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转型指引_第1页
网络转型指引_第2页
网络转型指引_第3页
网络转型指引_第4页
网络转型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网络转型介绍 北京研究院 杨鑫 /webmoney 2 提纲 3 1 企业转型与网络转型 中国电信转型期目标网络 3 2 3 3 3 4 中国电信网络现状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 /webmoney 3 固话 移动对固网语音业务分流加剧 VOIP对长途话音业务分流 话音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应用 (甚至是免费的应用 ) 宽带 内容价值与网络价值无关 , 与内容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反 , 网络管道化状况日益严重 个人用户的简单通信需求正在向支付需求 、 内容需求 、 情感需求 、 游戏娱乐和虚拟社区需求等不断提升;商业和集团用户也要求日益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信息集成服务 运营主体从以 “ 网络资源运营为主体 ” 向以 “ 信息能力提供和服务为主体 ” 的转变; 中国电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webmoney 4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思路 这两年固网还会继续下滑 , 我们希望增值能维持住 , 最终还是希望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 现在技术增长也很快 , 特别是后 3G时代的业务发展会带来新的商机 。 王总 2007年 1月 25日工作会议 传 统 电 信 收 入 传 统 电 信 收 入 综 合 信 息 服 务 收 入 综 合 信 息 服 务 收 入 现在 将来 保存激增 企业转型 转型:通过大力发展综合信息服务,促进传统电信业务保存激增 /webmoney 5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基本内涵 转型的方向 转型的业务 在转型中希望实现的地位 贯穿转型全过程的根本原则 转型成功 的关键 转型 的组织推进 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通过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的融合及价值链的延伸,为客户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高性能价格比的综合信息服务 努力做好固网话音及固网增值等成熟业务的保存激增; 积极拓展移动、视频、 ICT领域; 进一步加快发展宽带接入与互联网应用; 积极开发农村市场与国际市场 成为电信全业务的提供者,互联网应用的聚合者,中小企业 ICT服务的领先者; 进而成为基于网络的综合信息服务价值链的主导者 确保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价值链合作,提供话音、宽带、视频、高附加值应用等捆绑、融合服务的商业模式 主要从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组织与人力资源三方面进行; 加快收入、投资、成本和人力资源四个结构性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业务与服务转型是关键,网络与技术转型是基础,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是保障 /webmoney 6 中国电信网络转型 A.需求 B.技术 C. 国际主导运营商 网络发展参考 中国电信 网络转型 A.1客户 A.2合作伙伴 A.3投资者 Web 2.0 业务拓展 客户品牌经营 IT技术 互联网技术 BT IMS 中间件 电信网技术 FT DT TI NTT 21CN Web21C NExT 降低成本 价值链合作 A.4竞争者 移动替代 多重打包 /webmoney 7 拓展业务领域,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支撑客户品牌经营 消费需求类型向移动化、娱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目前重点关注功能、便利和安全等需求的基本层级,未来将追求关系、关怀和优越等精神方面的高层体验 价值逐步由满足沟通需求的产品转向满足信息需求的服务和应用。信息处理和加工的价值将大于信息传递,正如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产值远远大于粮食产值。 