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新建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新建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新建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新建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设计说明 1 目 录第一章 概述 1 一、研究依据、范围、设计年度 1 二、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 (一)审查意见 1 (二)执行情况 1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概述 1 四、研究的主要结论 2 (一)桥梁建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 (二)建议桥址及主要技术标准 2 (三)方案比较 3 第二章 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 4 一、路网构成 4 二、铁路客运量预测 4 三 、 运输组织 5 四 、 建桥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6 第三章 桥梁建设条件与桥位选择 7 一、桥址地理位置及其铁路线路关系 7 二 、 桥址建桥条件 7 ( 一)桥址地形地貌、地面建筑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情况 7 (二)河道及其演变 7 (三)气象、水文及防洪 7 (四)通航 11 (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动参数 11 (六)桥址河段航道、航运、港口条件 13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2 三 、 与既有钱塘江二桥等桥的桥位关系 13 四 、 有关部门对桥址方案的意见 15 第四章 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案比选 16 一、主要设计原则 16 二 、 方案比较和建议意见 16 (一)影响桥梁方案的主要因素 16 (二)线路平、纵断面条件 17 (三)桥式方案总体构思 17 (四)主桥方案 17 (五)引桥 桥式 18 第五章 相关工程及外部协作条件 19 一 、 相关工程 19 二 、 外部协作条件 19 (一)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铁路建设的协作意向 19 (二)外部电源条件与电磁干扰和防护的补偿原则 19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工程措施 21 一 、 概述 21 (一)环境质量概况 21 (二)工程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概况 21 (三)主要污染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21 二 、 控制与防治污染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初步方案 23 (一)控制与防治污染措施初步方案 23 (二)生态环境防护措施初步方案 24 三 、 环保工程措施及 投资估算 24 四、结论与建议 24 第七章 施工组织方案初步意见 25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3 一 、 概述 25 (一) 研究依据 25 (三) 当地建筑材料分布及水、电、燃料可资利用情况 25 (四) 材料运输方案 25 二、 施工场地布置 26 (一) 场地布置原则 26 (二) 北岸场地 26 (三) 南岸场地 26 三 、 主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27 (一) 北岸主桥 27 (二) 南岸主桥 27 四 、 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27 五 、 引桥施工方案 27 (一) 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27 (二) 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28 六 、 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28 (一) 总工期 28 (二) 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28 第八章 投资估算 32 一 、 概述 32 (一)编制范围 32 (二)估算分段 32 二 、 编制依据 32 (一)一般规定 32 (二)人工费 32 (三)材料费 32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4 (四)机械台班单价 32 (五)水、电单价 32 (六)运杂费 32 三 、 各项工程静态投资估算及费用的编制 33 (一)施工准备 33 (二)正式工程 33 (三)价差 33 (四)施工措施费 34 (五)间接费 34 (六)税金 35 (七)大型临时设施 35 (八)其他费用 35 (九) 基本预备费 36 四 、 动态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和铺底流动资金 36 (一)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 36 (二)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 36 (三)机车车辆购置费 36 (四)铺底流动资金 36 五 、 投资估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 36 六、投资增减原因分析 36 (一)编制范围变化 36 (二)主要工程投资变化 36 第九章 有关新技术采用及科研试验项目的意见 41 一 、 水文 41 二 、 梁部 41 第十章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2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5 第一章 概述 一 、 研究依据、范围、设计年度 (一)研究依据 上海铁路局关于报送 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枢纽铁路钱江大桥项目建议书的函(上铁计函 20061444 号)。 