:是呀,老师的回答并不能解开李四光心中的疑团,他又去问爸爸,还是这些问题他是不是随便问问就算了?他想不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在心中一直问了很多年,从(他小时候)一直到(他长大再次回到家乡),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被李四光遗忘,反而这些问号变得越来越大!(板书个问号,一个比一个大。)李四光提出的个问题是文章很好的切入点和着眼点,通过对个问题的研读,一个爱思考,对问题执着追求,刨根问底的李四光已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师: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这块石头是怎么来的?生:这块大石头师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师:他是怎么弄明白的?生:、师:如果前面的疑惑用五个大大的问号来表示,那么这个石头之谜解开了该用什么号?说说理由。生:“。”因为问题的答案已经揭晓生:“!”因为这些问题困扰了李四光很久,今天终于有了答案,他很激动,很兴奋所以用“!”师:同学说的都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答案吗?(生惊讶,沉思)生:我知道了“,” 因为李四光研究完了这块大石头后仍然继续研究,又发现了第四纪冰川漂流的遗迹,所以她的研究还没完,用“,”。师:“你们赞成谁的意见?”(生一致认为第三种意见板书“,”)师:“如果再给后面加个标点符号,你认为用什么号最合适!”生:“”因为李四光的研究并没有就此停止。生:我也同意,李四光的此后一直都在不断地研究,直到他生命的结束。用标点符号来设计板书,串联文章的主要情节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全面的多方位的理解,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这样设计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执着追求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 五、总结升华、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板书设计】石头?,【教学反思】反思本课教学,有这么两个比较突出的地方:一、巧设提问,擦亮思维火花本课教学设计,教师提问不多,但却精练。文章主要就抓住三个问题展开教学:、“文章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这块石头究竟奇在哪?怪在哪呢?”、“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他是怎么解开的?”,每个问题都能很好地发掘学生思维的空间,尤其是对第二个问题的研读,让学生从个问题入手,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在发现中,李四光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执着探求问题答案的形象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些精巧的提问,才会使学生不断擦出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