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经济分析.pdf_第1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经济分析.pdf_第2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经济分析.pdf_第3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经济分析.pdf_第4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经济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 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北京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北京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而产业集群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 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 要的驱动因素,已成为诸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基于产业集群理论 角度对北京制造业进行分析,是卜分有意义的,它对于北京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思 路、战略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 对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问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等一系列问题作一初步 探讨。 本文首先从测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现阶段产业集聚程 度的测定指标并考虑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产业集群框架下,文 章建立了区域经济增长体系并推理出当经济达到稳态时产业集群与人均产出、人 均资本之间的关系。随后本文研究了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问题并 结合上海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紧接着,本文采用空间基尼系 数对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线性拟 合和灰关联分析法对产业集群和制造业产值、三大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同时本文还对产业集群和制造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本 文针对定性、定量分析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目前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和 北京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综述及本文的创新点、重难点的描述;第二部分介绍了产 业集群集聚程度评价指标并给出了产业集群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第三部分 对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定性分析,侧重于其现状、特点和问题;第四部分 则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定量的实证测算并进行了 进一步的分析。最后一章为政策建议。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借助了数据包络分析 ( d e a ) 等分析手段。 关键词: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北京工业大学绎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st h ef o i l l l d a t i o no ft l l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l l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o i l m a i l u f k t u r i n gh 硒p l a y e dav e d ri m p o r t a mr 0 1 ei nt h ee c o n o m i c 乎o w t l l 1 1 伦“g o r o 璐 d e v e l 叩m e mo fb e 巧i n gm a i l u f h c t u r i n gh 船a i le n o n n o i l se n e c to nt 1 1 eb e 巧i n g e c o n o m y i n d u s t r yc l u s t e r s ,勰o n eo ft 1 1 ew a y st oo p t i m i z et h ea l l o c a t i o no ff e s o u r c e s i nt l l ei n d u s t r y ,a r em ee 币c i e m 印p m a c ht oi m p r o v et 1 1 ec o m p e t i t i o no f i n d u s t r ya n d t l l er e g i o n a l s o “i st l l em o s ti i i l p o n 觚td r i v ef a c t o 培t os p e e d 山eg r o w t l la n di n c r e a s c t 圭l ei e v e lo ft h er e g i o ne c o n o m i c nh a sb e e n 血eh o t s p o tp r o b i e mi nag o o dm a i l y r e s e a r c hd o m i i l s n l e r e b y ,m ea 1 1 a l y s i so fm eb e i j i n gm a n u f a c 嘶n gb yt 1 1 ep o i n to f i n d u s t r yc l u s t e r s ,w h i c hc a nb et l l eo u t b a l a n c er e f c r c n c ef o r t b ed e v e i o p 、柏y 锄dt l l e s t r a t 喀e mc o n s t m e ,i sq u i t cs i g i l i f l c a t i v e f o u n d e do nt 1 1 i sp o i i l t ,t h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 d i s c u s st h ea c t u a l i 吼p r o b l e m sa i l dc o n 试b u t i o nt ot l l ee c o n o m i cg m w t t lo f t l l eb e 巧i n g m a i l u f 砬t u r i n gb yt h ea t l g l eo fe c o n o m y f i r s tn l i sp a p e ra i l a l y z e st 1 1 em e a s l 】r ei n d e x i no r d e rt 0c a l c u l a t et i l ei 1 1 d u s 时 c l u s t e r s d e g r e e t h e n 、v cd i s c u s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t l i pb e t 、e e nt 1 1 ei n d 吣旬叮c i u s t e 硌a n d t 1 1 ee c o n o m i cg r o 、帆h u n d e rt h ef h m eo fi n d u s 仃yc l y s t e r s ,t