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近年来,康拉德颇受国内外评论家的关注。叙事技巧、道德探索、 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等等,都成为批评家们分析康拉德作品的切入点。 本文试图从另一角度,即后殖民主义来解读康拉德的作品。仔细分析 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康拉德的后殖民意识存在着双重性。对帝国主义 和殖民主义的批判与维护两种相互矛盾的意识同时存在于康拉德身 上。康拉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共同塑造了康拉德 这个矛盾复合体,这也解释了他意识中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双重性。最 后,本文还着重分析了能体现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两种艺术手法,即 象征和反讽。 关键词;康拉德后殖民主义双重性 a b s t r a c t c o n r a dh a sa t t r a c t e dm u c ha t t e n t i o no f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l i t e r a r y c r i t i ci nr e c e n ty e a r s n a r r a t i v es k i l l ,m o r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 f e m i n i s ma n ds oo na r et h eb r e a k t h r o u g hp o i n t sb yw h i c hc r i t i c sa n a l y z e c o n r a d sw o r k s d i f f e r e n tf r o m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 ,t h et h e s i st r i e st o a n a l y z ec o n r a d s w o r k s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p o s t c o l o n i a l i s m a n a l y z i n gc o n r a d s w o r k sc a r e f u l l y , w ew i l lf i n dt h ep o s t c o l o n i a l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t h a tc o n r a d sw o r k sr e p r e s e n ti so fd u a l i t y t h eo b j e c t i o n a n dm a i n t e n a n c et oi m p e r i a l i s ma n dc o l o n i a l i s ma r eb o t hi nc o n r a d c o n r a d sb a c k g r o u n da n dh i su n i q u ee x p e r i e n c em a k ec o n r a da l t o g e t h e r a n d t h e ya l s oe x p l a i n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d u a l i t y a tl a s t ,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 t w od e v i c e s ,s y m b o la n di r o n y , t h a tc a np i c t u r et h ep o s t c o l o n i a l i t yo f c o n r a d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l il i f a n g ( c o m p a r a t i v e & w o r l dl i t e r a t u r e ) d i r e c t e db ya s s o d a t ep r o f e s s o rl a iq i a n y u k e y w o r d s :c o n r a d p o s t c o l o n i a l i s m d u a l i t y 附件一: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里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务而嚆签字吼加歹年f 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壹墨叁鲎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季厕秀 签字同期:尹乡年( 月f 尹i f i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李两 签字日期: 矿留啤石月卜日 电话: 邮编: 引言 约瑟夫康拉德是一位用英语创作的著名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 小说、二十八部中短篇小说以及两卷回忆录。1 9 9 8 年7 月美国“蓝灯书屋”评选 出的上世纪一百大英文小说中,康拉德有四部小说入选,即黑暗的心、吉姆 爷、特务和诺斯特罗莫,超过了以三部小说入围的乔伊斯、祸克纳等著 名小说家。但是,康拉德最初是处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的。