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叙事同一性与他者维度.pdf_第1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叙事同一性与他者维度.pdf_第2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叙事同一性与他者维度.pdf_第3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叙事同一性与他者维度.pdf_第4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论叙事同一性与他者维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叙事同一性理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他 者维度。利科为解决行动的归因问题以及回应分析哲学对同一性的责难,通过对 人格同一性的分析,提出了相同性同一性与自身性同一性的区分。借助于叙事理 论,自身在时间历程中建立起动态,并连接相同性与自身性的叙事同一性。叙事 同一性试图抵抗任何怀疑论以及还原论。想象力的变更剥离了相同性,是纯粹的 自身性裸露出来。随着叙事中人物与情节关系的展开,行动的长链条使我们回到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在实践中,每一个行动都有一个行动者和一个被动者, 行动的主体扩展到行动和遭受的主体。自身与他者一同出现在实践活动当中。自 身性中的“遵守诺言”这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维度彰显出来。对他者召唤的回 应使叙事同一性上升到伦理同一性。这个伦理同一性,保留了一定确实的主体, 体现在公共生活中,是以“与他者一起过着好的生活”为意愿。也即是说,他者 和伦理提供了同一性的保证。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和三个章节。引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以及 利科对问题的新视角一一对“谁”和“什么”进行提问。第一章将介绍传统哲学 和分析哲学中人格同一性难题的产生,主要选取了三个代表人物:洛克、休谟以 及帕菲特。他们都混淆了同一性中相同性与自身性的区分。第二章将试图探讨叙 事同一性。首先叙事同一性链接了相同性的同一性与自身性的同一性,叙事维持 了相同性被剥离之后所揭露的自身性;其次由于叙事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模仿, 叙事的指示功能,或者说再塑形作用,使得我们能够借助于阅读对自身以及自身 的行动进行评价。换言之,叙事是道德判断的实验室。第三章将主要围绕他者的 召唤。正因为叙事的伦理维度,遵守诺言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一一他者能够依靠 自身和自身能够为他者负责。借此,叙事同一性上升为伦理同一性。伦理同一性 最终抵抗着怀疑论与还原论。最后,我们将简要说明利科的方法论特点,即反思 迂回与对话展开的思考方式。 关键词:利科自身叙事同一性他者伦理 a b s t r a c t t 1 1 i sp a p c r 埘1 1d i s c u s s 恤m e o d ro fn a n a t i v ei d e n t 时a i l d 让l ed i i i l e n s i o no f o t h e r sw i m i ni tw h i c hi se l a b o r a t e db ym ef r e n c hc o n t e m p o m 巧p h i l o s o p h e rp a u l 黜c o e u li no r d e rt 0d i s 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a t i co fm ea s c r i p t i o no fa na c t i o na i l d r e s p o n s et h ec h a l l e n g eo fi d e n t 时a d v a n c e db ya n a l y t i cp h i l o s o p h y ,础c o e u rp r o p o s e d m ed i s t i n c t i o nb 咖e e nt 1 1 ei d e n t i 锣嬲s a m e n e s sa n dt h ei d e n t i 哆a ss e l m o o dt l l r o u 曲 t h ea 1 1 a l y s i so fp e r s o n a li d e n t i 够w i mm eh e l po ft :h et h e o 巧o fn 删i v e ,s e l f c o n s t i t u _ t e sd y n 锄i cn a r r a t i v ei d e n t i 够i nm e c o u r s eo ft i m e ,、v h i c hl i i l l 【e du p 廿l ep u r e s e l m o o dh p o s e d 1 1 1 en a n a t i v ei d e n t i 够t r i e st 0 埘m s 切n da n ys k e p t i c i s ma n d r e d u c t i o n i s m i m a g i n a t i v ev a r i a t i o n sw i l i c hd 印r i v eo ft h es 锄e n e s sm a l ( et l l ep u r e s e l m o o de x p o s e d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e e nt h ec h a r a c t e ra i l dt l l e p l o t ,l el o n gc h a i no f a c