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像摄影的用光.doc_第1页
第三章人像摄影的用光.doc_第2页
第三章人像摄影的用光.doc_第3页
第三章人像摄影的用光.doc_第4页
第三章人像摄影的用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像摄影的用光 人像摄影的用光是摄影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是 塑造人物形体,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因素。有的摄影师对用光 的理论与方法不是很了解,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不是很到位 甚至光线混乱。这一章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人像摄影用光1 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大类,根据光线照射对象角度的不同,又有正面光、侧面光、逆光等之分。作为人像摄影师,首先应该正确的理解光与形的关系,并对光线的性质有较深度的认识, 然后在拍摄过程中去准确的把握好各种用光方法,拍摄出完美精致的人像摄影作品。 31 人像摄影中影响用光的主要因素311 光质光质就是光线的性质,通常分为直射光与散射光两种,它们的造型效果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分别讲解。1直射光以自然光来说,晴朗的天气,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面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面形成阴影,而且投影比较明显,我们把这种光线叫做直射光,如图31所示。在这种光线下,由于受光面与阴影面之间有一定的明暗反差,较易表现出被摄者的立体形态,而且光线的造型效果显得较硬,也有人把它叫做硬光。在影室拍摄人像所使用的聚光灯不加任何柔光附件发出的光比较硬,也属于直射光。2散射光在阴天时,阳光被云遮挡不能直接投向被摄者,被摄者依靠天空反射的散射光照明,不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光线效果比较平淡柔和。这种光线就叫散射光,也称软光,如图32所示。使用人工光时,如果灯上附加了一些能使光线散射能装置(如柔光箱、散光屏、柔光纸、反光伞等),发出的光线则具有漫射性,就属于散射光。散射光拍出的影像线条和影调都比较柔和,层次丰富。摄影师在选择光线的光质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应根据拍摄的要求以及被摄者形象塑造的需要,选择照明光线的性质。比如,拍摄男性用硬光做为主要造型光源,这样轮廓比较硬,较适合体现男性的刚毅性格;用软光来拍摄女性,可以将女性 表现得柔美、靓丽。第二,根据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在对光线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可根据摄影者的主观思想选择运用光线,使其符合摄影者造型的要求,达到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312光亮 光亮就是光的明亮程度,即光的强度。不同的光源所发出光的强度不同,例如:晴天的阳光所发出的光就很强,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如果不对曝光量进行控制,拍摄人像不但会丢失一部分被摄者面部以及服饰的层次,还会减弱物体的固有色;而月光与普通照明灯的光线就比较弱,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如果不增加曝光量,则既不利于表现细节和层次也不利于表现色彩。在影棚拍摄人像使用的影室闪光灯的光线强弱是可以调节的,我们可以控制光线强弱塑造出各种不同效果的人像摄影作品,如图33、图34所示。313反光率 自然界中,眼睛看到的物体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色彩变化,在光学中被称为反光率,县由干周围环境光线与物体相互产生的反射和折射所造成的,常见物体的反光率?nT: 314光的方位 光位即光线的投射方向及其光源所处的位置,在人像摄影中,光位的选择对被摄 者的造型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相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 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 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如图35所示。 1光的投射方向 所谓光的投射方向,就是指照明光线从哪一个方向投向被摄者。这里有一点要强 调说明,在摄影中当我们给来自不同投射方向的光线下定义时,如什么是顺光、侧光、 逆光等等,应以照相机拍摄的方向(也即照相机镜头光轴的方向)为论述的基准,而不 应以被摄者的面向为准。如:顺光是来自照相机方向直射被摄者的光线,而不应说成是 “顺光是来自被摄者正面的光线,因为被摄者的面向是个可变因素。再例如: “来自 照相机迎面的光线叫逆光”,其定义是正确的;而“来自被摄者身后的光线叫逆光”的 提法就不妥了,其中的道理是与上面相同的。 