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现代社会,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起来的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和辉煌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尤 其是在这个时代大发展,知识“大爆炸”的网络信息化年代,教师的专业发 展更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进行转型的重要因素。 t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要求教师以 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并扮演多重的角色,提高自己的专 业素质并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工作状态 到底怎样呢? 他们有没有积极主动自我发展或成长的动力呢? 到底是哪些因 素影响着教师工作的动力呢?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研究。出于这些目的, 本研究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城市初中课程与教 学改革的现状,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对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 的从业动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目前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的从业动力处于 中等水平。职业认同度、工作满意度、从业稳定性和职业压力感四个维度 来看存在着较大差异:职业认同度最高,满意度和压力感次之,从业稳定 性状况最差;同时,背景因素不同的教师在这四个方面也有差异。根据调 查结果,本文分别从经济增长及就业压力、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城乡差距 和价值取向及教师管理与教师培训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从政府、学校、 社会、教师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从业动力,城市初中教师,湖南长沙,调查 i a b s t r a c t i nm o d e r ns o c i e t y ,t h ef a r r e a c h i n gs t r a t e g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 b r i l l i a n tp r a c t i c a lm e a n i n go ff o r g i n gah i g hq u a l i f i e dt e a c h i n gt e a m w i t hm o d e r n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n c e p ta n da r m e dw i t hm o d e r n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e o r yi so b v i o u s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i sf a s tg r o w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n e t w o r k a g ef u ll o fk n o w le d g eb i gb a n g ,t h ep r o f e s si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e a c h e r sh a si n c r e a s i n g l yb e c o m et h ek e yi n f l u e n t i a lf a c t o ro ft h e c o n d i t i o n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o u rc o u n t r y an e wr o u n do fc u r r i c u l u m r e v o l u t i o no fc h i n ah a sp o s e dm o r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t o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e a c h e r sa r e r e q u i r e d w i t h g r e a t e n t h u s i a s mi n t o t e a c h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k , c h a n g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i d e a sa n dp l a y i n gm u l t i p l er o l e s ,i m p r o v i n gt h e i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q u a lit y a n dt oa c h i e v et h e i ro w n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nh o wa b o u tt h e i rw o r k i n gc o n d i t i o ni nt h er e a l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 d o t h e y h a v et h em o t i v a t i o no f a c t i v e l yp r o c e e d s e l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 w h a ta r et h ef a c t o r si n f l u e n c i n gt h em o t i v a t i o no f t e a c h i n gw o r k ? a 1 1o fa b o v eq u e s ti o n sa r ew o r t h ys p e c u l a ti o na n d r e s e a r c h f o rt h e s ep u r p o s e s ,t h er e s e a r c hisb a s e do nt h em a c r o b a c k g r o u n do fc u r r i c u l u mr e v o l u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a n d t h e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o fc u r r i c u l u ma n di n s t r u c t i o n r e v o l u t i o no fu r b a nj u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 ,a d o p t i n gt h ed o c u m e n t a r y m e t h o d 、 q u e s ti o n n a i r es u r v e y ,i n t e r v i e w i n gm e t h o d ,i n v e s ti g a t e dt h e h c o n d i t i o no fe m p l o y m e n