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论对主体间性的解决及其界限——语言哲学的一个路向.pdf_第1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论对主体间性的解决及其界限——语言哲学的一个路向.pdf_第2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论对主体间性的解决及其界限——语言哲学的一个路向.pdf_第3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论对主体间性的解决及其界限——语言哲学的一个路向.pdf_第4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论对主体间性的解决及其界限——语言哲学的一个路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要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是哲学领域中一个传统的问题。此问题在西方近代主 体哲学建立以来,更是被彰显到重要的位置。然而,无论是德国传统观念哲学还 是胡塞尔的现象学都没有完整解决此问题。那么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l i n g u i s t i c t u m ) 以来,该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哈贝马斯作为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 会理论家,又被称为最后一位理性主义大师,他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 解释,提出了交往理论概念。交往理论从理论上说确实部分的解决了在当代社会 人们行为失范的问题,它试图把人们从盲目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张扬重新拉到以理 性为工具的,以沟通和信任为基础的对话和共识上来。但在“多元文化”盛行, 主流文化不断被解构的今天,这样一种批判理论本身是否面临着被批判的危险 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行分析和清理,并进而提出在现代视野之下该 理论可能存在的界限。 关键词:交往理论、主体间性、理性、界限 a b s t r a e t s u b j e c t i v i t ya n di n t e r - s u b i e c t i v i t yi so n e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r o b l e m si nw e s t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 , w h i c hh a sb e e nc o n s i d e r e da so c c u p y i n gam o r e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s i n c e t h es u b j e c t i v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w a sp u tf o r w a r d n e v e r t h e l e s s n e i t h e r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i d e a d h i l o s o p h yo fg e r m a n yn o rt h eh u s s e r l sp h e n o m e n o np h i l o s o p h yh a ss o l v e dt h i s p r o b l e mc o m p l e t e l y 1 1 l e n h o wi st h i sp r o b l e ms o l v e ds i n c et h ep h i l o s o p h yh a sb e e n o nl i n g u i s t i c1 m ? h a b e r m a s w h oi saf a m o u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g e r m a nt h i n k e ri n p h i l o s o p h ya n ds o c i a lt h e o r ya n di sc a l l e dt h el a s tr e a s o nm a s t e r , i n t e r p r e t st h i s p r o b l e mf r o mt h ea s p e c to f p r a g m a t i c sa n dr a i s e st h et h e o r y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a c t i o n t h i st h e o r yh a sp a r t l ys o l v e dt h ep r o b l e mt h a tp e o p l eh a v en ou n i f o r i l lc r i t e r i ai n b e h a v i o r i ta i 娜a td r a g g i n gt h ep e o p l ef r o mb l i n d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a n ds e l f p u b l i c i t yt o r e t u r nt ot h ed i a l o ga n di o i n tc o g n i t i o n , w h i c hi sb a s e do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f a i t h a n dw h o s et o o li sr e a s o n h o w e v e r , a st h em u l t i - c u l t u r ei sp o p u l a ra n dt h em a i n s t r e a m c u l t u r ei sd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i st h e o r yf a c e sad a n g e rt h a ti tm a yb ea n i m a d v e r t e db y o t h e r si nt h i se r a t i l i s p a p e rt e m p t s t oa n a l y z ea n ds o r to u tt h e t h e o r