1 8 9 5 年,康拉德的第 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迈耶的愚蠢问世后,虽然受到了当时英国优秀文学评论家 爱德华嘉尔奈特的好评,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1 9 0 0 年,康拉德的代表作 之一吉姆爷出版,销量也还不到两千册。此后几十年,康拉德的名字很少有 人提起,他的作品也无人问津。 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善。j d 左丹和m d 早贝 尔最早对康拉德进行了全面研究,尤其是m d 早贝尔的一位小说家的成长 之路为人们了解康拉德提供了最早的一份详尽资料。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 英国著名文艺评论家f r 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把康拉德与简奥斯 丁、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以及戴维德赫伯纳劳伦斯等著名小说家并 列,认为他们的作品共同构成了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从此以后。康拉德的地位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这位历来默默无闻的作家,对他的好评也 如潮水般涌来。艾伯特j 格拉德认为他是英国现代八大作家之一:希维特在 1 9 5 2 年发表的一个重新评价,再次肯定了康拉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声 望;美国评论家h l 门肯说他是最伟大的小说家。这一时期,人们对康拉德 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小说形式。优美的语言、新颖的技巧为“最出色的维多利甄小 说家与最出色的现代派作家提供了一个过度”。( 1 1 随后的六七十年代,人们对康拉德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将康拉德的人生经历、 哲学观、政治观引入研究领域,从而拓宽了研究范围。1 9 7 4 年,在康拉德逝世五 十周年之际,在英国的坎特伯雷、美国的德克萨斯、迈阿密、圣地亚哥等地召开 了专门研究康拉德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从各个方面对康拉德进行了全方位的探 讨,进一步巩固了康拉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次会议上的优秀论文后来被 整理成册,以一个纪念为题出版。以一个纪念为题出版。 七十年代末以来,康拉德研究进一步深入。这一时期,评论家们从新的视角 入手,采用一些新的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重新对康拉 德的作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的论著有怀特的康拉德和帝国主义、格兰汉姆 的康拉德和现代主义等。自从齐努瓦阿切比在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 拉德 中的种族主义一文中抛出“康拉德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 的言论之后,西方文坛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论争。对于阿切比的观点,不少学者持 肯定态度,如巴特穆尔吉尔伯特认为阿切比的看法是“中肯贴切的”1 2 1 ,尼日 利皿诗人、依巴顿大学英语教授迈克尔埃切罗认为康拉德在描写黑人时是带有 种族偏见的,l 苏珊布莱克也认为“马洛本人即康拉德的代言人对 那些野蛮人恨得要死。” 3 1 但更多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激烈的批 判,彼特那塞雷斯认为阿切比所下的结论只能说明阿切比“是个差劲的批评家, | 夭| 为他对小说的遣词造句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 4 1 威尔逊哈利斯直言不讳地说 “我深信他( 阿切比) 对黑暗的心以及对康拉德的奇才的判断和辩驳是极其 错误的。”【5 】这场关于“康拉德是否是个种族主义者”的论争至今没有定论。 与国外的康拉德研究相比,国内的情形就显得沉静许多。约瑟夫康拉德在 中国一直是鲜为人知的,康拉德身前及其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一部作 品被翻译和介绍到中国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上海 北新书局分别于1 9 3 1 年和1 9 3 4 年出版了由梁遇誊翻译的青春和吉姆爷, 随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关琪桐翻译的不安的故事、裒家骅翻译的黑水手 与台风及其他等等。这一时期,国内康拉德的研究还停留在译介学的层面上。 对他的评论文章比较少见,在这为数不多的文章中,老舍在文学时代第一期 发表的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比较醒日,在这篇文章中,老 舍对康拉德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一个最会说故事的人。 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康拉德的研究出现了断层, 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得以继续发展。