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1大气污染表现在()a大气中o2含量增多b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增多c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d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生物物种数量锐减解析:选c。大气污染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大气表现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的一种现象。而且有的污染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2012西安中学质量检测)人民网昆明2012年1月26日电记者从1月26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2012年云南省环保局长会上获悉,云南受酸雨影响范围、频率及强度明显减少,酸雨控制区出现酸雨的城市、频率和强度也在逐年下降。据此回答23题。2关于酸雨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无强酸雨b东北和南方多酸雨c西北地区终年无酸雨 d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3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b有色冶金业发达c酸性红壤广布d环境自净能力最差解析:第2题,我国酸雨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第3题,南方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有色冶金业发达。答案:2.d3.b(2012广雅中学月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回答45题。4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5解决因大量使用家庭轿车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措施可行的是()发展“绿色交通”禁止家庭轿车的使用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发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鼓励“绿色出行”a bc d解析:第4题,城市人口集中,车流量大,排放汽车尾气直接污染大气,降低城市大气质量。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烃(制冷剂)影响所致。尾气对水体不会直接造成大范围污染,也不会引起大规模酸雨危害。第5题,禁止家庭轿车的使用虽能减轻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但不可取;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叫绿色出行。答案:4.d5.c6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b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引发传染病c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d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解析:选a。少量吸入颗粒物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锻炼并提高人类的免疫机能,但这种量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将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7读酸雨形成与危害图及燃气脱硫工艺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雨产生的原因是_。(2)英国是西欧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但其废气却因_而吹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说明保护大气环境需要_。(3)下面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中,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燃料用煤把工厂烟囱造高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开发新能源a bc d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酸雨主要是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废气通过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危害。第(2)题,酸性气体可以通过大气循环传播,因此容易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在防治中需要国际合作。第(3)题,减少酸雨的途径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以通过寻找替代品和控制排放量来解决。答案:(1)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在空气中氧化,形成酸雾,随雨雪等降落形成酸雨(2)西风全球各国共同合作(3)c一、选择题下图是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不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产生原因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b汽车尾气排放c农村大量使用沼气d尾气处理技术的落后2针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煤炭的使用b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c全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由so2和nox造成的,因此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煤炭和石油的使用过程。第2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轻nox的排放,是可行的。答案:1.c2.d(2012双十中学月考)“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部的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35题。3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a晴朗微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4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b沙尘暴时有发生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5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解析:第3题,大气污染物因随大气运动而扩散到其他地区,但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这种扩散作用比较微弱。第4题,春季频发的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数量,加剧大气污染程度。第5题,四川盆地酸雨较严重。答案:3.a4.b5.c(2012宁德中学质检)2012年上海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据悉上海市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比往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1%、18%、7%。据此完成67题。6下列有关控制上海市大气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是()为机动车加装净化装置并使用清洁燃料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量使用石油作为能源,减少煤炭使用量a bc d7为防治酸雨,上海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防治酸雨的措施是()限制高硫煤的使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植树造林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a bc d解析:第6题,石油的使用同样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不能作为煤炭的替代产品使用。第7题,减少酸雨的关键在于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因此一方面要使用替代能源,另一方面要限制酸性物体的排放量。答案:6.a7.a二、综合题8(2012济南高二期末考试题)下图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级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区是_,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地区是_。(2)三地区中,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_,判断理由是_。(3)三地区大气污染相同点有:_,_,_。(4)简述缓解太湖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读图即可得出。第(2)题,三地区中,成都平原的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最高,加之地处四川盆地内,地形闭塞,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酸雨最严重。第(3)题,三地区大气污染的相同点结合图中数据归纳。第(4)题,缓解太湖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的措施从能源消费方面着手。答案:(1)太湖平原成都平原(2)成都平原地形闭塞,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最高(3)主要污染物相同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硫酸型酸雨危害严重(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9(2012深圳模拟)读广州市19542004年灰霾天数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州市的灰霾天数显著增加,其原因是_。(2)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易出现灰霾天气的自然因素是(多选)()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南岭阻挡,风力较弱c珠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d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3)为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增加灰霾天数增加。第(2)题,降水有利于空气中的灰尘降落到地面,减轻灰霾天气出现的几率。第(3)题,建立预警机制答案:(1)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多(2)abc(3)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道路、建筑工地的扬尘;建立灰霾天气的监控、预警系统;研究灰霾的防治技术。10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平均月混浊天气日数等一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_月,最少的月份是_月。(2)简析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3)若图b中a、b、c分别为图a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图c为该地区风频示意图,则合理的匹配是(填字母):_为甲监测站, _为乙监测站,_为丙监测站。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的大气污染类型。第(1)题,通过读图即可作答。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夏季混浊天气少而冬季多,其原因为夏季雨水多,带走了悬浮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