需求类型 体验层级 价值转移 需求类型 中国电信现状 体验层级 价值转移 发展方向 信息传递 信息加工 手机银行 二维码 互动视频 一键通 位置服务 衣食住行实用资讯 FMC业务 即时通信 视频监控 优质服务 大量客户的需求在不同层面的组合,必然导致需求的 多样化和个性化 长尾理论揭示多样化的小众市场蕴含了巨大需求和价值 A.1客户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高层次方向发展 /webmoney 8 打造共赢价值链,延伸价值链控制环节,掌控价值链 A.2价值链更复杂,合作伙伴多样化,合作形式多元化 选择性地向高价值环节延伸 信息加工处理 ( 内容应用管理与集成等 ) 的价值将高于信息传递的价值 结合市场吸引力与自身优势有选择地拓展 产品 运营商 客户 服务提供商 内容供应商 产品 运营商 客户 广泛合作 , 优势互补 , 共创价值 优势资源和能力向第三方( 包括用户 ) 开放 , 发挥电信与合作伙伴的整体优势 实现对价值链的有效控制 掌控价值链的关键点 (成为基于网络的综合信息服务价值链的主导者 ):标准 、 技术 、 渠道 、 客户等 设备商 设备商 /webmoney 9 开源节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改变粗放式经营 A.3为股东创造合理价值回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投资回报率 传统领域精耕细作,挖掘潜力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开源 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能力共用,降低建设成本 提升网络运营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根据David Patterson等人的统计,运行、管理、维护和用户支持的费用是设备添置费的 5 10倍,其中 1/2 1/3是修理和防错) 节流 向高价值的新兴业务倾斜 向高价值客户倾斜 优化资源配置 /webmoney 10 A.4面临移动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广电运营商的全方位竞争 网络 IP化、技术 IT化 传统意义上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固网的分业经营格局正在被新的经营模式所突破 融合、捆绑使行业界限日趋模糊 以美国为例 融合多种技术和业务模式,实现综合信息服务,应对全方位竞争 /webmoney 11 B.网络发展技术驱动 摩尔定律 光纤定律、古德尔定律 比特悖论 建立互联互通 语音、数据和控制的传递 提高网 络能力 带宽的提高。多媒体处理和控制能力的增强 提升网络价值 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IT技术 电信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 支撑中国电信 战略转型 麦特卡尔菲定律 麦特卡尔菲定律推论 硬件技术 通信技术 软件技术 基础网络 业务网络 IP 新型以太网 WIMAX DPI ASON 40G/100G波分 软交换 IMS Web2.0 中间件 P2P /webmoney 12 C.国际主导运营商网络发展参考 NTT 法国电信 英国电信 德国电信 承载网络转为 IP为主 , 节省成本 开放网络能力给第三方开发者 , 拓展业务能力 重视宽带类 、 视频类 (IPTV)、 融合类业务 注重客户导向 , “ 面向网络 ” 转为 ”面向业务 ” 关注 ICT、 关注客户服务 大力发展宽带接入 , 提供多媒体业务 意大利电信 /webmoney 13 C.1 BT 21CN网络 核心观点: A)网络架构从垂直网络向水平网络转变; B)建设多业务的接入网,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和多种业务; C) 原来的 IP/MPLS网络架构战略向 Ethernet战略变化,以 PBT Mac in Mac实现下一代网络转型(核心网 IP/MPLS仍会保留) 主要目标: A)简化网络,降少网络节点; B) 2008/9年以后,每年降低 10亿英镑成本 Today, new services regularly develop their own components Future: capabilities built once, used many times 承载网络改造: IP化、宽带化 业务网络建设理念改变:公共业务能力 /webmoney 14 C.2 BT Web21C Web21C, 是 21CN网络项目的一个业务聚合环境 , 基于互联网共享 、 开放的理念 , 采用互联网的技术 , 向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放部分网络能力 IP-MPLS-WDM DSL Fibre & Copper Copper Agg Box Class 5 Call Server Content WWW ISP Multi-service access Converged core Wireless 应用服务器系统 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系统 Web21C SDK BT 21CN 网络 第三方开发的系统利用Web21C SDK,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代码完成对应用服务器系统 Web Services的调用。 采用 Web Services对外提供功能调用接口。 1、实现对电信网络的控制 2、通过 Web Services实现和应用系统的交互 通过 Web21C将网络的业务能力向第三方开放。第三方应用可以利用 Web21C提供的接口,实现对网络的控制,从而实现电话呼叫、短信等电信业务的控制功能。 