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doc_第1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doc_第2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doc_第3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doc_第4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1、我校属于市级规范化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我校的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建有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农远工程项目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专用室;教学设备设施达到省一类标准,实验仪器、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配备齐全,便于教育教学。我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师素质高、思想先进、敢于创新、勇于改革,教育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教研教改经验,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潜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转化为校本课程。2、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当地经济发展较快,个体私营业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3、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地方,学生的个性和学识互有差异,他们对本地资源和环境缺乏了解,学生求知欲很强。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强调社会实践,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流程我校已经全面落实了国家课程方案,开全了国家、地方课程。为了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校本教材。我校有特具特色的诵经文学。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小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好课程的实施等工作。我们参与研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会议,分工负责。根据我校规模办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资源和社区资源,研究、讨论并结合我校教师的特长,决定开展教材的特色教学。2、课程开发小组本着“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我校通过后,各负责教师根据此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三、校本课程的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乡土文化,当地的致富名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做好诵经教学工作。四、校本课程的内容在实施校本教材过程中,以调查、参与为主,根据我校的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尝试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调查、动手操作、社会实践等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展览、成果展示、作品评比等活动。教材每课设有“活动建议”的环节,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编排标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五、校本课程的实施1、组织形式:校本课程的开课以班为单位安排在“地方与我校课程”课时中进行,具体教学时间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我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2、课程实施:1)校本课程由我校提供,只有讲义,学生不需要教材,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各年级授课教师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可以适当补充材料,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3)任课教师精心备课,准备资料,设计好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程,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4)教学过程中所需材料、设备、设施由我校统一安排。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我校出面联系,我校领导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外出,确保师生安全。六、校本课程的评价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我校特色,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1、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评价的方法是教师自我评价和我校评价,采用调查问卷、课堂记录、检查备课笔记等方法。2、对学生的评价,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和个体化评价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评价的方法有观察、调查问卷、考查、作品展示和评比等。一是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的展览。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一个合理的等级成绩。一、建设特色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需求(一)建设特色学校是时代的呼唤在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也在不断探寻本土化和多元化的特色之路。 “理解、平等、对话”的世界主题延伸到师生之间,传统的“师尊生卑”的格局被打破,学生要求真正获得教育主体地位;网络时代的到来,启迪了学校开发“远程教学”,举办“虚拟学校”的设想,超越固有的现实办学围墙这一系列呈现在学校面前的文化元素,赋予了学校丰富的选择内容,学校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文化面孔,它们需要走出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道路来。在多元文化的发展影响下,学校文化的构建,学校特色的显现是学校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特色学校发展的原因所在。(二)建设特色学校是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尚处于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的状况,其中突出的表现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匾乏,数量稀少的“名校”、“好校”,与希望就读的千军万马冲突明显.这就导致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直接结果便是社会上“择校风”盛行。而创办特色学校走的是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即依靠学校实行自主的改革、挖掘本校所具有潜在的优势,合理而又充分的利用学校即有的资源并最终形成名校。因此,创办特色学校可以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为国家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三)建设特色学校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的结果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全人教育;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发展性评价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创建特色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二、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特色学校的建设(一)校长办学思想是学校个性发展的关键校长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而决定了学校发展个性,学校发展个性是学校特色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一个没有“个性”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你愈有特色,而且是学生、家长、社会接受的特色,你的竞争力就愈强。