铁道部、浙江省关于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 2006985 号)。 浙江省交通厅关于南京至杭州至宁波铁路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意见(铁计函 2006121 号)。 (二)研究范围 钱江铁路新桥工程: HYCK2+481.86 HYCK4+707.86,共 2226m。 (三)设计年度 近期 2020 年,远期 2030 年。 二 、 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一)审查意见 2006 年 9 月 18 20 日, 部计划司在北京与浙江省发改委联合组织召开了 “钱江铁路三桥与杭州东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审查会。会议要求杭州东站和钱江铁路三桥(后更名为 “钱江铁路新桥 ”)作为两个独立的建名上报项目建议书。 该次审查同意在钱塘江二桥上游并行新建钱江四线铁路新桥一座,正桥孔跨与既有钱塘江二桥对孔布置,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式方案。 2006 年 12 月 1 日铁道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 2006985 号),主要内容为: “三、建设方案及主要工程内容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6 在钱塘江二桥上游并行新建钱江 四线铁路新桥一座,正桥孔跨与既有钱塘江二桥对孔布置,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式方案,全长 2.2 公里。 四、投资预估算及建设工期 工程投资总额按 13.0 亿元控制,其中静态投资 12.3 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0.7亿元。建设工期 3 年, 2007 年开工, 2010 年建成。 ” (二)执行情况 1在钱塘江二桥上游并行新建钱江四线铁路新桥 1 座,正桥桥跨采用( 45+65+1480+65+45) m 共 18 孔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既有钱塘江二桥对孔布置,桥梁全长均为 2226m,其中正桥长 1296.55m。 2工程投资总额: 13.9566 亿元,其中静态投资 13.0631 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0.8935 亿元。建设工期 3 年, 2007 年开工, 2010 年建成。 三 、 可行性研究工作概述 可研前完成的工作有: 2006 年 8 月,我院完成了钱江铁路三桥与杭州东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2006 年 9 月 18 20 日部计划司在北京与浙江省发改委联合组织召开了 “钱江铁路三桥(原名)与杭州东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审查会。根据审查意见,院组织完成钱江铁路新桥预可行性研究的补充材料。 2006 年 11 月,我院完成了钱江铁路新桥工程的初测工作。 2006 年 12 月,我院根据铁道部、浙江省人民政 府关于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意见,完成本此 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工程可行性研究。 本次可研重点研究了钱江铁路新桥的桥址、水文及通航的影响、正桥及引桥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环境影响评估、工期及投资估算等。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7 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桥梁建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杭州铁路枢纽位于浙江省会 杭州市,衔接沪杭、浙赣、宣杭、萧甬四条铁路干线,规划的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铁路及杭长客运专线等将引入枢纽。 东部客运专线网形成后,将成为东部地区客运专线网和长三角城际网中 的重要节点,杭州 东站 距上海 (虹桥)约 159 公里, 距宁波约 154 公里, 距南京 (南京南) 枢纽 251 公里,距鹰潭枢纽 493 公里,距芜湖枢纽 293 公里,是东部地区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在路网中主要承担浙江与省内外客货交流运输,同时承担上海及苏南地区与我国南部地区的客货交流运输。 目前杭州枢纽过江通道为 2 桥 3 线,远远不能满足客运专线建成后的过江需求,新建钱江铁路新桥对于缓解目前枢纽过江能力紧张的局面,适应铁路运输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建钱江铁路新桥是满足枢纽点线能力协调的要求,也是发挥系统最大效益的需要,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二)建议桥址及主要技术标准 1建议桥址 钱江铁路新桥桥址选择在既有钱江二桥上游。