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征题样式.doc_第1页
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征题样式.doc_第2页
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征题样式.doc_第3页
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征题样式.doc_第4页
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征题样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征集样题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实操试题向全社会征集,要求应征者提供试题图纸(包括装配图、零件图、节点坐标图)、图纸分析、刀具清单、工艺分析与方案(关键部位和加工难点分析、装卡方案、刀具选择与加工参数、加工顺序、走刀路线、加工时间等)、加工程序编制和实物照片(经过试切后的零件和装配效果)等方面的内容。现根据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实操试题提出参考样式如下:一、题目:工种 、 组别 实操竞赛试题及其工艺方案应征者姓名联系电话单 位地址及邮编实操设备平台(如:沈阳机床VMC850e、FANUC 0iD)注:1。请注明工种。如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2请注明组别。职工(学生)组二、试题图纸(以数控铣工职工组XB-11为例)工件加工图纸包括XB-11-00、XB-11-01、XB-11-02、XB-11-03、XB-11-04共五张,见附图。三、图纸分析XB-11是一套以铣加工为主,并包括孔系加工等工序内容的试题。材料为调质45#钢,硬度为HRC2632,毛坯尺寸件一为18018042(长宽高),件二为18018019。从装配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本套试题由件一、件二、和两个圆柱销组成,三种零件装配后高度尺寸为48-0.1,技术要求:件一和件二配合后两个16h7圆柱销同时插入。件一技术要求有两项:未注公差0.1mm(不含180180外形);D向外轮廓曲线形状公差-0.03mm,-0.06mm。加工要素有平面、曲线、腔槽和孔类加工。主要加工项目包括上下平面、D向视图壁厚0.88mm内外型腔、曲线b内腔槽、曲线c内腔槽、槽深5mm、工件高度41mm、螺孔M421.5-7H、销孔 2-16mm、位置尺寸1500.02mm、主视图中腔槽60上侧至D向外轮廓下侧13mm尺寸。件二技术要求有一项:未注尺寸允许偏差0.1mm。(不含180180外形)。加工要素同件一,主要加工项目包括上下平面、工件高度17mm、2-16mm销孔、位置尺寸1500.02mm、曲线外轮廓170mm、C向视图中的曲线c内腔槽、曲线b外轮廓,应控制在0.1mm之内,内腔槽上侧过渡圆弧R3。 四、刀具清单序号刀具名称规格序号刀具名称规格1机卡立铣刀205球头刀 82机卡立铣刀326铰刀(16H)3整体合金立铣刀127钻头 114内螺纹孔单刃镗刀25五、工艺分析与加工方案1、关键部位加工分析1)从装配示意图技术要求中可以看出,要保证尺寸48mm,对件一和件二上下平面加工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即单件要厚度尺寸应控制在-0.05mm以内。两个16h7圆柱销同时插入,即对孔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都有要求,从现场提供的圆柱销尺寸为16-0.01mm,该项公差配合最大间隙0.028mm,最小间隙0,为了保证该项配合精度2-16 mm销孔,尺寸应保证在+0.01+0.018mm。2)件一是本套试题考核重点,要点如下:0.88 mm薄壁,内外轮廓加工,为了保证配合精度,外轮廓尺寸120和84.49,应控制在-0.03-0.05之间;2-16加工关键要控制销孔前留量;M421.5-7H深18螺纹,加工关键是:螺纹加工进给方向和切削参数的选。