y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a c t i o n a n dt r i e st 0b r i n gf o r w a r dt h ep o s s i b l el i m i to ft h i st h e o r yi n t h ev i e wo f m o d e mt i m e s k e yw o r d s :t h et h e o r y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a c t i o ni n t e r - s u b j e c t i v i t yr e a s o n l i m i t v 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娟荔 日期:年6 月1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海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大 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海 南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馓导师签名夕易莎幻 日期:。7 年卵fb 日日期:k 7 年z 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 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 权益。回童迨塞堡銮亘澄厘! 旦圭生i 旦= 至i 旦三笙蕉查。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6 ,) 年 1 1 1 导师签名7 夕手徊 日期:z 一一7 年多月r 日 1 序言 1 1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就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 看法。我们又是怎样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的。这其实来自于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i n t e r -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又译作交互主体性) 问题。此问题在西方近代 主体哲学建立以来,被彰显到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德国观念哲学 的最后一位大师胡塞尔( e h u s s e r l ) 对解决主体问性问题所做的努力还存在不少问 题。其中,一个致命伤是从自我出发去构建他者的自我不合法。那么自哲学的语 言学转向以来,该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哈贝马斯( j h a b e r m a s ) 作为当代德国著 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从语用学的角度( p m g m a t i c s ) 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 解决。哈贝马斯的理论其实部分的解决了在当代社会人们行为失范的问题,他试 图把人们从盲目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张扬重新拉到以理性为工具的,以沟通和信任 为基础的对话和共识上来。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清理,并进而 提出该理论存在的问题。 1 1 1 问题的历史源流。 该问题今天可以被看作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但从它的提出和演变其实经历 了不同的阶段。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关注的交点是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源 和“本体”的存在状态问题。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作为本体的一部分是和本体 同一的。我们在认识本体的同时也就认识了自身。所以主体问题显得不是那么突 出。至于主体间性问题,由于有柏拉图的“善理式”构筑了一个终极的认识目标, 所以每个主体的认识任务就是向这个“善理式”趋近。在向同一个目标趋近的过 程中,主体问性得到了解决。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上帝当仁 不让的成为真理的化身。他以全能、全知、全善的面貌涵盖了所有终极问题,所 以这个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更没有主体问性问题,所有的个体都在上帝 的普遍关照之下得到了统一。自近代启蒙以来,即主体哲学建立以来。主体问题 和主体问性问题真正的被摆了出来,成为困扰哲学家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成为一 个重要命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以笛卡尔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做为形式 上的开端。“我”去思,我是思考的出发点,外部的一切事物以我的认识程度作 为判断的尺度。我又是思考的终点,思考的最终结果除了肯定我自己的存在之外, 其他什么也证明不了( 或者说有待于我去证实、去判断回到了上面的循环) 。 在这个循环体中,我被无限的放大了。在这个“分”的逻辑思考过程中,“主”、 “客”之间的对立建立起来了。二元论哲学逻辑使主体问题空前的突出了。在一 个近乎于封闭的循环体中,每一个主体都以独立的身份出现,“我思故我在”的 排他性和独立性使主体间性顺理成章的尖锐了。但在这个逻辑过程中存在一个悖 论,即在一个封闭的主体意识中,“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本身又是如何被其他 的主体认识和接受的呢? 从主体间媒介的角度看,好像只有“语言”承担了这个 载体。我们是通过语言接受了这个命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思”,确认了这个命 题,而后又通过语言回馈给他人。( 这就为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埋下了伏笔) 。但 在哲学的语言转向之前,还有一位大哲学家胡塞尔试图用“现象学”的方法解决 主体问题和主体间性问题,不得不提。