t i o nm a k e su s 栅t ot l l ec o n c e p to fp r a x i so f 崩s t o t l e i n p r a x i s ,e v e r ya c t i o nh a si t sa g e n ta n di t sp a t i e n t ,a n dt h esu _ b j e c to f a c t i o ni se x t e n d e d t 0t h es u b j e c to fa c t i l l ga n ds u 位r i n g t h es e l fa n dt h eo t h e re m e r g et o g e t h e ri nm e p r a c t i c e ,a i l dt h ed i m e n s i o nw l l i c hi s l i n k e du p 谢mo t l l e r si i ls e l m o o d ,w i l i c hi s k e e p i n g o n e sw o r d s ,i se x p o s e d t 1 1 er e s p o n s et os 啪m o no ft h eo t h e rt 瑚s f o m st h e n a r r a t i v ei d e n t i 锣t oe t h i c a li d e n t i 吼e t h i c a li d e n t i 锣w i l i c hr e t a i l l ss o m ec e r t a i l l s u b j e c ti m e n t st 0l i v eag o o dl i f e 埘t 1 1o t h e r si nac o i n m u i l i 够n 锄e l y ,e “c sa n d o t h e r sp r o v i d et h ea s s u r a n c eo ft h ei d e n t i 够 t h e 咖d yw i l lc o n c l u d ef o u rp a n s :i n 仃o d u c t i o n a 1 1 dt 1 1 r e e c h a p t e r s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w i l ld i s c u s st h eo r i g i no ft l l eq u e s t i o n2 u n l dt h en e w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 q u e s t i o n t h eq u e s t i o na b o u t “w h a t ,a n d “w h o ”t h ef i r s tc h 印t e r 谢ud i s c u s s t l l e p r o d l l c t i o no ft l l ep r o b l e m a t i co ft l l ep e r s o n a li d e n t i 够i n 协a d i t i o l l a j a n da 1 1 a l y t i c 蛳1 0 s o p l l y ,砌c h h a st l 玳et ) ,p i c a lp e r s o i l s :l o c k e ,h u i 】a 1 1 dp 拍tw h oa l lc o 血s e m ed i 航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s 锄e n e s sa n dt h es e l m o o d 1 1 1t 1 1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w ew i l l 蚵t oi n v e s t i g a t e 骶n a 玎a t i v ei d e n t i 吼f i r s t ,n 舭砒i v ei d e n t 时l i n ku p 、忻m o n e a n o t h e r :i d e n t i 够a ss 锄e n e s sa n di d e n t i 锣a ss e l f h o o d ,觚dn a r r a t i v em a i n t a i nt h e s e l n l o o d 世e r 协el o s so fs 锄e n e s s ;s e c o n d l y ,b e c a u s et h en a 玎a t i v ei sa 1 1i i l l i t a t i o no f h 啪a i lp r a c t i c e ,t h e 劬c t i o no fp r e s c r i p t i o ni nn a r r a t i v e ,o rr e f i g u r a t i o no fn a r r a t i v e ,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 m a k e su sb ea b l et oe v a l u a t eo u r s e l v e sa n do u ra c t i o i l sb yt l l em e a l l so fr e a d i l l g i n o t h e rw o r d s ,n 删i v ei sl a b o r a t o uo fm o r a lj u d g i i l e n t n l et h j r dc h a p t e r 埘l lm a i n l y c e n t e ro ns u m m o no fo t h e r s b e c a u s eo ft l l ee t h i c a ld i m e n s i o no fm i n a t i v e ,k e e p i n g o n e sw o r d sh a v em o r ei m p o r t 锄tm e 蛐g s :o t l l e r sc a nc o u n to nt h es e l fa i l dt h es e l f c a i lb ea c c o u n t a b l