八十年代随着西方“康拉德热”的又一次掀起, 国内也再次出现了翻译康拉德作品的热潮。仅h e a r to fd a r k n e s s 一部作品就 出现了多个版本,如1 9 8 4 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黄雨石翻译的黑暗深处, 1 9 8 4 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金玲翻译的 的后殖民主题 发表于1 9 0 2 年的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帝国主 义和殖民主义的罪行揭露地最为彻底的一部作品。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根据1 8 9 0 年刚果之行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1 8 9 0 年,康拉德随着船队航行至 非洲的刚果地区,此时的刚果虽在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实际上却是比利 时国王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奥波德二世通过属下的一家贸易公司大肆掠夺当 地的财富和奴役当地的居民。在刚果的所见所闻让康拉德对比利时贸易公司在非 洲的丑行感到非常震惊,甚至动摇了他对欧洲所标榜的“文明”的看法,黑暗 的心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噩梦般的氛围正是康拉德本人对他在刚果之行中身心 所遭受到的伤害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一部自传性 小说。 黑暗的心是由康拉德的代言人马洛担任叙述者的( 康拉德的许多小说都 是由马洛讲故事般讲述出来的,如吉姆爷和青春) 。马洛应一家比利时公 司之聘,担任船长,率船前往公司在非洲的总部。一路上,马洛不断听说非洲深 处有个叫库尔兹的白人代理商,他有着骄人的业绩,“他送来的象牙跟所有其他 人送来的加在一起一样多”【s l ,这是其他代理商无法企及的,他还和当地的土著 居民混在一起,被他们尊为领袖,这也是与其他代理商不同的。这个神秘的库尔 兹挑起了马洛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他非常渴望见到这位被其他代理商奉为榜样的 神奇人物。马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丛林深处遇见了这位传闻中的人物,但这 时库尔兹已生命垂危,即将死去。可以说,马洛的非洲之行就是寻找库尔兹的旅 程,但是在这寻找过程中,马洛的信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罪行的揭露表现 在对欧洲文明的极大嘲讽上。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他们所属的殖民地宣称,他们 是来履行“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的,但实际上。他们履行这一“神圣使命”的 结果是怎样的昵? 正如康拉德在作品中所描写的那样“我碰见一只翻倒在草地上 l o 的锅炉,接着发现一条通往山上的小道。它遇上一些大石块,就转向旁。一辆 这小型火车厢轮子朝天在那儿躺着,它也转个弯儿绕过它。车厢上一只轮子脱落 了。件东西看起来像一只动物的尸体样死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又碰见一些正在腐 烂的机器零件,和一堆生锈的铁轨。”【9 l 马洛在这里看到的尽是些与欧洲文明极不 协调的音符。如果说欧洲的机械设备在这里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那么欧洲的词 汇在这里也改变了它原有的内涵。欧洲殖民者试图把西方文明带入殖民地的行为 只是他们掩人耳目的举动丽已,他们并不关心殖民地的文明进程如何,他们真正 关心的是象征着财富的象牙。被认为是“怜悯、科学、进步的使者”的库尔兹是 帝国主义殖民者的代表,他是贸易公司派驻非洲丛林的代理商,但是他并没有进 行什么贸易,因为初到丛林深处时,他手上没有任何货物可以去和土著居民交换, 但是他带着枪,于是他找到了象牙,而且比任何人的都要多,如果有谁反抗立 马就会成为他的枪下冤魂,久而久之,他在非洲杀人如麻。用武力征服,这就是 库尔兹在非洲丛林从事所谓的“贸易”时对土著居民所做的,这也是帝国主义殖 民者在殖民地所做的。帝国主义殖民者带着枪炮进驻非洲,却带着象牙走出非洲。 从库尔兹的“英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殖民主义事业原来就是这样一步步蓬 勃发展起来的。对此,康拉德透过土著居民的悲惨现状表达了他对帝国主义和殖 民主义的愤慨和不满。 帝国主义殖民者“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到底给非洲带来了怎样的“光明前 景”昵? 康拉德通过马洛的眼睛向我们传递了一切。当马洛到达贸易公司在刚果 的基地时,他看到了一幅幅在帝国主义殖民者奴役下非洲丛林阴森恐怖的景象: 饿殍遍野、瘟疫弥漫,士著居民在殖民者的压迫下贫病交加、奄奄一息。这是帝 国主义殖民者奴役土著居民的最真实的写照。让我们来看看康拉德是如何描述 的:“就在这棵树的旁边,还盘起腿坐着两把瘦棱棱的黑骨头。其中一个把下巴 撵在膝盖上,视而不见地瞪着艰睛,一副令人不忍看的可怕模样;和他同在的另 一个幽灵则是前额伏在膝盖上,仿佛被种极度的困倦所压倒;四周散开的其他 人,有着各种各样不成形的瘫痪姿势,恰像一张描绘大屠杀或是大瘟疫的图片上 所诚的那样。”【1 0 】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大肆劫掠以实现其原始积累的血淋淋的 事实,充分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 和肮脏的东西。”