人像摄影所使用的照明光线,无论是照相室人像、室内现场人像还是外景人像, ; 如果从光源的投射方向上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l (1)顺光(2)前侧光(3)侧光(4)侧逆光(5)逆光,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J 这五种不同方向的光位。 L (1川顷光 从照相机方向投射向被摄者,与照相机镜头光轴形成大约0。一l 5。左右夹角的照 明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者面部及身体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 小。画面的影调比较明朗。采用这种照明方法,被摄者面部及身体的立体感主要不是靠 照明光线的明暗反差形成,而是靠被摄者自身的结构起伏表现出来,如图36、37所 示。顺光照明的效果,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被摄者面部和手臂的立体感主要依靠它们本 身的起伏造成的影调上的明暗变化。与其他照明光线相比较,采用顺光照明时,由于被 摄者的阴影面积较小,所以立体感较弱。 【Z)前侧光 。,蛩矍磐机一侧(左侧或右侧)大于0。,J于90。左右的方向投向被摄者的照明光线 叫做前侧光,RiIffi38所示。它的特点是被摄者的面部和身上大部分受光,产生的亮啬 杏,形成较明亮的影调;被摄者的局部不受光,而产生阴影,表现出被摄者的明暗分布 和体形态。这种采光方法的特点是被摄者的立体形态表现得比顺光照明更好,而且影 调也比较明朗。所以,它是拍摄人像常用的一种光线,如图39所示。可以看出,被磊 者的面部约有三分之二的部位直接受光,形成亮面,阴影面只占较小部分。 (3)侧光 来自照相机一侧(左侧或右侧)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90。左右夹角的照明光线叫做侧光,如图310所示。它的照明特点是被摄者的面部和身体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处在阴影中,立体感较强,有利于表现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起伏状态。由于侧光照明使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阴影面积增大,整个画面的影调不像顺光和前侧光那样明快,如图311所示。灯光从照相机一侧约90。的位置投向被摄者,人物一半受光,一半处在阴影中,立体形态表现得较好,影调适中。由于被摄者阴影面逐渐加大,因此对阴影面的层次应严格把握。如果光线的强度和阴影的层次比较合适,就不必调整阴影的亮度可直接拍摄。假若光线过强,阴影太重,就需要用反光板或其它补光方法将阴影的亮度略加提高,达到所需要的层次。60 来自照相机的斜侧方向,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l 20。一l 50。左右夹角的照明光线叫做侧逆光,如图31 2所示。采用侧逆光照明,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受光面导占jl:篓分,阴影面积大,所以影调显得比较深重,如图31 3所示。采用这种照明妻芝,被拦喜晶体感比顺光照明要好,但影像中阴影覆盖的部分层次表现较弱。在此种雩况了弩摄人像,对人物暗部影调的控制和调整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暗部要保证丰警紫曼姿堂免,影调出现死黑一片,所以,通常使用反光板、电子闪光灯等辅助照明工具适当进行补光,提高阴影面的亮度,修饰阴影面的层次。 (5)逆光 逆光是来自照相机迎面方向的光线,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170。一l80。左右夹角的光线,如图3一l4所示。它的照明特点是被摄者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影调显得比较沉重,阴影面的立体感也较弱。在大部分情况下, 用逆光拍摄人像需要利用辅助照明手段对被摄者的阴影面进行修饰,或通过额外增加曝光量保留被摄者阴影面的层次。采用逆光照明,可以在人物的头发上、肩上(有时也在脸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和轮廓,而被摄者面部处在阴影中。采用这种光线拍摄,最好是选用暗调子的环境做人物的背景,以衬托出被摄者明亮的轮廓,并把人物从环境中烘托出来,如图31 5所示。 对于光线投射方向的选择,室内人像与户外人像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室内人像可以通过摄影者任意选择照明灯光的位置达到照明方向的变化,而被摄者的面向一般并不需要为适应投射光的方向而变动。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则不然,由于很多照明光线的方向是固定的,如果要求照明方向的变化,只能依靠变动被摄者的面部来解决(如果在室内特定环境中用灯光照明则另当别论)。至于户外人像,照明方向的变化既可通过选择阳光投射的方向调整,又可借助被摄者转动面部以形成所要表现的光线效果。 2投射光的高度 人像摄影的光线处理,除了要注意投射方向的变化以外,无论在户外拍摄还是在影棚闪光灯下拍摄,都要考虑光源位置的高低,它也直接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投射光的高度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通常高度、顶光、脚光这三种情形。 (1)通常高度 在拍摄外景人像时,由于太阳高度的不断的变化,阳光的投射高度也会随之改变。在早晨拍摄外景人像,太阳的位置略高于被摄者,被摄者面部眼窝、鼻子、嘴、下巴的投影浅淡,光线柔和,适合拍摄人像。九点钟左右的光线,因太阳已渐渐升高,这时拍摄人像,所产生的鼻影要长一些,眼窝、颧骨、鼻子、嘴的影子也比早晨略重一些,但这些投影并非过长过重,仍是较好的拍摄光线。通常没有特殊要求,在影棚拍摄人像的布光高度基本是以被摄人物的面部或略高面部为通常高度,如图31 6、图3一l 7 (2)顶光 光源来自被摄体的上方接近垂直的光线叫做顶光。如正午的阳光,由于太阳处在 被摄者头顶接近垂直角度,面部受光上亮下暗,鼻影、嘴影重而长,颧骨突出,呈现顶 光效果,一般说来,不利于被摄者的造型。但假若被摄者属仰视姿态,这种光线便不会 在被摄者面部产生很长、很重的投影。在影棚拍摄人像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顶光做为主 要照明光源,所以用来做修饰光或发光,Anl蛩318、图319所示。 (3 J脚光 光源来自被摄体下方的光线叫做脚光或底光。在拍摄外景人像时也会遇到投射光线低于被摄者的情况,如水面的反光以及放置得很低的反光板等等,这时便会形成脚光照明效果。影棚内通常放置在人物前下方的地灯所产生的光线就是脚光。由于脚光的照明物的投影都是向上的,这样会丑化人物,所以在影棚拍摄人像很少使用独立的脚光来照亮被摄者,通常都是配合其它灯光使用,主要是用来修饰下巴的阴影、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对人物的下半部分fl951、光照明,如图320、图321所示。 315光比 光比是指照明被摄者亮面和暗面的光线强度之比。 拍摄时采用不同的光比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拍摄人像常用的光比有1:l、1:2、1:4、1:6,如图322、图323、图324、图325、图326、图327、图328、图329所示。光比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首先要使用测光系统对被摄者亮部与暗部分别进行测量,测得的两个数值分别是亮部的曝光系数与暗部的曝光系数,这两个数值之间相差级数的平方就是被摄者亮部与暗部的光比。如果两者之间相差一级那么光比为l:2。 例: F 8 与F 56 光比为l:2 F儿 与F 8 光比为1:2 F 11 与F 56 光比为1:4 通常,形成光比有两种光线,基本就是主光和辅光。 2辅光 所谓辅光,就是配合主光一起来完成照明任务的光线。通常位于邻近相机轴心2的位置、对被摄对象的阴影部位照明用的光源,其目的在于增加阴影部的细节能获得1适的曝光。 仅有辅光,也无法显示一个立体的、令人满意的轮廓或造型。这种光线不能产!重要的高光,所以许多摄影师采用一种相对柔和的光源。较大的柔光箱或大范围的漫光线常被用作辅光。 光比影响着人像摄影的影调反差、细部层次和色彩效果。光比较小时,被摄者j面与阴影面的亮度差别不大,影调反差较小,比较容易表现出被摄者亮面和阴影面的二富层次和色彩;如果光比太小,影调又显得过于平淡,立体感也较弱;光比大,被摄;亮面与阴影面的影调反差大,调子显得较硬,被摄者亮面与阴影面的色彩较难兼顾,l部层次也会有所损失。一般说来,拍摄人像光比不宜大于1:6。一般多用于l:1或1:2i样的小光比,无论对数码摄影或胶片摄影都是比较常用的。316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一种概念。通常说色温就是表示光线颜色的一种志,而不是指光的温度。 各种不同的光源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是因为光谱成分不同。我们已经道,白光中包含等量的红、绿、蓝光,即等量的红、绿、蓝光混合呈白光。这种白光6色温约为5500K左右。如果某一光源所含的红光成分多,其色温就;1氐于5500K,如一般月的钨丝灯色温为2800K3右;如果某一光源所含蓝光成分多,其色温就高q=5500K,如业色天空光的色温达20000K:左右。 光源的色温高低与其发光温度并没有必然联系。例如:同一只闪光灯,蒙上一张盔色透明纸时,发出的光线色温就提高了。光线越红,色温越低;光线越蓝,色温越高。 光的色温不同,呈现的颜色也就明显不同。而有些则是人的肉眼不能明显辨是的,如有云遮日与无云遮日的阳光,它们呈现的颜色在肉眼看起来就无明显差别。即使对无云遮日的阳光来说,太阳从升起到日落,色温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拍摄人倒影,尤其是拍摄彩色反转片,对常用的一些光源的色温应该有所了解,并能够熟记。飞面为常用光源色温表(下表),仅供参考。 】 通过对以上用光知识的学习了解,使我们在以后的人像摄影创作中,更进一步认识到人像摄影用光的目的就是用光写形,用光表现被摄人物的个性特征。从商业人像摄影的角度来讲就是用光美化顾客,塑造出理想的艺术空间,并以最合适的角度表现被摄人物使之合乎主题要求,或以合乎自然的光影效果表现人物及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图330、图331所示。是人像摄影的高色温和低色温效果。 3_2人像摄影中主要光线的认识和应用 在拍摄人像时,不管是采用室外光或室内现有光拍摄都是利用现有的自然光照 明,摄影者需要根据拍摄主题对光线进行控制调整。而在影棚里拍摄则有所不同,每一 束照明光线都是由你自己用灯具照明对人物进行塑形,最终达到自己所要表现的效果。 在影棚内拍摄人像,一般要用两只以上的灯具,有时要用四只、五只,甚至更多,这些 灯光都要自己去布置,去调控,如果不懂得一些方法,必然不能做到灵活地运用。