要张扬学校“个性”,做到个性化生存、发展。学校个性从何而来,必须是基于学校,来源于学校,高于学校。单纯看学校个性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赋予学校文化内涵才能成为特色,当然没有个性的学校不会形成特色学校,校长办学思想主导学校个性发展的定位至关重要。作为校长,对学校发展的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校长,在走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道路时,只有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发现,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意志传递到团队的每一个人,形成独特的、能持久保持的学校个性文化。(二)校长办学思想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保障校长的办学思想引领他的管理团队按照教育规律,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教育方针,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立足点,校长要做出特色发展的定位,需要很大勇气和决心,因为这是学校发展方向的问题。校长和他的团队要像做学问一样去研究它,形成学校特有的特色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充分融入特色学校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既是领导艺术的体现,也是校长办学思想的体现。作为校长,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学校特色发展的质量最佳化,它需要校长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技巧来加以支撑。如何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校长的办学思想是管理团队的工作思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管理团队的执行力。作为校长个人,要做一个教育的智者、管理的强者、服务的能者,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思路,做细、做实学校管理工作。三、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一)理解学校文化,准确定位特色什么是学校文化,在历史上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学校文化的解读。比如美国学者华勒(Waller)认为:“学校中存在的特别文化。”;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及行为体系。”;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朱颜杰在其学校管理论中指出:“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石欧在学校文化学引论中谈到,所谓学校文化,大而言之,是学校全体人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更窄一点说,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成员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共同遵守的精神准则以及在这些准则指导下学校成员的行为、心理取向及其风貌。1、学校文化具有校本性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积淀下来的,影响学校所有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物化环境的综合体,它通过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环境设施等各种方式体现出来。从学校文化的结构来看,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从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等等。2、学校文化具有认同性学校文化具有生命性、整合性、发展性、个性化、创新性等特征,这些内在属性,它规定着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实施的道路和方向,强调以人为中心,依靠全体师生员工,使学校与师生员工在精神意识上高度认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实质所在。3、学校文化具有特色性那么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表述:真正的学校文化是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本来就有校本化和特色化的一面。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和整体性的,能够体现学校的教育理想,能够上升为学校精神和价值观,能够融会贯通并扩展于学校各方面工作。因此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是一致的,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与学校文化相一致、相匹配、相吻合的学校特色。有越来越多的名校有意识的回到历史、回到传统、回到文化的视野,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特色学校。(二)挖掘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特色项目既然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而学校特色又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必经阶段和环节,那么特色学校的建设,其核心就在于学校文化的挖掘与提炼。具体来说就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挖掘与提炼,以校为本,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校特色项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和提炼学校特色项目。1、重视精神文化的提炼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哲学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浓缩,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向导,它体现在包括学校的校风,学校精神,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学生的学风,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旗等方面。精神文化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核心的东西可能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不变。研究表明,创建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从学校价值观的提炼、学校精神的形成、学校“三风”的建设、打造学校形象几个方面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2、立足物质文化的打造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文化的有机载体。学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形象、学校建筑、学校环境和学校的设施设备等,是现代学校的主要外显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风貌。结合学校实际,展示学校的精神内核,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潜性教育的功能,这是学校物质文化的内涵,同时是校外人员认识和感受学校文化的窗口。具体从学校标志的建设、学校地理环境、学校文化设施几个方面进行挖掘,在校园内挖掘体现学校精神的人文景观,通过这些显性的校园文化层面,折射出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精神等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内涵。