本题提供螺纹加工刀具为单刃螺纹镗刀,机床具备螺旋线插补功能,量具有专用螺纹塞规,现场提供的条件可以满足螺纹加工需求。2、试题精度考核重点1)件一、件二配合和二销孔同时插入,及尺寸48mm是精度考核重点。2)件一上下平面加工尺寸41mm、薄壁轮廓精度、壁厚0.880.06mm、尺寸120mm、84.49mm、腔槽中尺寸13、M421.5-7H螺孔、2-16尺寸和位置是精度考核重点。3)件二上下平面加工尺寸17mm、2-16尺寸和位置及过渡圆弧R3是考核重点。3、加工准备1)装夹方式。平面类零件装夹方式有两种,即底面安装和侧面安装。配有两组条形垫铁。垫铁作为平口钳平面定位使用。两组垫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垫铁,是对选手的一个考查。2)基准选择。分毛基准和精基准两种,应采用基准重合原则还是采用基准统一原则,要根据实际加工需要确定。是采用六点定位,还是采用一面两销定位,要根据工件特征确定,本套试题件一、件二,上下平面都要加工。基准选择原则是互为基准,即上平面为基准加工下平面。工件重新装夹后,已加工的下平面为基准,再加工上平面。3)工件找正与夹紧。找正:用相应的工具和量具,确定工件与刀具的正确位置和角度过程,称为工件找正。用杠杆表找正平口钳,用杠杆表验证垫铁高度一致后装工件,轻夹工件,用胶木锤,轻敲工件上面,检查工件和垫铁接触状态,确认后终夹紧,再次检查工件和垫铁接触状态。确定无误后,此时工件装夹完成。夹紧:工件找正定位后,将工件固定,使其保持正确位置就是工件夹紧,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在夹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工件在夹紧过程中,不应改变找正定位时的正确位置;夹紧力要稳定可靠,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发生位移,即夹紧力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正确选择夹紧部位及夹压点,使工件在夹紧状态下的变形最小。4)坐标零点确定:基准面推算法,用主轴标准检棒或寻边器,利用机床位置显示功能,确定零点。对称法,用杠杆表分别测工件两侧,利用机床位置显示功能,确定零点。比用检棒和寻边器测定更为准确。检棒有振摆误差,寻边器测头中心位置有误差,这些误差需要在零点确定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修正。注:以上四点主要考查选手的操作基本技能。5)刀具选择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对于金属切削加工,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整体合金立铣刀为精加工用刀具,一般情况下不作粗加工,如果加工中出现尖叫声,或者是连续的冲击声,这种现象表明切削参数选择不合适,充分冷却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32机夹立铣刀应采用侧固刀柄;25内螺纹孔单刃镗刀应采用侧固刀柄或强力弹簧夹套刀柄;20机夹立铣刀应采用强力弹簧夹套刀柄;16H铰刀应采用弹簧夹套刀柄;12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和8球头刀可采用热装刀柄;11钻头应采用弹簧夹套刀柄。对于刀具使用,要兼顾粗精加工分开原则,防止精加工刀具过早的磨损。机夹立铣刀,由于有螺旋升角,铣刀侧刃直线性不好,不适合精加工,整体硬质合金刀,侧刃直线性好,精度高,适合精加工用,粗加工阶段,尽可能不用12整体硬质合金铣刀,以备精加工用。32机夹立铣刀,用于平面粗精加工,外轮廓粗加工,M421.5螺纹底孔扩孔。20机夹立铣刀,用于内外轮廓半精加工,腔槽底面精加工,M421.5螺纹底孔粗扩。12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用于内外轮廓精加工2-16,铰前精加工,M421.5螺纹底孔精加工。