h i sp 印e rc o n s t i t u t e sm c r e g i o ne c o n o i i l i c 铲o w ms y s t e ma i l dt l l e na c q l l i r e st l l ec o r r e l a t i v i t yo ft h ei n d l l s t r y c l u s e r s ,o u t p u tp e rw o r k e ra 1 1 d 幽ec a p i t a ls t o c kp c rw o r k e rw h e n 出es t e a d y - s t a t e e c o n o m yi sg a i n e d l a t e r ,t 1 1 i sp 印e ra i l a l y z e s 山e t u a l i 魄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i l d p r o b l e m so fb e 瑶i n gm a n u f 缸t u r i n gc l u s t c r s a 王s ow em a k et l l ec o m p 锄t i v ea i l a l y s i s b e t 、v e c nb e u i n ga 1 1 ds h a n 曲a im a i l u f a c t u 血gc l u s t e r s w i mt l l i s 硼d e r s t a l l d i n g ,t l i i s p a p e rc a l c u l a t e st h ea g g l o m c r a t i o nd c 伊e eo fm eb e 司i n gm a n u f a c 岫gc l u s t e r sb y t l l ew a yo fs p a t i a lg 碰c o e f f i c i e n t 舢l dt 1 1 e 1 1 ,w ed i s c l l s st l l er e l a t i o i l s h j pb e t 、v e c r im e a g 百o m 髓a t i o nd e 铲e ea i l dm em a n u f a c t t l r i l 玛v a l u eb yt l l el i n e a rs i m u l a t i o n 觚dt h e f e l a t i v i t yo ft h ea g 舀o i r i e r a t i o nd e g r e ea 1 1 dt 量伦m r e ei n d t l s t 啦sb yt h ew a yo fg r e y r c l a t i o nd e 掣e ea n a l y s i s p nm es a m et i n l e ,t l l i sp a p c rr e s e a r c h e st l l er e l a t i v i 哼o ft l l e 础心r yc l 嚼e r sa i l d 血et e c l l l l i c a le f f i c i e n c yo fb e q i n gm 锄u t u 血g i n 血ee i l d a i d e da tt 1 1 ec o n c l i l s i o no f t h eq l l a l i t a t i v e 觚dq u a i l t i 协t i v ea m l y s i s ,“sp a p e r 百v c st h e c o m e s p o n d i n g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s t h e r ea f i v ep a n s t h ef i r s tp 矾i n c l u d e st h er e s e a r c ha c t i l a l i t ys m n m a r i z eo f i i l d l l s t r yc l u s t e r st l l e o r ya th o m e 卸da b r o a d 柚dm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眦u so fb e 瑶i n g m a i l u 最l c m 血ge x c e p tm ei r i i l o v a t i o na n dd i 衔c u i t yo ft h i sp a pe r 1 ks e c o n dp a n i i l t r o d u c e st 1 1 ei n e a s u r ei n d e x e so f t l l e 证d u s 仃yc l u s t e r sm l d 百、,e st h er c g i o ne c o n o n l i c g m w mm o d e lu i l d e rt 圮丘a m eo fi n d u s t r yc l y s t e r s t h em i r dp a r tq u a l i t 砒i v ea i l a l y z e s n a b s a l l a l t l l eb e 巧i n gm a i l u 缸t i l 豳gc l u s t e r s ,e s p e c i a l l yi t s a c t i l a l 慨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锄d p r o b l e m s t h ef o l l n hp a r tm a k e st h eq 啪t i 协t i v ea i l a l y s i s ,w m c ha r ea b o u tt 1 1 e c a l c u i a t i o nt h ea g g l o m e m t i o nd e 伊e e 锄dt l l ei i l d e p t l lr c s e a r c h t h el 嬲tp a ni st h e p o l i c ys u g g e s 协1 k sp 印e rh a sl l s e dt h e 、v a yo f d e a i nt h er e s e a r c hp m c e s s k e yw o r d s :b e 旬i n gm a i l u f a c 砌n g ;i n d u s 蚵c l u s t e r s ;r e g i o ne c o n o m y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j e 塞王些盔堂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伞硼日期:唧z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j e 塞王些盍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鼢秘嘲翩豁潮晦吼中,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1 1 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 i n d u s t r yc l u s t e r ) 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 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 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1 。产业集群是对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种空间 集聚现象,它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 的经济组织系统。