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顾炎武阐释思想研究.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顾炎武阐释思想研究.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顾炎武阐释思想研究.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顾炎武阐释思想研究.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顾炎武阐释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顾炎武阐释思想研究 文艺学 研究生胡晓红指导教师李凯 摘要:阐释学是当今人文科学领域的一门显学。虽然这一术语源自西方, 却不是西方学术的专利。阐释即理解,而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数千年文 明历史的中国自然具有悠远的阐释、理解历史。考察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典籍, 就会发现其中不乏关于阐释学的真知灼见。从孔子对上古文化典籍的阐释,到 汉代经学的繁荣、衰败到魏晋玄学的兴起,再到宋明理学的发达,中国古代阐 释学形成了自己特色和传统。作为清初“三大家”之首的顾炎武,被称为“清 代考据学的开山祖”。他在经学、史学、音韵学、文学等方面皆颇有建树,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阐释思想。为了实现儒学经世致 用的目的,顾炎武要求回归经典原意,并身体力行对经典原意重新探讨,以求 正本清源。他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上承汉学,兼采朱熹,发前人之所未闻,屡见 新意。 本文首先从考察西方阐释学历程出发,对比考察了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发 生、发展过程。对中国古代阐释学术语“以意逆志”、“得意忘象”以及主要阶 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给予了简略的梳理,其目的在于确立顾炎武阐释思想的 作用和地位。 其次,从顾炎武的生平、经历、学术活动出发,对顾炎武阐释思想的形成 予以考察,提出了顾炎武阐释思想是在反对明末心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剖析 了其主要立场。第二章以顾炎武的主要著作日知录、顾亭林诗文集为主 要研究对象,提出“回归经典”是其主要阐释原则,“通经致用”是其主要阐释 目的,“以史证经”是其主要阐释方法。第三章以顾炎武对易、诗的阐释 个案的考察,归纳出了顾炎武的阐释特色。就对易的阐释而言,他承继程 朱易学,以发挥易的“义理”为己任;就对诗的阐释而言,他是 以朱子为宗,兼采汉宋。顾炎武所开拓的“考文自知音始”的考据法,是他对 中国古代阐释学的主要贡献。 最后,从中国古代阐释史的角度考察顾炎武对古代阐释思想的继承与发 扬,确立他在中国古代阐释学的地位。此外,还从比较的角度,分析顾炎武所 代表的方法论阐释学与西方阐释学的方法论的异同。 关键词:顾炎武阐释思想回归原典通经致用以史证经 s o m et h o u g h t so ng uy a n w u se x p l a n a t i o nt h i n k i n g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h ux i a o h o n gt u t o r :l ik a i 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i sn o wah u m a n i t i e sd o m a i nf a m o u sd o c t r i n e a l t h o u g ht h i st e r m i n o l o g yo r i g i n f r o mt h ew e s t ,a c t u a l l yi sn o tt h ew e s t e r n a c a d e m i cp a t e n ta si ti ss a i di nw e s t e r np h i l o s o p h y t h a c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s o n eo ft h ee x i s t e n c ew a y so fh u m a nb e i n g s t h e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e x p l a n a t i o n t h o u g h ts h o u l db ea sl o n ga st h e5 0 0 0 一y e a r - o l dh i s t o r y o fc h i n aa n c i e n t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o ft h ev a s ta n c i e n tb o o k so fc h i n a w ec o u l d d i s c o v e rp e n e k a t i n gj u d g m e n ta b o u t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 s i n c ep r e q i n c o n f u c i u sb e g a nt oe x p l a i nt h ea n c i e n tb o o k sw r i t t e nb ys a g e s i n h a n d y n a s t y 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c l a s s i c sc a m et o p r o s p e r i t y ,a n d t h e n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p r o s p e r sa g a i n 、d u r i n gt h el o n gp e r i o d ,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 f o r m e di t so w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r