因为他可能是最后一位试图用科学描述的 方式解决主体问题的哲学家。他采用了近乎于科学语言的方法精致的描述了主体 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和主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互动”过程。用“共在”的方式 把主体和客体统一了起来。这似乎解决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问题。对于主体之间 的问题呢? 胡塞尔采用了“移情”这样的说法来解决,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他用 自我去建立他人的自我是不合法的。即没有公认的媒介,主体间性问题就没有 得到根本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家们才又一次推动了意识向“存在”的转化, 这就是哲学思想史上的第三次转向:语言哲学。本次采取的中介就是“语言”。 1 1 2 主体间性问题与语言哲学 语言为什么成为中介? 因为语言是主体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所以海德格尔 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解决主体间性问题似乎顺理成章。每个人说出的不 同语言和语言想要表达的不同意义表现了“主体性”,我们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 共同认识和接受又解决了“主体间性”问题。但是海德格尔的话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语言是“存在”的家,离开了语言,“存在”无处安身。第二,显见的, 语言本身并不是“存在”。而我们哲学家的根本任务还是需要寻找那个“存在”。 所以虽然发现了“存在”之所以“存在”的唯一媒介,但要说清“存在”本身, 说清“存在”和媒介之间的关系还要下一翻功夫。就象胡塞尔构造“现象学”解 释主体的认识过程一样,要对语言如何解决主体间性问题进行解释需要具体分析 才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就是建立在语用学和语义学基础上对语言及其背后的 存在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理论构造。 哈贝马斯对语言在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道:语言互动者的立场使主 体和自身的关系不同于观察者面对世界中的实体所采取的纯粹客观化的立场。如 果在观察者的视角之外没有其他选择可能时,自我关系在先验一经验层面上的强 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这时,主体才必须把自己看作是对整个世界的主宰, 或者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出现在世界上的实体。在先验自我的超越立场与经验自我 的内在立场之间,不会存在任何中介。一旦用语言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获得了优 势,也就不会再存在这样一种选择了。这样的话,自我就处于一种人际关系中, 从而使得他能够从他者的视角出发与作为互动参与者的自我建立联系。而且,从 参与者视角所做出的反思避免了客观化,而观察者视角即便已经具有反思性,也 会导致客观化。从第三人称角度来看,不管是向内看还是向外看,一切都必然会 成为对象。第一人称用完成行为式的立场从第二人称的角度转而与自身建立联 系,这样就可以把刚刚完成的行为再重复一遍。重构一种不断运用的知识,也就 代替了一种通过反思而呈现出来的知识,即自我意识。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建构从整体上看有两个目的:一是延续韦伯所提出的西 方合理化传统,重建现代理性概念;二是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让其批 判能够在合理性的关照下进行。 他对当代主体间性问题评价道:有了主体间性,个体之间才能自由交往,个 体才可以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化。这一方面意味着行为理论范式的转 变:从目的行为转向交往行为;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策略的改变,即重建现代理性 概念策略的改变,要想重建现代理性概念,就必须使世界观非中心化。需要解释 的现象,已不再是对客观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而是可以达到沟通的主体间性一不 管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还是在内心层面上。研究的焦点也因此而从认知一工具理 。由于本文的中心所限,所以对其他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解决不展开讨论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第3 4 8 页,前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 0 0 4 。 2 性转向了交往理性。交往理性的范式不是单个主体与可以反映和掌握的客观世界 中的事物的关系,而是主体问性关系。交往行为者在主体间性关系中所使用的是 一种自然语言媒介,运用的是传统的文化解释,同时还和客观世界、共同的社会 世界以及各自的主观世界建立起联系。 2 对交往理论的分析 2 1 交往理论简介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在2 0 世纪8 0 年代出版的著作,哈贝马斯在这 本书里面提出交往行为理论,是试图建立一个规范基础去分析和批判现代社会的 结构和发展。哈贝马斯用以支持和论证其交往理论的论据想当复杂,牵涉不同学 科和层次上的分析。在纵向思考方面,他从西方社会理论的发展过程去展现交往 行为理论的可能性。他主要采纳的理论包括:韦伯( m w e b e r ) 的西方理性化发 展理论,其次是涂尔干( e d u r k h e i m ) 、米德( m m e a d ) 、帕森斯( t p a r s o n s ) 和马克思 有关个人行动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在横向的角度,哈贝马斯利用“日常语言学派” 的分析方法去建构他的“普遍语用学”( u n i v e r s a l p r a g m a t i c s ) ,同时也借助了皮亚杰 ( j p i a g e t ) 等人的结构发展心理学路向,去进一步说明和论证其所建立的社会研究 的规范基础。 