产业集群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提升产业竞争 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己成为诸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尽管直到2 0 世纪9 0 年代迈克尔波特和保罗克鲁格曼推出颇具影响的研究 成果”卅,才引发产业集群的研究热潮”1 ,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丰 富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但事实上,早在经济发展伊始,就已经开始了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在著名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 a d 砌s m i t h ,1 7 7 6 ) 关于行业分工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即开始包括产业集群的思想;但是,当时产业 集群并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概念提出来,因此并没有引起经济学界的注意, 直到马歇尔( a m a r s h a l l ,1 8 9 0 ) 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的出现:马歇尔 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描绘、阐释并成为具有深远影 响意义的经典之作。马歇尔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认为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 济而集聚,从而发展成为产业集群。尽管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更加显而易见:扩 大生产规模,获得更高产出;但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十分重要:当产业规模 持续增长并在特定的地区集中时,会出现相应的服务性行业及其他相关产业。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韦伯( a 并e b e r ,1 9 0 9 ) 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各个企业自身简单的规模扩张嘲,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 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实现地方产业化,即以 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是产业集聚的 高级阶段。韦伯研究了工业出现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并将其归结为:交通条件、 资源指向等特殊原因和因共享公共设施和服务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一般原因,并同 时指出:相对于特殊原因,一般原因对于产业集群有着更加重要的促进作用。这 使得产业集群理论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因为这种基于微观企业选择理论的创新性 研究有别于马歇尔的研究。 2 0 世纪7 0 年代末以来,经济学开始将空间纬度作为分析的一种手段,这直接 促使保罗克鲁格曼( p a u lk r u g m a n ,1 9 9 1 ) 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诞生。克鲁格 曼把空间经济思想引入正式的经济分析,并建立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克 第l 章绪论 鲁格曼成功证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这一结论并为产业扶植 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9 1 ,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断自 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克鲁格曼以传统的收益递增为基础, 引入地理区位等因素,分析了空间结构、经济增长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新的空间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哈佛商学院 的迈克尔波特( m e p o r t e r ,1 9 9 0 ) 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国 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 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是竞争力和竞争优 势。此外,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 对集群的形成、发展模式和发展周期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并使得产业集群成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产业集群现象也开始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欧美,比 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有美国硅谷的微电子技术集群,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 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等“;在我国,则有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义 乌的小商品集群、温州鞋业集群、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广东家具产业集群、 云南烟叶加工产业集群、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扩大使 得产业集群为国内外经济学者研究的焦点。 1 1 1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 产业集群生成 和发展动力;2 ) 价值链;3 ) 产业集群和工业化;4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5 ) 产 业集群统计;6 ) 产业集群竞争力;7 ) 政府作用和集群政策。出于对本论文主体 结构的考虑,在此仅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统计视角来关注国外对产 业集群的研究。 ( 1 ) 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面: 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性。d o r o t h ym c c o r m i c k ( 1 9 9 9 ) 认为:集群有助于企业成长,并且对工业化的进程做出了广泛的贡献。这种贡献 可以用集体效率来衡量。他通过对非洲6 个集群的研究,认为集群在非洲环境下 从四个方面促进了工业化发展。其一,集群提高了市场开拓能力,增加了生产。 其二,提高了技术革新的潜在可能。其三,联合行动使企业具备对付外来冲击的 能力。其四,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生产1 。n i c h o l a sc r a f t 和j v e n a b l e s ( 2 0 0 1 ) 在k r u g m a n 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理聚集对经济 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并得出结论:尽管缺乏高质量制度是落后的重要原 因,但不能忽视地理聚集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 。d n o r 嘞n 和j v e n a b l e s 2 北京工q k 大学经济学硕十学位论文 ( 2 0 0 1 ) 探讨了基于规模收益递增的世界经济范围内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数量,研 究了国家产业集群政策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关系以及产业集群与世界经济福 利最大化的关系,认为在均衡发展的条件下,产业集群数量太多而规模太小”1 。 