a d i t i o n a so n eo ft h et h r e ep i o n e e r s0 fi n t h ec u l t u r a lh i s t or yo fq i n gd y n a s t y ,g uy a n w ui sc a l l e d ”t h ep i o n e e ro fq i n g d y n a s t yt e x t u a lc r i t i c i s ms t u d y ”g uy a n w um a d eo u t s t a n d i n ga c h i e v e m e n t s i nt h e s t u d yo fh i s t o r y ,l i t e r a t u r ea s p e c t a n ds oo n ,t ow h i c ht h el a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s c h o l a r sp a y sa t t e n t i o n h o w e v e r , i nh i sw o r kt h e r ei sa l s or i c h e x p l a n a t i o nt h o u g h t i n o r d e rt or e a l i z et h eu l t i m a t eg o a li n i t i a t e db y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g uy a n w ua p p e a l e dt o r e t ur nc l a s s i c a lo r i g i n a li n t e n t i o n ,a n d s e ta ne x a m p l et ot h ec l a s s i c a lo r i g i n a li n t e n t i o nr e d i s c u s s e sh ei n h e r i t e d 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t h o u g h to fh a nd y n a s t y ,p i c k i n gs o m ew a y so f z h ux i ,a n dp u t t i n gf o r w a r dn e wi d e a s t h i sa r t i c l es t a r l sf r o mt h e s t u d y o fw e s t e r n e x p l a n a t i o n c o ur s e , 3 c o m p a r i n gt h e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o c c u r r e n c ea n d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p r o c e s si ta l s os t u d ys o m eo ft h em o s tf a m o u sa n c i e n tt e r m s , s u c ha s ”y i y in iz h i ”,”d ey iw a n gx i a n g ”a sw e l la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o ft h e m a i ns t a g e n e x t ,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o fg uy a n w u sb i o g r a p h y ,e x p e r i e n c e , a c a d e m i ca c t i v i t i e s 。t h et h e s i st r i e st 0e x p l a i nh o wg uy a n w u sf o r m e d i t p r o p o s e dt h a tg uy a n w u se x p l a n a t i o nt h o u g h tw a sb a s e do nt h eo p p o s i t i o n t ot h ex i nx u es t u d y ,m e a n w h i l e ,i ta n a l y z e sh i sm a i nv i e w p o i n t s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t a k eg uy a n w u 。sm a i nw o r k ”d a t ek n o w l e d g er e c o r d ”,”g ut i n g l i n p o e ma n t h o l o g y ”a st h er e s e a r c hm a i nl i t e r a t u r e p r o p o s e s 。t h er e t u r nt o c l a s s i c s ”w a sh i sm a i ne x p l a n a t i o np r i n c i p l e ,”p a s s e sa f t e ri so fv e r yp r a c t i c a l u s e ”w a sh i sm a i n e x p l a n a t i o ng o a l ,”y is h iz h e n gj i n g ”w a sh i sm a i n e x p l a n a t i o nm e t h o d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t h et h e s i ss t u d i e sg uy a n w u s e x p e r i e n c e si ne x p l a i n i n gb o o k so fc h a n g e sa n dp o e t r y ,c o n c l u d i n gh i s m a i n e x p l a n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h i sm a i n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 a n c i e n t 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o fc hi n aw a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t e x t u a