Web21C 首先开放的网络能力 短消息 语音呼叫 电话会议 短信接收 鉴权 /webmoney 15 企业转型对网络转型的要求 与网络转型相关的企业转型要求 对网络转型的要求 业务转型,实现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业务模式的结构转型,实现“开源” 拓展网络主体领域,实现网络架构转型和网络能力提升 提高网络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流” 实现结构清晰、分层开放、功能融合的网络架构 提升网络资源的智能化可管可控和可精确管理能力 网络转型是企业转型的基础 用 8年左右时间完成网络转型 用 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网络转型 成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需要 8 10年左右的时间,预计在 56年内基本实现转型。未来 2 3年是准备过渡期 /webmoney 16 业务转型对网络转型的要求 业务转型 对网络转型的要求 拓展业务领域: 从基础网络运营、固话业务运营向全电信业务领域拓展 从传统电信业务领域向内容应用、信息服务业务乃至综合信息服务领域拓展 从传统电信用户向政务网、企业网、家庭网用户市场延伸 拓展网络领域: 从固定网络向电信全业务网络拓展 从传统电信网络向内容应用网络、信息服务网络拓展 从传统电信网络向家庭网络、企业网络延伸 新的商业模式: 打造开放价值链并掌控价值链控制点 从信息通信业务盈利模式向内容服务盈利模式和信息服务盈利模式拓展 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 要求网络架构层次清晰、功能融合、开放 加强网络对用户及业务的可管可控能力 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能力 新的业务特征: 移动化 融合化 个性化、差异化 多元化 提供多元化、智能化的接入方式,重视宽带接入、无线接入和智能终端发展 提升全网的智能化、灵活化、差异化服务提供能力 提升对全网资源的可管可控的能力 /webmoney 17 主流关键技术对网络转型的驱动作用 关键技术发展 对网络转型的驱动作用 IP技术、 VoIP技术、 Multimedia over IP技术、流媒体技术 业务感知与网络资源管理技术 ASON/GMPLS/MSTP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 (FTTX) 无线接入技术 (WLAN/WiMax) 智能终端技术 (多模 SIP终端) 开放业务接口技术 (Parlay/OSA) 业务提供平台技术 使得 IP承载网络具有业务感知的服务质量保障、接入控制成为可能 使得 IP承载网与传输网融合成为可能 使得第三方业务开放灵活和统一管理成为可能 使得多种网络在业务层的融合成为可能 使得多网承载层融合成为可能 传统电话网架构、电信网运营理念将发生颠覆性变化 宽带接入和智能终端对带宽和服务质量产生新的需求 使得接入 FMC成为可能,并对固网运营商网络架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产生影响 软交换 /IMS技术 使得控制与业务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成为可能 使得移动 /固网的核心控制融合成为可能 /webmoney 18 提纲 3 1 企业转型与网络转型 中国电信转型期目标网络 3 2 3 3 3 4 中国电信网络现状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 /webmoney 19 中国电信网络现状 传输网 用户数据库 PSTN 软交换网络 CN2 业务网络整合 智能网、应用服务器、短信、彩铃、视讯、支付等 网络管理 业务 /帐务管理 用户 /维护管理 ChinaNet 业务网络 基础网络 多样化终端 视频监控 STB TV PC 话机 PHS 支 撑 网 IT 业务网络、基础网络与 IT支撑网络共同构成了中国电信网络 网络转型是企业转型基础,其中业务网络是网络转型的关键,基础网络是网络转型的基础, IT支撑网是网络转型的保障。 中国电信当前网络优势主要体现在基础网络(管道优势),业务网络和 IT支撑网络不具备竞争优势 中国电信网络总体架构 IP城域网 PHS 基础数据网 /webmoney 20 中国电信基础网络 ATM Internet R网管( 1 n) 应用网管 n R网管 1 RAAA IP网 基础数据网 PSTN PHS SCP SCP 增值平台 增值平台 R网管( 1 n) R网管( 1 n) PSTN PHS网 1张网提供1种业务,采用 1种终端 核心网层次多,功能差 PSTN DC1 DC2 本地网 /webmoney 21 中国电信业务网络 运营模式 业务网络 盈利模式 智能网 软交换业务平台 移动业务管理平台 外包呼叫中心 短信 IDC CDN 支付平台 声讯 IVR 彩铃 IPTV VNET平台 搜索 /广告 号码百事通 商务领航 全球眼 新视通 全国、省本地三级架构 省本地 两级架构 全国大基地模式 具有合作分成能力 或 后向赢利能力 前向赢利能力不在此标识 全国、省两级架构 省 一级架构 /webmoney 22 中国电信网络存在问题分析 建网理念 重网络 , 轻用户 重技术 , 轻服务 重核心 , 轻接入 重设备 , 轻终端 网络架构 一种业务配一种终端 、 建一张网络 核心网层次多 , 业务开放灵活过于复杂 