ef o ro t h e r s t h e 彻盯a t i v ei d e n t i t ) ,h e r e b yt r a n s f o m st oe t m c a l i d e n t i 劬恤c he v e n n l a l l y 谢t h s t a l l d ss k e p t i c i s ma n dr e d u c t i o n i s m a tl a s t ,w e 谢u s i r n p l ye x p l a i nt l l e 句n a i t so fm e t l l o d ,w m c ha r ed e t o u ro fr e n e c t i o na n dt i l i i l k i n gm o d e o fd i a l o g u e k e y w o r d s :硒c o e us e l en a 兀嘶v ei d e m 慨础e r ,e t h j c s l v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致谢 六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浙江大学哲学系的时候,我对哲学的了解与其说是 一知半解,不如说是一无所知。我很清楚,读哲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这六 年期间,如果没有哲学系诸位师长的指导与帮助,今天我也不能完成这篇硕士学 位论文。尽管论文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也是由于我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学 识以及能力仍有所欠缺。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王礼平老师。从王老师指导我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开始, 他就一直以对学术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影响着我。我选择利科作为论文的主要研 究对象,离不开王老师的指导。在硕士的两年间,王老师在论文的选题以及各种 文献资料方面给予我了很大的帮助。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并获得进一步深造的 机会,少不了王老师的关心。 感谢王桂彩老师在本科期间对我的关心。感谢朱法贞老师在本科期间对我的 帮助与理解。感谢戚印平老师在硕士期间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章雪富老师在这 六年间对我的指导。我始终记得,在我第一次听章老师的课时候,“哲学是对生 活的关怀”给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很大程度上,我仍然以这种方式去理解哲学。 感谢应奇老师,我耳边似乎仍然回荡着应老师爽朗的笑声,在应老师的课上,他 始终以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他的学生。感谢包利民老师,他那精深的 学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要特别感谢杨大春老师的关心与帮助。自我大三时听杨老师讲欧洲大陆 哲学的时候,我就对法国哲学产生了兴趣。杨老师对现象学与法国哲学精深的 造诣,始终让我钦佩不已。读杨老师的论文,对我来说仍然是一种享受。以利科 为研究对象,同样少不了杨老师的指导。 最后而并非不重要的是,感谢父母对我学业的支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谁”与什么” 1 引言一一“谁力与“什么力 在逻辑学讲义中,康德认为哲学领域必须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 我能知 道什么? 2 我应当作什么? 3 我可以期待什么? 4 人是什么? 。很显然,康德的 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就是沿着这四个问题展开的。“形而上学回答第一个问题,伦 理学回答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个问题。但是从根 本上说来,可以把一切都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有关 系。”。可以说,康德全部哲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提问,康德找到 了一条可以贯穿其全部哲学体系的线索,一条通达其哲学最高目标的路径。“任 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在寻求之初,没有任何现成的答案,也并不存在任何可 资利用的工具。唯一可做的就是对所寻求的东西进行提问。提问触动了思维,开 启了寻求答案的窗口。解决问题,关键就在于提问。然而,任何提问都必然是在 一定的视角下做出的,视角决定了提问之初所能发现的东西。因此,提问尽管提 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向,却又可能同时将更本质的问题掩盖起来,将其排除在 视野之外。那么,隐藏在康德“四个问题”背后的,又有哪些“更本质的问题”? 在这里,只需举两个为例。首先,既然“我”属于作为整体的“人”的一部分, 那么究竟是只有真正地认识了“我”,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还是必须 对“人”有个预先地理解,才能对关于“我”的问题有所回答? 简单地说,这是 两条完全不同的理解路径,前者是知识论的,后者则是存在论的。第二个问题则 伴随着当代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的兴起而逐渐得到揭露。