c a t h e r i n eb e a u d r y 和p e t e rs w a n n 以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 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 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强度和产业集群内绩效存在着非常强的正效应“”。h u ( 2 0 0 2 ) 通过产业集聚模型对中国的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地理优势使得中国 东部成为产业集聚的初始地区,此外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中国东部的这种 产业集群程度日益加深“”。 ( 2 ) 在产业集群统计方面: 产业集群统计( i n d u s t r yc 1 u s t e rs t a t i s t i c s ) 是全面统计和描述一定时 期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系统。它源于欧美国家,与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态势及对 社会经济的巨大贡献相关,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日益成熟而出现的产业集群 工作的新内容。p o r t e r ( 2 0 0 3 ) 认为,定性研究在解释产业集群内在演化机理方面 存在不足,而通过数学模型输入统计数据进行演算和模拟,结合产业集群统计调 查分析和实证比较的方法,在这方面更具优势”。g i l s i n g ( 2 0 0 0 ) 认为,产业 集群的统计资料有助于辩识和掌握产业集群的各项特点和网络结构,对研究产业 集群的治理和竞争能力成因十分重要“”。许多学者以产业集群统计分析对早期的 产业集群理论假设和研究成果进行实证分析,例如b r e n n e r ( 2 0 0 1 ) 构建了产业 集群的七个动力机制模型,并结合产业集群统计数据,从集群动力机制发生的时 问( w h e n ) 、地点( h e r e ) 和规律( h o w ) 三个维度来刻画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变 过程“”。m e iw e n 利用产业集群统计的方法通过对1 9 8 0 ,1 9 8 5 ,1 9 9 5 年的数据的 分析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自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规模效 益递增的运输和生产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程度飞速提升“”。 西方国家的产业集群分为官方和民间统计”1 。官方统计由产业集群所在地政 府实施,一般以行政区域为限对其中的产业集群进行统计。官方统计一般是集群 的总体统计,范围广,在时间上有连贯性,且免费对外发布。民间统计般由团 体和学术机构或项目小组实施。民间统计的范围不受行政区域限制,而取决于产 业集群自身的边界“”。 产业集群统计以定量的方法更有效、更精确地描述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 从量化的角度去衡量并测算集群整体发展状况、集群系统的生产效率和贡献,用 数据反映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统计的发展为探索产业集群的本 质奠定了基础。 第1 章绪论 1 1 2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重点多集中于从定性分析的角度 去研究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集群特征、集群竞争优势方面、产业集群的引导和 规范政策及政府作用方面“1 ,如王缉慈( 2 0 0 2 ) 对产业群的战略进行了研究嘲; 蔡宁( 2 0 0 1 ) 从集群经济出发探讨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问题”1 ;叶建亮( 2 0 0 1 ) 运用知识溢出的理论分析了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竞争成本与集群规模之 间的关系。1 ;此外,学者们也非常注意产业集群的经济角度尤其是区域经济角度 的分析等方面”“。 从定量角度去衡量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等各 方面的分析研究,由于其专业性强、数据收集困难且计算量较大,国内较少有学 者涉及。梁琦( 2 0 0 3 ) 利用区位基尼系数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 4 个行业1 9 9 4 、1 9 9 6 、 2 0 0 0 年的区位基尼系数以及中国制造业3 位数分类1 7 1 个行业2 0 0 1 年的区位基 尼系数并计算了这些行业的主要分布领域。”。范剑勇( 2 0 0 4 ) 在m a r i u sb r u l h a r t ( 2 0 0 1 ) 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其关于欧盟产业分布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全国六大区域 1 9 8 0 年和2 0 0 1 年的地区产业集中率,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徐康宁( 2 0 0 3 ) 运 用c r 指标、标准差系数等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 8 个行业1 9 9 7 年的地区集中 度1 。罗勇,曹丽莉( 2 0 0 5 ) 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2 0 个行业1 1 年间的地理集中 指数的变化情况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口5 1 。周兵 ( 2 0 0 5 ) 以s o l o w 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原因运用定量 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解释了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1 。还有一些学者从定量 角度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对于产业集群,定性分析 的多,定量分析的少。 1 2 北京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 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 t o 的新形势下,国内经济学 界越来越关注对制造业问题的研究。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川,制造业的发展 对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北京制造业的发展始于2 0 世纪5 0 年代,经历了从6 0 年代以重型机械、内燃机械、印刷机械、机床、化工等为代 表的重化工产品为主的制造业,到7 0 年代以缝纫机、手表等为代表的以轻工产 品为主的制造业,再到8 0 年代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家电 制造业,再到9 0 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手机等为代表的【t 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8 0 年代以后,北京制造业增速总体趋缓,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逐渐放慢。