既有钱塘江二桥铁路桥(浙赣绕行线)与公路桥(沪杭甬高速公路)并列在同一平面,两桥中线间距 16.4m,铁路桥位于公路桥的上游侧,杭州岸有连接沪杭甬高速公路与 S01、 S02 线(艮山东路、艮山西路)的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受此互通立交控制,铁路新桥放在既有钱江二桥上游,接入杭州东站枢纽较为顺直,合理。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对水上建筑物选址的要求,当相邻水上过河建筑物的轴线间距不能满足大于船队长度 与代表船队下行 5min 航程之和时,可靠近布置,但两过河建筑物间相邻边缘距离应控制在 50m 以内,且通航孔必须相互对应。根据钱江二桥的水文分析计算成果,结合桥梁承台布置和安全施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8 工最小间距要求,钱江铁路新桥与二桥最小线间距不宜小于 25m 左右。 从线路走向条件来看,由于在 HYCK1+102 处需穿越既有艮山西路立交桥,新建的杭甬 客专 正线、杭长 客专 正线和改建的浙赣绕行线需分别从三个桥孔穿越艮山西路立交桥,改建的浙赣绕行线接上既有浙赣绕行线,杭甬正线、杭长正线并行跨越钱塘江。受艮山西路立交桥桥墩位置限制和平面曲线半径要求 (该处已采用 1600m 的曲线半径),新建的钱江铁路新桥和既有铁路钱江二桥两相邻正线最小间距只能控制在 31m。 综上所述,钱江铁路新桥选择在既有钱江二桥上游,结合两岸线路走向,本次研究钱江铁路新桥和既有钱江铁路二桥相邻正线间距推荐采用 31m,如下图: 2主要技术标准: ( 1)线路标准 杭甬、杭长客运专线杭州枢纽内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9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 250km/h 最小曲线半径: 3500m 限制坡度: 12 , 困难 20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电动车组 到发线有效长: 700m 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 2)桥梁主要技术标准 a设计洪水频率:按 1/100 设计, 1/300 校核,水文特征值按上游径流和下游潮汐组合后的结果选取。 b桥梁设计速度目标值 250km/h(按四线桥规模) c地震设计基本烈度: 桥址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 6 度 ) ,设计按 7 度设防,动峰值加速度取 0.1g。 d设计荷载: ZK 活载。 e未详部分遵循新建时速 200 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 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5140 号)。 ( 3)轨道 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高度 767mm. 桥梁温度跨度都特别大,桥上铺设无缝线路,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根据桥跨布置情况,为减小桥墩受力和改善轨道结构的运营状态,初步推荐每线分别在连续梁两端设置一组单向钢轨伸缩调节器。伸缩调节器的布置方式和位置示意图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0 如下: (三)方案比较 根据批复意见,主桥桥式方案采用( 45+65+1480+65+45) m 共 18 孔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既有钱塘江二桥对孔布置,仅对梁部横截面进行比较。比较的横截面形式有:单 箱三室、单箱双室、双箱单室三个方案。 其中单箱三室圬工方稍多,横向整体性稍好,梁体竖向刚度较大,但也有施工立模麻烦的缺点。本次暂按单箱三室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 引桥经比较连续梁和简支梁方案,推荐采用 32m 双线整孔简支箱梁。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1 第二章 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 一、路网构成 2015 年: 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沿海铁路宁波至深圳段、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磁浮交通线、沪乍嘉湖铁路、沪通铁路、浦东铁路、金温铁路技改、杭甬电化、华东二通道电化、南京芜湖安庆城际铁路建成。 2020 年: 杭长客运专线、金台铁路建成;苏州 嘉兴城际轨道交通、常州 江阴 苏州城际轨道交通建成。 2030 年:南京 靖江 江阴城际、无锡 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南京 合肥城际铁路建成,沪甬(跨杭州湾)铁路按动态路网考虑。 二 、 铁路客运量预测 1枢纽客运量预测 2005 年杭州枢纽铁路客运量为 1977 万人。预测杭州枢纽 2015 年、 2020 年、2030 年旅客发送量分别为 4000 万人、 5400 万人、 7350 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3、 6.2、 3.1,其中流向本省的客运量分别为 1650 万人、 2150 万人、 2850万人。杭 州枢纽旅客发送量见下表。 