8球头刀,用于圆弧面加工,点钻2-16孔位。11钻头,用于预钻2-16孔和12孔。16H7铰刀,用于精铰2-16孔。内螺纹孔单刃镗刀,用于M421.5孔口倒角及螺纹加工。6)切削参数选择推荐切削参数如下:32机夹立铣刀,端铣V=200250m/min,单齿进给量0.090.15mm/r。20机夹立铣刀,V=200 m/min,端铣单齿进给量0.08mm/r,侧铣单齿给进量0.07mm/r,25内螺纹单刃镗刀,V=70 m/min ,单齿给进量0.035mm/r,11高速钢钻头,V=30 m/min,进给量0.150.22mm/r,20机夹立铣刀,扩孔V=100 m/min,单齿进给量0.08mm/r,12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精铣孔V=150 m/min,单齿进给量0.05mm/r,16H7铰刀,V=15 m/min,进给量0.16mm/r,8球头刀,V=150 m/min,单齿进给量0.05mm/r。4、加工顺序确定实操试题评分标准共三部分,即件一、件二、和配合组件,都有独立得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考核项目最佳,由于条件限制,有可能不能够完成全部考核项目,就需要合理安排,加工顺序和加工工艺。其最终目的以获得高分为原则。对于一般选手来讲,应当先加工件二后加工件一。从加工部位考虑,应先加工非配合面,最后加工配合面。件二对件一来讲,工作量和难度相对简单一些,所需时间要少一些。对于选手来讲,无论是从加工难度和工作量,都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从测量角度看,件二加工结束,可以作为件一的测量基准,并且件二重量较轻,易于操作。一旦由于时间限制,件一不能全部完成考核项目,只要完成配合部位加工,就可以争取到相应的得分。所以合理确定加工顺序对提高选手成绩至关重要。本试题中2-16孔,既是加工尺寸,又是工件自检中,尺寸传递基准。由于工件在一次装夹中要完成铣、钻、铰、外形和螺纹加工等工序,粗精加工又不可能截然分开,再加上平口钳夹紧力有限,毛坯经过调质后有一定的硬度,粗加工过程中,可能有微量位移现象发生。为了保证2-16孔对型面位置精度。正确的做法是,各个加工部位粗精加工结束后,再进行2-16孔精加工,这样有利于保证整个零件的位置精度。加工顺序确定原则是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和工序集中原则,对刚度和强度低的表面在后面加工,精度高的表面在后面加工。合理安排粗精加工余量。粗精加工分开原则,可以减少在粗加工去除毛坯余量过程中,产生的工件微量位移和热变形,及加工变形等影响。六、加工程序编制1、要具有快速编程能力本套试题工件一,给定轮廓节点16个,需要输入32个。工件二,给定轮廓节点12个,需要输入40个。此外需要输入程序中准备指令,圆弧半径,和其他辅助机能指令。人工编程工作量较大,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程序编制及输入,需要熟练的技能和快速敏捷的手法。由于图纸给定的轮廓曲线都具有对称特点,节点数据有从头至尾重复规律。掌握此规律,按进给方向确定节点正负号,增加圆弧半径指令,输入切削参数,轮廓曲线加工程序,可较快编制完成。程序验证方式有两种:(a)用动态模拟验证,在CRT屏幕上,显示刀具轨迹,验证加工程序。(b)刀具验证,用8球头刀,利用刀具半径补偿,对件一曲线a外轮廓向外偏1mm,内腔槽向内偏1mm(不含壁厚0.88mm),浅铣轮廓外形(不含壁厚0.88mm),铣深0.1mm。曲线b内腔槽向内偏1mm,曲线c内腔槽向内偏1mm,浅铣轮廓外形,铣深0.1mm。用此方式验证件一a、b c曲线程序。对件二曲线a向内偏1mm,曲线b外轮廓向外偏1mm,浅铣出轮廓外形。铣深0.1mm。用此方式验证件二a、b 曲线程序。利用刀具验证作用,一是可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二是在加工中,为刀具进入和退出,选择合适进给位置;三是为了提高效率,编制粗加工程序,做为轮廓外形基准。