ic r i t i c i s mt h i s t w oc h a p t e r sa r et h ei n n o v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e f i n a l l y ,i no r d e rt oe s t a b l i s hh i ss t a t u si nt h ea n c i e n te x p l a n a t i o nh i s t o r y o fc h i n a ,t h et h e s i sr e s e a r c hh i si n h e r i t i n gt ot h ef o r m e rt h o u g h t i na d d i t i o n , a l s of r o m 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t h ew e s t e r nt h o u g h t ,t h e m e t h o d o l o g y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w h i c hr e p r e s e n t st oh i ma n dt h ew e s t e r n 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m e t h o d o l o g y ,t h eo n t o l o g yc o m p a r e s k e yw o r d s :g uy a n w ue x p l a i n a t i o nc l a s s i c s h u ig u iy u a nd i a n t o n g j i n gz h iy o n gy is hz h e n gj i n g 4 刖 吾 阐释学,或译为诠释学、释义学、解释学,已经成为当今人文科学领域的 一门显学。阐释学( h e r m e n e u t i c s ) 一词源于古希腊之神宙斯之子赫尔墨 斯。赫尔墨斯被称为信使之神和解释之神,其使命是负责向人间的凡夫俗子传 递诸神的旨意。由于天与人之语言的不同,赫尔墨斯还担任了翻译和解释的任 务,以便人们能更好地领会诸神的意旨。因此,阐释学最初的含义就是解。阐 释学最初被应用于对圣经经文、罗马法典的解释,形成了它的古典形态 神学阐释学和法学阐释学。 古典阐释学是作为一门技艺被应用于对圣经经文、罗马法典的解 释。由于圣经和法典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他们的解释应该是唯一性的和 绝对性的,这就使古典阐释学致力于一种客观的解释,解释的目的在于对作者 意图的复制和重构。神学阐释学和法学阐释学强调文本的意义是难一的和固定 不变的,不允许人们的随意发挥,因此被归为“独断型阐释学”。 古典阐释学局限于对特殊的文本的解释,到了1 9 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施 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打破了这一局限,将阐释学发展为关于理解和解释的系统理 论,使之成为解释文本的一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施莱尔马赫提出“哪里有误 解,哪里就有诠释学。”。由此阐释学实现了从特殊文本向一般文本的转向,从 单纯的技艺向系统理论的转向。施莱尔马赫所著之解释学一书,确定了解 释学的基本范畴:对文本的“理解”和“说明”。他还提出用语法解释和心理解 释的方法来解释文本。语法解释是一种客观的解释方法,这种方法是仅仅从语 言的特性来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从而确定词的意义;心理解释则是研究思想 是如何从作者的生活中产生的。施莱尔马赫开启了以方法论为研究中心的古典 哲学阐释学之门。继施莱尔马赫之后,狄尔泰更是致力于把以理解为探究中心 的阐释学建构为精神学科的一般方法论。狄尔泰提出了“体验阐释学”,他认为 理解是理解者通过自身对作者心理过程的“体验”来达到对本文的理解。施莱 尔马赫将阐释学引入哲学,从而建立起以方法论为研究中心的古典哲学阐释学; 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第1 6 页。 施莱尔马赫( ( 1 8 1 9 年讲演纲要,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第5 8 页。 1 狄尔泰则将阐释学定位为人文科学的普遍的认识原则和认识方法,极大地拓宽 了阐释学的范围,狄尔泰也因此被尊为“阐释学之父”。 无论是作为解读圣经和罗马法典的古典阐释学,还是施莱尔马赫 开启的古典哲学阐释之路以及狄尔泰所主张的人文科学的普遍的认识方法,其 前提都是肯定及重视文本的原意,其目的就是要探讨解读文本的方法,因此被 人们称为“方法论阐释学”。与之相对的则是由海德格尔开启,伽达默尔所建立 的“本体论阐释学”。“方法论阐释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怎样理 解”,而“本体论阐释学”的中心则是“理解和解释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 现代阐释学作为一门成熟的人文学科,是从西方引入的。然而,不论是西 方还是中国,阐释思想却是源远流长,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正如伽达 默尔所言:“理解的历史悠久而古老,只要在任何地方表现为一种真正的理解艺 术,我们就承认有阐释学。”。阐释活动是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 与西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就此而言,我们无庸质疑的就是中国的阐释思想正 如其上下五千年的瑰丽文明一样,是丰富而多彩的。 中国古代阐释思想滥觞于对古代经典的解释,其集大成也在对经典的解释 中。因此,要探究中国古代阐释学的源源,就必须以经学为切入点,考察中国 古代的经学源流。正如中国古代的许多学术活动的萌芽都可以从孔子那里寻到 一样,古代阐释思想也正是肇端于孔子的“述而不作”。孔子一生致力于对古代 先贤和文献的整理工作,其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正如学者们所公认 那样,孔子正是以“述”为“作”,在他的所谓整理工作中,已经有了孔予自己 对文献的判断选择标准,因此才会有古人关于“孔子删诗”之争。孔子对先 贤文献的整理,用今天的学术眼光来看,就是接受和解释。