杭 州 枢 纽 旅 客 发 送 量 单位:万人 旅客流向 2005 年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本省 755 1650 2150 2850 上海 423 650 880 1250 苏南 52 710 1040 1480 南部地区 423 560 750 980 北部地区 324 430 580 790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2 合 计 1977 4000 5400 7350 2枢纽客车对数预测 2005 年杭州枢纽办理旅客列车 81 对,其中始发终到车 37 对,通过车 44 对。根据确定的旅客列车年输送人数和预测的枢纽旅客发送量,以及行政区域间旅客交流量,预测杭州枢纽 2015 年办理旅客列车 275 对,其中始发车 167 对,通过车108 对; 2020 年办理客车 372 对,其中始发车 215 对,通过车 157 对; 2030 年办理客车 492 对,其中始发车 293 对,通过车 199 对。杭州枢纽分方向客车对数如下表。 杭 州 枢 纽 客 车 对 数 表 单位:对 /日 类别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合计 城际 客专 普速线 合计 城际 客专 普速线 合计 城际 客专 普速线 A B A B A B 合计 275 130 24 51 70 372 182 82 51 57 492 251 123 55 63 一、始发车 167 102 15 6 44 215 133 30 17 35 293 180 47 24 42 1、宁波方向 42 29 3 10 56 39 3 14 78 54 4 20 2、嘉兴方向 31 27 1 3 40 31 5 4 51 39 7 5 3、南京方向 63 46 14 3 80 60 16 4 110 83 26 1 4、宣城方向 7 7 9 9 13 13 5、金华方向 24 24 30 3 9 10 8 41 4 14 19 4 二、通过车 108 28 9 45 26 157 49 52 34 22 199 71 76 31 21 1、南京金华方向 2 1 1 4 1 2 1 5 1 3 1 2、宣城金华方向 3 3 5 5 6 6 3、嘉兴宁波方向 30 22 6 2 43 33 8 2 60 47 10 3 4、金华宁波方向 6 1 3 2 8 3 3 1 1 11 5 4 1 1 5、南京宁波方向 20 5 8 7 26 8 9 9 35 12 12 11 6、宣城宁波方向 2 2 2 2 3 3 7、嘉兴金华方向 45 28 17 69 4 38 15 12 79 6 57 8 8 分方向合计 嘉兴方向 106 49 1 34 22 152 68 43 23 18 190 92 64 18 16 南京方向 85 51 23 11 110 69 27 14 150 96 41 13 宣城方向 12 12 16 16 22 22 宁波方向 100 57 8 19 16 135 83 12 21 19 187 118 16 26 27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3 金华方向 87 1 1 85 116 11 52 27 26 142 16 78 29 19 3过江客车对数预测 钱塘江过江通道办理的 旅客列车主要是杭州到宁波、金华方向的始发客车以及上海、南京、宣城与宁波、金华方向之间的通过客车。根据前面分析的各年度杭州枢纽分方向的旅客列车对数,预测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杭州枢纽过江的旅客列车对数分别为 168 对、 235 对、 307 对,其中杭州枢纽始发分别为 66 对、86 对、 119 对,通过客车分别为 102 对、 149 对、 188 对。 根据杭州枢纽内主要车站和各个过江通道的客运分工,分析得出杭州各个铁路过江通道的客车对数见下表: 杭州枢纽铁路过江通道客运分工表 单位:对 /日 分类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合计 一桥 二桥 新桥 合计 隧道 二桥 新桥 合计 隧道 二桥 新桥 总计 168 45 19 104 235 51 14 170 307 70 11 226 始发 66 40 0 26 86 44 0 42 119 61 0 58 宁波方向 42 16 26 56 36 20 78 57 21 金华方向 24 24 30 8 22 41 4 37 通过客车 102 5 19 78 149 7 14 128 188 9 11 168 南京金华方向 2 0 2 4 0 4 5 0 5 宣城金华方向 3 3 5 5 6 6 嘉兴宁波方向 30 0 2 28 43 0 2 41 60 0 3 57 南京宁波方向 20 0 20 26 0 26 35 0 35 宣城宁波方向 2 2 2 2 3 3 嘉兴金华方向 45 0 17 28 69 0 12 57 79 0 8 71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铁路一桥(隧道)、二桥承担少量的客车以外,杭州枢纽过江的大部 分旅客列车将由钱江铁路新桥承担, 2030 年杭州枢纽过江客车 307 对,其中由钱江铁路新桥承担的客车为 226 对,占总量的 73.6 .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4 三、运输组织 1过江通道分工原则及行车量 ( 1)过江通道分工 新建钱江铁路新桥及望江门隧道后,杭州枢纽将形成 8 线过江的格局(隧道建成后,既有钱塘江一桥不再承担铁路过江运输)。 隧道:主要办理长兴方向普速通过列车,杭州站发宁波、金华方向普速列车,以及宁波方向大部分客专始发终到列车; 二桥:主要承担枢纽过江货车、上海方向宁波、金华方向通过普速客车; 钱江铁路新桥:承担沪杭长客专 、宁杭甬客专所有过江客车,以及少部分宁波方向客专始发终到列车。 ( 2)过江客货列车对数 结合杭州枢纽客站分工、编组站功能调整,枢纽各个铁路过江通道列车对数见下表。 研究年度过江通道列车对数表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货流密度 (万吨) 客车对数(对) 货流密度 (万吨) 客车对数(对) 货流密度 (万吨) 客车对数(对) 过江通道总量 5690 168 7500 235 9437 307 1.铁路隧道(一桥) 45 51 70 2.铁路二桥 5690 19 7500 14 9437 11 3.钱江铁路新桥 104 170 226 沪杭长 56 98 128 宁杭甬 48 72 98 从上表可以看出,杭州枢纽过江的绝大部分旅客列车将由钱江铁路新桥和隧道承担。 