学校标志的建设,由符号可以联想到它蕴含的深层意义,学校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窗口,是办学理念的浓缩,正如古人所言:见瓶中之冰,而知日月之寒。3、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实践证明,严格的规章制度往往是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基础,是学校在长期管理实践中摸索、选择、积淀下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经过验证的规范精华,充分展示了学校悠久渊源的历史文化传统。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办好一所学校,形成独特文化和风格的基础,具体从发挥制度的隐性功能、科学的管理手段、注重方法实效,发挥整体效能几个要素进行挖掘。隐性课程注重的是在一定情景中去体会、感知、同化,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它消除了传统文化中机械说理的局限性,柔中不失刚性德的魅力,这是学校文化发挥作用的最佳方式;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人本与科学相融,人本与规范一致的制度文化,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公认的程序,符合主题需要,所以大家就能自觉地维护和执行。注意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学校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的特点,一般给人以简单生硬的感觉,如果静态执行不免有僵化之嫌,执行过程中即讲原则又不乏人情味,在动态执行过程中增进执行者与被执行者的交往,增进理解,放大制度文化的效果。4、强化行为文化的实践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通常是将精神文化作为准则来奉守履行,作为一所学校,有时学校建设的物质文化和管理者倡导的精神文化并不一定是真正得的学校文化,而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做事方式才是真正的学校文化,从而出现了实际行为与学校文化脱节,必须消除这种双重性,而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不能随意改变,最好改变的就是学校的行为,抛弃不利因素,形成真正的学校文化。具体从营造氛围、找准突破口、树立典型、强制推进、通俗化运作几个方面着手,保证学校文化实践向自觉性转变,养成一种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好习惯。在精神文化的支撑下的特色项目,有制度文化的保障,有行为文化的检验,有物质文化的外显,这样的学校特色,才能真正成为特色学校。(三)学校文化的归宿是特色学校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具有一致性,而学校特色是在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特色学校的必经阶段。学校特色表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具有“独特、优质、稳定”的基本特征。特色学校是指在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并形成被社会所公认的传统的学校。这本身就是学校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整体性和创新性的学校文化特征。个性不等于特色,学校文化不等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不等于特色学校,学校特色是比较单一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特色德育或者特色课程等项目,而特色学校是从整体上和全局上加以考虑的,学校特色可以是不断变化的,而特色学校是相对稳定的,其根源就是学校文化是相对稳定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文化的外显、固化、认同,其终极效应的归宿就是特色学校。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途径和方法探索1、营造成长所需的良好环境。1)、内驱力对既定目标的执着追求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保证。教师生活在现实中,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甚至是重大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境遇顺了,心情好了,能满怀豪情,反之境遇差了就轻言放弃,这是难以成长和发展的。而如果遇挫折能心志不乱,抱着必胜的信念,朝着心中的目标执著地努力,不懈地追求,就会渐渐成长起来。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支撑教师教育生命的精神支柱。在这里应该特别强调,学生也是教育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的情感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离开学生这一资源,教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是新时期我们每位老师都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2)、外动力校长的期待、鼓励和严格要求是教师成长的阳光雨露。人都希望得到认可、赞赏、鼓励,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引起校长的关注和鼓励。人都有惰性,外在的要求和压力是克服惰性的重要条件,校长的严格要求会激发起教师的内在潜力,引领着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事业上不断地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体验。志同道合者的互助共进是教师成长的巨大支持。水落石必出,水涨船才高。人的水平取决于与之交往的人的水平。我们每个教师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独立特行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主动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互助,主动寻求团队支持。这样我们的成长、发展才能不断获得助推力。宽松、多元、发展性的评价为教师的成长营造广阔的空间。教育家无不是心灵自由的人。教师的职称、荣誉、待遇都与评价机制有关。如果教师被评价捆住手脚,其个性、创新都要受到约束,这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是异常复杂的社会活动,任何评价办法都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测量出其优劣。既然如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应为教师创造宽松多元的评价环境,以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目标,改革评价办法。2、反思,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衡量健康的标准,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心理,而心理的健康越来越受关注。作为教育人的人,教师的心理首先应该是健康向上的,人格应是健全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快乐、不如意的时候,只有在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中经受得起挫折,并以此来锻炼自己,那么自己的心理就会不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提倡大家学会反思,就是让大家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理性地化解矛盾。当我们埋怨工作累的时候,是否想过还有比自己辛苦的同志,还有许多艰苦的行业,是否想过以自身现有的条件、能力、业绩,可能被你认为更如意的岗位或是职业所接纳吗?当我们指责别人缺乏爱心或宽容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给别人的是什么?当我们斥责自己班级学生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为孩子们创造了多少成长、发展、成功的希望和条件,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放心吗? 学会改变自己,理智地去把握,积极地去适应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我们羡慕或者嫉妒那些工作上有所发展,做出成绩的人,其实他们的工作环境、人生经历和大家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他们努力的方向不同,眼光、胸怀、策略不同。