【u 】 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罪行的揭露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他对非洲 丛林阴暗恐怖和土著居民愚钝无知的描述则与事实不完全相符,这也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康拉德创作时的矛盾心理。 1 2 2 进步前哨的后殖民主题 发表于1 8 9 8 年的进步前哨,虽然只有一万七千多字,是康拉德作品中篇 幅最短的一部,但是它寓意深刻、脉络清晰,而且这部小说对我们理解康拉德的 殖民地叙事有很大的帮助,非常值得一提。在这部小说中,康拉德虽然没有像在 黑暗的心中那样直接描写帝国主义国家在海外殖民地进行的赤裸裸的掠夺与 奴役,但是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虚伪和丑恶的一面。 进步前哨主要是围绕非洲一个贸易站上的两个白人殖民者凯亦兹和卡利 尔而展开的。他们两入被欧洲一家大公司任命为刚果地区一个萧条贸易站上的管 理员,除了他俩之外,站上还有一个黑人马可拉以及十余名黑人劳工。来到贸易 站后,凯亦兹和卡利尔整天无所事事,而受过西方教育的马可拉则背着两个白人 主子偷偷地将黑人劳工卖给奴隶贩子,以此来换取象牙。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土 著居民害怕被沦为奴隶,因而逐渐远离了贸易站。在贸易站逐渐萧条的同时,两 个白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张起来,终于有一天爆发了一场导致悲剧的争吵,在 争吵中凯亦兹杀死了他视作“亲密伙伴”的卡利尔,而后自杀身亡。在如此短的 篇幅中,康拉德有条不紊地讲述了发生在两个自人之间情节复杂的故事,这足可 见出康拉德深厚的文学功底。 在迸步前哨中,康拉德通过描述两个白人荒谬可笑的言谈举止嘲讽和鞭 笞了帝国主义进行的殖民主义事业。凯亦兹曾是英国电报局里的一个行政人员, 而卡利尔原来是欧洲列强骑兵队里的一名低级军官。这两个人为什么愿意离开 “文明”的西方世界,来到这“原始”的非洲贸易站呢? 原因很简单,凯亦兹是 为了替他的女儿梅丽赚得一笔嫁妆,而卡利尔呢,则是因为离开军队后好吃懒做, 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才无奈来到殖民地做一个二级代理的。可 见,他们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来到非洲,并不是像帝国主义殖民者所宣传的那么 高尚。既然他们来到非洲不是为了殖民地的发展,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实 际行动来支援殖民地的建设,那么他4 1 n 底做了些什么呢? 刚来到贸易站的第一 天,他们非常积极地尝试着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把窗帘挂起来、把屋子打扫干净 等等。但是在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困难后,他们就彻底放弃了,“两人就什么事 都不做,完完全全地无所用心,享受着游手好闲的滋味。”1 1 2 “游手好闲”,这 就是他们在贸易站所做的事情,他们也是以此来领取的工资的。但是他们也不是 完全什么事都不做,至少他们在运送食品的汽船久久不到、食品极端匮乏的情况 下,这对“患难与共”的亲密伙伴开始相互猜忌、相互诅咒。“你这个小气的老 奴隶贩子”、“你这个大肚子笨驴”、“你这个流氓”、“你这个软弱无能的饭桶”, 如此恶毒的话语从他们嘴里吐出来,让人们难阻想象他们来自于“文明世界”。 在困难面前,殖民者掩藏在内心深处自私的本性就暴露无遗了。康拉德借用这两 个白人的言行举止辛辣地讽刺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凯亦兹和卡利尔来到非洲后,不但没有给土著居民带来和平与安宁,反而制 造了恐慌与混乱。为了象牙,他们默许甚至协助了贩卖黑奴的罪行。在贸易站越 来越萧条之后,孤独与恐惧彻底击垮了凯亦兹和卡利尔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 为了几块糖,他们就像不共戴天的仇人般谩骂争吵起来,终于酿成不可挽回的悲 剧。表面看来,卡利尔的死是意外,凯亦兹的死是自杀,但究其根源,他们两人 的死都应归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康拉德安排两个白人的死亡,传递了对帝国 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嘲讽。就在凯亦兹和卡利尔去世的第二天早晨,公司运送食品 的汽船就到达了贸易站,因而凯亦兹和卡利尔的争吵、甚至死亡就显得毫无意义 了。康拉德故意以此煞尾,更加强了这种讽刺的力度。 进步前哨这一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意蕴,这个坐落在非洲大陆深处的贸易 站象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事业的兴起。由于这个地区尚未完全披殖民者占领, 因而它还只是殖民者向前推进的“前哨”而已。至于这个“前哨”是进步的还是 落后的,康拉德在作品中已经诠释得相当清楚了。这部小说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 义罪行的揭露虽然不如黑暗的心那样触目惊心,气势也不如黑暗的心那 样磅礴,但是它可以作为黑暗的心的注本来读。在这本小说的帮助下,我们 可以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本质理解得更透彻。 