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doc_第1页
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doc_第2页
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doc_第3页
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doc_第4页
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小学语文学科论文浅谈“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单 位:栾川县城关镇第一小学作 者: 张 艳 丽 联系电话:浅谈“小学生的错别字如何纠正”上个星期观摩了一节公开课,当时从邻班借了语文科代表的课本。打开一看,眼前为之一亮,方方正正的字,俊美飘逸;讲义记得详详细细!“真是个优秀的学生!”我在心里暗自称赞。但仔细看时,却不禁担忧起来:每一行里面几乎都有错别字!科代表尚且如此,其他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这使我想到了在历次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考试或作业中,最基础的“根据拼音写汉字”、“换偏旁”等题目失分严重的现象,很令人尴尬。相反,那些我们教师认为很难的阅读理解题,反倒得分很高。但就是在这所谓得分很高的阅读理解题的答案里,错别字也是比比皆是,如果追究错别字的话,得分就不高了。而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错别字的现象一级比一级严重,基础知识得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都要使用汉字。汉字笔画多,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理解或粗心,往往容易写错别字。小学生所学习的汉字虽然不多,但有的同学不注意加强记忆和理解,便容易出现错别字了。承认现状,有两点意思:一是汉字多,易混淆,几乎没有人不写错别字。我们只能力求少写,进而做到不写;二是小学生识字有限,用字有限,写错别字不奇怪。特别是三四年级学生,用字量激增,识字量却有限,是出现错别字的高峰。现在由于一年级大量识字,二年级写话、写日记和语文综合性活动用字的练习机会增多,高峰期已大大提前。我们必须下功夫认真纠正,培养习惯,减少错别字。着眼态度,就是说不写错别字完全可以做到,关键是态度。有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就可以减少以至不写,否则难于避免。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消灭错别字首先要着眼于认真用字态度的培养。坚持不懈,形成习惯,就是说纠正错别字要坚持不懈,在写字用字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不写错别字的习惯。因此, 如何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已是我们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我对纠正错别字的问题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上网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特把我的一点看法总结如下:一、探究汉字特点, 纠正错别字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训练。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较多, 学生容易混淆造成错别字。因此, 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让他们辨析。例如:(1)区别字形组词:塞( )贪( ) 奉( ) 令( ) 见( )寨( )贫( ) 奏( ) 今( ) 贝( )(2)加偏旁后再组词:良(粮)(粮食)(娘) (姑娘)包( )( )( ) ( )仓( )( )( ) ( )仑( )( )( ) ( )(3)选字填空:在再正( ) ( )见历厉严( ) ( )史以上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的练习, 形式简单, 可操作性强, 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中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2、寻找汉字规律,总结经验。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有关构字规律告诉给学生, 这样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如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把“急躁”的“躁”写成“燥”字。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 “躁”从足旁, 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跺脚的; 而“燥”从火旁, 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燥”是“干燥”的“燥”。对一些字的偏, 如果能说出它的表义, 就能使错误减少。如“两点水”与“三点水”, 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用“两点水”做偏旁的字, 大都和冰有关, 如“冻、冷、凉、凝、冽”等字; 而用“三点水”作偏旁的汉字, 则大都和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洋”等字。此外, 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找规律,总结经验。二、优化识字教学, 纠正错别字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 帮助学生记忆难点。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如前面所提到的“赢”字, 部件多, 学生容易写错。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 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让“赢”字中的各个部件一一有序地以各种方式、各种颜色出现。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既清楚了书写的顺序, 也记住了字形。有些字, 学生容易出现多笔少笔的现象, 这同样可以通过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纠正。如“武”字, 学生经常多写一撇, 课件中首先出现了正确的“武”字, 然后再加上黑色的一撇, 这时下面立刻出现了一个红叉, 并出现提示音:“我不需要这把刀( 这一撇) 。”学生看后就很少再给“武”字多加一撇了。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老师摸索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 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编识字儿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如学生总是把“琴”字的下边写成“令”字。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有一位教师编了一句儿歌:“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 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 很少再有学生写错了。当然, 识字儿歌不光可以由教师编,同样可以发动学生自己编, 那样效果将更好。猜谜语也是一种方法, 它与编识字儿歌有相似之处,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谜的方式来记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如: “一点一横长, 口字在中央; 大口张大嘴,小口里面藏。”