在顺境中,愈加谦虚谨慎,在逆境中,不会把错误和矛盾归结到别人和环境上,挫折面前,反思自己,冷静、客观、多层面、多角度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找出自身差距,确定改进方向。与别人之间的探讨、沟通和交流也会是客观和理性的。像这样,拥有健康心理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有耐性、有韧性,经得起考验,也必定会赢得各方面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必定会构建起宽容、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3、学会为人处事,形成日益高尚的品格 首先,要具有大局意识。明确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像爱国、爱家那样爱自己的学校,维护整体形象,这不光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境界。有人把一个团队的软实力作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标准。一所学校能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这要靠几代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批人所能做到的,但是绝对需要每一个人去珍惜、去维护。我们还应该把自己的学校建设得越来越好,这更需要每一个人以长远的眼光,博大的胸怀,高度的热情投入工作。 其次,要有仁爱之心。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说过:“教书与种地都是要付出心血和爱心的,可贵的是当农民希望庄稼有个好收成时,从“选种、播种、施肥”做好每一道工序。还把收成不好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同理,教师应该好好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地去教育、引导、帮助、激励这些视你如父母的孩子们。充满爱心,真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就是要在长期地、耐心地引导、教育中,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态度落实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形成意识、自觉行为和奋斗目标。爱孩子就要让孩子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作风去潜移默化,善于做耐心持久的思想工作,多多关爱、引导、呵护,和风细语,循循善诱。 4、读书,不断获取和积累知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每一个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名言,然而只有真正懂得了它的内涵,才会明白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书籍,是每个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必备工具,试问哪些成功人士不是博览群书,从书海中觅到了充足的营养,获得了十足的动力? 相比而言,我们的知识积淀很少,知识层次不高,源于缺乏读书学习的氛围。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是缺少时间,而是没有珍视读书的价值,没有体验读书的快乐,再加上过重的工作负担,几乎使读书成了教师的奢侈品。教师要读的书,首先是教育理论书籍。于永正认为:“最应该而且最值得站的是理论家这些巨人的肩膀。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将使我们看得更远。”像教育教学专著教师一定要读,因为读书能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读专著让我们能更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指导。总之,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虽是体现个体行为,但是与周围的环境影响息息相关。我们首先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团体氛围,健康的团体是以健康的人为主体的,一个健康的人首先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又是以健康的心理为前提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渴求成长发展的内在愿望和需要保持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需要学会更好的为人处事,需要掌握一套自我学习的方法,需要时时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一步一步成长为教育教学的明白人和行家。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有幸聆听到钱志亮教授的讲座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谈教师为什么必须爱学生和有效的课堂哪里来专题讲座。他“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这就是我对钱志亮教授的讲座的描述”。他的个人素质,个人魅力非常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好好揣摩,好好学习,钱老师的报告主题内容清晰,理论联系实际,从遗传学、心理学、伦理学、宗教学、儒家道家哲学、文字学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人的涵义,人的差异,人的教育等内容,这些问题不少都是老师们、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实际问题;他用幽默、睿智、富有哲理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引领我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顺理成章地导出爱生,导出教育的原点是爱!由爱生而产生的责任。 这两节课对我的实际触动非常的大。他告诉我们,对于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他的身上应该具有两样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要有“爱”和“责任” ,没有了爱的教育就等于是折磨一群学生加上折磨自己,不负责任的教育等于是毁掉了民族加上毁灭了子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成是一种事业,如果在教育工作中缺少事业心,把教学当成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工作,那么我想教师在工作中肯定会感到枯燥厌烦,缺少耐心和敬业精神,那么对学生的爱也就无从谈起。钱教授有句话说的很实在,当教师两年还找不到感觉,必须改行,否则害己害人害国家。是呀,如果教师在工作中得不到快乐,那么在这种心情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我想“误人子弟”这句刺痛人心的话是每个教师都不想听到的。回想起20年的教师生涯,我的确有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也曾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而自豪!对于学生的爱心也曾有过,但对照钱教授讲座的内容我扪心自问,我做的够好吗?即使我有责任心,爱心,我的教育能力够好吗?即使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比较好,我的爱心、责任心达到标准了吗?钱教授的报告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深刻领悟到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做教师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像钱教授那样幽默风趣的讲课,对学生倾注满腔热血,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那就是对待学生就要像对自己孩子那样的爱心,化作一种本能去爱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什么知识都学不会的智障,也要爱他有一个好的品行;这种本能,就像自己的孩子哪怕犯了再大的错误在父母眼里也是一种孩子不够成熟的想法和做法,都会理解、谅解。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负什么样的责任,就竭尽全力地为学生负什么样的责任,那更是对未来社会、国家希望、民族担当的一种责任!教师有了对学生的爱之后就会生成一种责任。钱志亮老师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学生家长没有把自家的存折交给教师,而是把比存折更重要的孩子交给了教师托付的不仅是孩子的一生,也是两口子晚年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家族的希望。”