交往理性概念的内涵最终可以还原为论证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 这样一种核心经验,其中,不同的参加者克服掉了他们最初的那些纯粹主观的观 念,同时,为了共同的合理信念丽确立起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及其生活语境的主体 间性。交往行为概念所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 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 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 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 为者通过行为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 协调起来。解释的核心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协商对共识的语境加以明确。在这种行 为模式中,语言享有一种特殊的地位。 2 2 作为批判理论的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交往”的德文原称是k o n u n u n i k a t i o n 。有“交往”、“沟通”等意 思。所以有人认为把此理论译为“沟通行为理论”可能会更好一些。这可能是想 强调语言在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但中译者曹卫东认为在这里的“交往”和“沟 通”,只是字面上的差别,而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之所以坚持选用“交往”, 主要是想强调哈贝马斯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强调“k o n n n u n i k a t i o n ” 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提出的 “k o m m u n i k a t i o n ”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我倒觉得译者低估了“交往”的意义。 因为在汉语意义中,“沟通”和“交往”还是有区别的,“交往”更多的具有一种 行动的意味。换句话说,沟通可以沟而不通,即不共识,仅立此存照,也仍不失 为一种交往行为或交往态度。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的“交往”要比“沟通”意义 宽泛而更具包容性。 这也许可以反映出哈贝马斯的理论并不是语言中心论,而 是旨在揭示语言背后的东西。从延续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特点来看,“交往行为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第8 4 - 8 5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o 参见张志扬:偶在论,第4 6 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0 0 。 理论”的确是一种批判理论,用哈贝马斯本人的话来说,“交往行为理论不是什 么元理论,而是一种试图明确其批判尺度的社会理论的开端。”o 批判其实是后现 代哲学家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很多哲学家的批判其实是解构性质的,比如福柯 和德里达,他们分析了现有传统的不合理,但却没有给出一个合理性的建议。哈 贝马斯在批判的同时是否真正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或图式呢? 虽然对于大多数哲学家来说,后现代哲学的批判性特征是显见的和理所当然 的。但为了强调一下交往行为理论的思考背景。我还是按照哈贝马斯的思路把这 个问题再整理一下。 2 2 1 西方理性主义的限度 可以说,西方的理性本来是具有丰富意义的。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 目的行为一直是哲学理论关注的焦点。通过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有效的手段和恰当 的方法,行为者实现了一定的目的,或进入了一个理想的状态。核心概念是在不 同行为可能性之间做出的决定,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并受到原则的引 导,也得到了语境解释的支持。 。 实现目的的手段是什么呢? 是工具。近代以来,西方人利用其目的理性和工 具理性的利器,创造了现实的巨大的生产力。并且使人自身和外界的关系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发生在现实中的灾难性后果使人对理性的限度不得不进行 反思。先是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辛苦积累的文明可以被加速度的毁灭所代 替。在战后的和平发展中又出现了环境问题、资源枯竭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各种 问题。如果说这些事实的发生正是冲动而不是理性的结果,那么在这些灾难面前 理性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呢? 对于理性传统的反思首先在西方世界产生,用哈贝马斯自己的话来说:6 0 年代末以来,西方社会的处境越来越尴尬,西方理性主义遗产再也不是无可非议 的了。在社会福利国家妥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内在关系( 给人印象深刻的 也许是联邦德国) ,越来越要求在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付出额外代价;超级大国 之间的不稳定关系虽然暂时有所缓和,但从未彻底根除;对于这一点,人们认识 得越来越清楚。o 这一切,其实基于一个近代主体哲学建立以来的悖论。即怎么用我的有限去 认识外界的无限呢? “我”的理性到底达到何种程度呢? “我”和“上帝”弃绝 的过程,虽然是使“我”真正独立的过程,但也应该是“我”清楚自身界限的过 程。但在只有“我”思的过程中,人的理性被无限的放大了,在对外界的印合过 程中就出现了理性的僭越,出现了诸多的不合拍现象。在面对灾难性的后果之下, 哲学家们纷纷对现存的秩序乃至理性本身进行了越来越严肃的批判和反思。即所 谓后现代哲学思潮。 2 2 2 经验论一从何种意义上说社会现代化堪称是合理化? 在我们接受现代化的同时,其实隐藏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现代化是好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接受现代化? 