存在者首先是使用语言 的存在者,包括第一人称代词在内的任何人称代词的使用都不能脱离日常语言的 语法规则。为解决“人”这个存在者的问题,在没有认真地考察语言用法规则之 前,我们是否可以不加怀疑地使用“我、“你井和“他”,甚至“现在”、“这里” 这些指示代词?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回答,而是希望指出存在着另一种提 问的可能性。首先,“我”并不是清晰的。我们知道,“我”作为语词本身是固定 的,而其指示的这同一个主体的心理或身体状况却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也就 是说,当使用“我”这个指示代词时,其指涉的内容是不明确的。其次,第一人 。逻辑学讲义,康德著,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1 年版,1 5 页。 。同上。 存确j 与时间,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 0 0 6 年版,6 页。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弓l 言“谁”j “什么” 称视角的提问忽视了“你”与“他”或“她”的可能性。换言之,以“自我”为 考量对象的主体哲学难免陷入“唯我论”的窘境。继承了主体哲学遗产,同时又 受到语言分析哲学影响的利科则不再对不明确的“我”,而是对“谁”( q l ,) 和 “什么”( q u o f ) 进行提问:谁说什么? 谁做什么? 人们在叙述谁并叙述了什么? 谁对什么在道德上负责? 一方面,“谁”意味着提问不再局限于第一人称视角的 “我”或者“自我”。既然“我”能够成为主体,那么“你”与“他”或“她” 同样有能力成为主体。另一方面,利科认为,不能因对“人”进行提问就混淆 了“谁”与“什么”。在问题展开之前,“谁”与“什么”之间的区分往往是含混 的。在“谁”之中,包含了“什么,但“谁”却又不能还原为“什么”。换句话 说,尽管人也是物的一种,但人不能等同于物。在实践哲学和伦理学领域中,两 者的分区是非常重要的。康德认为伦理学要回答“我应当作什么”,利科则认为 伦理学和道德哲学要回答“谁对什么在道德上负责”。因此,对后者的提问,就 必须首先明确区分“谁”与“什么”。 在何种意义上区分人与物、“谁”与“什么”,不同的哲学家却有着不同的结 论。主体哲学的建立得益于笛卡尔,在他那里,主体哲学就是我思哲学。经由普 遍怀疑的方法,笛卡尔确立了以“我思故我在”为第一原则的形而上学体系根基。 “我思”就是“我在”,“我在”就是“我思”。然而,这种思与在的绝对对应关 系作为确定的真理,却是空洞的。它既不能被验证,又不能被减除。“我思” 的“我”,只是单纯的空位而已,它既不是说话的人、行动的人、讲故事的人, 也不是应该道德归咎的人,它损失了一切与他者的关系。海德格尔将人理解为进 行筹划的此在。与上手的物不同,此在对自身的存在始终有所理解。在利科看来, 海德格尔通过提问的突然逆转而将此在置于存在论之中。这种对自身的理解是 “短途”的,因为它与任何方法论相决裂,即“不是通过深入研究有关解经学、 0 ) p a u lr i c o e ur ,:s o ,- ,7 鲁, ec d m ,r ,pu , 口u 鸭p ar s :垂d i t i o n sd us e u i i ,1 9 9 0 ,p 3 1 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将s d m 毒m e m m eu ,口u “一书译为作为他者的自身。一方面,利科存书中 将s o i 与法语语法中不定式的自返形式一同加以考量。另一方面,利科并小赞i j 传统主体哲学将主体实体 化的倾向,同时其本人又尽可能从多人称视角讨论主体问题,在他看来,s o i 与自我i e g o ) 不同之处在于s o i 同时l 口j 答了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的问题( 参见p a u ir j c o e u “n a r r a t i v ei d e n t i t y :t 怕n s l a t e db ym a r ks m u i d o o n , 砌s o p 竹仍d 口y ,sp r i n g1 9 9 1 ;3 5 ,1 ,p 7 5 ) 。冈此我认为将s o i 译为“自身”较为合适。需要指 l j 的是,在法 语中,m 垂m e 通常作为后缀连接往指,j 代词之后表示该代词的一种反身,而s o i 本已是反身形式,凶此 s o 卜m 垂m e 与s o i 之间的主要区别仅是形式上的,现均中译为“自身”。此外,对于传统文本中已采用“自我” 译法的,在未经说明的情况下,均予以沿用。 利科的反思淦释学,高宣扬著,上海:同济大学 l j 版社,2 0 0 4 年版,1 3 5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谁”与“什么” 历史或心理分析的方法论需求而渐渐接近这个存在论的”。利科则希望通过反 思的迂回路径,经由语言、行动和叙事层面的考量,建立一门“自身的解释学”。 自身的解释学,顾名恩义,是对自身进行解释和认识。反思是一种向自身返回的 行动,这种向自身的返回,是自身对自身进行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利科看来, 自身对自身的认识并不是直接的,不是一经知觉所察觉就可以明确的,只有通过 反思,才能在被设定的意识的明确性中发现所添加的以及所忽视的。反思使得那 些潜藏在自身表面之下晦暗的因素得以显露。反过来说,一旦这些晦暗的因素显 露出来,其就与表面的自身逐渐融合为一,成为自身理解的成分之一。自身本身 是一种符号,对自身的认识就是对符号的一种解释。只有经过漫长的、反思的迂 回才能达到对自身的认识,自身中的异质因素才能不断被揭露出来。利科的创造 性就在于,通过对此在的分析,狭隘的语义学能够超越自身,经由行动哲学和叙 事理论的中介,最终建立一门以存在论为基础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自身的解释 学不但包容了他者,更涵盖了伦理维度。 我们知道,语词能够指示个体。