二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 2 1 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 综观康拉德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弥漫着一种矛盾, 这矛盾具体体现在对待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暖昧态度上。首先而且是主要地, 康拉德的作品用犀利的语言揭露和抨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但与此同 时,康拉德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身处西方世界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这在一定程 度上维护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这也就是说,康拉德的作品具有双重性, 而且这种双重性几乎贯穿了他的每一部作品,无论是航海小说、丛林小说,还是 社会政治小说均是如此。康拉德作品中的双重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康拉德的 作品为什么会具有双重性? 本文接下来将结合康拉德的作品,尤其重点分析黑 暗的心和进步前哨,来简单地讨论这两个问题。 2 1 1 康拉德抨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 康拉德在二十多年的航海生涯中,跟随船队到达过许多国家的殖民地,这些 殖民地的悲惨现状让他震惊万分,尤其是1 8 9 0 年刚果之行所目睹到的场景更是让 人毛骨悚然。这些现状触动了康拉德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即对帝国主义和殖民 主义的痛恨。康拉德将他在殖民地的所见所闻都凝结成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于这些文字,康拉德揭露了帝国主义殖民者虚伪、残忍和无知的本来面目。 2 1 t 1 康拉德揭露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虚伪 早在殖民进程之初,西方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一套殖民主义话语,这套殖民主 义话语宣称,西方人到“蛮荒、落后”的非西方领土上开拓殖民地是“文明人的 权利和责任”- 是为了推动殖民地国家“文明化、欧洲化”的迸程。因此,这是 一项“神圣的使命”。西方人将为这项“神圣使命”前赴后继,东方人则应对此 感激涕零。 西方的这套殖民主义话语曾经蒙蔽了许多人,马洛的姨妈就是其中之,她 天真地认为马洛前往非洲是为了“佼那千百万愚民摆脱他们可怖的生活习惯”f 1 3 。 凯亦兹和卡利尔似乎也受到了它的影响,在来到殖民地之初,他们在面对周围原 始的丛林时也曾幻想着做一番伟大事业,“百年之内,这里或许会建起一座城市。 1 4 码头啦,仓库啦,军营啦,还有还有弹子房啦。文明啦,我的孩子,还 有德行啦还有一切。”1 1 4 j 还有一些土著居民也相信了这些,他们认为帝国主 义殖民者真的是来帮助他们摆脱穷困的,进步前哨中的高必拉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但和白人殖民者和睦相处,处处表现出他的慈爱和热情,为了对他们的到来 表示感激,还每天给他们送来家禽、白薯和棕榈酒之类的食品。但是帝国主义殖 民者是如何回报这些友善的土著居民的呢? 果真如他们所宣扬的那样是来“帮助 殖民地的发展”吗? 康拉德透过马洛的眼睛告诉了我们答案。马洛沿着刚果河向 深处行驶时,不断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我发现有许多远道运来供新居住区使 用的排水管翻滚在那里边。没有一根不是破的。乱七八糟的一堆。”【l 5 】“流水般 陆续送来的工业品,不值钱的棉布、玻璃珠子和运到黑暗深处的铜丝。”【l q 这些破 烂不堪的水管和毫无用处的工业品就是帝国主义殖民者给非洲殖民地带来的“先 进生产力”和“光明前途”。而凯亦兹和卡利尔的“豪言壮语”在炎热的天气面前 毫无招架之力,还没有付诸于行动就烟消云散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如果殖民 地想要在凯亦兹和卡利尔之流的帮助下摆脱贫穷落后,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西方殖民者为何要创立这样一套殖民主义话语呢? 他们在这套殖民主义话 语的掩盖下对殖民地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呢? 西方殖民者为了合理地开拓海外殖 民地,同时为了美化他们在海外殖民地种种不堪入目的丑恶行径,他们创立了这 套殖民主义话语,目的就是在这套殖民主义话语的旗帜下,公开地实施他们掠夺 殖民地的计划。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 主义阶段,他们对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为了满足国内生产 力发展的需求,帝国主义国家均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和剥削的力度。康拉德在作 品中反映了这一事实。进步前哨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凯亦兹和卡利尔对非洲丛 林的殖民掠夺( 这是因为他们两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没有接帝国主义殖民者 的意愿去做:如果换作其他人,如库尔兹之流,情形也许就不一样了) ,但是也 提到了他们用一些玻璃珠子和铜丝之类没用的东西换取土著居民手中珍贵的象 牙,这种不等价交换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殖民掠夺。