孑l 子是在接受古代 文化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理解,同时他又将自己的理解阐明而传于他人。孔 子将自己的对圣人经典的阐释定义为“述而不作”,其意是明确自己的阐释的目 的在于企图复制、还原先贤的经典原意。而这一阐释目的是以先贤的文本和经 典具有原意为前提的,这是一个具有“自明性”的前提,经典原意的“自明性” 的这一特征,也成为此后阐释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围绕着经典原意的探讨,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4 年,第2 3 页。 程昌明译注:论语述而,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 9 9 9 年,第6 5 页。 2 中国古典阐释之路似乎显得些许狭隘而不尽曲折。 虽然孔子自称是“述而不作”,对先贤经典文献进行整理,力图还原经典 原貌,然而在孔子所处的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对文献的理解可谓见仁见 智。尤其在诸侯交接过程中,根据个人对经典的理解,“赋诗断章”体现出对诗 的个性化的阐释。所谓“断章”,就是不考察篇章的整体思想,把篇章割裂为文 字的片段,只管文字片段的意义。“赋诗断章”这种“风尚”造成的后果之一, 就是“以文害辞”,就是对文本的误读。对此现状,孟子有详细的论述。孟子 万章上说: 咸丘蒙日:“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日:“是诗也,非是之谓 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日: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 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己矣,云汉之诗日:周馀黎民,靡 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指出,由于说诗者局限于文辞,从而造成了对文本意义的误读。对于 如何避免这种误读,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这一命题。从此,“以意逆志”这 经典阐释思想成为了中国阐释学的开山纲领。 两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确立了儒 家经典作为官方学术的主流地位,经学时期由此而肇端。“古人以不可变易之道, 载之于书,谓之经籍;深究古人著述之本旨而谋所以阐发之方法,则谓之经学。” 。可见,经学其实质就是围绕儒家经典文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阐释学。“经学” 以六经为阐释对象,具有了“传”、“注”、“疏”、“笺”的阐释方式,并形 成了汉学、宋学两大主要派别。按照学者普遍公认的观点,儒学在后世的发展 大致可分为: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汉代经学有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分,所谓“今文”,是指汉代的隶书, 所谓“古文”,是指汉代以前的大籀、小篆等文字。今文学派盛行于西汉,古文 学派盛行于东汉。这两大学派的学术观点、治学方法、目的均有不同。今文学 孟子注疏卷九上赵岐注,十三经注疏本,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第2 7 3 5 页,。 ( 清) 皮锡瑞:经学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0 年,第3 页。 派认为六经是孔子作以教人的,故按照文本理解的浅深为序,列六经为:诗、 书、礼、乐、易、春秋;古文学派认为六经是周公的旧典,是古代 的史料,故以时代先后为序,列六经为:易、书、诗、礼、乐、春 秋。今文经学为了符合现实政治的需要,把六经看作政治教材,注重阐发其中 的微言大义,往往就原典借题发挥,建立起“六经注我”的阐释模式;古文经 学则偏重于文化学术的发展,把六经看作文化典籍,重视文化传统的发扬,力 图重申经典的原始意义,建立起“我注六经”的阐释模式。 魏晋时期,随着朝代的变易,以儒家原典为阐释对象的经学失去了赖以存 在的政治基础,以老庄的道家著作为诠释对象的玄学成为这一时期的学术重点。 这时期,阐释思想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关于文本与文本的原意的问题的辩 论,也就是玄学系统建立的基础言意之辩。“言能尽意”和“言不尽意”这 一对正反命题引发了魏晋时代人们对于言意关系的深入探讨。以苟粲为代表的 “言不尽意”派主张,圣人之“言”是“系表之言”,圣人之“意”是“象外之 意”,所以仅从“圣人之言”是不能理解“圣人之意”的。而后继之王弼提出要 “得意忘言”,要求阐释不能局限于语言,而要探询那不尽的言外之意。与之相 反,以苟俣为代表的“言能尽意”派则认为如易中的“象”是圣人之意的 载体一样,对卦象解说的“辞”能充分表达圣人对世界的解说。晋欧阳建是“言 能尽意”派的骁勇战将,他所著言尽意论,从名理之辩入手,论述语言与世 界、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同一性,语言与其所指称的对象具有同一性,因此 “名”可以“尽物”,“言”可以“尽意”。从“言意之辨”发端,魏晋时期的学 者调和儒道,倡导玄学,摒弃两汉阴阳灾异之说和烦琐的注疏之学。他们于儒 家经典弃繁就简,退春秋而进周易与论语。何晏著论语集解, 解经以老庄的“无为”思想为本;王弼解周易,废除象数,发明义理,其义 理内容虽不同于其后的宋学,无疑己启宋学之先河。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形态,儒家经学自宋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阐释阶 段,即皮锡瑞所谓“经学变古时代”。这一时代阐释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注重从 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力图去推测圣人经典著述的原意,肯定对文本的多元化 理解和解释。理学以探讨经典文本所蕴涵的“义理”为根本目标,理学的代表 ( 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 9 5 9 ,第2 2 0 页。 