在封闭的语义学范围之内,“人”以身体的 形式作为基本殊相并不指示自身,而仅仅是人们所谈论的“事物”之一;简单地 说,人被归属于谓项,是谈论的对象,是“什么”。经过对言语行为的反省,经 过语用学具体语境的考量之后,人具有了指示自身的能力。身体以及被意识到的 意识均被归属于自身,自身可以合法地说出,“我有这个身体”,“我有这个意识”; 也即,“我”排除了所有可能的谈论对象而仅仅指示一个人,“我”是固定在这个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心。相关的,行动语句的分析建立要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之 上。通过对行动语句的分析,经过“什么”与“为什么”的迂回,行动语义学阶 段中的无人称的事件在行动语用学中必将归因于一个行动的行动者。问题的本质 由“什么在世界中发生”变为“谁是行动的行动者”。尽管行动理论依赖于语言 理论,但由于人类行动以及行动与行动者之间关系的独特性,行动理论构成了一 门独立的学科。对行动的归因要比语言领域复杂得多,因为任何一个行动都不 是单独的发生,其总是一系列长的行动链条之中的一个环节,行动的全体构成了 实践领域。在这个整体领域中,不同的行动者出现在行动的各个环节之中。特别 是,伦理需要对行动的效果进行判断。因此,为了回答伦理这个复杂的情况,我 。解释的冲突,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8 年版,4 页。 p a u ir i c o e ur ,s d 一, 吾,力ec o ,n ,eu ,口,f ,芑,p a r i s :e d i t j o n sd us e u i i ,1 9 9 0 ,p 6 5 白l b i d ,p 1 6 7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谁”与“什么” 们需要重新面对行动的主体问题。经过语言与行动为中介的迂回之后,此时的主 体不再是笛卡尔意义上抽离了任何具体生活经验的空洞的“我思”,也不是尼采 意义上确定性受到绝对地怀疑的“反我思”。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确定的主体, 行动的归因以及道德的归咎也将不再可能。换句话说,主体问题是伦理和道德问 题的准备阶段,如果取消了主体问题,伦理与道德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传统 经验论哲学关于取消“主体”或“自我”的讨论也成为了有效的遗产,不能置之 不顾。 4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同一性的难题与回应 2 同一性的难题与回应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试图阐明利科提出叙事同一性理论所面对的怀疑论哲学 遗产,以及对怀疑论所可能采取的一种回应。在“自身”这个问题上,经验论传 统以及继承经验论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都常常采用“人格的同一性”这样的术语。 人格,传统上来讲,通常是说有理性能够反思的存在物;同一性,指的是存在物 与自身同一,而彼此相异。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存在物。如果否定了存在某种固 定的“人格的同一性”,也就否定了存在着持续不变的“自身”,那唯一现实的, 就是各种不断变化的感知觉。因此自身的难题同样是同一性的难题,对同一性难 题的回应同样是对自身难题的一种回应。传统哲学在同一性问题上陷入困境,主 要在于混淆了两种同一性:相同性与自身性。对解决人格同一性的悖论来说,这 种区分是必要的。 2 1 人格同一性的悖论 对“同一性”问题的最初争论,出现于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 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存在,非存在 不存在,变化是不可能的一一这里,争论的焦点是物或对象的同一性。随着哲学 内在化或主体化的趋势,问题也逐渐变为人格的同一性。有必要首先关注两个人 物:洛克与休谟。 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二十七章,在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标题下,洛克 讨论了同一性观念与差异性观念产生的原因,即“把一种事物在某个时间和地点 存在的情形,同其在另一种时间和地点时的情形加比较”。对于植物和动物的 同一性来说,即使表面存在着变化,或者说,构成物质的原子改变了,如果使生 命成为可能的组织不变,那么生命就以同一的方式持续下去。因此一颗橡树种子 从发芽到成熟,一匹马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同一的。对于人的同一性,情况要复 杂得多。因为人的同一性不但包括了身体的同一性,还包括了意识的同一性。在 洛克看来,人格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一种东西,它有理性、能反省,并且能在 异时异地认自己是自己,是同一的能思维的东西。 而自我是依靠于意识的,自 我就是自我意识能思想的东西,这样洛克就将人格、自我与意识等同起来。用洛 。人类理解论上卷,洛克著,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5 9 年版,3 0 2 页。重点号系引者所加。 。同上,3 0 9 页。 s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同一性的难题1 j 回应 克的话讲,“离了意识,则同一的物质分子纵然与任何身体相连合,亦不能形成 同一的人格者,同样,同一的非物质的实体,如果离了意识,则它虽与任何身体 连合,亦不能形成同一的人格者。”。人格的同一性只成立于意识的同一性,意识 的同一性依赖于对过去行动意识的记忆。在这里,身体是不重要的。