tm o t i v a t i o no nt e a c h e r s f r o mc h a n g s h au r b a n j u n j o rm i d d l es c h 0 0 1 i n v e s t ia t i o n j s u l t sa r es h o w i n g :o n 1 ,p r e s e n t ,t h e n v e s t l g a t l o n r e s u i t sa r es h o w i n go nt h ew h oea to r e s e n tt h e i e m p l o y m e n tm o t i v a t i o no fc h a n g s h au r b a nj u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t e a c h e r r a n k sm i d l e v e l ,b u tl a r g ed i f f e r e n c e se x i s t i n gi nf o u r a s p e c t s :d e g r e e 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r e c o g n i t i o n ,d e g r e eo fj o bs a t i s f a c t i o n ,j o bs t a b i l i t y a n dw o r k i n gp r e s s u r e a m o n gt h e m ,d e g r e e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r e c o g n i t i o n r a n k sf i r s t ,f o l l o w i n ga r e d e g r e eo fj o bs a t i s f a c t i o na n dw o r k i n g p r e s s u r e ,i ti st h ej o bs t a b i l i t yt h a tr a n k st h el o w e s t m e a n w h i l e ,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e a c h e r si nf o u rd if f e r e n ta s p e c tsa r ed if f e r e n t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u r v e y ,i nt h i st h e s i s ,r e a s o n sa r ea n a ly s e di nf o u r a s p e c t s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a n de m p l o y m e n tp r e s s u r e ,c u l t t i r et r a d i t i o n s 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g a pb e t w e e nr u r a la n du r b a na r e a sa n d v a l u eo r i e n t a t i o n ,t e a c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n dt e a c h e rt r a i n i n g ,m e a n w h i l e , a d v is o r sa r eg i v e ni ng o v e r n m e n t ,s c h o o l ,s o c i e t ya n dt e a c h e r k e yw o r d s :w o r k i n gd y n a m i c ,t e a c h e r so fc i t ys e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 , c h a n g s h ah u n a n ,s u r v e y m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l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1 一、选题背景一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2 第二节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3 一、关于动机、动力及工作动力的研究3 二、我国关于教师从业动力的研究5 三、研究现状述评及相关概念约定1 l 第三节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1 4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 4 二、研究过程1 6 第二章调查结果分析1 9 第一节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状况分项分析1 9 一、职业认同度l9 二、工作满意度2 2 三、职业压力感。2 4 四、从业稳定性2 8 第二节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的总体状况及特征3 2 一、从业动力的总体状况3 2 二、从业动力的总体特征3 6 第三章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4 1 第一节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从业动力中等的原因4 1 一、经济增长及就业压力的原因4 l 二、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的原因4 5 三、城乡差距和价值取向的原因4 8 四、教师管理与教师培训的原因4 9 第二节基于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的建议。5 2 一、政府应采取的措施5 2 二、学校应做出的改进5 6 三、社会应提供的支持。5 9 四、教师应进行的调适。6 l 结束语6 5 参考文献6 7 附录一7 1 附录二7 5 附录三7 6 后记7 7 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7 9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一,选题背景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作为一项树人的伟大事业,在社会和个人 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生力军,在教 育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进入2 l 世纪,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首先, 对于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主导课堂的唯一核心;不再是唯 我独尊的教学权威;不再是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学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 的重视和提高。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自己的风格特征和主观能 动性的发现者,他们开始意识到要学会我需要和我自己想要的东西,教师要 给我提供有用的知识。其次,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教师在有限的教学生活中必须进行大量的学习和自我反思,进一步提高自身 的能力水平,这样就使得教师在工作时间内需要完成更多的任务。