4 人物之一程颐说:“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本意,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而 吾之所以未至者,求圣人之心,而吾之所以未得焉者,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 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其必有见矣。”从这一角度出发,理学阐释的 重点由名物典章、雅语方言的训诂转向对义理宗旨、立言本意的了解。朱熹是 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四书集注对四书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阐释。 朱熹阐释经典的宗旨是要通过发掘经典中的圣人原意从而以求“天地之理”。他 说:“人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心未能若圣人之心,是以 烛理未明,无所准则故学者必因先达之言以求圣人之意,因圣人之意以达 天地之理。”圆朱熹对历史上的经典阐释有着独到的研究,并指出了其中的弊病, 他说: 窃谓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惟知章旬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 性命道德之归。至于近世,先知先觉之士始发明之,则学者既有以知夫前日为陋矣。然或 乃徒颂其言以为高,而又初不知深求其意:甚者遂至于脱略章句,陵藉训诂,坐谈空妙, 展转相迷。而其为患反有甚于前日之为陋者。9 探求“义理”是宋代理学的根本目标,同样标举以“义理”为旨归的陆王 心学却与理学在经典阐释上无法调和。一i i , 学的倡导者陆九渊认为,经典只是圣 人发明本心的陈迹,学者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文本上,更不应该认为只钻研 经典文本就可以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他重视本心,他说:“学苟知本,六 经皆我注脚。”回明代中期的王阳明成为继陆九渊之后的心学集大成者。他提出 “吾心”即“天理”之论,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天理”就没有了是非标准,也 就可以随便解释,任意发挥了。王阳明的心学观导致了其追随者束书不观,崇 尚清谈,于社会现实和民族文化无所补益,成了清初学者猛烈抨击的对象。 清代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期,清代儒学的主要形态被称为朴学。清初的 实学思潮兴起于对明代的空疏的学风的批判。清兵入关,明朝灭亡,社会动荡, 文化冲突,在国破家亡之际,文化思想界经历着一场沉痛的反思。“心学空谈误 ( 宋) 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一,二程集,中华书局,1 9 8 1 年,第1 2 0 7 页。 ( 宋) 朱熹:答石子重,朱文公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第7 1 2 页。 ( 宋) 朱熹:中庸集解序,朱文公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第1 3 9 4 页。 ( 宋) 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中华书局,1 9 8 0 年。 5 国”成为众矢之的,与之对应的实学思潮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实学强调经世 致用、关心国计民生,清初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这一思潮的先驱。 他们要求回归儒家经典著作,探索圣人之意,以此来解决所面临的社会、政治 等问题。因而,清初阐释学呈现出回归汉学之取向,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学者, 在总结前儒的阐释经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重新开启了一条儒学阐释的道路, 为乾嘉时期经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自上个世纪8 0 年代以来,阐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的艺术,不再是哲学领 域的专门术语,而已经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话题,而中国古代阐释理论的重要 价值,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我国古代有名的阐释学命题如“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诗无达诂”等也得到了现代的解释。学界对我国古代阐释学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古代阐释理论的探讨。这一方面研究以探讨中国古代阐释思想的 历史为途径,以期建立起完备的中国古代阐释学学科体系。学者汤一介先生有 五篇文章专门探讨了关于建立中国解释学的问题:周裕锴著中国古代阐释学 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 ,通过分析各种典籍中有关言论和文本的理解 与解释的论述,演绎经学、玄学、佛学、禅学、理学、诗学中蕴藏的丰富的阐 释学理论内涵,来揭示出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李清良则从中 国文化的基本观念出发,系统清理了中国阐释学理论,建立了中国阐释学的基 本体系( 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 。又如学者陶水平在关 于中国阐释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一文中,将中国阐释学分为古典阶段和现代阶 段,又认为古典阐释学可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即儒家阐释学、道家阐释学以及 二者综合形态的阐释学,并且提出了建立这一学科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二是中国古代阐释思想的个案研究。