在那个著名 的例子中,如果一个王子与一个鞋匠交换了灵魂,那么究竟是鞋匠的身体具有了 延续了王子记忆与意识的灵魂而与王子保持同一性;还是王子的灵魂进入了鞋匠 的身体而与鞋匠保持同一性,洛克倾向于第一个答案,而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 这样的结论似乎是不大可能接受的。在洛克这里,人格同一性就等同于记忆,记 忆的不连续性使得同一的人可以存在着不同的人格,即不同的“自我。换句话 说,由于失去某一段时期的记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种丧失的代价就是必然失 去了那段时期的“自我”。一个人完整连续的人生似乎是由片段的、不同的“自 我”构成的。这样的观点同样是不能接受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洛克最初运用 了类似于今天哲学研究中思想实验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持续产生着影响。 不同于洛克,作为一个优秀经验论者,休谟讨论同一性问题,在物质、植物、 动物和人格方面都保持了一致与融贯。特别是,他严格地要求“产生每一个实在 观念的,必然是某一个印象”。我们常常用“自我”指谓一个持续不变的东西, 可是当我“体会我所谓我自己时,我总是碰到这个或那个特殊的知觉,如冷或热、 明或暗、爱或恨、痛苦或快乐等等知觉。任何时候,我总不能抓住一个没有知觉 的我自己,而且我也不能观察到任何事物,只能观察到一个知觉”。这些可观 察的知觉都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并没有一个有关“自我”的知觉,因而自我观念 不可能通过知觉印象所得来的,这样的观念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种观念不过 是一种幻想。如果继续追问是什么东西“假设我们自己在整个一生的过程中具有 一种不变的、不间断的存在呢? ” 休谟认为,是想象与信念使我们产生了自我 的观念。我们在每一刹那把握到的知觉,尽管是可变的和间断的,但却有一种倾 向使我们想象存在某种神秘的东西联系着这些知觉。特别是当知觉的变化是轻微 的和不显著的时候,我们就相信存在着一种同一性。在这里,难道休谟不是前后 矛盾么? 难道休谟不是首先否认了自我观念的存在之后却又认为想象构成了自 人类理解论上,洛克著,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5 9 年版,3 1 5 页。 人性论上,休谟著,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0 年版,2 8 1 页。 同l ,2 8 2 页。 同上,2 8 3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一性的难题与同应 我观念么? 在上述的引文中,难道休谟不是已经穿透了自身之后才宣称什么也没 有发现么? 休谟将“自我”看作“一束知觉”,而知觉总是进行知觉的主体所觉 察到的知觉。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所谓的“自我”仍然是作为对象的、被感知的 “自我”,它随着知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自我”必须以承认另一种“自 我”的存在为前提,休谟在揭示了前者的同时却又遮蔽了后者。 深受休谟影响的英美分析哲学在对待同一性的问题上,秉承了怀疑论的一贯 风格。特别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哲学家多了一项思想的利器:思想实验。通 过思想实验产生的各种困惑案例( p u z z 仃gc 口s e s ) 使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陷入极为 复杂的境地。以德里克帕菲特( d e r e kp a m t ) 为代表,在他的著作理性与人 格中,他认为,“人格同一性根本不重要”。帕菲特正是通过一个思想实验得 出以上结论的。假设有一个仪器可以远距离传物,使我能够在地球与火星之间以 光速进行旅行。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地球上有一个发射器( 厂a d 协) ,当它开 始工作时,它毁坏了我在地球的大脑和身体,以信号的形式传送到火星;火星上 有一个接收器( 厂e ,v e ,) ,它接收来自地球的信号,然后重建我的大脑和身体, 整个过程一共要持续三分钟。这意味着有三分钟的时间我失去了意识,也许要更 久或更短,但我并十分不清楚,因为我失去了意识。在某一次传送过程中,仪器 发生了故障,我在地球的大脑和身体并没有毁坏,而在火星上的大脑和身体已经 重建完成。对此我们能说什么呢? 我不是同时在地球和火星出现了么? 如果科学 家告诉我,因这次故障,在地球上的我有所损伤,仅剩下几天的生命,对此我们 又能说些什么呢? 难道我可以因为我还继续活在火星上而安心地死去么? 帕菲 特认为,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无法提供坚持同一性的人所持有的那种明确的肯 定或否定的答案。在尝试了种种可能答案之后,他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答案都会产 生困惑。因此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消解这个问题本身:谈论人格同一性的问题是 没有意义的。在帕菲特看来,“人格同一性根本不重要”这一观点更为深刻的目 的在于它动摇了伦理学古典利己主义的理论基础。如果根本不存在日常经验所认 为的那种确定的“自身”,那么就没有必要始终站在自身关怀的立场考虑问题, 因为我们甚至不清楚究竟是对“谁”的关怀。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坚持自身的 同一性,也并不必然得出利己主义的结论。 