此外,作品中还涉及到了贩 卖奴隶的现象,奴隶贩子为了己之私,将黑人当作奴隶输送到西方,以解决西 方劳动力不足的危机。这也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明里暗里进行的一项罪恶行 径,贩卖黑奴的现象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康拉德在这部小说中用非常隐晦的语 言暗示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吉姆爷中的白人布朗则在丛林烧杀抢劫、无恶不 作,他对土著居民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康拉德的另一部小说黑暗的心则 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罪行揭露地淋漓尽致,恍如一部纪录片。库尔兹是总公司派 驻非洲大陆的代理商,负责收购象牙。如果是像殖民主义话语中宣扬的那样进行 公平交易,那么殖民地的景象就不会是康拉德所看到的那样了。事实上,贸易公 司没有给库尔兹一分钱,也没有给他任何可以用来交换的货物,即使这样,库尔 兹还是收购到了许多象牙,而且是所有代理商中成绩最骄人的位。库尔兹是如 何做到的呢? 很简单,他有枪,有子弹。于是他不带任何交易货物也能找到象牙。 读者看到这里,一切都再明白不过了,帝国主义殖民者是带着枪炮进驻非洲、却 带着象牙走出非洲的。这就是帝国主义殖民者在西方殖民主义话语掩盖下的真实 行径掠夺、奴役、剥削。 2 1 1 2 康拉德揭露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残忍 康拉德在作品中,不仅揭露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虚伪,而且揭露了帝国主义 殖民者的残忍。 在帝国主义打着“文明化、欧洲化”的旗号进驻殖民地开始殖民统治之前, 地处地球一隅的土著居民虽然贫穷、困苦,但那时的他们是有生气的、健壮的, 而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他们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康拉德在黑暗的心 中描述得最直接,揭露得最彻底,“一些黑色的人形的东西蜷缩着,躺卧着,背 靠树干坐在树丛间,他们紧紧地依附着大地,一半露出来,一半遮没在昏暗的光 线里,呈现出各种各样痛苦的、认命的和绝望的姿态。”u t i “他们正在慢慢地死 去。只是一些黑颜色的疾病和饥饿的影子,乱七八糟地躺在绿树的阴影中。” 1 8 1 “一天接一天,六十双赤脚的踩踏声和沙沙声,每一双脚承受着六十磅的负 载,跟在我身后走着。宿营,烧饭,睡觉,拔营。出发,时而会有一个搬运夫背 着他的负载物倒地而死,在小道边高高的草丛中安息了。”1 19 l 这令人触目惊心的 一幕幕就是康拉德在非洲刚果地区所目睹的土著居民的生活现状,悲惨得令人不 愿去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这些场景就足以说明殖民者内心的残忍了,但是 这些悲惨的景象只是殖民者残忍表现的十万分之一罢了,更残忍的还是体现在库 尔兹这个帝国主义国家精心培育出来的殖民者身上a 库尔兹的父亲是半个法国人,母亲是半个英国人,可以说,在这部作品中康 1 6 拉德就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象征。他的行为毫无疑问代表了整个帝国主义世 界,因而我们可以从他身上见证到帝国主义殖民者究竟残忍到何种程度。库尔兹 作为贸易公司在非洲的代理商,他是用武力来夺取象牙的,土著居民稍有反抗, 就被他用枪打死,有时甚至毁灭整个村庄、整个部落也在所不惜,死在他手里的 土著居民不计其数。他还把反叛首领的头颅悬挂在住所四周的柱子上,如马洛所 看到的那样“他在那儿,黑黑的,千千的,两颊深陷,两目紧闭一颗似乎是 在杆顶上睡着了的人头,那干缩的双唇中间露出窄窄的一线雪白的牙齿。”【2 0 】库 尔兹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满足他内心里的某种征服欲望,从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 人头,足可见出他的残忍本性。在武力威慑下,库尔兹不仅收服了管辖内的所有 部落,还被所有的土著居民奉为神明,“头人们每天都要来拜见他。他们每次都 是趴着走”j i l l 库尔兹的残忍不光是针对土著居民的,在面对殖民者时,他也 一样表现得毫无人性。库尔兹的助理、一个曾经设法护理他渡过两场大病的俄国 人,也差点成为他的枪下冤魂,只因为这个俄国人手上有一点象牙,最后直到他 把象牙双手奉上才了结此事。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库尔兹可以不顾同伴的死活, 这就是他的残忍本性,也是帝国主义殖民者的残忍本性。 在航行过程中,马洛还遇到一个可以与库尔兹比拼残忍的白人殖民者,只是 因为被一根木杆碰了一下鼻子,这个白人就要杀一个土著居民来泄愤( 幸好当时 附近没有一个搬运夫) 。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的人不是禽兽是什么? 吉姆爷中 那个因拯救了“帕特那号”商船而受到西方世界称颂的法国少尉,也并不如他外 表表现出来的那么高逝。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法国少尉派了两个军士拿着斧子守 在拴着“帕特那号”的钢揽旁边,正如书中所叙述的那样,“两个军士三十 个小时一直在那儿。”【2 2 】这两个军士的使命就是准备一有突发事件,就立马 砍断钢缆。这也就是说,少尉虽然采取了救援措施,但是一旦那八百名香客的存 在威胁到自己的性命时,他们就是障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