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气象物候。2.了解看云识天气。3.体会大自然的语言。4.体会古代诗词中对物候的描写。5.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1.气象物候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2.体会古代诗词的物候描写。3.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古诗词赏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什么是气象物候。2.我要了解看云识天气的内容。3.我要重点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一、自主学习1.气象物候: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四时交替,感受万物变化,习以为常,然而,如果能够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气象物候就是看一些东西的变化来预测天气。例如:“游丝天外飞;久晴便可期”:游丝天外飞指毛卷云等等一些现象的变化来预测到天气的变化。2.朱泳燚: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现任江苏省常熟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评为首批江苏省名教师。1993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3.给加点字注音:朱泳燚( ) 峰峦( ) 一霎间( ) 孕育( )销声匿迹( ) 连翘( ) 单于( ) 蒌蒿( ) 河豚( ) 4解释词语:峰峦 一霎间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载途 农谚 连翘 折柳 楼兰 单于 蒌蒿 河豚二、合作学习 默读看云识天气 1.思考探究:(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2)划出看云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有益的句子。(3)你认为凭经验预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2.小组讨论以上问题。3.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三、课堂检测1.基础知识(必做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朱泳y( ) 峰lun( ) 一shn( )间 yn( )育销声n( )迹 连qio( ) chn y( ) lu ho( ) 河tn( ) (2)朱泳燚,现任江苏省常熟中学( )。 (3)解释词语:峰峦 : 次第: 翩然: 销声匿迹:(4)看云识天气的说明对象是( ),课文第一段主要采用( )的说明方法,第二段主要采用( )的说明方法。2.能力检测(选做题)(1)课文讲了那些看云识天气得方法?其他还有哪些预测天气的方法?(2)凭经验预测天气现在还有利用价值吗?为什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要首先熟读古代诗词中的物候2.我要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的内容,主要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一、自主学习1.阅读古代诗词中的物候,达到熟读成诵。2.分别找出每首古诗词中描写物候的句子,并勾画出来。3.展示以上学习成果。 二、合作学习 默读大自然的语言 1.思考探究:(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这个标题有什么好处?(2)第一段描写四季景色有什么作用?(3)第二段的“桃花”、“杏花”、“布谷鸟”分别预示了哪些农事?你还知道哪些预示农事的自然现象?(4)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引用书上的话说明什么交物候学。(5)第五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6)影响物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为什么?(7)说说本地的物候现象。 2.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3.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三、课堂检测 1.基础知识(必做题)(1)写出古代诗词中的物候四首诗中描写物候的句子。(2)大自然的语言中影响物候的因素主要有( )、( )、( )、( )。(3)“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物候中的农谚,意思是什么?(4)第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再在文中找出具有这样作用的一句。 2能力检测(选做题)(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句是引用的说明方法吗?为什么?(2)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兼用了( )和( )两种方法来说明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 )现象。(3)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我要重点学习古代诗词中对物候的描写。一、自主学习 1. 了解诗人。(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2)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3)卢纶(739-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4)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默写古代诗词中的物候四首诗。 3.默读p43-45,了解卫星测天气、物候和物候学、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4.朗诵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宋祁的木兰花、欧阳修的蝶恋花关于物候的诗,并划出描写物候的句子。 5.背诵四川农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雁鹅过,赶快播,雁下池,九嫌迟。”和华东地区的“九九歌”。 6.展示以上学习成果。 二、合作学习 1.思考探究 (1).塞下曲六首(其一)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赏析“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2).请赏析凉州词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塞下曲表达了怎样的战争场面?写出了战士们怎样的气概?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3.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三、课堂检测 1.基础知识(必做题)(1)李白,唐代伟大的( )诗人,被后人誉为“( )”;王之涣,( )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 )著称;卢纶,唐代诗人( )之一;苏轼北宋著名( )家、( )家、( )家。(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盛唐 边塞风光 十才子 文学家 书法家 画家)(2)补写读诗词: 晓战随金鼓,( )。 ( ),一片孤城万仞山。 ( ),大雪满弓刀。 竹外桃花三两枝,( )。 ( ),晚霞行千里。 几处早莺争暖树,( )。 ( ),河边看杨柳。 ( ),浅草才能没马蹄。(3)写一篇题为“未来的气象观测”或“年后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