立 足于首都所具有的教育、科研、人才、基础设施等城市竞争力优势,从扩充北京 4 北京 业大学纤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经济总量和2 0 0 8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出发,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 “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北京提出发展制造业有其客观必要性, 但在北京这样的首都城市如何更好的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有 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北京现代制造业正在飞速的发展,2 0 0 0 年至2 0 0 4 年,以电子信息、汽车、机 电、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北京市工业的比重分 别由5 0 2 、4 4 2 提高到5 3 8 、4 9 0 。2 0 0 4 年,现代制造业四大产业对工业增 长的贡献率达到5 3 9 。在现代制造业的带动下,北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 1 ) 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产业链长,具有高新技术及程度很高的特点,资 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规模经济显著,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 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 0 0 2 年以来,在北京市政府的发展环境、资金人才等 多方面支持下,北京汽车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作为北 京汽车产业的主体,北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 0 0 4 年在世界机械工业5 0 0 强中排名 1 9 6 位,初步具备了与世界汽车厂商竞争的能力。北京汽车产业主要依托于“一 个基地,三大板块”,即顺义汽车制造业基地、以北京现代为代表的轿车板块, 以北京吉普为代表的轻型越野车板块和以福田汽车为代表的商业车板块。截止到 目前,北京汽车产业企业达2 0 0 余家,从业人员达8 万人,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 的支柱产业。 北京汽车产业对北京市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据统计,汽车产业每增长一个 百分点,要拉动相关产业增长近l o 个百分点啪3 。这些产业包括上游的机械制造、 钢铁及有色金属、电子通讯设备、纺织、化学原料及制品等行业及下游的汽车维 修保养、金融信贷、商贸、法律咨询等行业,因此,可以说发展北京汽车产业对 于拉动北京经济需求、促进北京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2 ) 微电子产业 以集成电路为主的微电子行业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 的重要产业。北京是我国微电子行业的发祥地,具有发展集成电路的综合优势和 潜力,历经4 0 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 材料及专用设备为一体的产业链,产业内企业达1 5 0 余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 设计人员逾5 0 0 0 人,是环渤海湾集成电路行业区的核心。北京微电子产业在中关 村科技园区、北方微电子生产基地形成了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 试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企业集群,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汽车电子有望成为北京新的增长点,并将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主导产 业。伴随着北京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微电子产业以北京八大处基地为基础,充 5 第l 章绪论 分利用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形成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 3 )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经过初创、形成、快速发展几个阶段,已经形成了一 定的规模,特别是在先进制造装备、仪器仪表装备、先进印刷装备、医疗装备等 主要领域均获得较大的进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以 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并不断涌现出一些新 的发展领域,如医疗设备、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截止到目前,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企业接近l o o o 家,从业人员接近5 7 万人, 发展态势良好。 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数控机床研发方面,北 京市全国三大研发生产基地之一;在机器人方面,北京的生产能力和拥有量具全 国第一;在仪器仪表和先进印刷方面,北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但是与国外相比, 除激光技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基本上是与国外同步发展之外,北京光机电一体 化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约有l o 年的差距,这一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4 ) 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 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是北京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地区拥有众多 的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研发机构及大量专业人员,形成强大的生物工程和新医 药产业科研开发实力,并具有地域优势:国家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开发、审批 和管理机构集中;信息沟通快捷:临床基地相对较多。北京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 业发展效益成良好态势,销售收入位居全国前列,利润率及市场容量具全国第一。 北京已经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工程为重点的,集生物医药 产业创新、制造、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基于北大生物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亦庄药谷、京西医药产业带、京东医药产业群和北京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产 业群。 北京经济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战略性调整加快,使生物工程与新医 药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产业水平的大 幅度提高,从而全面提高了北京整体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北京经济的飞跃发展。 