2、平面加工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基本功,刀具选用端铣刀,给进方式有:平行铣(行铣)、环铣、螺旋铣等。本套试题中件一和件二下平面是基准面,可采用平行铣给进方式。其特点是编程简单易行,而且加工效率高。端铣刀参数选择,端铣刀铣削宽度,为刀具直径的75,每转进给量选择,必须大于刀具倒角尺寸。如刀片倒角尺寸R0.15 mm,选择单齿进给量必须大于0.15mm。件一、件二上平面是尺寸加工平面,外轮廓平面加工不易采用平行铣,而应采用环铣方式。环铣可以保证单方向走刀,能保证加工中顺逆铣一致性,表面加工质量好。装配尺寸48 mm。由件一41 mm和件二17 mm组合保证。件一41 mm为零件自身尺寸公差,而配合尺寸精度基准,需要用41mm -10 mm31 mm尺寸来保证。3、孔类加工包括钻孔、扩孔、铣孔、铰孔和螺纹孔铣削加工。钻孔前用8球头引孔,因为球头刀横刃过中心,球窝能起到定中心作用。球窝直径只要大于11钻头横刃,即能起到定中心作用。 8球头刀引孔程序:G98 G82 X75 Y-75 R3 Z-3 P50 S3184 M03 F254。11高速钢钻头钻孔程序:G98 G81 X75 Y-75 R3 Z-45 S868 M03 F104。 20机夹立铣刀铣扩孔程序:G98 G81 X75 Y-75 R3 Z-32 S1592 M03 F254。 32机夹立铣刀铣扩孔程序:G98 G81 X75 Y-75 R3 Z-32 S995 M03 F318。 12合金立铣刀精铣16H7孔程序:G02 G90 X-4 Y0 I4 S2653 M03 F265。16H7铰刀铰孔程序:G98 G85 X75 Y-75 R3 Z-25 S298 M03 F48;4、腔槽加工,在机械加工中,铣加工占有很大比例,一般零件都有腔槽加工部位,而模具特征之一也是腔槽加工,一般腔槽加工既有尺寸精度,又有位置精度。特别是异型腔槽,找正定位都很繁琐,当粗精加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时,这给加工又增加了难度。如腔槽带有薄壁和其他形式结构,象过渡圆弧和斜面等。对编程和加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薄壁类零件加工,主要问题是加工部位变形,克服减少工件变形的做法,是适当增加加工部位的刚性,或采取一些工艺手段,减少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与工件产生振动。七、零件加工工艺卡与加工程序表1(件一)工艺卡1、件一加工工艺与编程 首先保证内外型面对2-16位置度。铣端面:32机夹立铣刀粗精铣下端面工件翻身粗精铣上平面,上平面留量0.1mm铣肩面尺寸,深度10.1-5-0.05mm=5+0.15mm。钻:11钻头,预钻2-16、12孔。 扩孔:扩M421.5-H7螺纹底孔20机夹立铣刀32立铣刀扩孔深22+10=32mm。半精铣:20机夹立铣刀半精铣C曲线底面至尺寸曲线C单面留量0.3mm半精铣曲线a外轮廓单面留量0.3mm铣a曲线内腔槽,单边留量3mm。铣端面:32机夹立铣刀铣上端面至尺寸。精铣:12合金立铣刀高速铣曲线a外轮廓至尺寸半精铣曲线a内腔槽单边留量0.5mm,分层铣(每次2mm)高速精铣曲线a内腔槽铣b曲线内腔槽至尺寸铣c曲线内腔槽至尺寸。铣扩孔:12合金立铣刀扩铣12孔铣2-16为2-16-0.05铣M421.5-H7螺纹底孔41.5。铰孔:16H7铰刀铰2-16孔。铣螺纹:单刃螺纹镗刀倒M421.5孔口角,铣M421.5至尺寸。件一曲线a薄壁加工时,采取的措施是:内腔槽留3mm余量,增加精铣外轮廓时,加工部位刚性,用12合金立铣刀,高速精铣外轮廓至尺寸,用杠杆表检测薄壁曲线对基面的垂直度。外轮廓到尺寸后,用20机夹立铣刀,采用钻铣方式,对内腔槽作半精加工,留量0.3mm。最后用12合金立铣刀,精铣内腔槽至尺寸。