d e r e kp a r f i t ,r e a s o n sa n dp e r s o n s ,0 f b r d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 9 8 6 ,p 2 4 0 参见d e r e kp a r f i t ,r e a s o n sa n dp e r s o n s ,0 x f o r d :o x f o r du n j v e r s j t yp r e s s ,1 9 8 6 ,p p 1 9 8 2 0 0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一性的难题o j 回应 2 2 相同性与自身性 首先有必要区分同一性的两种模式:相同性( 拉丁语d e m ,法语m 吾m e 醋, 英语5 口m e ,e s s ) 和自身性( 拉丁语,p s e ,法语枷百膨,英语s e 枷d o d ) 。以往关 于人格同一性问题产生的难题,主要是由于混淆了作为相同性的同一性与作为自 身性的同一性之间的区别,通常是以前者替代了后者,尽管事实上两者常常纠缠 在一起。这一点在洛克和休谟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同一性讨论的是在时间中 持存( 口p e 厂m a 仃p ,c ed a 舾pf e m p s ) 的问题,而相同性与自身性正是两种不同而 又相关的在时间中持存的方式。 相同性可以在三重区分中得到确认:数的同一性( “我昨天和今天穿了同一 件衣服”) 、质的同一性( “他和我穿了同样的衣服”) 和相同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 和最终阶段之间的不间断的持续性( “一颗橡树种子从发芽到成熟,一匹马从出 生到死亡,都是同一颗橡树和同一匹马”) 。正如休谟所准确指出的那样,在时间 的历程中,感知知觉到的一切表象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使这种变化是相对轻微 的。时间,在这里是差异、分离和差别的因素。为保证某物在时间中的持存, 休谟之前的洛克诉诸稳定的组织联结时间中所有变化的表象,今天用科学的术语 也可以称之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密码;休谟之后的康德将实体观念从本体论领域转 移到先验领域,通过先验知性范畴中关系范畴的实体范畴重新确立了同一性。洛 克、休谟和帕菲特所理解的同一性,都是这种作为相同性的同一性。对这种同一 性疑难的解决,最终只有通过先验论的转向才能得以实现。 然而,撇开这种先验论的解决方式,有没有一种在时间持存的形式并不是单 纯地实体范畴的图型? 。为此要区分出另一种与相同性不同的同一性:自身性。 相应的,当我们谈论我们自身时,这种自身性有两种表述方式:个性( c a r a c 塘厂p ) 和遵守诺言( 口p a r d ef e n u p ) ,无论哪一种,都是一种属于自身的持存。与人有 关的这两种持存模式来自于以下这个事实:个性的持存显示了相同性疑难与自身 性疑难彼此之间的几乎完全地遮蔽;而在话语的坚持( em a 仃“e 门如口p a 厂0 p ) 中对自身的忠诚标记了自身性持存和相同性持存之间的极端差异,这种差异充分 事实上,在法语中,s o m 垂m e 的后缀m m e 即是相同的意思。自身与相同的混淆,在这个词中表现得尤 为明显。 盘p a u ir i c o e u s d ,n 吾, pc o ,m pu ,口t ,抛,p a r i s :e d i t i o n sd us e u i i ,1 9 9 0 ,p 1 4 2 l b i d ,p 1 4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一性的难题与回应 地证实了两者之间不可相互替代。 其实早在意愿的与非意愿的时期,利科就讨论了个性问题。他将个性、 无意识和生活一起看作在人类生存中不能改变而只能接受的东西。此时他特别强 调了个性的不可改变性。与行为的意愿动机、行为的能力相对比,个性同样可以 作为行动的缘由之一。随后,在易犯错的人中,他又将个性与性情一同加以 讨论,由于人的性情一定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又是可以改变的,它影响了人的 观念、价值,决定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开放程度。因此,当利科重新回到“个性” 的话题时,他已经注意到,个性不能离开时间的维度。个性指示了持久性情的整 体。一方面,个性与习惯有关。已经获得的习惯不断地获得沉积,正在形成的习 惯又同时不断地得到革新;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习惯,逐渐成为持久的性情并构成 了一个个性特征和独特的标志,使得一个人能够再次被确认为相同的。这样,个 性上的沉积和革新使相同性遮蔽了自身性。另一方面,性情又与获得的认同相关。 通过诸如价值、规范、观念甚至英雄人物等,一个人或共同体的同一性( 身份) 可以获得证明并评价一一对自身的评价;也即是说,这些价值规范逐渐从外在向 内在转化并固定,使一个人的个性可以受到检验和评价。通过从后天获得的习惯 和认同( 或者说,从性情那里) 借用而来的固定,个性立刻包括了数的同一性、 质的同一性、变化中不间断的持存以及定义了相同性的在时间中持存。 可以看到,在个性中,相同性和自身性是相互遮蔽的。有时甚至相同性掩盖 了自身性,而一旦剥离了自身的相同性,所剩下的纯粹的自身性,就是对话语的 坚持,准确地说,遵守诺言。遵守诺言表达出了一种个性所不能表达的自身坚持 ( m a 价nd ps d ,) ,这是一个人忠诚于自身的话语。这种区分是极其重要的,“个 性的持续是一件事,对曾说过的话语的忠诚的持续是另一件事;个性的延续是一 件事,对友谊的忠诚是另一件事”。对于相同性的同一性来说,时间是差异与分 散的因素;而自身性的同一性则对抗着时间因素,拒绝任何差异与分散。毕竟, 正如上文曾提到,一个人的个性、信念或观点会发生改变,但这个人对他人说出 的话语却不能改变。与遵守诺言相关联的自身坚持并不植根于个性的持续,而是 对义务的遵守,这个要求每个人遵守语言制度本身,以及对他人话语的回应。换 句话说,个性在自身性中始终包含着相同性,而自身坚持则希望获得纯粹的自身 。