如果说以科技理性和工业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 化是西方启蒙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被拖人现代化的国家又将如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3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8 3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3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4 何面对? 这个问题在科技理性( 工具理性) 和目的理性占据主导的现代社会似乎是无 法追问的。科学技术导致的问题只有用科学技术自身来解决,这陷入了一个无法 跳出的怪圈。但是从启蒙运动的初始目的来看,从价值理性的介入来看,则可以 进行反谪。人类的活动除了需要科技理性以外,还必须有价值理性的支持,必须 加入价值判断。 从西方人自己的视角来看,自2 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享受着高度物 质生活的现代人,慢慢地发觉“现代事业”并非如最初想象那样完美。科学技术 更向前迈进一大步,人类的物资生活更臻完善。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活动却 日见萎缩。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无论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学者,不少对现代社 会的结构和制度抱有悲观的看法。人类是否完全受制于科技理性,是否完全给感 观文化所控制了呢? 除了感官上的享受以外,是否已经没有了其他理想? 功利社 会里的物质追求是否已经是现代人的“终极关怀”了呢? 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西方人对理性的反思和批判,但从经验论的角 度来说,也是个绕不过去的命题。u 从经验论的基本立场来看:他们秉承知识的对象是观念,所有的观念来自于 经验的信条。一方面,对实体进行了解构,让传统的形而上学失去了作为知识或 知识基础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摧毁,从根本上 动摇了科学知识的根基,也使得以经验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体系的企图化为泡 影。这样经验主义就有能力对所有的教条和形而上学进行怀疑和批判。上文以述,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现代化事业的悖论必然成为经验论者怀疑和批判的对象。 可以说,哈贝马斯构建是一种“实践哲学”,将他的整个理论置于“实践” 的基础之上,要求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实践中考察和解释 诸如理性、主体性、真理等概念。所以,在理查德罗蒂看来,哈贝马斯所说的 “实践”,归根到底仍然是个经验性概念,仍然诉诸经验,只不过在哈氏那里, “经验”不再是个体的经验,而已经上升到集体经验或群体经验的高度。正是由 此出发,哈贝马斯导出了“真理共识”的结论,强调理性、主体性、真理的检验 尺度是其“主体间性”。” 2 2 3 哲学本身的特征 对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哈贝马斯认为意见和行 为的合理性是哲学研究的传统主题。甚至可以说,哲学思想就是源自对体现在认 识、语言和行为当中的理性的反思。理性构成了哲学的基本论题。1 4 这里哈氏表 达了一个悖论。虽然今天看来,人类的理性有其界限,有其解决不了的问题,克 服不了的困难。但对理性进行反思的,恰恰是理性本身。理性和思考不可分离, 甚至理性本身就是思考。而思考是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存在的,所以 理性是不可能回避的。 2 3 把“工具理性”带回“交往理性” 正如哈氏所说,交往理论不是一种元理论。他的目的旨在于:把理性带回“合 。由于本文专论西方哲学问题,所以对此问题不展开讨论。 “阮新邦等:解读沟通行动论,第7 - 8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 ”参见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4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参见章国锋: 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 ,第1 5 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1 。 1 4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3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理性”。而这个“合理性”是以实践理性为依据和保证的。 2 3 1 把理性带回“合理性” 上文已述,哈氏认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就是意见和行为的合理性。换一句话解 释:在今天一谈理性,我们可能顺理成章的往科技理性上想,往工具理性上想。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思想不纯然是今天意义上的理性。而更接近于关于合理性的 思考。哈贝马斯的这个表述有正本清源的意味。我们可以批判科技理性、工具理 性,但正是利用理性本身的反省来批判的。哈贝马斯显然把“理性”中的理,带 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合理性”的空间来讨论。只有把理性带回到“合理性”的角 度,才能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和反省。否则在这个科技理性一家独大的世界,人 们已经默认了科技理性的统治地位,已经逐渐丧失了对理性本身的判断能力。呈 现出马尔库塞单项度人的状况。因为哲学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而理性不是神, 所以必须对自己的意见和由此意见导致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省,由此构成一个认 识论的拓展。 2 3 2 对韦伯“合理性”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哈贝马斯认为在古典社会学家中,只有马克思韦伯摆脱了历史哲学思想的 前提和进化论的基本立场,并且把欧洲的现代化理解为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合理 化过程的结果。” 