纵向网之间在业务上存在较大的竞争关系 网络能力 差异化服务提供能力差 , 不适应差异化 、 个性化业务需求 对智能终端和第三方 CP/SP的控制与管理能力较弱 以用户为中心 、 提供统一服务界面 、 统一客户体验的能力弱 终端 终端功能单一 、 种类单一 , 日益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webmoney 23 提纲 3 1 企业转型与网络转型 中国电信转型期目标网络 3 2 3 3 3 4 中国电信网络现状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 /webmoney 24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 (近年来已实施、正在实施、正在试点、拟实施 ): 固网智能化; IP城域网优化改造; 软交换网络一体化; 光进铜退 打造号码百事通平台 引入商务领航平台 引入家庭网关 业务网络 “四统一”(门户、客户端、鉴权、支付) 构建电信级全球眼系统 推进 IPTV 统一内容中心和内容分发网络 统一视讯 宽带差异化; 家庭 /企业网关 用户数据库 PSTN网 软交换 CN2 宽带质量差异化 统一的业务 与用户控制 业务网络整合 统一门户、统一客户端、统一鉴权、统一支付统一核心网 网络管理 业务 /帐务管理 用户 /维护管理 ChinaNet 业务网络 基础网络 多样化终端 视频监控 STB TV PC 话机 手机 DSLAM下移 光进铜退 IT支撑网络 /webmoney 25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打造号码百事通平台 互 联 网 / 3 G( 短 信 / 数 据 等 )P S T N / 软 交 换 / 3 G( 语 音 / 视 频 等 )( 软 / 传 统 )排 队 机C T II V R座 席 应 用 界 面I V R 语 音 界 面行 业 首 查应 用信 息 发 布应 用查 询 转 接应 用通 讯 助 理应 用号 百 信 息 数 据 库用 户 管 理 计 费 帐 务业 务 管 理工 单 流 管理业 务 实 现语 音 接 入号 库信 息 采 集 信 息 审 核 数 据 清 洗 规 范 格 式搜 索 引 擎 其 他 输 出 接 口与 大 网 接 口 : S I P 、 I S U P 等统 一 数 据 模 型统 一 搜 索 引 擎短 信 、 3 G 、 互 联 网 等 接 入 统 一 座 席 界 面信 息 输 入其 它 接 入业 务 管 理 功 能 * 注 : 已 经 建 设 商 务 领 航 业 务 管 理 平 台 的 省 , 号 百 的 业 务 管 理 功 能 应 该 由 商 务 领 航 平 台 实 现 , 以 实 现 后 向 客 户 的 统 一 管 理 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平台近期建设目标为实现三个统一: 统一搜索引擎,实现信息模糊查询业务的统一:号码百事通搜索引擎由目前各自建设逐步过渡到集团统一建设的全国中心搜索引擎,便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模糊查询功能的统一; 统一数据模型,实现信息格式的统一:各省号百信息库遵循由集团统一制定的数据模型,统一号百信息格式,从而实现各省市号码百事通信息资源能够相互共享,形成信息的规模效应。 统一座席界面,实现座席操作界面和用户体验的统一:使用户在各地享受统一规范的服务,提升用户体检。 /webmoney 26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引入商务领航平台 商务领航平台架构 (以广东电信商企平台为例 ) 商务领航运营模式 /webmoney 27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引入家庭网关 从不同视点出发的家庭网关 家庭内部互联 宽带网络 家庭网络业务平台 内容媒体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不同视点有不同的侧重点 不同视点有不同领域厂商和业务提供商主导 /webmoney 28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引入家庭网关 家庭监控 娱乐与监控 家庭通信 家居控制 信息家电 家庭智能化 三表抄送 FMC 宽带电话 电视上网 / IPTV 网络游戏 宽带接入 网关 电信通信网络 网关管理系统 业务能力平台 传统语音 绿色上网 防火墙 家庭门户 共享存储 远程医疗 家庭网络 家庭组网 无线信号覆盖 第三方增值应用 /webmoney 29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业务网络四统一(统一门户 ) 语音门户 短信门户 WEB门户 WAP门户 /webmoney 30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业务网络四统一(统一客户端 ) 个人 /家庭版 企业版 多样化终端、 多种接入方式、 统一 客 户体验 业务定购 业务认证 业务配置 用户认证 终端配置 自动升级 内容同步 业务使用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ISMP 业务管理平台 互联星空 业务管理平台 商务领航 业务管理平台 业务能力平台 新视通 能力平台 全球眼 能力平台 即时通信 能力平台 协同办公 能力平台 实时通信 能力平台 消息 能力平台 SP/CP 能力平台 其他 能力平台 统一门户 统一门户/客户端 管理系统 支撑系统 中国电信的客户端发展目标是统一客户端。