q-A 说: “灯越多越乱,用的灯光越少越好”,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光线效果乱与不乱,根 本原因不在于灯的多少,而取决于布光是否恰当,是否合理,光线效果、光的方向性是 否统一。在拍摄过程中,用的每一种光线成分对被摄者塑形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一般 可以把它们分成五类。 32。1 主光 在人像摄影布光方案中,主光是照明和塑造形体的主要光线,它有明确的方向j 性,它的光位取决于所要达到的光效。当选定了拍摄角度以后,被摄体具有什么样酌J 明暗造型效果,主要靠主光来形成。被摄者的亮面,由主光进行照明,如图332、图l 333所示。主光灯的左右方向和高低角度,甚至距离远近的改变,都会使被摄体的明j 暗效果立刻发生变化。摄影师在布光时,首先要选好主光灯的位置,使它的照明方向、I 灯位高低和光束面积的大小,都最有利于造型,然后再根据需要配置其他灯光。其他灯I 光要从属于主光灯的造型效果,以保持光线效果的完整统一。现代影窒所用的主光通- 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采用柔光灯箱,是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便于控制。其一 照明的距离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而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当在较- 奎爹晨篙兰鼻碧差罂螽磊#戛蒿嘉粪笙羹磊裂?要表现的要求,可以用数盏灯并排在一- 起,从同一方向进行照明,共同作为主光使用。 322辅助光 辅助主光是对被摄者进行辅助照明的光线就叫辅助光,简称辅光。它所起的主要 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辅助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 光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它与主光的光比。 在人像摄影中,主光灯虽然起很重要的作用,但被摄体未被照明的部分往往会有 很深的阴影,暗面缺乏细部层次。所以,仅有主光,尚难完成造型任务,如图334所示。使用辅助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被摄体暗面的亮度,并控制明暗面的“光比”。辅助光越亮,光比越小:辅助光越暗,光比越大。 辅助光宜用散射光,光质宜柔和,以便起到均匀照明的作用。辅助光不应超过或等于主光的亮度,而要比主光暗一些,以免破坏主光的光线效果,而且作为辅光的灯具面积应适当的大些。辅助光可以用一盏灯,也可以用两盏灯。一般说来,只用一盏灯做辅助光时,灯的位置要紧靠照相机,尽量从正面进行辅助照明。这样做,一方面使被摄体所接受的辅助光比较均匀,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杂乱的投影。如果辅助光从暗面的一侧照明,势必造成与主光灯方向互相矛盾的第二个投影,既不真实,又不美观。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两盏灯作辅助光。一盏靠近照相机,另盏可以在90。一l20。的方位,在阴影面造成淡淡的反光,使暗面从前至后、由近到远地逐渐过渡,有助于表现被摄体阴影面的立体感和细部层次; “第二辅助灯”的亮度要控制适当,以稍微提高暗面的亮度以及能表现阴影面细部层次为准,不可太亮,以免破坏整体影调效果的统一和谐。312_3轮廓光 不照射被摄体的正面,而只是沿被摄体边沿轮廓线部分造成一条明亮线条的光线就是轮廓光。轮廓光一般从人物的后面大约120。到接近l80。左右的侧逆方向投向被摄体。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在被摄者的头发、脸、肩部形成一条亮的轮廓线,形成有表现力的光线效果,如图335所示。 轮廓光的作用主要有三个:表现被摄体的轮廓特征。在轮廓部分形成亮线条,区分主体和背景。形成特定的光线效果,增强照片的艺术感染力。 运用轮廓光,亮度要适当,能形成亮的轮廓,又不失去细部层次为好,宜用聚光灯。 324背景光 专门照明背景的光线叫做背景光。背景光只照射背景,不应照射到被摄体上面,以免破坏被摄体的光线效果。一般情况下,要用专用的灯去单独照射背景,背景光的作用是调整背景的亮度,使背景前的被摄体突出,增加照片的空间纵深感。有时,也会用灯光在背景上形成一定的光斑,增强艺术表现力。背景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有亮调的背景、暗调的背景、中间调的背景、明暗相间的背景以及特殊光线效果的背景。平调的背景,宜用散射型光照明;有光斑变化的背景,宜用聚光灯照明。背景灯的功率根据需要而定。使用背景光时,要注意与被摄主体的影调相区别、相烘托,有利于表现主体的形象,而不可掩盖主体的形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者要与背景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光源的照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弱,而背景比被摄者距离光源更远,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摄者暗许多。如果按被摄者的照明情况曝光,背景就会显得更暗了,结果就会感觉被摄者融入黑暗的背景中,没有了空间感,除非要表现特殊的效果。背景光的运用还要照顾到背景的色彩、距离和照明的角度等等。因此,需要对背景光进行反复调整才能用得恰到好处。 