当我听到这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是呀,当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将孩子的希望、家庭以及家族的希望寄托给了我们,这是何等的信任,这又是多么沉甸甸的一份责任呀!我有时也在想,既然从事了这样一个教书育人的行业,我就要能承担起一份责任,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谁都不能小觑我们教师的行业,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庸师比庸医更可怕。”所以我们不能做庸师,我们要做就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名师!作为一名教师,那就是肩负着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赋予学生更多的爱,对得起学生的家长,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我们的国家,对得起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浅谈提高执行力与团队建设 执行力如何是一个团队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支强大的团队,一个有着严格执行力的团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打造一支英勇善战的铁的队伍,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此,针对企业如何提高执行力和加强团队建设,发表一点浅薄的看法。 首先,谈一下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实现结果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则是战略目标一步步得以实现的能力。一个企业,其战略目标已经确定,那么,如何去执行和实现,就变得最为重要。实现目标是结果,执行是过程。控制好过程,才能快速地、准确地、高质量的完成结果。所以,执行力的提高,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位要明确各部门目标 ,规范个人职责 要确保执行力到位,我认为关键是执行人员必须明确为实现总体目标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单位制定工作职责要内容详实,分工明确,不要随意更改和变换岗位,致使实施起来有始无终,工作杂乱无章。个人职责明确了,然后才能去按时间、按质量、按数量执行,一步步按计划实施;个人没有目标,就失去了行为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会迷途,象无头苍蝇,到处碰壁,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还谈什么执行,这是第一点。 二、行为要有标准,防止错误导致目标实现的拖延 任务明确了,必须制定实现任务的标准。执行力提高不了,在工作中发生执行偏差,我认为主要是执行者不清楚执行到什么标准,心里没谱,往往以为已经做的很好,而实际相去甚远。所以,应该对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前交底安排,让执行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样?才能确保目标一致,执行到位,防止错误导致目标实现的拖延,这项工作应该层层把关、层层落实。 三、按能力定岗,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办事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 要确保目标的如期实现,必须有一支思想统一、业务精湛的执行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企业任人唯贤,知人善任。所谓任人唯贤,就要求单位在用人上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所谓知人善任,就是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不要犯诸葛亮痛失街亭的错误。加强队伍日常学习和业务培训,与时代接轨,提高职工的总体办事能力,这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 四、要对执行人员的执行结果定期检查、及时纠偏 执行人员明确了目标和做法后,才能去执行。但是,工作是否执行到位?是否与执行目标一致?首先各部门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然后对执行结果检查,这样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执行是否正确,目标是否一致,发现偏差给予纠正,落实每项工作完成的结果。这项工作其实就是反复布置、执行、检查、纠正,以期少出差错,最终完成目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PDCA循环。 五、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合作与沟通,提高整体执行力 有效的协作与沟通是提高整体执行力的核心所在。一个组织,如果每个人的执行力都很强,但不能有效沟通,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内部消耗增加,多作了一些无效劳动,事倍而功半。因此,整体执行力的提高,有效沟通、团结协作是基础,只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执行人员才能有效沟通,才能提高整体执行力。 再说一下团队建设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是西点执行学院教师授课时提出的一个精辟论断,他说明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团队管理就是要把一车散沙、石子、水泥凝固成整块的混凝土,将一个个独立的成员变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团体。诚然,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万众一心才能成就大业。对于团队问题,我想说一下几点: 一、制定良好的制度,把团队成员约束成一个整体 荀子曰“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古谚也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立制度来实现制度约束,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一个睿智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并且是一个完美实践者。好的规章制度,是团队成员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及办事规范,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是一种约束;好的规章制度,是团队成员自发的一种积极状态;是一个团队的行为风格与准则的体现;好的规章制度,是组织发展壮大的保障,所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身体力行之,是团队建设的前提。但切忌不要把制度当成空谈,或朝令夕改,破坏了制度的严肃性。 二、思想统一、目标一致 在团队建设中 ,必须做到思想统一,虽然不同角色的成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目标和期望值,会有所差别。但作为领导者,必须按照成员间不同的心态和对问题的理解,根据总体方针,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即“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执行者清晰地看到任务,产生动力;提高热情,产生自信心、勇气和胆识;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完善;从而使整个团队成为一个团结的、成功的、优秀的团队。 三、只有每个成员都努力才会成功 举个例子, 我们读书写字,要借助大脑、眼、和手等多种器官,才能完成任务,没眼睛就看不到字体,没用脑就不能发号施令,没手就不能书写,所以,只有每个单位成员都按照自己的职责完成任务,合起来才能完成一项事情。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大海,才不致干枯,一个人,只有溶于人群中,才能生存。你是一块砖,砖与砖之间通过紧密结合才能成为城墙;没有哪一种力量会比团队所爆发的力量更强大,而要产生这种力量,就需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干好本质工作,才能提高整个团队的素质与水平,才能赋予整个团队旺盛的生命力、顽强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团结、和谐的氛围是团队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组织中,要做到成员之间,以诚相待,建立互帮互助的工作作风,襟怀宽广,才能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如果有些成员,嫉妒别人的成就与表现,总想打击报复,排除异己,善于自我表现,唯我独尊,这种人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成员就会互相猜忌,畏葸不前,影响团队整体生命力。