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在知道是“高”字后,就很少写错“高”字了。再如“吃饭”的“吃”,孩子们在写的过程中,容易在“乞”里面多加一横,我就会说:“吃鱼的时候把喉咙给卡住了!”孩子们听了以后,不禁的笑了起来,这样在下一次写的时候,就格外注意这个字了。当然, 这样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还有很多。3、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许多错别字教师虽然多次纠正, 但学生仍然写错。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学生实际运用得少。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用字。教学,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经常把“座”和“坐”这两个字搞混淆。于是在一次课上, 笔者对一位学生说: “请你坐在一排一号座上。”当这位学生坐好后,笔者又在黑板上把这句话板书出来。学生辨别后, 了解了“坐”、“座”意思不一, 不能混淆。像“已”和“以”、“在”和“再”等这一类易混淆的同音字, 都可设计一定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另外, 还可把学生经常搞错的字放在编写好的词句中, 在课堂中朗读, 让学生听写。如“她含笑走进了宿舍”, 让学生区别“含”与“舍”这两个字。由此可,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识字用字,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三、依据学生心理, 纠正错别字1、先入为主, 积极预防。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有预见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容易写错的字总会进行预防性的教学。如在教“浇、染、氏”等字时, 教师就会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教“隆、蒙、具”等字时, 就会提醒学生不要少写一横; 而在教“掐、匙、览”等字时, 则会提醒学生不要写错部件? 这样使学生从一开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 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 从而大大降低了错误率。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 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因为错字在他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所以, 培养他们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不是帮学生画出, 而是在出现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记号, 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 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订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改错别字的全过程, 培养他们自己改错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 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 从而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3、正误对比, 纠正错别字。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时要讲究方法。如把一组正误字放在一起后, 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寻找错字和正确的字的差, 即错误之所在, 从而调动他们纠正错别字的主动性。另外,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分析, 运用色笔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能够给学生以更加醒目的提示,让他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如许多学生将“式”字多写了一撇, 教师就可用红色的粉笔标出那多出的一撇。这样, 就会让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能对此字引起足够的重视。4、激发兴趣, 主动纠错。许多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之所以很难纠正, 主要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要是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改错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改错法是将学生的错别字故意写在词语或句子里, 让学生自己去辨别。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些老师还让学生做“小医生”,把词句中的“病人”( 错别字) 找出来, 找出病因( 分析错别字错误所在) , 并能把“病人”的病治好( 订正错别字) 。这样的方法生动有趣, 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纠正错别字的任务。改错法能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正确字形的错误形式, 帮助学生联想正确的字形, 同时它在句中出现, 容易知其音义, 所以容易改正。四、开展实践活动, 纠正错别字1、开展收集错别字,制作卡片活动。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进行针对性的纠正。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即随时把学生的错别字收集起来, 制成卡片,同时记下错别字的出处和学生的名字。然后分析卡片, 找出原因, 定期帮助学生纠正。普遍性的错别字, 就集体纠正; 个别学生的错别字则让学生自己上黑板纠正, 然后讲清原因, 引起大家的注意。另外, 还应发动学生共同参与, 让他们也一起来收集错别字, 制作一些卡片。还可帮助学生设计一些表格, 让他们更好地纠正错别字。如下表: 错字正字注音组词造句这样,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共同纠正错别字,不但能够使学生的错别字大量减少,而且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是一举两得。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现在社会用字的不规范,也是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形成的一个原因。所以, 教师可在课外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街道、社区调查用字情况,重点调查标语、招牌用字。如发现有错别字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并注明在何时何处发现。然后将收集到的错别字加以汇总,分类列表。这里也不妨帮助学生设计一表格,如下表:时间地点病例诊治并让学生“送医上门”,请那些用错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纠正。另外, 电视广告中用字的不规范, 也可让学生收集起来,并让他们向播出广告的电视台里的叔叔、阿姨写封信,提醒他们注意。上述活动,趣味性强,既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