图1 件一走刀示意图(内腔槽O1000,外轮廓O2000) 图2 精铣b曲线内腔槽走刀示意图3 精铣c曲线内腔槽走刀示意表2 XB-11-01(件1) 加工程序程序说明O1000;G00 G90 G54 X0 Y28.49 G43 H01 Z10 S5971 M03 ;G01 G41 D10 X20 Y28.49 F298 M08; G03 X0 Y48.492 R20;X-19.47 Y43.434 R40;X-57.485 Y8.314 R110;X-46.365 Y-14.938 R15;G02 X-26.855 Y -23.976 R32;G03 X26.855 Y-23.976 R36;G02 X46.365 Y-14.938 R32;G03 X57.485 Y8.314 R15;X0 Y48.492 R110;X-20 Y28.49 R20;G01 G40 X0 Y28.49 F2000M09; G28 G49 Z0 M05;M30;%(件一)精铣“D向”内腔槽程序:(12合金立铣刀)(垂直移动建立刀补)(D10=刀具半径+壁厚0.88)(垂直移动抹消刀补)O2000;G00 G90 G54 X0 Y65 G43 H01 Z10 S5971 M03; G01 Z-10 F200 M08;G41 D11 X-10 Y65 F298; X-10 Y48.49;X0;G02 X19.470 Y43.434 R40 ;X57.485 Y8.314 R110 ;X46.365 Y-14.938 R15 ;G03 X26.855 Y-23.976 R32 ;G02 X-26.855 Y-23.976 R36 ;G03 X-46.365 Y-14.938 R32 ;G02 X-57.485 Y8.314 R15 ;X-19.470 Y43.434 R110 ;X0 Y48.490 R40 ;G01 X10 F500 M09 ;Y65 ;G40 X0 ; G28 G49 Z0 M05 ;M30 ;% (件一)精铣“D向”外轮廓程序:(12合金立铣刀)(垂直移动建立刀补)(垂直移动抹消刀补) O3000;G00 G90 G54 X-14.750 Y-49 G43 H01 Z10 S5971 M03; G01 Z-13 F50 M08 ;G42 D13 X-14.750 Y-36 F298 ; X0 ;G03 X23.718 Y-27.083 R36 ;G02 X34.416 Y-30.929 R6.5 ;X19.941 Y-68.573 R40 ;X10.248 Y-66.750 R6.5 ;G01 X0 Y-49 ;X-10.248 Y-66.750 ;G02 X-19.941 Y-68.573 R6.5 ;X-34.416 Y-30.929 R40 ;X-23.718 Y-27.083 R6.5 ;G03 X0 Y-36 R36 ;G01 X14.75 ;G40 Y-49 F200 M09 ; G28 G49 Z0 M05 ;M30 ;% (件一)精铣“b曲线”内腔槽程序:(12合金立铣刀)(垂直移动建立刀补)(垂直移动抹消刀补)O4000 ;G00 G90 G54 X100 Y0 G43 H01 Z-5 S5971 M03 ; G01 G41 D14 X100 Y16.158 F298 M08 ; X90 ;G02 X64.086 Y37 R46 ;G03 X37 Y64.086 R74 ;G02 X16.158 Y90 R46 ;G01 Y100 ;X-16.158 ;Y90 ;G02 X-37 Y64.086 R46 ;G03 X-64.086 Y37 R74 ;G02 X-90 Y16.158 R46 ;G01 X-100 ;Y-16.158 ;X-90 ;G02 X-64.086 Y-37 R46 ;G03 X-37 Y-64.086 R74 ;G02 X-16.158 Y-90 R46 ;G01 Y-100 ;X16.158 ;G02 X37 Y-64.086 R46 ;G03 X64.086 Y-37 R74 ;G02 X90 Y-16.158 R46 ;G01 X100 ;G40 Y0 M09 ; G218 G49 Z0 M05 ;M30 ;%(件一)精铣“c曲线”内腔槽程序:(12合金立铣刀)(垂直移动建立刀补)(垂直移动抹消刀补)2、件二加工工艺与编程表3(件二)工艺卡片首先要保证内外型面对2-16位置度。a) 铣端面:32机夹立铣刀粗精铣下平面工件翻身粗精铣上平面,上平面留量0.1mm。b) 钻:11钻头钻11孔预钻2-16孔。c) 半精铣:32机夹立铣刀半精铣b曲线底面至尺寸曲线b外轮廓单面留量0.3mm,肩面5.2保证5.3+0.05。d) 半精铣:20机夹立铣刀半精铣a曲线底面至尺寸,内腔槽单面留量0.3mm,内端面10.2保证10.3。