它是业务的统一入口,为客户提供统一的客户体验。 统 一 客户 端 管理 平 台公 众 版 统 一 客 户 端 软 件语 音 / 短 信 等 传 统 应 用 / 业 务 引 擎P A R L A Y 网 关一 号 通软 交 换S I P ( 软 交 换 )彩 铃 会 议点 击 类业 务I P C e n t r e x短 信H T T P呈 现企 业 版 统 一 客 户 端 软 件互 联 星 空内 容 服 务多 媒 体 业 务 / 业 务 引 擎即 时消 息通 讯 录多 媒 体会 议第 三 方 应 用S I P ( I M S )S I P ( 软 交 换 )S I P ( I M S )X C A P / H T T PP O C视 频共 享S I P ( I M S )S I P ( 软 交 换 )P a r l a y / P a r l a y X A P IS I P ( 软 交 换 )S I P ( I M S )商 企 平台信 息服 务H T T P商 务 领 航 及 其 管 理 平 台互 联 星 空管 理 平 台互 联 星 空 业 务E 家 信 息E 家 娱 乐网 上 客 服E 家客 服H T T P互 联 网互 联 网I P 网 I P 网I M S 核 心 网/webmoney 31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业务网络四统一(统一支付) 统一支付平台分全国和省两级管控结构,分别处理漫游、全国 SP接入与省内具体支付业务; 统一支付平台各功能模块相对独立,管理支撑核心模块由 ISMP管理; S P 接 入接 入 系 统接 入管 理 支 撑 核 心业 务处 理引 擎外 部 支付 机 构应 用 平 台统 一 支 付 能 力 平 台( 集 中 的 数 据 管 理 )支 付机 构 /支 撑系 统接 口行 业 应 用S P / C P商 旅 服 务其 它能 力平 台移 动 通 信 网 络 宽 带 网 络 固 话 网 络手 机 短 信/ W a p 支 付非 接 触 式 支 付统 一 客 户 端固 网 支 付接 入 系 统( 垂 直 支 付 平 台 退化 为 接 入 系 统 )移 动 接 入系 统宽 带 接 入系 统固 网 接 入系 统终 端( 多 种 支 付 手 段 )U S B P O SI V RP A R L A Y X 网 关I S M P电 信 支撑 系 统电 子 交 易/webmoney 32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业务网络四统一(统一支付) 充值 客户通过多种接入方式使用充值卡为中国电信自营业务的预付费帐户充值及后付费帐户充值付费 , 以及为统一支付账户充值 支付 客户通过多种终端与接入方式 , 利用中国电信统一支付账户或其他货币形式对电信自营业务 、合作商家产品提供充值 、 支付 由于业务应用 、 安全要求 、 运营等的差别 , 充值平台 ( 模块 ) 可单独建设 , 但必须遵循统一支付平台的整体架构 。 两平台通过接口关联 , 银行等对外接口统一建设 支 付 对 象预 付 费 业 务电 信 后 付 费 预 存 账 户统 一 支 付 账 户充 值充 值 付 费 卡充 值充 值预 存付 费付 费计 费 账 户外 部 资 金资 金 账 户电 信 预 付 费 账 户合 作 业 务支 付后 付 费 业 务付 费电 信 自 营 业 务注 : 外 部 资 金 包 括 银 行 账 户 、 现 金 等 。 不 仅 可 以 购 买 充 值 付 费 卡 以及 为 统 一 支 付 账 户 充 值 , 还 可 以 直 接 支 付 电 信 内 部 业 务 与 合 作 业 务预 存/webmoney 33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业务网络四统一(统一认证) 统一认证 用户通过中国电信客户 ID/身份证号 /终端编码 /邮箱等多种唯一性标识,登陆中国电信系统,可以使用业务: 安全性要求较低的业务,要求尽量简化认证流程,需要做到单点接入、一次认证 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要求充分保护客户身份安全,可二次认证 互通方案 新建认证中心方案 IS M P短信网关CR M门户彩铃系统 IP T V 系统互联星空管理平台CDN V O DPH S PST N 互联网商务领航管理平台号码百事通其他AP由于各平台在职能上有分工,因此,如需支持统一认证功能,需做到:由于各平台在职能上有分工,因此,如需支持统一认证功能,需做到:11 、各系统分别实现电信统一客户、各系统分别实现电信统一客户 IDID 与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与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 / 认证号的绑定。认证号的绑定。22 、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 IDID 登陆各系统,并使用本系统提供的业务。登陆各系统,并使用本系统提供的业务。33 、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 IDID 、 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 / 认证号,登陆各系统,并通过平台间的单点认证认证号,登陆各系统,并通过平台间的单点认证 ( SSOSSO )转到特定平台,使用业务,无需二次认)转到特定平台,使用业务,无需二次认证。