2030 年杭州枢纽过江客车 307 对,其中由钱江铁路新桥承担的客车为 226对,占总量的 73.6;由隧道承担的客车为 70 对,占总量的 22.8 .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5 2过江通道能力适应情况分析 根据以上分工,过江通道各线能力适应情况见表。 铁路隧道(一桥)能力适应情况表 研究年度 平行运行图能力 ( 对) 客车 (对) 客车使用能力 (对) 能力富余 (对) 2015(一桥) 102.8 45 87 42 2020(隧道) 340 51 204 153 2030(隧道) 340 70 204 134 注: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取 0.85 铁路二桥能力适应情况表 研究年度 平行运行图能力 (对) 客车 (对) 货运量 (万吨) 货车使用能力 (对) 货运输送能力 (万吨) 能力富余 (万吨) 2015 188.5 19 5690 129 10703 5013 2020 188.5 14 7500 139 11602 4102 2030 188.5 11 9437 146 12141 2704 注:客车扣除系数取 2.4,货车使用能力系数取 0.9 钱江铁路新桥列车通过速度按 200km/h 计,各种列车在本段需限速 200km/h运行。由于部分列车在杭州东或杭州南停车,停站列车将多占用一定的区间通过能力,因而产生额外的扣除,列车平均扣除系数取 1.5。列车追踪间隔采用 min , 天窗时间取 h,区间通过能力使用系数取 0.9,计算钱江铁路新桥线路通过能力见表。 钱江铁路新桥能力适应情况表 区段 年度 平行运行图 能力(对) 使用能力(对) 客车(对) 能力富余(对) 沪杭长场 引出的双线 2015 340 204 56 148 2020 340 204 98 106 2030 340 204 128 76 宁杭甬场 引出的双线 2015 340 204 48 156 2020 340 204 72 132 2030 340 204 98 106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6 从以上能力适应性分析看,过江通道能力可以满足研究年度过江客货运输需要,并有一定富余。 四、建桥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1缓解杭州铁路枢纽过江能力紧张的局面 目前杭州枢纽的过江运输任务由铁路一桥和铁路二桥共同承担,但是由于铁路一桥为单线桥,通过能力有限。 研究年度由于杭甬客专、宁杭铁路等新线的建设,枢纽过江运量有较大增长,根据预测, 2015 年重车方向过江运量为客车 168 对、货运量 5960 万吨,既有钱塘江大桥能力远远不能适应运输需要。开辟新的过江通道迫在眉睫。 2是满足点线能力协调要求,发挥系统最大效益的需要。 根据既有大桥能力与预测运量的适应性分析,既有大桥的能力仅能满足既有客货运运输需要,而研究年度初期建成的沪杭甬客运专线的客车全部为过江客车,宁杭铁路中也 有相当数量的过江客车。根据需求预测, 2015 年的过江运量将达到客车 168 对、货运量 5960 万吨,但是既有的过江通道不能满足需求,这将严重影响相关线路的利用能力。因此,新建钱江铁路新桥是满足点线能力协调要求,发挥系统最大效益的需要。 3增加枢纽内铁路运输的灵活性 铁路钱江新桥建成后,与现有的铁路钱塘江一、二桥可连成一个铁路环线,形成环形格局,会给运营调度带来更大的机动灵活性。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7 第三章 桥梁建设条件与桥位选择 一、桥址地理位置及其铁路线路关系 本项目位于钱塘江干流杭州市河段,北岸为杭州市彭埠镇,南岸为杭 州市萧山区。项目桥址位于杭州铁路枢纽既有钱江铁路二桥上游约 40m 处,向北接改建后的杭州东站客专场,向南引入萧山站客专场,是沪杭甬客运专线杭甬段和杭长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 桥址建桥条件 (一)桥址地形地貌、地面建筑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情况 本桥跨钱塘江,河道平面蜿蜒,两岸地势平坦。钱塘江杭州侧大堤( 8m 宽道路)外为采沙场、仓库、道路等,建筑物密集(无高层建筑物)。桥梁跨越的既有城市道路主要有航海路(路幅宽 13.5m,机非混行,机动车道为双向 4 车道)外,其余等级均较低,跨越的规划道路有凤起路和钱江路延伸线 ,规划凤起路和本线相交的里程为 HYCK2+563;规划钱江路延伸线和本线相交的里程为 HYCK2+937。此外,规划的车站南路在线位西侧约 95m 处与线位并行。萧山侧大堤( 6m宽道路)外分布苗圃、鱼塘等,建筑物较少。 (二)河道及其演变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山岳起伏,源短流急,山洪量大,河床比降大。下游地热势平坦,江宽水江,受海洋潮汐影响,桥址区河段位于钱塘江下游,距杭州湾出海口的杨子角约 185 公里,属平原蜿蜒型河流,河湾较多,河床受山洪与潮汐的交替冲击,河床变化在非汛期时以潮汐作用为主,汛期时以山洪作用为主,形成洪冲潮淤的现象特别明显,从历年资料所得,主槽的冲淤变化大于滩地,最高可达 9 米。深泓线沿弯曲河段凹岸往返摆动于两岸塘堤之间。 新建 铁路 杭州钱江铁路 新桥工程 可行性研究 设计说 明 18 解放后,钱塘江得到了有计划的综合治理,特别是 1979 年以后,杭州岸围垦筑堤,将河床压缩 300 余米,目前桥址处南北防洪堤间净距约 1286m( 2006.11 初测数据),主槽冲刷加深,深泓线摆动幅度在 500 米左右,目前主槽偏于杭州岸。 H纵 1 : 2 0 0横 1 : 4 0 0 0桥址断面图(三)气象、水文及防洪 1气象 杭州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气候现象:如寒潮、雾、梅雨 、台风、春秋季低温、干旱等。 ( 1)日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 1800 2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