ilB il2ABC ilUE3A-T-45 rh3-36 A背景灯是提亮背景、提纯背景、增加背景层-次、有变化的用灯光; 它有烘托照片艺术氛围的作用。 通常处理背景光所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用暗背景烘托主体亮的部分; 用亮背景烘托主体暗的部分; 用中间调背景烘托主体亮的和暗的部分j 用明暗相间背景分别烘托主体暗的部分和誓的部分; 用背景上光斑渲染特殊的气氛。 - 常用背景光的种类和应用 _ 行背景光:在人物后面左右各放一疆照射背景,使背景产生比较明亮均匀的光线效溷这种布光适合拍亮丽效果的照片。使用方法是誓灯在人物背后 度角左右照 背景,灯离背景蟹光线越均匀。灯的高度与人物头部位置相近,蟹 所示。 - B中心背景光:布光方法是将一盏灯放在人物的背后,射向背景,光线由中心向周围扩散,有光芒效果,主体人物被背景光衬托而突出。 灯光放在主体后面中间的位置。 它能突出主题、表现立体感。 如果不方便将背景灯放在人物背后,可在灯上加蜂巢从旁边射向背景,如图337所示。 4透射背景光:将光源放在背景布或人造背景的后面,将光线从背景后面透射过来产生的特殊光线效果。 A使画面产生朦胧虚实的空间感。 B不同背景的材质薄厚不同,它的阻光率不同,必须适当增加灯光的强度或曝光量,如图338所示。 3。2_5修饰光 对被摄体的某局部进行强调或提亮,在上述几种光线之外,另外用灯进行局部照明,这种作局部照明的光线,称为修饰光。在拍摄人像时,如果被摄者脸部的光线合适,而衣服或手上的光线还比较暗,就可以另外用一盏功率较小的灯光对衣服或手部进行局部照明,使影调达到理想的要求。发光和眼神光也称作为修饰光,如图339所示。 修饰光要用得自然,它的亮度要控制适当,并与主光灯的投射方向保持致,看上去,要不显露出人工的痕迹,使得光线效果完整统一。 人像摄影怎样用光或者说如何照明,既是种基本功,又是体现摄影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与调整人物的姿态、安排道具和选择背景相比,用光在整个人像摄影拍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室内布光常常被视为很复杂的问题,其实,很多复杂的布光效果就是由这些基础的用光演变、升华而来的,如果遵循一定的“规律”,布光技巧还是容易掌握的。通过对以上人像摄影五种光线的了解,应该对用光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j,在以后人像摄影布光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调整和控制灯光。 3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灯光组合及应用 3。31双灯布光 双灯拍摄人像是传统人像摄影中常见的布光方案之一。在人像摄影中两灯的位置不 同、色温不同、强度不同、光质不同所拍出的人像效果就不尽相同,我们一般从以下五种 常规灯光的搭配、运用来研究双灯人像的拍摄。 一、主辅光双灯布光 主辅光双灯布光是传统人像摄影的常用搭配用光方法,主辅灯双灯人像又根据被摄对象不同、表现内容主题的差异、所要营造的艺术空间不同等,主灯与辅灯的光位、光质、 光比、色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由于以上的因素变化产生无数的主辅光搭配用光方案。 1主辅光灯位的变化形成系列布光方案 被摄对象不同时主辅灯的光位不同。如:当被摄者较胖时主灯的光位应侧一些、主光也要相对高一些。当被摄者较瘦的时候主灯的光位要靠近相机以顺光位投向被摄者,主光也要尽量以平光位照射被摄者。由于被摄者的胖、瘦等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布光方案。 2主辅灯光质的变化组合布光方案 表现不同的气质、个性特征时主光辅光的搭配方法就不一样。如我们拍摄对象是男性和老人时,主光一般运用较硬的光质;当我们的拍摄对象是女性和小孩时,主光的光质用 柔i生光较好,如图340、图341所示。我们为了充分地表现被摄者的个性特征就会产生一 系列不同光质变化的主辅光布光方案 3主辅灯光比的变化形成系列布光方案 表现不同的影调层次时主辅光的光比不一样,如图342、图343所示。在双灯人像摄影中对于影调的控制主辅光的光比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如高调人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较小,如果是灰调、低调等硬调人像的主辅光的光比一般较大。 4主辅光色温的变化形成系列布光方案 营造不同的艺术空间时主辅光的色温、光位、光比、光质都不相同。如果我们要表现人物在晚霞中的艺术空间时,主光的色温就要低一些,主辅光的光比也就要大一些,主光的光位就低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晚霞中的艺术气氛。在营造不同的艺术空Iq气氛时,主光与辅光的变化就可以形成一系列不同的色温变化搭配布光方案。 II 在现代商业人像摄影中双灯平光人像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布光方案,双灯平光人翊一般又根据被摄者的具体情况分成两种光位。 1左右双灯平光 一 在照相机的左右各放一盏同等功率、柔性光质的灯光。在人像摄影中多用于柚明快、高调人像,但拍出的人像容易显胖、画面立体感较弱。 。 2上下夹光 上下夹光是当代商业影楼摄影师运用较多的一种布光方法,就是在照相机的上、下方各布一盏同等功率的柔性灯光,这样拍出的照片影调也较明快,但立体感相对比左右双灯布光强,并能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笑沟,如图344、图345所示。 