韦伯认为,所谓合理化,就是经验知识的增加、诊断能力的提高、控制经验 过程的工具和组织的完善等。所谓合理化,同样意味着法律和道德的独立,亦即, 道德实践观点、道德文本和法律经典以及基本原理和决定规则等,摆脱了它们最 初所依赖的世界观。m 目的理性行为是( 从实践角度看) 十分复杂的合理性概念的核心环节。但是, 合理性“从1 6 和1 7 世纪以来就在西方悄悄地奠定了资产阶级的合理生活方式”, 它的内涵比工具理性要丰富的多,因而决不能等同起来。17 这说明哈贝马斯借用 了韦伯的看法,认为由工具理性导致的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目的理性身上。韦伯 所看中的显然在于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合理性,而不是目的的实施手段工具理 性。 启蒙运动以来的“工具理性”其实是主体哲学的必然结果。哈氏对此分析道: 我们如果把目的行为从非交往的角度对命题知识的运用作为出发点,就会作出一 种有利于认知一工具理性概念的判断;这种理性概念被经验主义打上了现代性自 我理解的烙印,具有丰富的自我论断的内涵,而且,通过对偶然的周围世界环境 的深入占有和积极适应。这种自我论断还能够取得成功。反之,我们如果从言语 行为对命题知识的交往运用出发,就会作出有利于另一种和古代逻格斯观念有着 密切联系的理性概念的预断。 哈贝马斯从五个方面重新解释了韦伯“实践合理性”的概念,但是其中非常 重要的一点是韦伯对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区别。按照哈贝马斯的分析:韦 伯最初从运用手段的角度考察了合理性。然后,才从目的行为中区分了两种合理 化内涵,这个时候他才对合理性概念进行了甄别:不仅手段及其运用方式或多或 培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 4 1 页, 怕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 5 1 页,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3 页,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6 少可以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可以有效地帮助达到一定的目的;目的本身也或 多或少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在具备一定的价值、手段和其他边界条件时,对 目的的选择也可以有客观正确性。所以,目的理性行为的条件不仅包括手段的工 具合理性( 可能是主观臆测的,也可能是经验确定的) ,而且包括根据一定的价 值来确定目的时的选择合理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对韦伯合理化内涵的分析无非是为了表达这 样一个观点:在目的理性之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价值理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不仅实 现目的的手段是工具理性的表现,而且就目的本身来说也是理性的选择。从这个角 度来看,一个行为如果是合理的,它就绝对不能受到情感的盲目操纵或传统的任意 摆布:“行为合理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用有计划地适应利益格局来代替内 心对惯常习俗的依赖”。这样一种合理化是以牺牲情感行为以及传统行为为代价的。 ”在此,我们恰恰可以清楚的看到现代社会中主体存在的困境:一方面,主体性和 怀疑主义的确立,不断的反谪传统行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主体在追求理性目标 的过程中,不断牺牲掉情感行为,从而不断丧失人的本来特征。在工具理性和目的 理性的规制下,人得到了利益的好处。但人的精密算计越来越像机器,这难道不是 一种异化的集中表现吗? 韦伯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区分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涉及到 的是行为主体在作出合理选择时的抉择;行为主体追逐的是自身的利益,而且有明 显的偏好和一定的选择标准。相反,实质合理性意味着人们提出了道德要 求、政治要求、享乐要求、平等要求或其他任意一种要求。2 0 由此可以看出,形式 合理性从主体性出发的,而实质合理性才是从主体间性出发的逻辑思考过程。所以 哈贝马斯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形式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主体间性问题,因为主 体性毕竟是主体间性的基础。根据哈贝马斯自己的分析:从形式合理性角度只能提 出这样的要求:即行为者对他的偏好有明确的意识,把基本的价值展现出来,检查 它们是否牢靠,并把它们安排在一个开放的制度当中,等等。一旦行为者从传统的 约束或情感的摆布中解脱出来,对自己的偏好有明确的意识,并根据偏好( 和选择 标准) 来追求自己的目的,我们就可以从两个角度对他的行为加以评价:即手段的 工具有效性以及根据一定的偏好、手段和边界条件来设定目的的正确性。工具合理 性和选择合理性被韦伯统称为形式合理性,以区别于对决定偏好的基本价值系统的 实质评价。”这种明显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上的工具理性和选择理性,在主体间性的 层面上有什么有效性呢? 也就是说,它如何满足不同主体对规范的同一性要求呢? 哈贝马斯分析道:在韦伯看来,行为者论证其偏好的方式方法及其价值趋向构 成了一个视角,由此可以看到一个行为的合理性潜能:谁的行为如果不考虑预见到 的后果,而只坚持其关于义务、尊严、审美、宗教律令、虔诚或“事实”的正确性 的信念,而且不管对他提出的是何种要求,那么,他的行为就纯属价值理性行为。 价值理性行为永远都是一种行为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行为或符合“要求” 的行为。这就揭示了一个秘密,表面上看来不符合目的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 行为,其实也是从个人偏好出发的,而这种偏好恰恰是对某种规范的极度认同。 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5 页, 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5 页, 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5 页。 