并且由于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不完善,学校及社会无力给予教师更多的咨询、学习和 培训的机会,加上有些教师本身的学习意识的薄弱,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更是 困难重重,教师负担成倍增加,教师心理健康堪忧。这不仅发生在条件相对 薄弱的农村,在城市,教师排解压力的过激行为也是频频发生。这个。太阳 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一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离职频繁,流动性大,“孔雀 东南飞似乎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 硕士学位论文 注,真实教学中的教师的工作能力状况越来越成为教育专家研究的对象。 在这样的背景和情形下,城市初中教师城市初中教师工作状态到底是怎 样的? 他们的专业发展情况到底怎样?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 完成专业发展,履行他们伟大的使命呢? 他们的从业动力到底从何产生? 本 文就是选取湖南省省会和中国中部城市的代表长沙市城区的初中教师 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从业动力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对城市初中教师 的从业动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 支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通过抽样调查,补充性访谈和统计分析,了解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从业 动力的实际状况。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长沙市城区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状 况的原因,对可能或实际上影响教师从业动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调查结论 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改进策略。 ( 二) 研究意义 首先,对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完善并深化动 机学习理论。一直以来,对于动机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而缺乏 教育学方面的支持和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的研究可 以为动机研究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式和契机。 其次,了解当今我国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及其动力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 问题,可以为国家制定合理的教师政策和学校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供信息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甚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或咨询,为教师改进工作态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供建议或参考。 第二节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关于动机、动力及工作动力的研究 ( 一) 关于动力的哲学研究 在哲学上,很早就有人研究事物变化和人的行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伟 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在其著作形而上中 就提出了四因论,他认为事物的原因具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 和目的因。其中动力因是指事物变化的最初源泉,目的因是指事物终极的原 因。在此,亚里士多德显然已经看到了事物变化的动力和目标导向作用。 在哲学家中,试图对人类动机的本质问题做出解释的还有古希腊的伊壁 鸠鲁。他曾提出过人类倾向于趋乐避苦的假设。如他认为,“因为我们认为幸 福生活是我们最崇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 乃是得到快乐。 显然,伊壁鸠鲁在此把快乐作为人们的唯一追求。 ( 二) 关于动机及动力的心理学研究 在心理学上,动机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我国的动机方面的研究 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国外的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方面,没有形成本土化的体 系。在国外的动机观点上,通过对动机问题实质的认识,可从总体上把 它们区分为三大类:内在动机观点,外在诱因观点,中介自我调 节观点。如下表所示: 硕士学位论文 表1 - 1 心理学上关于动机的观点 本能论人的行为的j 托生和动物是样的,都是由于木能的驱使。 内 需要层次理人的需求按其由低级到高级次序可以排列成阶梯式的5 个层次, 在论( 马斯洛)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 动 驱力论( 赫驱力操作一一需要一一驱力 机 尔) 卜= 行为( 受到驱动去满足需要) 学习操作一一习惯一一方向j 强化理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是通过强化而形成的。强化对行为起着一种 ( 斯金纳)动机作用。 目标设置理明确的目标、困难的目标和反馈三个因素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 论( 洛克)个体对目标的努力受到四种凶素的影响:目标的难度、目标具体 外 化、目标的接受性和日标的承诺性。 在 心理契约理 在学校中表现为学校与教师之问的一系列相互的期望,以及双方之间 诱 论( 施恩)的一种责任、义务的承诺与- 瓦惠。这些都是教师积极工作,努力发展 因 的基础。如果教师感觉到学校没有履行其在心理契约中的义务,就会 引起教师对学校的失望或不满,就可能会采取降低工作绩效、离职等 破坏性行动,以牺牲学校利益来换取个人的心理平衡。如果学校真正 实现了对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会消除大量无谓的矛盾和冲突,在学 校内部很容易形成上下同心,凝聚力极强的局面,从而大大增强教师 对学校的忠诚度,减少人才的流失。 团体动力学团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团体受制于内聚力和瓦解 力。当成员问阻隔交流的障碍太大时,便产生瓦解力。而当他们和谐 中相处时,就会产生凝聚力。 介 吴伟士,勒温人是一个场( f i e ld )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 自 的动力理论生的。生活窄问( 1 i f es p a c e ,简称l s p ) 包括个人及其心理环境。一 我 个人的行为( b ) 取决于个人( p ) 和他的环境( e ) 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 调 行为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空间( l s p ) 。b = f ( p e ) = f ( l s p ) 节 成就需要理人们被高标准的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所激励着。