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课时)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课时)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课时)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课时)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课时)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阅读 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五课时 模拟突破 突破检测一 九年级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公输 未考 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 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2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3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 4 公输盘不说 5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6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7 子墨子起 再拜 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 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8 公输盘服 9 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10 公输盘曰 不可 吾既已言之王矣 11 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12 公输盘曰 诺 13 子墨子见王 曰 今有人于此 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粱肉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14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15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16 王曰 善哉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17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8 公输盘诎 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 19 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吾不言 20 楚王问其故 21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 宋莫能守 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 不能绝也 22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文本概要 近年中考题型 一 文言词语解释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每小题1分 1 起于鲁 2 公输盘不说 3 吾义固不杀人 4 知而不争 5 不可谓知类 6 然胡不已乎 7 舍其文轩 8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9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10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11 子墨子九距之 12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3 公输盘诎 14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出发 动身 入侵 通 屈 理屈 通 御 抵挡 通 拒 抵抗 巧妙和方式 虽然如此制造 破车 放弃装饰华美的车 为什么停止 明白事理 通 悦 高兴 谏诤 坚持道义 二 重点句子翻译题 每小题3分 1 夫子何命焉为 2 宋何罪之有 3 然胡不已乎 4 此为何若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宋国有什么罪呢 这样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6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7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8 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 我认为大王的官吏攻打宋国 正是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虽然这样 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 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 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 我知道怎么对付你 可是我不说 三 综合分析题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墨子见公输盘 并没有直接劝阻 而是先设下圈套 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 借此激怒公输盘 b 墨子运用了排比 反复的修辞手法 使说理更具气势 语言斩钉截铁 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公输盘 吾义固不杀人 的虚伪 c 墨子一见楚王说起有人 三舍三窃 的故事 是为了诱导楚王说出 必为有窃疾矣 这句话 从而以类比推理得出 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这个结论 d 楚王最后放弃了攻宋的主张 是因为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使他折服了 d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告诉我们面对强敌 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 义正辞严 不畏强暴外 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 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 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 文中楚王 吾请无攻宋矣 是因为 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 不能绝也 c 墨子 止楚攻宋 的关键是以 义 相责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从而引墨子见楚王 d 文章主要通过对话塑造人物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读后让人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 中考备用题型 一 文言词语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必为有窃疾矣b 吾义固不杀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 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d 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宋之地方五百里 宋何罪之有b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c 虽杀臣 不能绝也 故虽有名马d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c 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然胡不已乎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b 胡不见我于王 才美不外见c 子墨子闻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d 子墨子起 再拜 起坐而喧哗 二 内容理解填空题 1 公输盘最终 服 是因为墨子从 和 五个方面说服了他 5分 d 智仁忠强知类 2 文章第 段用 九攻 九距 点明战斗之激烈 用 交代激战之结果 用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3 墨子巧妙设喻 将 文轩 锦绣 粱肉 比喻楚国 将 敝舆 短褐 糠糟 比喻宋国 通过对比 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 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地大物博 面积狭小物产贫乏 三 内容理解简答题 1 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 不可谓 中的 智 仁 忠 强 知类 墨子用五个 不可谓 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 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 从论辩技巧上看 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2分 3 结合全文内容 思考墨子止楚攻宋 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 4分 智 聪明 仁 对人亲善 友爱 忠 忠诚 强 坚强 知类 懂得事理 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 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 采取迂回战术 先不直接说事由 而是用类比手法 诱发对方亮明观点 然后反驳 不是 除此以外 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 由于有了足够的实力作后盾 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 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2005年考阅读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文本概要 近年中考题型 一 文言词语解释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每小题1分 1 齐师伐我 2 又何间焉 3 肉食者鄙 4 衣食所安 5 弗敢专也 6 小惠未徧 7 牺牲玉帛 8 弗敢加也 9 必以信 10 小信未孚 11 神弗福也 12 小大之狱 13 虽不能察 14 忠之属也 15 公将鼓之 16 公将驰之 17 遂逐齐师 18 既克 公问其故 19 一鼓作气 20 难测也 21 惧有伏焉 22 望其旗靡 驱车追赶 振作 打败 战胜原因 缘故 类 为人所信服 埋伏 推测 估计 倒下 追赶 追击 击鼓进军 案件 明察 赐福 保佑 实情 虚报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通 遍 遍及 普遍 个人专有 养生 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参与 攻打 二 重点句子翻译题 每小题3分 1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2 何以战 3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当官的会谋划这件事的 你又何必参与呢 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我不敢独自占有 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4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5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6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7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 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齐是 大国 难以摸清 它的情况 怕的是有埋伏 这点小信用难以使人信服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三 综合分析题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 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是曹刿 请见 的原因 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 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 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 在迎战 齐师 时 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 他急躁冒进 他 既克 却 问其故 处处显露出 鄙 d 全文紧紧扣住 论战 来写 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 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 这充分表现了 左传 善于剪裁 言简意赅的特点 a 2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 足见鲁庄公的 鄙 b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 叫做 记言 曹刿论战 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c 本文紧扣题目 详写了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 略写了作战的战术和战争的过程 d 文章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政治条件 也说明抓住有利战机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c 中考备用题型 一 文言词语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十年春 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b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c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d 下视其辙 吾视其辙乱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公将战 公将驰之b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c 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 乃入见 见渔人 乃大惊 d a 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衣食所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c 虽不能察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d 既克 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 故克之 二 内容理解填空题 1 曹刿因为 而请见鲁庄公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 小惠 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幸而最后虚心听取了曹刿的意见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取胜之道 曹刿一讲攻击的缘故 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 二讲追击的缘故 表现他考虑周全 行动谨慎 用原文语句填空 5分 c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彼竭我盈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 战后 曹刿对 三鼓 作了精辟的分析 曹刿认为反攻有利的时机是士气 之时 用原文语句填空 4分 三 内容理解简答题 1 曹刿与 其乡人 的对话是否多余 请说说你的见解 3分 2 为什么说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是 可以一战 的主要条件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不是多余的 1分 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 1分 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 1分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3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 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2分 4 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