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x_第1页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x_第2页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x_第3页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x_第4页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 1 真菌简介 隐球菌 酵母菌 曲霉菌 2 真菌分类 3 真菌感染的分类 表浅部感染深部感染 4 b1 6葡聚糖 磷脂双分子层 几丁质 麦角固醇 b1 3葡聚糖合成酶 甘露聚糖 1 3葡聚糖 真菌细胞膜 壁结构 5 抗真菌药分类 抗真菌药按化学结构分为 多烯类烯丙胺类氮唑类嘧啶类抗生素类棘白菌素类 6 真菌细胞壁 真菌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1 3 葡聚糖合成酶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 P450酶 氮唑类 氟康唑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真菌结构和抗真菌药作用部位示意图 麦角固醇 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14 去甲基酶 7 抗真菌药作用机制 角鲨烯环氧化酶 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14 去甲基酶 烯丙胺类 氮唑类 P450酶 14位还原酶和7 8位异构酶 8 多烯类 代表药物 两性霉素B作用机制 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导致细胞表面形成许多小孔 膜通透性增加 细胞内成分外漏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9 烯丙胺类 代表药物 特比萘芬作用机制 该类药物主要高度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使角鲨烯积聚 麦角甾醇的合成受阻 从而引起真菌细胞死亡 10 氮唑类 分咪唑类和三唑类 代表药物 氟康唑 伊曲康唑抑制真菌P450酶 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 使通透性增加 11 嘧啶类 代表药物 氟胞嘧啶作用机制 转变成氟尿嘧啶 抑制胸苷酸合成酶 干扰DNA合成 12 抗生素类 代表药物 灰黄霉素 作用机制 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 干扰真菌有丝分裂与核酸合成 阻止真菌继续侵入其他 尼可霉素Z 可抑制真菌细胞壁上的几丁质合成酶 13 棘白菌素类 代表药物 卡泊芬净作用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