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doc_第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doc_第2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doc_第3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doc_第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 学时)参考教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张彦云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师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教师不仅应当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深入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应当具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基本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分析和处理心理问题。二、课程基础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和生理卫生学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 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第一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基本要求:了解健康的四大基石;心理健康水平的划分2、重点与难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 健康的概念(一)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二)健康的四大基石1.合理膳食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心理平衡二、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的心理状态;适应良好,尤其是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发展状态。三、 心理健康水平的划分(一) 心理健康水平的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一般常态心理第二等级:轻度失调心理第三等级:严重变态心理(二) 亚健康亚健康也称为第三状态,最早是由苏联学者布赫曼提出的,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另一种状态。四、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智力发展正常(二) 有安全感(三) 情绪相对稳定,积极乐观向上(四) 自我意识正确(五) 人际关系和谐(六) 适应能力良好(七) 睡眠正常(八) 行为协调一致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托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学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供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智力正常(二) 自信乐观、积极向上(三) 了解自我、悦纳自己(四) 乐于学习、热爱生活(五) 人际关系和谐(六) 能正视现实,善待挫折(七) 人格完整,品行良好(八) 心理表现、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点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一、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单一关注学生转向全方位关注(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注重表面形式向更深入、更全面发展(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个别兼职向全员专业化发展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三)心理辅导(四)心理咨询(五)心理评估(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一)在思想观念上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二)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三)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途径(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忽视了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五)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简单化、课程化思考题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4.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1、基本要求: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重点和难点:精神分析理论的咨询技术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4、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一、 基本理论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欲学说二、 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目标三、 精神分析理论的咨询技术(一) 催眠狭义:是指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半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引起。(二) 自由联想(三) 释梦(四) 移情(五) 直接分析疗法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一、 基本理论二、 行为主义的咨询技术(一) 系统脱敏法当某人对某情境的反应“过敏”时,我们可以在他身上发起一种不兼容的反应。经过反复练习,使本来可以引起个体“过敏”的食物,不再引起个体的“过敏”反应,称为过敏。(二) 强化法(三) 厌恶法(四) 忽视法(五) 满灌法(六) 模仿学习法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一、 基本理论二、 认知心理学的咨询技术(一) 检查找出引起心理困扰和行为异常的不合理信念(二) 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三) 得出合理信念,学会理性思维,形成健康认知模式(四) 将理性思维内化为个人的生活态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和技术一、 基本理论二、 人本主义理论的咨询方法(一) 平等(二) 真诚(三) 积极关注(四) 共情共情或称为“移情”,指治疗者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痛苦,看待他们的问题。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理论一、 森田疗法二、 沟通分析理论思考题:1、认知心理学的咨询技术2、精神分析理论的咨询技术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1、基本要求:了解儿童及心理发展概念的界定,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2、重点和难点: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教学方法:讲授法4、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 儿童及心理发展概念的界定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二、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一)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二) 发展的定向性(三) 发展的不平衡性(四) 个别差异性三、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 生物因素(二) 环境因素(三)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一) 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 感知运用阶段(0-2)2. 前运算阶段(2-7)3. 具体运算阶段(7-11)4. 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二)埃里克森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第二节 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一、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二、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引导第三节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一、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二、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 学习问题(一) 学习适应,主要表现在学习阶段的衔接上;(二) 学习疲劳,是指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三) 学习困难综合征(四) 厌师情绪(五) 考试焦虑二、 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说谎、欺骗、偷窃、横行霸道、破坏、对抗、离家出走以及青少年犯罪等。三、 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忧郁、恐惧、焦虑、过度紧张等。四、 人际交往问题五、 青春期心理问题(一) 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二) 早恋问题(三) 情绪动荡(四) 心理闭锁(五) 性心理问题六、 挫折适应思考题1、青春期心理问题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1、基本要求: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和性质2、重点和难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4、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概述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简称心理活动课,是以班级团体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发展和预防为主要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性质(一) 它是一种“活动课程”(二) 它是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一)生活辅导,包括自我意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情绪辅导、青春期辅导等。(二)学习辅导,包括智力因素辅导、非智力因素辅导。(三)职业辅导,包括学会生存、学会选择等。五、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包括游戏法、测验法、纸笔练习法、歌舞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一、 确定辅导主题二、 澄清辅导理念三、 确定辅导目标四、 列出活动准备五、 确定时间场地和选择教学方法六、 教学环节设计(一)暖身阶段课程开始(二)转换阶段展开主题(三)工作阶段对问题实质的探索(四)结束阶段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原则(一)活动性原则(二)体验性原则(三)互动性原则(四)即时性原则(五)主体性原则(六)有序性原则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要领(一)“体验”比“认知”更重要(二)“引导”比“教导”更重要(三)“口头交流”比“书面活动”更重要(四)“目标”比“手段”更重要(五)“讲真话”比“讲对的话”更重要(六)“随机应变”比“原定计划”更重要(七)“自我升华”比“教师总结”更重要思考题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要领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原则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第五章 中小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第一节 1、基本要求: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形式、过程与原则2、重点和难点: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主体的分类,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及特殊主体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4、教学内容第二节 心理咨询概述一、 心理咨询的含义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二、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关系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形式、过程与原则一、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二、 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一)建立良好而有效的咨询关系(二)收集来询者资料信息(三)分析判断(四)确定来询者问题的类型、形成的原因及深层心理机制(五)确定咨询目标,助人自助(六)结束咨询三、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原则(一) 主动自愿原则(二) 信赖性原则(三) 理解支持原则(四) 非指导性原则(五) 教育性原则(六) 保密性原则(七) 助人自助原则(八) 践行性原则(九) 成功感原则第四节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一、 对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的要求(一) 具备教师基本职业道德(二) 具备心理健康与咨询的专业知识(三) 具备良好的从业素质二、 对心理咨询辅导室的要求思考题:1、对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的要求2、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原则3、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第六章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1、基本要求: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重点和难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分析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4、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概述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二、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悦纳自我(二)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与时俱进(三)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四) 具有积极稳定的教育心境(五) 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分析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二、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一) 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上,工作没热情、激情,没干劲,总觉得累,性子急,易发怒,容忍度低,有一种衰竭无助感;二是人格上,人际关系紧张,与同事疏离、退缩、急躁、反感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三是没有成就感,工作没目标,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想退休。(二) 自卑(三) 焦虑(四) 抑郁(五) 嫉妒(六) 亚健康状态(七) 心理危机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 社会支持系统要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保障(一) 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 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提供保障(四)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通过人文关怀让教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五) 取得学生及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 学校管理支持系统要为教师心理健康提供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一) 民主的管理(二) 尊重的管理(三) 发现的管理(四) 激励的管理三、 教师自身的支持系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在动力(一) 教师要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二) 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转换要有清楚的认识(三)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育行为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四) 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健康的人格。思考题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2、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第七章 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