三、主光、轮廓光双灯布光 主光、轮廓光双灯布光方案,就是用两盏灯中的其中一盏做正面主光,表现被摄者的形神,而用另一盏灯加上蜂巢、叶片等作轮廓光表现被摄者的轮廓形态。这种布光方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主灯顺光+轮廓光人像:主光一般都是柔性光,由于是顺光,被摄者的面部影调明快。第二盏灯是轮廓光一般光质较硬,人像摄影中主要用于勾画被摄者的轮廓形态,这时的背景最好是选用深暗一点的色彩。 2主灯前侧光+轮廓光人像:这种布光方案的主光大约从大于00、小于或等于90。之间的角度投向被摄者,这时被摄者面部有一定的立体感、面部影调趋于明快,由于主光位置的变化对被摄者的面部有一定的塑形效果,又有轮廓光的配合使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都有较好的表现。 3主灯轮廓光+辅光顺光人像:如图346、347所示。这种布光方案的主光处于侧逆的光位,画面中被摄者的轮廓是我们表现的重点,主光的光质一般偏硬,而这时的第二盏灯在画面中光质较软、亮度较弱,主要的作用是表现暗部形体。这种布光方案一般用于拍摄低调人像。 172 t7 48 49 主光加背景光双灯布光是人像摄影中的常规布光方案之一,由于主光位和背景光位的- 多变性可演绎出多种不同的布光方案,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我们在这里加以研究o - 主光(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加背景灯的布光方案 _ 当主光是顺光位时,由于背景灯的光位不同产生不同的画面影调分布和变化,其一 中又分为: 1主光加背景打左侧背景渐变布光方案。 主光加背景灯打右侧背景渐变的布光方案。 3主光加轮廓背景布光方案。 4主光加背景灯打中间渐变的布光方案,如图3一、3一所示。 由于我们要表现的重点不同,背景光的效果不同,这时就会产生变化无穷的布光方 案,我们的背景光应该放在哪里,是由我们的创作意图和形体表现的需要来灵活决定的0 五、主光、修饰光双灯布光 这种方案由于主光和修饰光的诸多变化,布光方案也变化很多。如:当主光是顺光位第二盏灯修饰不同的位置会产生无数的布光方案;当主光处在前侧光的位置第二盏灯修饰不同的位置又可以产生无数的布光方案。反之,修饰光处在一个位置变化主光的位置也可以产生无数的布光方案。 双灯的变化无穷无尽,但最适合表现主题内容、突出主题的布光方案相对来说又是唯一的。只有摄影师具有扎实的用光功底,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在无数的布光方案中选择出最适合的布光方案来为表现被摄者服务。332三灯布光 用三盏灯拍摄人像是人像摄影中较常见的用光方法。在人像摄影中什么时候用三灯、三灯的光位怎样决定、光质如何处理、色温如何控制以及如何运用三灯拍出理想的人像摄影照片,是专业人像摄影师必须熟悉并掌握的用光方法。 一、三灯平光布光 三灯平光布光方案运用较广泛,平柔的光线较适合表现明快、美好、理想、和谐的艺术气氛,但相对立体用光,画面立体感差一些,被摄者容易显胖,运用光线对被摄者塑造的可能性弱一些。三灯平光布光方案大体又分两种情况。 1V字形布光 所谓“V”字形布光,就是三盏灯在照相机的左右各盏,在照相机的下方布一盏,三盏灯形成V字形的光位,如图350、图3-51、图3-52所示。V字形的布光适合表现脸型较瘦、面部立体感较强的被摄者,而不适合表现脸型较胖的被摄者。底灯的运用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笑沟等,使被摄者显得年轻。人像摄影中,一般三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三灯的光心在摄影中指向被摄者的面部,三灯的强度是相同的,三盏灯的色温一致。在运用V字形灯光拍摄人像时,由于没有背景灯光,如果要使背景的色彩得以如实表现,可以让被摄者尽量靠近背景,用前面三灯的余光照亮背景。V字形的布光如果在其中的一盏灯上寻求光质、强度、色温的变化可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布光方案。 2上下夹光布光 上下夹光布光方案是在人像摄影中较时尚的布光,其灯光的光位组成是由两盏灯从照相机的上下方各一盏投向被掇者,第三盏灯作背景光或发光。上下夹光的造型特点是相对于其它类别的平光布光,被摄者会显瘦一些,一般上下夹光的前面两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而用于塑造背景的背景光或用于塑造轮廓的轮廓光一般是偏硬的硬性光。在上下夹光布光中一般上下两盏灯的灯心要对着被摄者面部。灯光的强度一般是根据未来画面景深虚实的需要来确定,背景光的强度要与前面两灯的强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图353、图354所示,例如:前面两盏灯实测总曝光量是F 85,背景要如实还原色彩时,背景光的强度也应是F 85,如果要使背景变浅,背景光的强度就应高于F85,反之背景光就要弱于F85。 : 二、主光+辅光+轮廓光布光 主光+辅光+轮廓光布光法是人像摄影中较传统的一种布光方法,如图355、图356所示。它以表现主体人物为主,对背景和环境都只是用主辅光的余光加以表现。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光一般都在前侧光至侧逆光(如:约45。前侧光、约900侧光、约l20。侧逆光)之间作一系列变化。(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些,但较经典的用法应该是根据被摄者的具体情况和画面影调表现的需要来调整其光质的软硬。