学者从文本个案的角度,对中国古代 阐释理论进行了探讨。如成立的“辨于味”及其他中i 虱古典文学解释理论 初探,郜积意使用与阐释:先秦至汉代诗经学的理论描述中国古典 阐释学研究之一等。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一书在对中国古典解释 学的历史、理论探讨的同时,又从个案的角度对经典解释方法有所论及,分析 了董仲舒春秋解释方法论、王弼老子解释方法论、朱熹四书解释 方法论以及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 三是中西比较研究。中西阐释思想的比较研究成为中外阐释学研究者共同 关心的课题。成中英主编的本体与诠释,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中西阐释思 想、阐释方法、术语等给予了广泛研究。 可以看出,在对中国古代阐释学的研究方面,学者注意力比较集中在汉学 和宋学,这是由于在这两个时期有丰富的阐释学理论和实践。相对而言,对清 代的阐释学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作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顾炎武,有清代考据 学鼻祖之称,他在经学、政治学、史学、音韵学、文学等方面颇有建树,这些 方面也是历来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然而,在顾炎武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阐 释学思想,是先秦以来的阐释思想的总结,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清代阐释 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尚未有所涉及,因 此本文拟抛砖引玉,从考察顾炎武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出发,探讨顾炎武阐释 思想的形成因素,发掘他的阐释思想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对他的阐释实践的考 察,从而确立顾炎武在中国阐释学的地位。 第一章顾炎武的生平及阐释思想的形成 顾炎武( 公元1 6 1 3 一1 6 8 2 年) ,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 人,江苏昆山县人,学者称亭林先生。顾炎武生于没落官宦之家,自幼即接受 严格的学术训练,广泛涉猎经、史、地理、天文以及兵、农等书籍,积累了深 厚的学术功底。青年时加入了“复社”这一具有政治性的学术团体,广交名士, 论学讲道,指点江山,颇有抱负。中年时时逢清兵入关,他积极投身到抵抗清 兵运动之中。两度抗清失败之后,顾炎武流亡异乡,晚年拒绝清廷多次征召, 潜心学问,终成清初一代大家。 顾炎武一生遍览群书,足及天下,著述颇丰。其主要著述有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弊书、亭林诗文集、音学五书等。其所著日知录三十二卷, 洋洋洒洒近百万言,所论涉及经、史、吏治、财赋、典礼、艺文等诸多方面, 全书随意札记成条。而其所征引的典籍浩繁,包括十三经、二十一史、明朝实 录、地方志等各类著作约两百多种。 作为与王夫之、黄宗羲齐名的清初三大家之一,顾炎武在经学和史学方面 的成就得到了后世学者的广泛研究,近年来他的诗学成就也为学者所重视。然 而,顾炎武在对经典、文学、史学的阐释中,蕴涵着丰富的阐释思想,犹如粒 粒珍珠,点缀在他的著作之中,发出夺目之光彩。 顾炎武所处之时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同时又是文化冲突与学术融合 之时代。明代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是理学。弘治、正德时期以前为程、朱理 学,以后为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之士大夫空谈心性,造成了日益空疏的学 风。究其原因,按梁启超的说法是:“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学子除了永乐皇帝 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学术界本身,本来就像贫血症的人, 衰弱的可怜。”面对这一治学现状,顾炎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在 他看来,清兵入关乃至取代明朝正是心学空谈误国的结果。他说:“刘石乱华, 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日之清谈谈老 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 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第1 5 4 页。 8 而日一贯,日无言。以明性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 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此处之“谈”用今日之话就是解读, 就是理解和解释。顾炎武在此反对其时陆王学派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圣人经典的 阐释方式,阐释角度等,认为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圣人的精髓,就是连其中的最 基本的东西也失去了。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将圣人的经典与当世之务联系 起来,没有深入探究、正确理解经典的内在含义。因此,顾炎武要求回到传统 的儒家学说中去,他选择了复兴经学的道路。其实,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 学者归有光已经开启了“通经学古”的经学倡导,经过陈第等人的传承,至崇 祯年间钱谦益、张溥的大力主张,这已经成为一股强劲的学术潮流,为顾炎武 的复兴经学奠定了基础。而顾炎武的复兴之路的首要之举就是要求对经典的重 新阐释,要求追寻经典中的圣人的原意。他的代表作日知录即专设“经术” 上篇,用新义阐释古经,以求正本清源,经世致用。