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 气候变化 1 概念 的一种反映 2 主要表现 不同时间尺度的 和 变化 长期大气状态变化 冷暖 干湿 3 分类 按时间尺度可以划分为 的气候变化和 的气候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 近现代 2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1 从19世纪末至今 总的趋势是在 2 全球气温升高 是就全球 而言的 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3 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变暖 平均状况 二氧化 碳 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 使海平面上升 1 原因 2 影响 气温升高 海水 改变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 的危险 冰川融化 热膨胀 海岸线 被淹没 2 影响农业生产 生长期 高纬度 干旱 减产 低纬度 3 影响水循环 蒸发 降水量 洪涝 干旱 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具体措施 多使用 能源 防止森林火灾避免浪费 减少 尽可能使用 交通工具 清洁 植树种草 废弃物排放 公共 2 意义 延缓 减轻气候变化的危害 气候变化 预习自测 1 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 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 a 1月0 等温线将在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b 海南岛的面积比现在大c 天山的雪线将下降d 我国暖温带将北移 解析 选d 全球变暖 1月0 等温线将在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 海南岛的面积比现在小 我国暖温带将北移 天山的雪线将上升 2 20世纪60年代后 a 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降低b 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对稳定c 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d 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解析 选c 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3 与 温室效应 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 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 解析 选b 与 温室效应 有关的主要是二氧化碳 4 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a 因蒸发强烈 海平面下降b 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增加c 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d 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解析 选c 全球变暖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问题探究 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示意图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1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示 全球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上升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 而且增加的速度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因此 全球平均气温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都大致呈上升趋势 2 人类哪些活动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提示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大量砍伐森林 探究总结 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促使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但主要是人为原因 如图所示 拓展深化 温室气体及其来源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 还有甲烷 一氧化碳 氟氯烃 对流层臭氧等 主要来源如下表 探究训练 1 2016 浙江10月学考 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 相对于1971 2000年平均值 变化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 1900 1910年b 1910 1940年c 1940 1975年d 1975 2010年 2 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 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a 纬度较高b 海拔较低c 陆地面积比例较大d 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解析 1 选d 2 选c 第 1 题 由图可知 1975 2010年北半球平均气温距平曲线上升的幅度最大 因此升温幅度最大 第 2 题 北半球和南半球拥有相同的纬度数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海拔高于南半球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而陆地比热容小 会导致气温变化剧烈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森林覆盖面积也大 但是这应该会减缓气温变化幅度而不是加剧 2 2016 浙江高考 云杉 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 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 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 得到距今2 1万年 图甲 距今5千年 图乙 和距今5百年 图丙 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 反映了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 选b 从图中可知 距今2 1万年 图甲 云杉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东南部地区 中北部大部分为冰盖 说明当时气候寒冷 距今5千年 图乙 云杉主要分布于哈得孙湾沿岸和东北部地区 冰盖退缩至格陵兰岛 说明甲到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距今5百年 图丙 哈得孙湾沿岸西部云杉消失 说明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探究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问题探究 1 孟加拉国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的威胁较大 结合下图 探究全球变暖对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 1 被威胁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精讲点拨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 东南部邻缅甸 东 西 北三面与印度毗连 南临孟加拉湾 大部分为肥沃 平坦的冲积平原 河道纵横密布 河口沿海平原地区海拔大部分在5米以下 甚至有 部分地区海拔不足1米 因此一旦海平面上升河口和沿海平原地区就会受到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提示 主要分布于沿海低地 2 人们为何特别关注海平面上升现象 提示 这些地区人口密集 城市众多 经济发达 一旦被淹没危害巨大 2 阅读材料 请你也来预测 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下面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预测一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预测二 全球洪水 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1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冰川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提示 全球气温升高后 分布于高纬度和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会加快 因此冰川的范围会减小 2 请你预测海洋面积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提示 全球气温升高后 冰川大面积融化 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 海洋面积可能会扩大 3 你知道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还会产生哪些影响吗 提示 气温的升高会使中纬度地区变得炎热 故热带范围可能扩大 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中纬度地区干旱 使农业区退化为草原等 探究总结 全球变暖的影响 1 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 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3 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探究训练 1 2016 全国卷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 长白山雪期缩短 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 蒸腾加剧b 低温更低c 降雪期推后d 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选c 气候变暖 一方面 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 使得雪期推后 另一方面 由于温度较高 积雪不易存留堆积 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 矮小灌木裸露 加上强劲的风力 使得冻害加剧 2 2017 台州高一检测 近年来 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冰湖 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 扩张明显 部分存在溃决的风险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喜马拉雅山区冰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b 冰川扩大c 取水过多d 降水增多 2 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延续 可能会造成 a 海平面下降b 天山雪线下降c 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加d 北半球亚热带北界北移 解析 1 选a 2 选d 第 1 题 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 冰湖扩张说明冰雪融水较多 这与气候变暖有关 第 2 题 考查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雪线上升 亚热带沿海地区降水增多 而内陆地区降水减少 北半球亚热带北界北移 探究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问题探究 针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 请从不同角度列举减小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 提示 减少化石燃料 煤炭 石油 天然气等 的使用量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植树造林 防止森林火灾 保护草原 湿地 防治草原荒漠化 湿地退化 制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规 对公众进行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全球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探究总结 应对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 探究训练 2017 九江高一检测 研究数据显示 2016年x月24日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大值 但这却是自1979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小值 据此完成 1 3 题 1 x月最可能为 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 2 北极海冰年度最大值创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小值 可能是因为 a 太阳辐射增强b 频繁的北极科考活动c 全球气候变暖d 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3 针对北极海冰的变化趋势 人们应该 a 缩减经济发展规模b 禁止到北极科学考察c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 使用石油代替煤炭 解析 1 选a 2 选c 3 选c 第 1 题 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大值应为气温较低的月份 第 2 题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 故海冰面积缩小 第 3 题 应对气候变暖 应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少排放温室气体 补偿训练 2017 乌鲁木齐高一检测 下面两图是不同时期美国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在同一处拍摄到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 据此回答 1 2 题 1 上面两图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 火山喷发b 臭氧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