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单元知识结构:【1】单元知识结构【2】单元精讲:(1) 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巩固统一和维护封建统治。(2) 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a 经济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b 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起义反抗。c思想原因:韩非子法家派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到董仲舒时发展到“天人合一”,“君权神授”,适合了一个国家“大一统”的需要。(3) 中央集权的发展:雏形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与北宋,新发展于元,强化于明清,衰落于明清。(a) 战国:秦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韩非子则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秦: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文化上“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c) 西汉:颁布推恩令,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儒学的正统地位。(d) 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e)北宋:杯酒释兵权,解除节度使权力,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经被分割。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f)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g)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设厂(东西厂)设锦衣卫,八股取士,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h) 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4) 中央集权的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外部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内部矛盾);(5) 主要特点a 皇权至高无上性 b 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c 乾纲独断 人治取代法治 d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f 有很浓烈宗教色彩,如天子(6) 基本趋势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削弱相权,最终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对人民思想控制越来越严(7) 评价:积极作用: (a)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b)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作用: (a)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b)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c)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4重难点突破:1、 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2)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3)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需要。(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二、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也就是世袭制。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科举制的评价进步性:(1)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情形。(2)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4)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性(1)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2) 是最高掌权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三, 三省六部制【5】典型例题例一 【2013年山东省高考题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此题迷惑性非常强。第一眼看过去好像是经常做的题目,但是经过出题人的重新设计,已经不好选择。自秦汉至宋元,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地方权力不断的削弱。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与统一的斗争,在宋朝以后,中央集权逐渐的占据上风。从体制上看,经历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省制的转变,也能说明这一点。故选a。明清时期更多的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因此b项错误;c项错误,宰相虽然被分权,但是并未推出权力中心;d项明显错误。【考点定位】必修一古代政治体制演变的趋势。例二【2013年山东省高考题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 【答】c【解析】a项明显错误,中书省草拟诏令是在唐朝;b项错误进入清朝,内阁只是处理日常事务;c项正确。军机处是在雍正帝时建立,是清朝的中枢机构,负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d项错误,礼部负责的是祭祀礼仪性的事务。【考点定位】必修一军机处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010年广东高考题)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013年高考天津卷)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