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6 页, 7 科叭瞄m 2 2 2 2 社社社社 版版版版出出出出民民民民人人人人海海海海 上上上上 海海海海 上上上上 译译译译东东东东 卫卫卫卫 曹曹曹曹 斯斯斯斯马马马马贝贝贝贝哈哈哈哈见见见见参参参参 怫挣” 而这些规范:比如义务、尊严、审美、宗教律令等等又是从何而来呢? 经过分 析可以发现正是主体问的共同认识,原来,哈贝马斯揭示了这个秘密,表面上从个 体考虑出发的目的理性和工具理性已经包括了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性。在提出问题的 同时,已经解决了问题。 哈贝马斯进一步分析道:决定行为偏好的价值合理性不是用它的实质内容,而 是用它的形式特征来加以衡量的,也就是说,关键要看它是否坚实,足以支持一种 原则性的生活方式。只有那些被抽象和普及成为基本原则的价值,才有可能进一步 向内在发展,成为形式原则,并运用到一定的程序当中;也只有它们才享有指导行 为的力量:它们可以超越个别的语境,甚至于可以彻底渗透到一切生活领域当中, 并用同一性观念来把握人的一生,甚至于把握社会群体的历史。2 2 这也就是说主体 间性所涉及的共同价值问题,恰恰是以一种形式合理性而不是实质合理性来解决的。 这无疑是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以来的延续,无怪乎人们把哈贝马斯称作最后一 个伟大的理性主义者。 由此可见,实践理性已经是包括了工具理性、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混合了。 在韦伯那里,他把实践合理性概念区分为三个方面:即手段的运用,目的的设定以 及价值的取向。行为的工具合理性是根据运用手段达到既定目的过程中的有效计划 来加以衡量的;行为的选择合理性是依靠用一定的价值、手段和边界条件来算计目 的的正确性加以衡量的,行为的规范化理性则是决定行为偏好的价值标准和原则的 同一性力量,总体性力量等加以衡量的。一个行为,如果满足了手段合理性和选择 合理性的条件,韦伯就称之为“目的理性行为”;而如果满足了规范合理性的要求, 韦伯则称之为“价值理性行为”。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解释表面上解决了主体 间性问题,但实际上可能助长个人主义的情绪和以目的理性为基本原则的主体要求。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工具理性和以技术为主要工具的技术理性的大发展,导致了今 天要认真解决主体间性问题。韦伯自己也说:目的合理性范围内的进步“有利于纯 粹的工具理性行为,而有损于价值理性行为”。” 虽然如此,但是韦伯认为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可以相互独立,不断变化。把目 的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种新的行为类型,它满足了实践 合理性的总体要求。如果这种行为类型在个体和群体那里超越了时间和社会的限制, 而实现了普遍化,韦伯就称之为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他举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加尔文派以及清教派的新教苦行主义职业伦理。 通过这个例子,哈贝马斯总结道:合理生活方式的特征在于:它把一种复杂的 行为类型固定了下来,这种行为类型囊括了合理性的所有三个方面内容,并把合理 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还把这些合理性结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它 们相互加强,互为前提,彼此促进。合理的生活方式既促成了也保障了行为的后果: 从工具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履行了技术的使命,并建立了有效的手段;从选 择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坚持在不同的行为之间进行选择( 在此过程中,如果必须 注意到对方的合理抉择,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策略合理性) ;从规范合理性的角度 来看,它在伦理原则范围内履行了道德实践的使命。“ 我们可以发现,从韦伯的角度来分析主体性问题和主体问性问题,更像是社会 学的分析,带有文化人类学的特点。因此,在哈贝马斯看来,韦伯揭示实践合理性 嚣参见啥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6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7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m 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8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8 的局限在于这些合理性概念依靠的不是“行为”理论,而是文化理论。4 2 3 3 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对韦伯行为理论的改造 哈贝马斯认为,在韦伯理论当中具有基本意义的,不是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 能力的主体之间( 建立在语言沟通基础上) 的人际关系,而是孤立的行为主体的目 的行为。2 6 在韦伯的理论中,沟通成了一种派生现象,可以用一种原始的意向概念来加以建 构。也就是说,韦伯的出发点是一种目的论的行为模式,并把“主观意义”定义为 一种( 前交往的) 行为意图。行为者可以追求满足自己的兴趣,或赢得权力,或获 得财富;也可以追求实现诸如虔诚或人的尊严这样的价值;还可以通过放纵情感和 欲望寻求满足。这些目的包括功利性的、价值性的以及情感性的,它们被浓缩成为 具体语境中的目的,是主观意义的流露,而行为主体可以把主观意义与他们的目的 行为紧密结合起来。z 7 在哈贝马斯看来,韦伯在处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间的悖论中存在思考的煎熬: 由于韦伯把一种独自式的行为模式当作自己的出发点,因此,他不可能通过对意义 概念的解释来引入“社会行为”概念。相反,他必定会从两个定义上拓展目的行为 模式,包括: ( a ) 把其行为主体的行为当作取向; ( b ) 在不同互动参与者的行为取向之间建立起反思关系。 所以,韦伯一直在犹豫,对于社会互动,条件( a ) 是否充分;他是否还应当要 求( b ) 。在韦伯全集第一卷中,韦伯说,“所谓社会行为应当是这样一种行 为:就其行为者的主观意义而言,它所关涉的是其他人的行为,而且在发展过程中 一直都把其他人的行为当作自己的行为取向。”