它的前 论( 麦克利提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已经达到。即:主要研究人的生存需求在 兰) 得到满足后的那些需求。他认为:人的生存需求在得到满足之后 的需求主要有三种,即: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社交需求。 ( 三) 关于从业动力或工作积极性的管理学研究 在管理学上,最初研究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是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获得 更多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一项完善 科学的刚性制度并不能完全保证工人具有极大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关注 工人的需要和个人发展,利用柔性的的手段来管理,将外在规章制度的要求 和内在积极性的促进结合起来,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率。 4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表1 - 2 管理学关于工作动力的观点 双因素凡是与组织成员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的、并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 理论( 赫感的因素称之为激励因素;凡是与丁作环境或条件有关的,能防止人们产 茨伯格)生不满意感的另类因素称之为保健因素。 过程激过程激励理期望效价期望效价理论的基础是三种假设,即:个人和 励理论论强调员工理论( 托环境的组合力量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不同的人 如何被激励尔曼,佛有着不同类型的需求和目标:人们根据某种假 去努力工作 隆)设行为带来预期后果的概率来做出他们的决 的。该理论定。 试图解释和 公_ 甲理论一种关丁社会的比较过程的理论。公甲理论重 描述人的行 ( 当斯)点研究当一个人在和“他人”进行比较时,他 为的引起、 对自己的待遇感到公j 下的程度。 发展、持续 以及终止的 激励过程满意与其说是工作绩效的原因,不如说是工作 式( 波特 绩效的结果,也就是说,工作绩效能使人感到 全过程。 和劳勒)满意。不同的绩效决定不同的奖酬,然后不同 的奖酬又在员工中产生不同的满意程度。即是 说,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要使激励 产生预期效果,就必须考虑到奖酬内容、管理 制度、组织分工、目标设置、公平考核等综合 因素,还要注意个人的满意度在激励中的反馈。 二、我国关于教师从业动力的研究 ( 一) 关于教师工作动力的内涵、构成及重要性研究 黄锡平在其论文 小议青年教师工作动力的形成中对工作动力进行了 概念化的描述:“工作动力,是指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内驱力,青年教师的工作 动力通常表现为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时的主动性的程度,积极性的高度和 自觉性的强度。一 唐金桃,陈其国在 教师的工作动力浅议一文中,把教师的工作动力 分为:“内在动力,外在压力和吸引力。内在动力是指教师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主人翁精神,这是教师工作动力的主要因素。外在压力是指有形和 黄锡平小议青年教师工作动力的形成【j 】,职教通讯,1 9 9 7 ( 1 0 ) :2 7 5 硕士学位论文 无形地施加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力量。吸引力是使人们对工作目标有一定的兴 趣和爱好,愿意为之投入和效力。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 成,构成了教师前进的动力。吸引力是教师工作的基本条件,为内在动力和 外在压力提供保证,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提供组织、制度上的保证,内在动 力才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最大影响因素。” 欧立寿,张性秀认为“人的工作动力是指发动和维持人们工作行为的 内部力量。它不仅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高社会 实践效果的重要保证。 肖俊洪在教师的动力一文中,认为“教师的教学动机或动力与学生 的学习动机或动力是密切相关的。前者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后者的学习热 情、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教师的教学动机或动 力进行研究。 邵雪伟在论文高职教师动力激发状态实证分析对浙江杭州下沙高教 园区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从三个维度做了关于动力激发的实证调查,分别为: “工作积极性调动;对学校、系部、领导、自己的满意度;对学校发展的关 心度。” 韩敏在其论文我国城市小学教师从业动力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 调查中将教师从业动力分为从业稳定性、职业认同度、专业发展意向三个 维度进行实践调查。 唐金桃,陈其国教师的工作动力浅议【j 】湖南林业,2 0 0 0 ( 1 0 ) :9 欧立寿,张性秀人的工作动力的特点与管理理念的更新【j 1 湖南社会科学,2 0 0 2 ( 5 ) :3 6 肖俊洪教师的动力【j 】中国远程教育,2 0 0 8 ( 8 ) :3 2 邵雪伟高职教师动力激发状态实证分析【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报( 职业教育版) 。2 0 0 5 ( 5 ) : 4 1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彭培根在论文我国城市高中教师从业动力调查研究来自湖南省长 沙市的调查一文中,从从业稳定性、工作积极性、职业认同度和专业发展 意识四个维度对教师的从业动力进行了调查。 ( 二) 关于教师工作动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况晨光在其论文帮助教师寻找工作动力一文中,认为教师工作积极 性不高的原因是教师的真正需要没有满足,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以及教 师没有专业发展的“优质舞台。 吴文胜在教师职业动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一文中,认为:学校 制度规约的束缚、科层规则的约束和教师自身精神耗竭等是影响教师工作动 力的主要因素。 周建忠在教师专业发展为何缺乏内在动力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 的教师缺乏的是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受到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花费了教师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教师的成就感不断弱化,外显的,物质化的激励 不能促成教师成就感的形成,它主要是来源于在教育工作中体验到的快 乐,主要是来源于外界的认可。可这样的激励方式现在很少。再次,教 师的危机感不断消失。许多教师到了专业发展的“高原区 ,消极对待工 作。最后,教师的研究意识比较缺乏。,所以很多教师专业发展都是停 滞状态。 