证。短信网关 彩铃系统 系统互联星空管理平台互联网商务领航管理平台百事通由于各平台在职能上有分工,因此,如需支持统一认证功能,需做到:由于各平台在职能上有分工,因此,如需支持统一认证功能,需做到:、各系统分别实现电信统一客户、各系统分别实现电信统一客户 与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与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 认证号的绑定。认证号的绑定。、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 登陆各系统,并使用本系统提供的业务。登陆各系统,并使用本系统提供的业务。、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用户可以通过电信统一客户 、 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各系统使用的用户编号 认证号,登陆各系统,并通过平台间的单点认证认证号,登陆各系统,并通过平台间的单点认证 ( )转到特定平台,使用业务,无需二次认)转到特定平台,使用业务,无需二次认I S MPVNETB NET其他其他业务业务业务 业务 业务认证中心I S MPVNETB NET其他其他业务业务业务 业务 业务认证中心省省 A 省省 BA 省用户 AA 省用户 B全国认证中心业务 业务 业务认证中心认证中心业务 业务 业务认证中心认证中心省省 省省省用户省用户全国认证中心全国认证中心/webmoney 34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构建电信级全球眼系统 组网要求: 为全球眼业务标记高优先等级,保证 QOS。 对于重要客户的访问、平台之间的互联采用VPN的方式,实现与公网信息的隔离。 按照“有明确需求、有投资效益”的原则,可以考虑引入ADSL2+ AnnexM和EPON技术做接入承载 。 /webmoney 35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推进 IPTV 业 务 网 络 采用开放的平台架构 , 逐步将用户认证 、 鉴权 、 计费等功能纳入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统一管理 ,并要求设备厂商开放终端接口 , 鼓励多家终端厂家的设备接入 。 以省为单位建设 EPG门户管理平台和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 ISMP) , 逐步实现 ISMP与 Vnet的融合 。 建设全国统一的内容管理和运营平台及 CDN和 DRM系统; 视频通信 、 短信 、 VoIP等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能力平台 , 不单独建设; 中国电信当前采用 H.264标准 。 随着 AVS标准的发展 , 平台应具有支持 H.264、 AVS双标准的能力 。 IPTV点播和时移业务采用单播方式承载; 直播业务逐步从单播承载向 BRAS/SR组播复制 、 DSLAM组播复制方式演进 IPTV与互联网业务通过不同的逻辑通道隔离 , 并标记高优先级 , 城域网通过 QoS实施差异化承载;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 更换不支持 VLAN Trunk、 QoS能力不足的楼道交换机 初期 , 接入网可提供 4M带宽; 08年末 , 可为部分两路标清业务提供 8M带宽; 09年 , 可为少量高清业务提供 15M带宽; 满足带宽需求的网络近期维持不变 , 不满足要求的网络先升级 ADSL2+解决 , 升级仍不满足要求的线路 , 进行 DSLAM节点下移改造; 现阶段 , 接入技术以 ADSL2+为主;随着多路和高清业务的发展 , 逐步采用更高带宽的 VDSL2和 EPON/GPON技术 。 承载 网 络 接入 网 络 /webmoney 36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推进 IPTV STB STB STB IP骨干网/CDN 内容监控 省中心节点 华为 管理系统 中兴 管理系统 省 IPTV管理中心 UT 管理系统 中心内容管理系统 上海文广 节目制作 节目存储 SP/CP IP城域网 接入网 华为媒体基站 BRAS DSLAM 家庭网关 中兴媒体基站 BRAS DSLAM 家庭网关 UT 媒体基站 BRAS DSLAM 家庭网关 /webmoney 37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统一内容中心和内容分发网络 内容是业务提供产业链的高端部分 , 业界有 “ 内容为王 ” 说法 , 具有高战略价值 , 中国电信一般不直接介入内容提供领域 , 而是与包括广电 、 传媒 、一般 CP等在内的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容应用产业链 , 中国电信提供统一的内容发布 、 内容搜索 、 内容分发等内容服务支撑 。 承 载 网 络用 户终 端用 户终 端内 容 分 发 ( C D N / P 2 P )内 容 中 心D R M业 务 管 理平 台C PS P业 务系 统I P T V号 码 百 事 通. . .