相反,在第三卷中,韦伯强调,参与 者的行为取向必须相互关联:“就其内涵而言,社会关系应当是诸多行为者对待 自我的一种立场,它们相互照应,相互依赖。”盟 哈贝马斯认为,韦伯尽管区分了传统共识与合理共识,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这种合理性在私法主体协调模式中并没有被阐述清楚,也没有追溯到话语意志形成 的道德一实践基础上。否则,韦伯肯定能明确一点,即社会行为优于共同体行为的 地方,并非在于目的理性的行为取向,而是在于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一实践理性。 由于韦伯未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价值合理性这一特殊概念对于行为理论也就未能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然,价值合理性如果想要发挥作用的话,还必须满足这样的 前提,即对道德合理化在社会行为系统中的后果加以研究,而韦伯在文化传统层面 上对道德合理化已经作出了讨论。 2 3 4 从目的理性到交往理性 工具理性行为模式的出发点在于:行为者主要关注的是要实现一定的目的。行 为者选择他认为适合于一定语境的手段,并把其他可以预见的行为后果当作是目的 的辅助条件加以算计。所谓达到目的,就是行为者所希望的状态在世界中出现了, 而这种状态在一定语境中是计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或者是有目的地去行动,或 交往行为理论,第1 6 8 页,曹卫东译, 交往行为理论,第2 6 7 页,曹卫东译, 交往行为理论,第2 6 8 页,曹卫东译, 交往行为理论,第2 6 8 页,曹卫东译, 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斯斯斯斯马马马马贝贝贝贝 哈哈哈哈见见见见 参参参参 m 玎矗 者是有目的的放弃行为计划。最终的行为效果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行为结果( 总 的而言就是指付诸实现的预期目的) 、行为后果( 包括行为者已经预见到的,或行为 者意向中的,以及行为者必须承担的) ,以及负面效果( 出乎行为者预料的) 。如果 我们从遵守行为规则的角度对以目的为取向的行为加以考察,并从对状态和事件的 干预程度对它们加以评价,那么,我们就说这种行为是策略行为。工具行为可能会 和社会互动联系在一起,而策略行为本身就是社会行为。相反,如果参与者的行为 计划不是通过各自的斤斤计较,而是通过相互沟通获得协调,那么,我们就说这是 一种交往行为。在交往行为中,参与者主要关注的不是自己的目的;他们也追求自 己的目的,但遵守这样的前提,即:他们在共同确定的语境中对他们的行为计划加 以协调。因此,通过协商来确定语境,这是交往行为所需要的解释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2 9 哈贝马斯自己解释把策略行为和交往行为明确为行为类型的出发点是:可以从 这样一些角度出发对具体的行为加以分类。不仅把策略和交往当作两个分 析视角,由此,同一个行为可以说是目的理性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 生活世界成员之间的沟通过程。而且,我们还可以这样来区分社会:即参与者是采 取一种以目的为取向的立场,还是一种以沟通为取向的立场;甚至,这些立场在一 定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参与者自身的知觉知识来加以甄别。因此,有必要首先对这 两种立场进行概念分析。 哈贝马斯认为这在行为理论范围内不能说是一种心理学的任务。他的目的不是 要对行为特征进行经验描述,而是想把握住沟通过程的一般结构,由此可以推导出 需要描述的参与前提。要想解释清楚他所说的“以沟通为取向的立场”,就必须对“沟 通”概念进行分析。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观察者为了描述沟通过程所使用的谓词, 而在于有能力的言语者的前理论知识。言语者本身凭直觉就可以断定,他们何时向 对方施加影响,何时又与对方进行沟通。此外,他们也知道,何时沟通会出现失败。 如果我们能把言语者用于判断的潜在标准挖掘出来,我们才算找到了我们想要得到 的沟通概念。 沟通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之间取得一致的过程。当然,一个由许 多人组成的集体也会觉得他们有一致的意见,但这个意见十分混乱,我们很难给出 其中的命题内涵以及它所针对的意向性对象。这样一种集体一致性并没有满足成功 的沟通所必需的共识前提。共识或者是通过交往实现的,或者是在交往行为中共同 设定的,它具有不同的命题结构。依靠这种语言结构,不能仅仅把共识归结为外在 作用的结果,共识必须得到接受者的有效认可。因此,共识和实际中偶然的意见一 致有所不同。沟通过程所追求的是共识,它满足了合理同意表达的前提。一种通过 交往而达致的共识具有合理的基础。也就是说,这种共识不能被转嫁到工具行为( 对 行为语境的直接干预) 或策略行为( 对对方抉择的算计和左右) 当中。共识可以是 强制的客观结果,但如果明显依赖的是外界影响或暴力,共识就不会得到主体的承 认。共识的基础是相互信服。互动一方的言语行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满足如下 前提:即另一方接受了他在言语行为中所提供的内容,并对可以批判检验的有效性 要求采取肯定或否定的立场( 尽管通常都是悄悄的进行的) 。无论是用表达提出有效 性要求的自我,还是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的他者,他们的抉择都立足于充足的理由。 挣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第2 7 3 页,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 l o 哈贝马斯认为,形式语用学的长处主要在于,它用纯粹类型的语言互动,集中 强调了社会行为所表征的不同种类的知识。而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弥补韦伯行为理论 的不足。因为交往行为理论没有坚持认为,目的合理性是批判和改进行为的唯一内 容。 2 4 交往理论的语用学构造 2 4 1 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理由 哈贝马斯的学说利用了语义学的某些研究成果,但是很快向语用学转向了。他 分析道:分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意义理论,它为交往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 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