p a u ir i c o e ur ,s d , 垂m ec 0 ,n ,玎pu 几a u t r e ,p a r i s :e d 他i o n sd us e u i l ,i 9 9 0 ,p 1 4 3 售i b i d ,p 1 4 7 l b j d ,p 1 4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一性的难题与回应 性。在这里,个性与自身坚持存在着紧张关系一一“两极性”( p d ,口“艏) 。在个 性与自身坚持的两级之间出现了意义的间隔需要填补。在利科看来,要填补这个 间隔,必须引入叙事理论,使叙事成为中介,将自身性中相对立的两级连贯起来。 用利科的话来讲,“我将要考察的两级性暗示了在人格同一性的概念建构中,叙 事同一性以一种独特的中介方式地介入其中:一边是个性的一级,相同性与自身 性倾向于彼此重合;一边是自身坚持的一级,自身性摆脱了相同性。” 为解决休谟所遗留下的“自我”的难题,康德和胡塞尔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区 分了两种“自我”一一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然而,我们知道,先验自我剥离了 自身与他者发生关系的可能性,这一点在利科看来是不能接受的。在自身性的同 一性中,如果说个性在表面上看来还仅仅涉及单一的个体,那么遵守诺言就已经 暗示了与单一个体相关的他者。个性的延续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友谊的忠诚却是 多个人的事情。相同性与自身性、个性与遵守诺言的区分已经向我们表明,在经 验领域,同样可以保留“自我”的两种区分。无论是个性,还是对话语的坚持, 都是在经验中发生的。也正是因为两者均发生在经验范围之内,以往的讨论常常 混淆了彼此。只不过,在利科这里,自身已经是暗示了他者的自身。在引言中我 们曾提到“什么”与“谁”的问题,作为描述性的“什么”要归因于“谁”,“谁” 又不能还原为“什么”。但是很多时候,“谁”与“什么”常常混淆在一起。事实 上,正如海德格尔所正确指出的,“人格不是任何物质实体性质的存在人格 不是物,不是实体,不是对象”。受海德格尔的影响,萨特“自在”与“自为” 的区分也正是要明确指出物与人之间的区别。萨特认为,人或意识,作为“自为 的存在”,有绝对的自由可以展开各种行动。利科认同人具有自由选择行动的能 力,但与萨特不同的是,利科并没有将“自为的存在”的自由视为绝对的。在利 科看来,在行动领域,康德的第三个二律悖反仍然有效。行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 和环境下才能发生,它既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如萨特所说的那样,是否定的。实 际上,叙事为行动的选择提供了场所,在叙事的背景下,行动既是自由的,也是 必然的。 同一性涉及的是主体问题,主体问题又含混了“什么”与“谁”。因此,有 必要明确区分:作为相同性的同一性希望回答“我是什么”的问题;作为自身性 p a u lr i c o e ur ,s d ,- ,n i 号m ec o ,n ,n eu ,口,t r p ,p a r i s :e d i t i o n sd us e u i l ,1 9 9 0 ,p 1 4 3 o 存4 i 与时间,海德格尔箸,陈嘉映王庆节台译,北京:三联书店,2 0 0 6 年版,5 6 页。 1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一性的难题吲目应 的同一性希望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的问题不能还原为“我是什么” 的问题,而“我是什么”又只有通过中介才能进入到“我是谁”之中,并进而真 正解决同一性的问题。正是叙事同一性,才完成了这种介入。 1 1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叙事同一性与叙事的伦理维度 叙事同一性与叙事的伦理维度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着重阐明利科的叙事理论是如何在两种同一性之间完 成中介的以及叙事理论中所蕴含的伦理学的可能性。叙事是对时间性疑难的解 答,而时间又同时与两种同一性相关。利科已经阐述了叙事与时间的重要问题, 此时,利科将论题的中心放在了叙事与同一性的关联之上。叙事包括了历史叙事 和虚构叙事,这两种叙事形式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系,脱离了其中一种叙事, 另一种也无法存在。人的生活正是在这种虚构的历史,或者说历史的虚构中展开, 自身实则叙事同一性。此外,叙事指示了一条更高的道路一一“没有伦理中立的 叙事”,叙事提供了道德判断的可能性,这种叙事暗示了建立一种伦理学的可能 性。这样,叙事又在描述性的行动哲学与规定性的伦理学之间完成了中介。动态 的叙事同一性将在伦理学中得到稳固。 3 1 叙事与叙事同一性 为什么利科认为叙事能够完成两种同一性联结的中介? 这得益于他本人对 叙事独特的理解。叙事是时间与叙事的重要主题。在这三卷本的巨著中,利 科提出叙事是为解决传统哲学中时间性的疑难。这种疑难在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 丁哲学中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即不是运动, 也不能脱离运动”,“而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既然事物因其自然 属性而运动,那么时间就与事物相关而与心灵无关。根据这种观点,时间包围着 我们,环绕着我们,支配着我们。 与之相反,奥古斯丁认为,计数只有通过心 灵的操作才能完成,如果脱离了人的心灵,时间将不再可能一一时间是心灵的延 伸。过去和未来都统一于现在,过去是记忆中的现在,未来是期望中的现在,记 忆和期望只能存在于现在的心灵之中。利科认为,这两种时间观即彼此预设,又 相互遮蔽,需要一种人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