肖俊洪在教师的动力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改变目前只关注教师的内 在动力的倾向,因为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不仅是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为人 周建忠教师专业发展为何缺乏内在动力【j 】上海教育,2 0 0 6 ( 1 7 ) :5 1 7 硕士学位论文 师表。还有外在动力的因素,比如工资待遇、声誉、社会地位、工作环境、 职业安全感、职业自主权、职业发展前景等等。这些都可能对教师动力产生 负面的影响。没有外在动力的支持,内在动力也不能长久的维持。 胡惠闵在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中认为教师专业发 展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当个体主动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教师所具备的 专业素质完全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好老师, 骨干老师,因此他们就没有主动求发展的欲望。但事实上他们可能已经 处于“吃老本 的状态之中。如果外界没有什么变化的话,他们可能就 一直这样下去,直到被后来者取代。 俞荣认为教师上好课的动力来自于对教育职业的认同和对教学的热 爱。 朱沛雨在初任教师继续社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中,通过对苏北 地区s 县三所农村学校的初任教师职业价值的调查:调查发现,5 0 4 的 初任教师认为如果有机会让他们重新选择的话,他们不会再当教师。在调 查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时,0 8 的初任教师把教育看作职业责任的活动, 3 6 4 的看作良心的活动,3 3 1 的看作生存的手段,只有9 1 的初任教师 把教育当作幸福的体验。也就是说,大多数初任教师对教师职业价值没有 做到真正的内化,没有幸福的体验,这是造成教师职业不稳定的重要因 素。 薄艳玲在个体专业动态成长教师职业价值新探中提到: 教师没有很强的专业发展积极性是因为教师主体自身的思想和态度,具 体表现为教师对自我职业发展、人生的意义、自我发展实现等存在主体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上的焦虑感、不信任感、失落感和危机感。即“身份认同危机 ,不可否 认,这些都属于教师“非 专业化发展的范畴。人都是有主体思想和思 维的,不解决教师主体自身的思想和态度问题,则不论新课程改革也好, 专业化发展也好,教学相长也好,都注定因失去教师的主动支持而告败 北。 程巍,王在勇,王瑶在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 认同现状调查一文中认为教师从师范教育培养上已经存在问题。通过 调查发现:仅有一半的师范生喜欢做教师,有八分之一的师范生不喜欢做 教师,这部分不喜欢做教师的学生毕业如果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必然对己 对学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存在着潜在的危害。调查中还有3 7 4 在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这部分同学将来就算做了老师,也是对教师职业缺 乏热情、激情的群体,他们对教师职业抱有可做可不做、无所谓的态度, 只是解决了谋生的手段而已。 西南大学曾瑜在其论文成都市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中认为,职 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专业成长的一个动力。它最终决定着教 师的职业态度工作业绩与生命质量。 刘国艳在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一文中也说,只有 当教师从其职业中感悟到幸福、收获了幸福时,才会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廖龙文、文家风、刘家安等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九个省( 市) 的农村 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思想观念比 较落后,教育科研能力欠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从业动力偏低。因此,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 势在必行。 ( 三) 关于强化教师工作动力方策的研究 李树峰在文章找寻教师的动力之源认为:要研究教师工作的动力源, 才能彻底解决教师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师的动力到底来源于哪里? 有三个因 素要首先考虑:其一,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教师专业需求是什么;教师所 属于的社会、学校的这个集体的需要是什么。 唐金桃,陈其国提出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工作动力的策略 是:“首先,抓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养教师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的 决心,以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追求,用正确的形象去鼓舞、感染、鞭 策教师。其次,要强化教师的管理。要“知人善用,能者尽用”,公开选拔, 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第三,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自由发展 的平台。, 吴文胜在教师职业动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一文中认为解决教师 职业动力不足问题的具体对策有:“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以满足教师职业归 属感的需要;创新管理机制,以扩大教师主动发展的领域;挖掘积极因素,以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潜能。 。 潘国英,涂亦盛在谈教师工作动力的激发一文中,认为:要对教师 直接性工作动机进行激发,必须树立方向性,贯彻自主性,坚持民主性。让 教师通过自主地参与学校生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使学校工作产生事半功 唐金桃,陈其国教师的工作动力浅议【j 】湖南林业,2 0 0 0 ( 1 0 ) :9 o 吴文胜教师职业动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 】教育探索,2 0 0 8 ( 1 0 ) :1 0 4 l o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倍的效果。 陈小明在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一文中,认为体现时代 性和实效性的教育科研是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宗树兴在新课改需要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一文中提出激发教师 的内在动力的方法是:“1 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使教师认识到新课 改符合教师的长远利益和个人发展需求。2 建立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评 估制度。