1 3 研究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背景与意义 北京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北京经济实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 此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尚不多见。其中北京现代制造业研究基 地( 2 0 0 4 ) 对北京制造产业集群化进行了趋势分析,认为:北京制造产业集群化 的发展存在着地理环境、人力资源、奥运契机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产业 6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链不完整、商务成本偏高及竞争压力等方面的问题。梁进社( 2 0 0 5 ) 基于劳瑞模型 对北京的城市扩展和空间发展特点迸行了分析并指出北京制造业内部部分产业 形成了集群式发展。程连元( 2 0 0 4 ) 认为产业集群是北京工业的战略取向1 ; 邓丽姝( 2 0 0 4 ) 通过对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分析后认为,北京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以园区为载体,呈现出基于价值链区域分工的趋势“。但是,目前的研究尚没有 涉及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定量研究以及其与北京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等 问题。 1 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寻找出衡量区域产业集 群程度的指标,并以此从经济角度来考察产业集群对北京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 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 ( 1 ) 北京制造产业集群的特点及比较分析。 ( 2 ) 衡量产业集群程度指标的建立集聚( a g g l 伽e r a t i o n ) 程度指标:空 间基尼系数、产业基尼系数、集聚指数等。 ( 3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与经 济增长及制造业技术效率的相关分析。 ( 4 ) 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 1 ) 从定量角度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度 量。 ( 2 ) 基于技术效率分析角度研究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在于: ( 1 ) 衡量集聚程度指标的选择及其实证研究。 ( 2 ) 基于效率分析角度的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定量分析。 ( 3 )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 4 )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7 第2 章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第2 章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产业优化配置的表现 形式。但是如何衡量这种产业集群的程度,如何能够在产业集群这一产业现象中 挖掘出定量的科学的、合理的衡量指标,是需要仔细研究的。因为,纯粹的从定 性角度去分析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等相关问题并 不能给出最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下面一部分的主要工作在于如何科学的、合理 的确定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程度的指标。 这里首先要说昵集群( c l u s t e r ) 和集聚( a 9 9 1 0 m e r a t i o n ) 的关系。目前集 群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大体来说都强调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产业领 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所形成的经济群落。而集聚则强调的是空间的集 中,是地理意义上的大范围的单一土地利用形式“”;集聚并不代表集群,产业集 群是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外部性经济群落。但是产业集群的程度可以用集聚来衡 量,称之为集群产业的集聚程度。因此,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在北京制造业产业 集群定量研究部分将产业集群程度指标称为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以便于更好的 理解产业集群的内涵。 2 1 基于产业集群统计的产业集群程度指标评价 2 1 1 指标设计原则 为了选取合理的指标去衡量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我们首先需要设立指标设 计的原则。指标设计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科学性和可计算性。 ( 1 ) 科学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如何选择、引入产业特 征和区域特征。所谓产业特征,强调的是产业分类和产业链的概念,即产业分类、 行业结构等一系列描述整个产业状况的变量。而区域特征则强调的是地域的概 念,即区域经济、人口等一系列经济因素。通过对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的综合考 虑,可以初步构建产业集群程度指标的框架。第二、如何确立产业特征变量和区 域特征变量的计算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计算关系的选择直接决定能否合理反 映出各变量对指标的影响,从而影响指标的科学性。 ( 2 ) 可计算性。由于产业集群程度指标的计算涉及到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 的一系列变量,这些变量的可计算性或者说是这些数据的可获得性就成为我们必 须考虑的问题。如何在计算变量的最合理选择和可计算性之间平衡,将是我们在 构建产业集群程度指标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8 北京 业大学绎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2 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基于上述科学性和可计算性的原则,我们来选择衡量产业集群程度的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衡量指标的设计主要源于评价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之所以选择基尼系数,是因为它能够合理的反映收入的区域特征,而 我们需要的是产业特征与区域特征相互计算关系,或者说是产业的区域特征。自 从产业集群的定量研究受到重视以来,学者们利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产业的分布均 衡程度,由此产生了空间基尼系数、产业基尼系数和集聚指数等各种指标,并被 广泛运用于产业集群的衡量。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p a u lk r u g m a n ( 1 9 9 1 ) 曾 用空间基尼系数计算了美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内研究界 对于产业集群的定量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指标的名称、形式上 存在着不统一,如有的学者也称空间基尼系数为区位基尼系数。 