主光的光位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并没有一定之规。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是较强的,应该定多少是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感光材料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当轮廓部分的颜色偏深时轮廓光的强度相对可以比主光强。主光的色温应根据主题和被摄者表现的需要来决定。 辅光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要的作用是表现暗部层次、控制画面反差。辅光的光位一般与相机等高,辅光的光质应该是柔性光,辅光的强度要根据画面影调,被摄者形体表现的需要等因素来决定。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轮廓光一般是放在侧逆光位的约l 200左右,轮廓光的光质一般是硬性光。轮廓光的色温可以根据画面艺术空间塑造的需要来决定。一般轮廓光都较强,也可以根据精确的测量来确定。 三、主光+辅光+背景光布光 主光+辅光+背景光布光法是一种较经典的布光方案,其主要特点是不但充分地爿现了被摄者而且通过背景光的变化控制了背景调子,烘托了主体和画面艺术气氛,是像摄影师需要认真研究的种布光方案。由于主光和背景光在光位、光质等方面的变刊使这类布光方案变化非常丰富,下面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变化方案与大家起进行研讨。 1主光(顺光)+辅光+背景光的布光法 这种布光方案较接近前面三灯平光的布光方法,只是前面的平光是两盏或三盏组成加光,而在这里主光只有一盏,光位可高可低,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在此就不重复了。 2。主光(前侧光位)+辅光+背景光布光法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光是前侧光,被摄者的面部一部分受光,受光面的大小对被摄者的形体影响较大,如图357、图358所示。当主光处在45。光位时,被摄者胖瘦一般能得到如实的表现;主光-fi小于45。的光位时,被摄者相对显胖;主光在大于45。的光位时被摄者相对显瘦。不管主光处在哪个光位,主光的高度也是影响被摄者胖瘦的主要因素,灯位高被摄者显瘦,灯位低被摄者显胖。 背景光的控制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也是较重要的,这时的背景光从光位的变化中有两种典型光位,种是背景光打中间,被摄者的轮廓形态得到平均的表现,被摄者突出。另一种光位是背景灯处在背景的边,被摄者的部分轮廓突出,另一部分轮廓融合在背景空间中,在人像摄影中摄影师可充分利用这种背景光的变化,对轮廓形态的藏与露进行表现,突出那些美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轮廓。 四、主光+双背景灯三灯布光 主光是单灯而背景光是两盏灯,如图361、图362所示。一般情况下,背景是平面单色背景和平面具象背景,这时主光的光位变化较多,当要求画面影调明快一些时,主光的光位可以尽量靠近相机,当要求被摄者立体感强一些时主光的光位可成90。左右的前侧光、侧光等光位。当要求画面立体感、空间感都较强时,主光可采取侧逆光位,但止LIq-的背景色调最好深重一点。 三灯人像摄影的布光方案很多,在此只能举出较典型的几类三灯人像摄影布光方案与大家一起探讨。在人像摄影中,灯光越多对被摄者的表现越充分,但如果摄影师对灯光的知识理解不够,用光经验不丰富,灯光越多画面效果可能越差。专业人像摄影师应该清楚,灯光的多少是根据表现内容和主体表现的需要来决定的,三灯要合理运用,相互配合,围绕主题表现。 333 四灯布光 人像摄影中四盏灯布光的变化有很多,怎样针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影调,合理的组合搭配运用好四灯组合,是本节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因为四灯的可变因素较多,相对可以实现的效果也较多,在下面讲述四灯用光中主要根据灯位的变化有代表性的分类讲解。 一、前四灯平光布光 前四灯平光布光就是四盏灯全部布在照相机与被摄者之间,四盏灯以顺光位作无影造型,如图363、IN364所示。这种布光方案适合运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面部较瘦的被摄者,由于四灯光量相同可以把被摄者拍得显胖一些。(2)五官较平的被摄者拍摄正面人像,这种布光方案可以弥补被摄者五官立体感不强的。(3)如果被摄者不希望面部有阴影,需要简化概括画面影调。(4)需要画面的影调明快一些或者是高调,营造明朗、轻松的艺术空间。 前四灯平光布光人像摄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方便把光布平,四灯的造型灯的功率要相同,四盏灯的闪光灯功率也最好相等。(2)四盏灯的光心一般都是指向人物面部。(3)四盏灯的光质最好是一致的柔光。(4)四盏灯的色温也应是相同的。(5)背景的色调和影调控制,一般是在选择背景时,就要根据画面调子需要来选择,由于没有背景灯,背景的影调只能靠相对的前后移动背景来控制,如需要背景浅淡一些时,可以让被摄者离背景近一些;如需要背景影调深一些时可让被摄者离背景远些。 二、前三灯后一灯布光 前三灯后一灯的布光方法是在被摄者与相机之间放三盏灯而在被摄者后面与背景之间放一盏灯。一般有三种变化; (1)前面三灯大平光加后面一盏居中背景光,如图365、图366所示。