3 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应加紧落实。4 加强培训。5 给教师参与 新课改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研究现状述评及相关概念约定 ( 一) 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上面的归纳、整理,可以看出,关于教师的工作动力已经产生了非 常丰富的理论成果。工作动力的分类、重要性以及不足的原因和对策都进行 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本 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启示。但综观国内诸多研究成果,也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与阐释, 对实践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则关注较少,应然的研究较多,而实然的研究较少。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多定性描述,少定量分析。研究者大多进行原因 的分析和对策的建议,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而在这一 小部分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中,要么关注高校教师的从业动力状况,如 高 职教师动力激发状态实证分析;要么关注小学教师的从业动力状况,如韩敏 宗树兴新课改需要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j 】教育探索,2 0 0 6 3 ) :1 9 2 0 硕士学位论文 的论文我国城市小学教师从业动力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调查;要么 关注高中教师的从业动力状况,如彭培根的论文我国城市高中教师从业动 力调查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调查。可以说,在实证基础上收集资料 进行分析得出成果是令人振奋的,这表明研究者不是局限在理论的殿堂而开 始关注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中却没有对于基础教育 最重要阶段的初中教师的从业动力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力图运用实 证方法,以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沙市城区的初中教师为样本,对教师从业动力 的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以期从长沙的情况了解湖南乃至全国同类地区 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的状况,为初中教师的从业动力情况提供样本,为进一步 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二) 相关概念约定 动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心理学上认为动机有两种含义:( 1 ) 使人 或动物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内部状态。( 2 ) 与满足个性需要相关的活动 的目的或出发点。是人对他的需要的一种体验,它总是指向那些能够满足个 体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有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 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奥苏贝尔) ;表面型动机、深层次动机、成就型动机 c o v i n g t o n ( 1 9 9 2 ) ;自我中心的动机系统、道德中心的动机系统、任务掌握的 动机系统( 郭德俊、李原) 等等的分类。 动力,在辞海上有两种解释:( 1 ) 可使机械运转做工的力量,如水力, 风力,电力,热力,蓄力等。( 2 ) 比喻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力量。动力的 辞海:1 9 9 9 年版缩印本:音序,夏园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一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 0 0 2 ( 2 0 0 5 5 重印) :3 6 4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甚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研究最先是始于管理学中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动力机制一词。动力机制,亦称“激励机制。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同企业 经营和职工劳动积极性交互作用的内在功能体系,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之一。这种激励机制建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 各种责权力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理顺国家和国有企 业的利润分配关系;通过工资制度改革,使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并把竞争机制引入按劳分配,真正实行多劳多得。 在本研究中,约定动力等同于动机,指的是教师在自我和外力环境的共 力促进下,为了完成实现专业高度发展的目标,而不断调整、适应、坚持的 积极前进的力量。 教师从业动力,在教育系统中,就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其特有的 职位上所做出的对于职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驱动力。侧重于完成好本职 工作。专业发展动力,不仅包括教师积极学习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热情的参与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形成自 己的教学风格,并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所以专业发展动力更侧重于教师在完 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自我要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终身学习。从 业动力等同于工作动力加上专业发展动力,既包含教师为了完成本职工作所 做的努力,还包含教师在其现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不断成长。 辞海:1 9 9 9 年版缩印本:音序,夏园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一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2 ( 2 0 0 5 5 熏印) :3 6 4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首先,对研究的内容进行结构上的划分。本调查要研究教师的从业动力, 所以需要把从业动力划分为能用于测量的分类指标。根据研究题目,在查阅 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专著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工作动 力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维度的初选,初步选择了职业压力感、 职业认同度作为研究维度。