可见,一个令人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是高效率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为了营造进取、和谐的工作氛围, 团队领导需要公正、公平、严明。做到奖罚分明,奖优罚劣;要民主、平等,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大家珍惜难得的团队缘分;还要在生活中多关心多照顾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和谐共处、相互依存,尊重个性、彼此宽容,互敬互重、真诚待人,彼此信任、相互帮助,能力互补、同舟共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团队精神就能形成。有了进取、和谐的工作氛围,团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最关键的是,团队成员工作心情愉快,把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人生的快乐。 总之,只有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就能干成一流的事业,取得一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虽然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与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则有着很大的关系。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呢?可以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去衡量,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第一线教师,只会教书显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赵德成等诸位教授所讲对我非常有启发:第一,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勇于挑战自我。以学生的健康成才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意识进行学习,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第二,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社会性特征。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敢于突破框框、敢于怀疑、要坚持自己教育信条,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要知道,“进取、自信、坚持”是大部分成功人士的特质,我们在教学方面也应该为培养学生这些特质而巧妙设计教学。三、建构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和运用创造教育的原理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广泛的其他学科知识,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成为称职而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四、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和实践能力;五、追求富于启发并能鼓励学生的教学艺术。要放弃权威、推迟判断、鼓励学生独自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评价,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宽容学生、不压制集体的意志和个人的意见。六、培养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就是研究者”、“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中完善相关的研究”,教师不应该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只有抱着研究的态度安排自己的劳动,像艺术家那样雕琢自己的作品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挖掘之,教师的人生才过得有意义! 新时期,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决不能墨守陈规,因循守旧,而应该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才能探索出一条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除了要把培养教师的工作提到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外,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重点扶持骨干教师等措施外,还应根据学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从各方面综合解决问题。1、塑造教师完美人格,铺就成长的基石。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已就要自觉积极地塑造自我,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功底厚实、热爱学生的人,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会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的心灵。故而,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自身的-觉悟和理论水平,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某一领域成为骨干。在教育思想、教学艺术、道德修养、人格等各方面都达到合格教师的标准,形成教师心理,这是保持教师稳定和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将生命融入事业之中,让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才会闪出耀眼的光辉。2、完善继续教育,输入永不枯竭的源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自我更新,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为老师的培训、学习提供优质的服务,制定较为完善的培训机制,由业务主管部门专门研究,制定方案,为教师提供各个层面的培训。如教育学、心理学、创新意识、信息化手段、专业知识等。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舞台,鼓励教师业务上冒尖,培养一批名师、优师,增减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3、关注青年教师,架设成才的阶梯。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加速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重视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学校应对青年教师在住房、职称评聘、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宽松、积极、进取的氛围,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青年教师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感情“投资”,使他们炽热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和慰藉。青年教师自尊心和敏感性较强,对领导情感的关注比中年人要多得多,他们希望领导者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尤其是认可自己的工作成绩。为此,领导者必须通过情感的注入,体验青年教师这种感情需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发生共鸣性反应,使他们激荡的心情在情感的抚慰中趋向平衡。4、提高青年教师准确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与鉴定的能力青年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对自身的了解与鉴定,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剖析,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进行自我评价与鉴定,应全面分析自己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检查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师的行为规范,除此之外还应对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兴趣、能力和性格等有深切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自我,寻求平衡心态。