(2)前面三灯大平光加后面一盏灯从左侧或者右侧背景光,如图367、图368所示。(3)前面三灯大平光加后面一盏轮廓光或发光,如图369、图370所示。 这一系列布光方案一般在现代商业人像摄影运用较多。由于前面三盏灯一般是大平光,所以,适合以下几种情况中运用:(1)被摄者面部较瘦,想拍胖一点。(2)面部皱纹较多,皮肤不光洁的。(3)被摄者五官过高和较凹的,而须拍正面人像时。(4)想让画面中间影调得到概括表现的。后面一盏灯的变化又各有区别: (1)如图365、图366所示。这种布光方案中由于背景灯处于被摄者正后方,背景中间淡四周J深,被摄人物的轮廓被对称表现,只有当被摄者轮廓较好,而且胖瘦合适时用这种布光J方案才行。(2)如图367、图3-68所示。由于背景灯是处于被摄者背后的一侧,背景I是由一侧到另一侧的渐变,一般情况下是要强调或突出被摄者哪一边的轮廓形态就把背I景灯放在哪一侧。(3)如图369、图370所示。布光方案是后面一盏灯侧逆照射被摄I者的轮廓形态的,一般情况下是深色背景衬托亮的轮廓。如发型较好的头发就适合用这-种光。前三灯加后一灯布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前面三灯一般要布平,但有时也-可以根据突际情况灵活运用,如当被摄者较胖但五官又较平时,可以将底灯稍弱一点,-使被摄者显瘦一些。(2)前面三灯与后面一灯之间的光比控制要根据被摄者表现的需- 3-#,ff咣来定,背景光过强或者过弱都不l_想。 ( )前面三灯的光质一般粗柔性光,后面灯的光质可根据实固_需要可硬可柔,后面灯作背景_时,如果要背景变化大可用硬一|_的光质,如果要背景变化微妙均_可用柔 质。后面的灯偈廓光时对光质的控制一般要根凋_摄体的质感来定。_ 三、前两灯加后两灯的布光 前两灯加后两灯布光就是在被摄者与相机之间布两盏灯,再在被摄者与背景之间布两盏灯的布光方法。这种系列布光由于光位、光质、色温、灯光强度等的变化产生非常多的灯光搭配,根据变化的类型大体分下面几个系列,下面我们把它们进行归类研究。 1前两灯平光加后两灯平光布光法 这种布光方法在人像摄影中是较早运用的一种大平光布光,如图371、图372所示。一般这种布光方案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运用较多。(1)如实地表现被摄者的形态j时,由于这种布光方案前面两灯都是以45。左右的角度照射被摄者,后面两灯也是对称I用光,所以,被摄体被如实地表现。(2)背景是平面具像背景或平面背景不需要有明I暗变化时运用这种布光方案。(3)在表现被摄者时不希望有过多的中间层次,在不需-要立体感时常用这种布光。 - 在运用这种布光方案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前面两灯一般是同等功率,II后面两灯也是同等功率。(2)前面两灯的光质一般都是柔性光,后面两灯可以稍硬一il漱。嚣筹篆篙嚣?脯脚觥邑御嵴景l时要分别测量后面两灯,最后把前后光的总量控制在1:1。 2前两灯主辅光加后两灯平光布光法 这种布光方案是一种较传统经典的布光方案,如 图373、图374所示。这种布光一般在下面几种情况 下运用。(1)被摄者较胖用立体光造型使被摄者显瘦 一些。(2)背景是具像平面背景,而且背景的景物有 一定明暗受光。(3)只有运用立体光才能表现出被摄 者的形与神,或者只有立体光才能表现出艺术气氛。 在布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主光 一般随着被摄者的面部转动。(2)在确定主光的光位时 一定要注意观察背景上景物的受光情况。(3)在控制前 面光与背景光时,一般是先确定前面光的实用曝光量,再 根据前面光来控制背景光。 3前面两灯上下夹光加后两灯平光 前两灯上下夹光加后两灯平光就是在被摄者与相机之间放两盏纵向组合的灯光,其中一盏灯相当于传统蝶形光的高光位、另一盏是由下向上投向被摄者的底光,后面两盏背景灯可以是同等功率的大平光也可以是有一定光比的渐变光,如图375、图3-76所示。 这种布光方案主要适合以下几种情况运用: (1)被摄者适合平光造型。(2)面中不需要有过多的中间层次。(3)需要消除被摄者面部的眼袋和笑沟。 这种布光方案在用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前面上下夹光一般是柔性光,背光不定是柔性光。(2)前面夹光的两灯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光比,也可以是平光,般要视被摄者造型需要来定。(3)四盏灯的色温在一般情况下要一致的。 4前两灯立体光加背景光和轮廓光布光法 前两灯立体光加背景光和轮廓光,就是在被摄者与照相机之间布主光与辅光,外两盏灯一盏作轮廓光、一盏作背景光,如图377、图378所示。般在下列情况。应用: (1)需要较充分的表现被摄者的立体感。(2)需要较充分的营造艺术空间。(3)如实地刻画被摄对象,具有写实主义风格。(4)需要较强的光影、虚实效果。 运用这种布光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画面的调子控制好灯光之-Fq比。(2)根据被摄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被摄体的肌理质感控制好每一盏灯的光质。(3)测光准确,曝光合适。(4)认真观察被掇者的形体特征,光位要准确。(5)根据画目艺术空间、气氛的塑造需要控制搭配色温。 5前两灯上下夹光加背景光和轮廓光布光法 前两灯上下夹光加背景光和轮廓光布光法就是在被摄者与相机之间纵向上下布两 盏灯,在被摄者后方与背景之间布一盏投向背景的背景光和从侧逆方向投向被摄者的轮 廓光,如图379、图380所示。这种布光方法在现代人像摄影中运用较普遍,这种布 光方法兼顾了立体光和平面光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