2 1 _ 2 1 空间基尼系数 空间基尼系数( s p a t i a lg i n ic o e f f i c i e n t ) 是一种度量产业集群地理集聚 程度的方法“1 。它将整个经济体分为多个地理区域,通过比较各地理区域某一产 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以及该地理区域全部就业人数占总就 业人数的情况,来衡量整个经济体的产业集中程度。其公式为: g = ? ( e z ) ( 2 1 ) 其中,g 为空间基尼系数,s 是f 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经济体该产业 总就业人数的比重,x ,是f 地区就业人数占整个经济体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表 示所划分地理区域的个数。 空间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g o ,1 】。 2 1 2 2 产业基尼系数 产业基尼系数( i n d u s t r i a lg i n ic o e f f i c i e n t ) 同样是将整个经济体分为 多个地理区域,并利用区位商( l o c a l i z a t i o nq u o t i e n t ) 的概念建立了其计算 方式“。区位商是指产业在某地理区域的经济活动份额相对该产业在所有其他地 区经济活动份额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r 显。= 暑 f = l , ( 2 2 ) 五j 其中x 表示某产业在f 地区( 扛1 ,) 的经济活动份额( 产出或就业水平) , x ,表示该产业在所有其它地区的经济活动份额。 区位商在本质上是区域差异的衡量,据此构建的产业基尼系数因此表示产业 分布的不平衡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9 第2 章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g :至:薹:墨二划泣, 2 r 其中,g 为空间基尼系数,足表示f 地区产业的区位商,r 表示各地区区位 商的平均值,表示所划分地理区域的个数。 产业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g o ,1 】。 2 1 | 2 3 集聚指数 e 1 1 i s o n 和g 1 a e s e r ( 1 9 9 7 ) 在产业市场结构的集中度衡量的基础上构建集聚 指数( i n d e xo fi n d u s t r y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首先引入赫芬达尔指数 ( h e r f i n d a h li n d e x ) 。赫芬达尔指数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厂商所占行业总资产百 分比的平方和,即 何= y “z 2( 2 - 4 ) 其中z 表示行业的市场中第f 家厂商的绝对规模占整个行业资产、销售或其 他变量的百分比, r 表示行业市场中的厂商数目; 赫芬达尔指数是一个广为流行的市场结构计量指标,可以用来计量市场份额 的变化。 集聚指数依然采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多个地理区域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g :薹垫二垡二! ! 二圣:篓鬯( 2 - 5 ) u = 一 l z 一) , ( 1 一? x ? ) ( 1 一日) 其中,g 为集聚指数,s 是f 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经济体该产业总就 业人数的比重,x 是f 地区就业人数占整个经济体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表示所 划分地理区域的个数,日表示赫芬达尔指数。 按照e l l i s o n 和g l a e s e r 的分类,当g o 0 2 时,产业无地方化现象;当 0 0 2 g 0 0 5 时,产业集中度较高。1 。 2 1 2 4 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集聚程度的衡量指标虽然广泛运用于各种理论及实证研 究,但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 空间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组织状况及区域差异,因此在利用空间 基尼系数来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地理区域大 小的差异而造成跨产业比较上的误差。1 。 由于产业基尼系数是基于区域化商数构建的,而区域化商数在本质上是区域 差异的衡量,因此产业基尼系数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刻画产业集中的程度“”。 虽然集聚指数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使研究者们能够 进行跨产业、跨时间、甚至跨国的比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指标,但是由于它是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十学位论文 基于赫芬达尔指数构建的,而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需要厂商的数据,因此从数据 的可获得性角度考虑,利用集聚指数进行经验分析难度较大。 2 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 产业集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产业集群可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 响。作为一种组织形态,产业集群使得竞争从单个企业上升到组织群体层面,它 使得群落里的企业在保持原有的独立性的同时,以集体的身份进入市场并享受规 模经济等各种竞争优势,从而直接降低了产业集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使产 业集群所在区域无形资产提高,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为了更好的分析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 入手,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以便更好的去研究产业 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 2 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动力及相关问题。自古典 时期以来,经济增长理论就一直是许多经济学家热衷于研究的问题,如早些时期 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和后来的索洛、罗默、卢卡斯和巴罗等著名 的经济学家,他们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和成熟,为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 动力,并使得经济增长理论广泛运用于各个经济现象的研究。 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来看,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增 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1 )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源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 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财富的增长,而影响财富的因素则为 劳动生产率,因此,考虑经济增长问题,就需要从劳动生产率着手;而劳动生产 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