内 容 服 务 支 撑/webmoney 38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统一内容中心和内容分发网络 内容中心:以内容为核心而构建的统一的内容管理系统 , 对媒体内容进行统一标识 、 存储和管理 , 实现媒体资产化 , 提供内容运营的支撑能力: 实现对中国电信各业务平台 ( 如 IPTV、 手机电视 、 全球眼 、 VOD、 数字音乐媒体等 ) 中的内容聚合 ,为各级业务系统提供内容资源 , 实现内容的全网共享 , 同时可对其内容进行加工制作; 内容统一存储 (采用在线 、 近线 、 离线三级存储结构 ) 内容统一管理 、 内容适配 通过资源抽象将各种能力以资源池方式向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开放 , 包括内容发布 、 搜索 、 统计等; 实现不同 CP内容的再次整合销售 , 增强交叉 /捆绑的内容服务提供 提供对内容的统计分析 , 为业务的精确化营销提供数 将 DRM平台纳入统一内容中心进行建设 , 包括证书中心 、 密钥管理系统 、 授权中心和内容加密系统 内容分发网络:定位于基础内容承载平台 , 相对独立地出现在体系架构中 ,而不是简单的作为业务的组成部分 , 与业务松耦合 , 未来向与格式无关的统一内容分发网络目标演进 。 网页 、 游戏 、 电子商务 、 文件下载和视频流的分发算法 、 存储模式 、 优化过程和边缘节点的处理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 目前统一的内容分发网络难以适配所有格式的内容 不同业务系统中都有类似的内容 , 如在互联星空 , IPTV, 移动流媒体和全球眼都有流媒体 , 这些内容的分发算法等是类似的 , 因此可以构建统一的内容分发网络 , 为中国电信互联星空 、 新视通 、 全球眼 、IPTV、 移动增值业务等业务系统的流媒体 /web/下载等内容提供统一的内容分发服务 。 /webmoney 39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统一视讯 中国电信现有多个视频类业务能力系统 , 存在多种视频网络平台 , 各平台各自独立 , 标准不统一 , 彼此间互通困难 ,终端无法使用多个视频应用; 各视频系统都垂直建设业务管理系统 , 业务能力等 , 因此业务能力在各系统间不能复用 , 导致重复建设; 平台的分散和独立造成了门户和终端以及业务管理的不统一 , 难以为客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和服务体验 。 全球眼 新视通 IPTV 内容分发 3G视频 ? VOD 。 统一视讯网络 /webmoney 40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统一视讯 统一视讯网络架构 /webmoney 41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宽带差异化 通过建立骨干网和城域网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对业务和用户的端到端管理和控制; 对国际出口、 IDC、网间互联等关键节点实现分等级的质量控制 网络可管理 区分业务的大类 首先区分自营(合作)和他网业务 用户可识别 业务可区分 质量可控制 识别需要优先保障的用户 识别用户的帐号属性、接入属性和应用属性 对不同的用户、业务、 CP/SP和流量流向实现可感知的差异化质量 思考问题的逻辑 网络资源 双网运营 价值保护 规模发展 与传统通信相关的应用 与优势资源密切关联的应用 客户资源 客户需求 业务提供者需求 自身需求 高端剥离 优先保障 低端扩张 尽力而为 /webmoney 42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宽带差异化 公众客户 互联网 普通IDC VIP IDC IPTV PoP SP/CP SP/CP IPTV PC上网 家庭网关 PPPoE IPoE IPoE 软客户端 接入网 PVC/PVLAN 普通客户上网 IPTV点播 流量 识别 软客户端点播 软客户端上网 话音 话音 VoIP VIP客户上网 SR BRAS 软客户端 VoIP 163网络 CN2网络 业务标识与端到端差异化(公众客户) 城域网 /webmoney 43 提纲 3 1 企业转型与网络转型 中国电信转型期目标网络 3 2 3 3 3 4 中国电信网络现状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举措 /webmoney 44 中国电信网络转型需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业务提供、承载接入、管理控制并重,成为互联网价值链主导者 保持 “ 互联网端到端透明设计原则 ” ISP 网络中立 差异化 打破 “ 互联网端到端透明设计原则 ” 差异化 ISP ICP 差异化 ISP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最初定位 ISP+ICP New ISP 互联网管理者 (IMP) 承载差异化 ISP ICP 承载差异化 ISP ICP ICP识别 流量计费内容计费 与电信合作的 ICP的业务按内容计费 , 电信参与分成;不合作ICP的业务按流量计费 区分自营 、 合作 、 他营业务 , 给予不同承载保障;自营业务内容计费 , 合作业务内容计费参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