e) 铣端面:32机夹立铣刀精铣上平面。f) 精铣:12合金立铣刀精铣外轮廓2-170,保证2-170+0.02精铣内腔槽保证尺寸48.49,90精铣2-16孔至2-16。g) 铰孔:16铰刀铰2-16孔。h) 铣:8球头刀精铣R3圆弧。件二由外轮廓型面和内腔槽组成。外轮廓型面有两个170mm尺寸外轮廓曲线由多个圆弧构成,整个曲线加工,都应当控制在此公差范围内,由于该型面壁较厚,具有一定刚性,粗精加工均采用顺铣方式进行。 表4 件2加工程序程序说明(件二)精铣C向“a曲线”内腔槽程序可使用(件一)精铣“D向”内腔槽程序,不同的是刀补矢量不含壁厚0.88mm 公差应做到0.050.1mm之间,槽深度应做到10.2mm,用以保证配合精度。O5000;G00 G90 G54 X-100 Y-20 G43 H01 Z-5.2 S5971 M03 ; G01 G41 D15 X-85 Y-20 F298 ; Y7.725;G02 X-77.385 Y22.427 R18 ;G03 X-64.086 Y37 R46;G02 X-37 Y64.086 R74 ;G03 X-22.427 Y77.385 R46 ;G02 X-7.725 Y85 R18 ;G01 X7.725 ;G02 X22.427 Y77.385 R18 ;G03 X37 Y64.086 R46 ;G02 X64.086 Y37 R74 ;G03 X77.385 Y22.427 R46 ;G02 X85 Y7.725 R18 ;G01 Y-7.725 ;G02 X77.385 Y-22.427 R18 ;G03 X64.086 Y-37 R46 ;G02 X37 Y-64.086 R74 ;G03 X22.427 Y-77.385 R46 ;G02 X7.725 Y-85 R18 ;G01 X-7.725 ;G02 X-22.427 Y-77.385 R18 ;G03 X-37 Y-64.086 R46 ;G02 X-64.086 Y-37 R74 ;G03 X-77.385 Y-22.427 R46 ;G02 X-85 Y-7.725 R18 ;G01 Y20 ;G40 X-100 F2000 M09 ; G28 G91 G49 Z0 M05 ;M30 ;%(件二)精铣“b曲线”外轮廓程序:(12合金立铣刀)(垂直移动建立刀补)(垂直移动抹消刀补)件一M421.5-7H加工部位,本次比赛用刀具为单刃螺纹镗刀,利用螺旋线插补功能。刀具沿着XY方向做圆周运动,同时沿Z轴做运动。圆周运动和Z轴直线运动同时完成,构成了螺旋线运动,在螺旋线插补前,须先建立刀具半径补偿。进给方向选择:螺旋线插补中,不同形式的螺纹,选择进给方向不一样。%O6000; N1 G00 G90 G54 X-45 Y0 G43 H01 Z0 S892 M03;N2 G01 G41 D10 X21 Y0 F32;N3 M98 P126001;N4 G01 G40 G90 X-45 Y0;N5 G28 G49 Z0 M05;N6 M30;%O6001;N1 G91 G02 I5 Z-1.5;N2 M99;%加工外螺纹程序:外螺纹加工刀具从工件顶部开始加工,螺纹中心定在X0Y0,Z0定在工件顶部,螺纹深度18,螺纹直径42,刀具直径32。插外螺纹加工图(主程序)N1 刀具中心定位在加工开始点N2 建立刀具半径补偿进给至螺纹起点N3 调用O6001子程序循环12次N4 刀具离开螺纹加工终点并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子程序)N1螺纹加工指令。加工内螺纹程序%O7000; N1 G00 G90 G54 X0Y0 G43 H01 Z5 S892 M03;N2 G01 Z-18 F2000;N3 G01 G41 D10 X-21 Y0 F32;N4 M98 P127001;N5 G01 G40 G90 X0 Y0;N6 G28 G49 Z0 M05;N7 M30;%O7001;N1 G91 G03 I5 Z1.5;N2 M99;%内螺纹加工刀具从孔底开始加工。优点是有利于排屑,可以预防切屑堆积和刀具摩擦。内螺纹加工图(主程序)N1 刀具中心定位在加工开始点。N3 建立刀具半径补偿进给至螺纹起点。N4 调用O7001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