他的阐释思想正是建立在 对其时经典阐释现状的批驳的基础之上的,他的阐释思想围绕着怎样正确阐释 经典,理解经典中圣人的原意而展开的。 在顾炎武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日知录一书中,专有“经术”一部分, 对易、诗、春秋等都有精辟独到的阐释,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解读经 典的方法,丰富完善了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先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 术繁荣之时代。诸子百家立言著述,论辩游说,学术氛围非常之宽松自由,这 一时代被称为“子学时代”。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 议,儒学从此成为君主专制国家的官方哲学,意味着中国古代思想从此转入了 经学时代,漫长的经典阐释历史由此拉开了序幕。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 今文经学盛行于西汉,古文经学盛行于东汉。今文学家重在阐发经典之微言大 义,多就原典借题发挥,建立了“六经注我”的阐释模式;古文学家重在名物 之训诂,力求探寻经典的原始意义,建立了“我注六经”的阐释模式。汉代名 儒郑玄则混合今古,遍注群经。汉代经学的鼎盛,在中国古典学术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后来学者将之归为阐释之“汉学”。在学术史上,长期与“汉学” 分庭抗礼,剑拔弩张的是宋明理学,也称为“宋学”。汉代经学注重制度名物的 ( 清)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河南:中卅f 古籍出版社 1 9 9 0 年,第1 5 4 页。 9 训诂考证,解经的目的是为适应政治的需要,用来调节社会秩序,教化人的性 情:宋明理学则注重经书的义理阐发,由客观探求原意转而为以己意妄改古经, 用经典来为自己的学说思想佐证。顾炎武对经典阐释的缘起正是对宋明理学对 经典的阐释的批判。 顾炎武对当时经典阐释的现状颇为不满,他在著述中对其多次抨击。他认 为,当时阐释经典的弊病主要有: 一、妄改经典,失其原意。顾炎武主张阐释的目的在于回归原典,探询原 意,以至经世致用。而在当时,尤其是陆王后学,在阐释经典时往往割裂删削, 强以己意说经,其后果则是与经典原意背离愈远。顾炎武说:“许叔重说文 始一终亥,而更之以韵,使古人条贯不可复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割裂删削,附 注于九经之下,而其元本遂亡。成之难而毁之甚易,又今日之通患也。”。可见, 他对当时经典的阐释现状是非常的痛惜的。在与人书四中,谈到经与韵时, 他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诗三百即古人之韵谱。经之与韵,本无二也, 病在后之学者执韵而论经;其不能通,则改经而就韵乃援今而议古,焉得 不圆凿而方枘乎? ”固而在 长笺中,他不仅抨击了肆意窜改经文的现 象,还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他说:“万历末,吴中赵凡夫宦光,作说 文长笺将自古相传之古经,肆意刊改。好行小慧,以求异于先儒而适当 喜新尚异之时。此书乃盛行于世,及今不辩,恐他日习作胜是,为后学之害, 不浅矣。”固可见,当时学人对经典的“有意误读”是为了标新立异,以求一时 之名。而这样为求一时之名,迎合时人之好的结果则是离先贤原意愈来愈远。 顾炎武在答俞右吉书中说到:“文定因之,以痛哭流涕之怀,发标新领异之 论,其去游、夏之传,益以远矣。”。顾炎武认为,像这样强改经文,以求标新 之举是对圣人之言的极端不尊重,甚而是一种侮辱,而且造成了学风日下,人 心败坏,后果是不胜言说的。他说:“钱氏谓古人之于经传,敬之如神明,尊之 如师保,谁敢僭而加之评骘? 评骘之多,自近代始,而莫甚于越之孙氏,楚之 ( 清)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二音学五书后序,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2 6 页。 ( 清)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四钟惺,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9 】页。 ( 清)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曰知录集释,卷二十一,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第4 9 9 页。 ( 清)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6 1 页。 1 0 钟氏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是之谓非圣者无法,是之谓侮圣人之言。 而世方奉为金科玉条,递相师述,学术目颇,而人心日坏,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针对这种现状,顾炎武主张要遵从经文,平易说经,反对标新立异,更不能无 中生有,牵强附会。在他的阐释实践中,用他的话说,是“非敢创前人所未有 也。” 二、固守一家之言,排斥异己。顾炎武认为“六艺之精微罔析,群言之浩 博靡穷。”经典意义博大精深,探讨经典原意并非易事,只能“仁者见之谓之仁, 知者见之谓之知。”仅凭一己之见,是不可能达到通经之路的。而在当时却存在 严重的门户之见,阐释经典往往固守己见,而排斥异己。在与友人论易书 一文中,顾炎武指出了这种弊端的严重后果,他说:“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 而通经之路狭矣。及有明洪武三年、十七年之科举条格,易主程、朱传义, 书主蔡氏传,诗主朱子集传,俱兼用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 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犹不限于一家。至永乐中,纂辑大全, 并本义于程传,去春秋之张传及四经之古注疏,前人小注之文稍异于大注者不 录,欲道术之归于一,使博士弟子无不以大全为业,而通经之路愈狭矣。”。顾 炎武指出这种阐释弊端的根源之一在于明朝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他所主张 的阐释方法是兼采各家,融会贯通,以达通经致用之路。