选择职业压力感是源于名言“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有动力才能坚持进步”;选择职业认同度是基于“要想充分了解教师的专业 行为,首先需要全面分析教师是如何认识自己身份的。在职业生涯中, 教师获得、保持以及发展自己的身份、自我感觉,对于了解教师工作的 行为和思想有重要意义。”“教师对他们职业认同的积极自我感知能 够克服他们对恶劣工作条件的不满! 四同时参考了一些研究者的相关调查 量表,例如,韩敏的我国城市小学教师从业动力调查问卷、彭培根的教 师工作状况及原因分析调查问卷、付宇的中学教师择业动机调查问卷、 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 m i n n e s o t as a t i s f a t i o n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简称m s q ) 等,加上了工作满意度和从业稳定性。最终确定以“职业压力感、“职业认 同度”、“工作满意度 和“从业稳定性 作为考察教师从业动力现状的维度: g r c e tk c i c h t e r m a n s ,t c a c h e r sp r o f c s si o n a li ) c v e l 。p m e n t :ab i o g r a p h i c a lp e r s p e c ti v e j o u r n a i c u r r i c u l u ms t u d i e sv 0 1 2 6 ,1 9 9 4 o m o o r e , m i h 。f m a n ,j e p r o f e ss i 。n a ii d e n t i t yi ni n s t i t u t i 。n s 。fh i g h e rl e a r n i n si n i s r a e l h i g h e re d u c a ti o n ,1 9 9 8 ,1 7 ( 1 ) :7 9 1 4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同时,根据工作动力来源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从社会经 济因素、学校组织因素、教师个人因素探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具体原因。 其次,在确定维度的基础上,选取了如下四个问题对部分一线教师进行开放 性访谈,这4 个问题是: a 你觉得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b 你对你的工作满意吗? c 你工作的压力大吗? d 你有想换工作的想法吗? 通过访谈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学校等的教师对这 廿 四个问题的回答各有差异,所以就提出研究假设:不同背景因素下的初中教 师的从业动力有差异性,应当从教师的背景因素分析教师的从业动力状况, 经参考大量调查问卷后,确定以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校类型 作为背景因素。 冀 ( 二)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力求兼顾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方法。在量的研究方面,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在质的研究方面,采取结构性访谈以及逻辑分析, 并用适当的文献佐证。具体方法如下: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英特网所提供的最新信息 的查阅和筛选,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动力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 大量文献,为本文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不记名的方式对当前教师从业状况及 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硕士学位论文 访谈调查法。通过对事先编制好的访谈题目的分析,与部分教师深 入交谈,获得较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补充或佐证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法。把回收到的数据利用s p s s ( 1 7 0 版本) 进行统计分析, 从数据上说明初中教师的从业状况。 二、研究过程 ( 一) 文献整理与消化 国内外教育学者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的工作动力研究成果 甚丰。前期笔者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或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整理大 量与教师发展动力、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的满意度及教 师角色发展有关的资料,以期对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情况有一个比较 全面的了解。 ( 二) 问卷编制与修订 在前期资料整理以及维度和背景因素确定的基础上,着手编制适合本研 究的教师从业动力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的基本信 息,第二部分是教师从业动力的现状调查,第三部分是原因调查。 第一部分是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六个方面:性别年龄学历 教龄职称学校类型 第二部分是教师从业动力,分为教师从业的职业认同度,工作满意度, 职业压力感,从业稳定性来研究。 第三部分是影响教师从业动力的原因调查,是从社会经济、学校组 织、文化传统、教育改革特殊阶段和教师个人五方面来考虑的。 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基于对湖南长沙城区初中的调查 为提高问卷信度和效度,在河南省巩义市第二初中和第三初中进行了试 测。在对调查结果做出统计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与参加测试的教师进行了 交流,了解他们对问卷的意见。随后对问卷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最终形成正 式的有关教师从业动力调查问卷。 其中第二部分使用包括5 1 个项目的正式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式5 点计分方式。正向题计分方式为:“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分别以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为代表计分, 反向题计分方式为:“完全不符合 记5 分、“比较不符合 记4 分、“不确定 记3 分、“比较符合 记2 分、“完全符合 记1 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师从 业动力越足,相反地,分数越低,说明教师从业动力越弱。( 问卷指导语和调 查问卷详细内容见附录) 。维度和题目编号的对应表如下: 表1 - 3 教师从业动力包含的维度和题项分布 维度题号 职业认同度 工作满意度 职n p 压力感 从业稳定性 第三部分采用单选和多项选择结合的方式,共2 3 道题。 ( 三) 取样及实施调查 在问卷编制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