5、优化教育管理,营造人本化的成长环境。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要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决策、开放灵活的管理体制,建立能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梳理出科学、合理、清晰的思想和方案,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目标,建立并出台有关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行和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集中群众的智慧,认真做好学校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指导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并顺利实施。对学校行政一班人分管的条、块、线的工作,要体现端平一碗水、把好一杆秤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全力支持。6、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推进教师由传统型向现代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并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但至今我国教育部门仍然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教师还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从事大量极其繁重的重复性劳动,学生更是被大量重复性和低效率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教育领域必须加速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7、形成自身优势吸引人才,在动态中求稳定、促发展。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才能吸引人才。同时要更新人才观念,正视人才外流,也要重视人才的流进;采取积极措施支持愿意来的人到学校作贡献。并注意在动态中求稳定。通过对现有队伍的培养提高,利用自身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青年教师队伍便会逐渐稳定并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中国的青少年学生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我们的老师们认真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耕耘,在新的世纪和新的挑战面前,中国的下一代人一定会更具进取心和创造力,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我认为包含着对教师的三个基本看法:1、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这里的“专业”,不仅是指所教的“学科内容”作为教师的专业表现,而是把教师所有的、所从事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专业表现的领域。专业教师应具备相当广泛的专业知识,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做出最佳的教育行动,能主动地改革教育。2、教师本身是持续发展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一个在生理上已经趋近成熟的教师,在心智上仍然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教师的发展与创新都必须与教师的成长并进。只有当教师个体的专业生活产生根本的转换,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实现。3、教师即学习者与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一种“自我引导”结果,因此,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加以反思、研究、改进,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二、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凸显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和进步。不管是推进素质教育也好,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也罢,其成败关键都在于教师,因为不论古今中外的任何一场(次)教育变革(改革),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因此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师因此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校长应尽快转变观念:学校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启发者、服务者、促进者,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发展是校长的重要职责。校长要树立“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理念,尽可能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三、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做好向导,激活情感,做亮教师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则校长应该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程师,是塑造教师灵魂的关键者。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一校之“魂”,应该致力正确引导教师的“魂”。“魂”,即教师的精神和思想,正是这个“魂”,学校才显示出蓬勃的生机。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而校长是“镜子”的“镜子”;教师是校长的“影子”,学生是“影子”的“影子”。校长应率先成为事业发展的奉献者,为师师表,才能牵引教师为人师表,耕耘事业,精彩教育,以自己的身教去感召每一位学生,影响每一个孩子。教师是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自然人。他也会受到来自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冲击与诱惑。如何教育引导教师抵制诱惑,洁身自好;以德为首,忠诚事业;关爱学生,开拓进取;致力把事业做“强”,把教育做“亮”,把学生做“优”;塑造师表崭新形象,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的现代人,赢得学校教育的根本效益,是学校和校长必须为之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的管理,有情的引导,潜心的挖掘,大器的张扬,适时的激励,人文的关怀,是强师德、树师风、立师范,传承教师精神,拓展教师道德,引领教师精彩教师工作,享受成功学生教育快乐的必然举措。教育的真谛是塑造人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是缺少灵魂的教育,教育就失去其意义。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今天的教师应该把教育当事业来做,不断奉献;把教育当科学来搞,不断求真;把教育当艺术来演,不断创新,这才是真正的教师之德。校长应以德为首,崇尚师德,才能坐上位子,坐稳位子,高坐位子,才能带领教师把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珍爱,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园去护爱,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二)做好教师,激活课堂,做优教师校长也是教师,且是影响教师的教师。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校长应先当好一名教师。热爱课堂,深入课堂,优化课堂;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指挥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中树立校长的学者风范和人格魅力;才能激活教师创新的冲动。要善于开发教师的课堂,了解教师的课堂。本着调查、研究、学习、指导、关爱的平常的心,去了解学校教学改革动态,去发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