他用自己的阐释实践 来践行自己的主张,他在左传杜解补正序中提及了他的这一阐释方法的应 用:“若经文大义,左氏不能尽得,而公、谷得之;公、谷不能尽得,而啖、赵 及宋儒得之者,则别记之于书而此不具也。”。他的巨著日知录引据浩繁, 所引典籍约两百余种,在阐释中往往旁征博引,以求给予最恰当、最正确的解 释,充分体现他重视实证的阐释方法。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论:“炎武 学有本原,博赡而能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而后笔之于书,故 引据浩繁,而柢牾者少”。 ( 清)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曰知录集释,卷十八,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第4 4 0 页。 ( 清)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4 1 页。 ( 清)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2 7 页。 永容: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 9 6 5 年,第1 0 2 9 页。 1 1 第二章顾炎武的阐释思想 顾炎武的阐释思想是建立在对明末经典阐释现状的批驳的基础上,在对汉 学、宋学的融会贯通的同时,他明确提出了经典阐释的首要原则是要求回归未 经后世篡改的原始经典,以求探讨圣人之本义。而探讨经典本义之目的是为经 世致用而服务的,这才是经典阐释的根本目的所在。面对卷轶浩繁的经典著作, 顾炎武提出了从研究音韵出发,以史证经的阐释方法。 一、阐释原则:回归原典 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清学之出发点,在对于宋明理学一大反动。”。所谓反 动,是指清学对宋明之学的批判与革新。如上所论,顾炎武的阐释思想正是建 立在对宋明理学弊端的批判的基础上的。依据王阳明创建的心学理论推究,“天 理”是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追随王阳明的学人对“天理”的阐释脱离 了自孔子以来的儒家价值观标准,而使之成为了游移不定、可以随意解释、引 发许多争论的空中楼阁。心学的泛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部分学人束书不 观,清谈天理,尤其表现在阐释儒家经典时,抛弃了汉、唐训诂注疏的经学传 统,而偏重于心性义理的阐发,往往以义理推演掩盖实证研究,解经往往好断 以己意,妄解经义以就义理,走向“六经注我”的传统,遂使汉、唐以来的经 学传统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六经注我”是指用古代的经典来解释自己创造的新 哲学,这种方法虽然关注接受者的个体方面,然而由于放弃了对经典文本的原 意的探讨,其结果是完全颠倒了经典文本与阐释活动的关系。 中国传统经学历经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在其发展演变 的过程中,曾出现汉学、宋学、考据学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每一种新的形态 的出现,都有社会和政治的原因。明末清初由于传统经学自南宋以来,心性义 理之学的日趋泛滥,导致经学逐渐走向衰落。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清初学者,经 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在寻求解决现实社会危机的思想依据时,他们呼吁从古老 的经典著作中寻找救世的良方。在批判抛弃经典文本,空谈心性的理学时,他 们提出要“通经汲古”、“反经”、“正经”、“治经”等观点,反复阐明“经”与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 9 9 6 年,第8 页。 1 2 “理”、“经”与“道”、“经”与“史”的关系。顾炎武在与施愚山书中说: 愚独以为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通也。故 日:君子之于春秋,没世而已矣。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 录,校诸帖括之文而尤易也。又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 儒,此之谓不知本也。 在此,他强调了经典文本本身的重要性,“经学即理学”,穷理就必须穷经, “理”就在“经”中,就在圣人的文本之中。他认为对经典原意的放弃甚至误 解i 其后果必然是儒家传统礼仪的丧失,社会秩序的紊乱,明亡的教训就是其 明证。他说:“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 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他认为经典有“明 道淑人”之重要意义,而自四书五经大全颁行以来,“制义初行,一时士人 尽弃宋元以来所传之实学,上下相蒙,以饕禄利”,“经学之废,实自此始”,以 致“天下之生员,不能通经知古今,不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其实,在 此之前,归有光就曾经讲到“汉儒为之讲经,今世为之讲道。夫能明于圣人之 经,斯道明矣,道亦何容讲矣”啦与顾炎武合称“清初三大家”的黄宗羲、王夫 之在对待经典阐释的立场上和顾炎武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们亦认为,明朝灭 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明朝末期学风的败坏和士风的堕落。黄宗羲认为“明人袭语 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底,束书而从事游谈” ,而要解决这种弊病就要破 除旧的经典解释方法,回到儒家原典。他提出: 士生千载之下,不能会众以合一,由谷而之川,川以达于海,犹可谓之穷经乎! 自科 举之学兴,以一先生之言为标准,毫秒摘抉,于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而大经大法反置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